保定专业律师:“银行收费门”争议何时休?
近期银行涨价的消息纷至沓来。ATM机跨行取款手续费涨了,那就用网银转账吧,可现在连网银转账手续费也涨了。正如银行的工作人员所说,不是我们乱涨价,是你们之前不知道。让我们来数数,银行都有哪些收费项目;消费者又该如何应对银行的收费潮,避免荷包暗自受伤。
□今报记者 李春晓 实习生 桑晶晶
从3元到35元部分银行网银转账费涨了十几倍1万元存3年活期利息不够支付异地跨行取款手续费
“用ATM机取款一万元,加起来竟扣了我110元的手续费!”网友安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遭遇的取款奇遇。由于是ATM机异地跨行取款,发卡行竟然是按照每笔取款1%外加2元跨行费的标准收取了手续费。该银行ATM机每笔取款上限为2000元,如此算来,每取款1万元的手续费高达110元。
安女士说,在银行存1万元的活期储蓄,每年的利息才36元,这么算的话,岂不是1万元存3年的利息,都不够支付一次的取款手续费?
这虽然只是个例,但银行的收费潮到底多伤人?
在采访中,不少银行大堂经理表示,他们大多在去年就开始提高跨行取款手续费,但很多客户对此并不完全知情。一些银行的大堂内张贴有相关的收费价目表,但在持卡族日常光顾的ATM机上,却没有相应的提价告示。“想收就收,随你难受;想涨就涨,没得商量”,网友戏称,银行都成超女了。
中国金融“大鳄”是否经得起审计?
□今报评论员 李春晓
是时候审计一下北京金融街的那些中国金融“大鳄”了。就像奥巴马那样——因“金融危机”而“生”的他,一上台,就向华尔街宣战。
工行市值世界第一了,银行在收费上跟国际接轨了,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是不是也该和国际接个轨?我们何时才能成立中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收费年年有,为何 “今年特别多”?而银行的朋友沾沾自喜:今年上半年利润倍增,尽管放贷不如去年,但中间业务收入倍增。
银行拓宽利润来源,最好下手的当然是中间业务手续费。
有服务才能收费,这是基调和共识,消费者也并不要求银行都是活雷锋,但银行也万万不可学“霸王”。
银行服务收费乃是趋势,可问题是,“法是你定的,规也是你定的,这中间有消费者说话的份吗?”这是一位网友对银行业协会称 “收费合法”的评论。
确如这位网友所言,当下中国金融政策制定、产品设计过程中没有消费者的声音。
银监会,肩负相关行业的监管责任,对它而言,银行的盈利能力越高,它麻烦越少;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金融系统稳定的职责,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然考虑银行的利益;银行业协会,完全代表银行业的
利益,避免银行过度竞争
而使消费者 “渔翁得
利”;银联?顾名思义,是
“银行联合体”,就是个公司,家家银行都是股东,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尽管银监会出台通知,要求银行别乱收费,但是,看了上述的机构分工,你作何感想?
7月初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全球银行排名,除了高盛名列第三外,“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的冠军和亚军均由中国国有银行折桂 (工行、建行)。中国银行业看上去很美。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银行很坚挺,但是否经得起审计?看看两个数据: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绝大部分来自存贷利差,其利差是成熟市场的十余倍;目前,CPI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25%),公众实际上已经在承受存款负利率。
达人可使“七种武器”避免“被收费”
银行说收费就收费,要涨价就涨价,是否经过听证?消费者权利如何保障?在只能被动接受付费的情况下,有网友总结出几种可以应对银行“涨价潮”的方法。
“武器”一减少“收费源”
消费者可选择常用的一两个具有较强理财功能且优惠较多的银行账户予以保留,其他能销户的就销户。储蓄卡和信用卡最好选择同家银行的,这样可以关联起来,不必承担跨行费用。
“武器”二争取成为银行VIP
现在不少银行都推出了贵宾理财账户,这些账户不但不会被收费,还可能享受不少免费服务。只要把自己的资产集中在一两家银行,加入“贵宾”行列,就能避开不少收费项目。
“武器”三选择收费少的银行
消费者不妨多留意各家银行的收费策略,尽量选择那些收费少、优惠多的银行。
“武器”四多刷卡少取现
银行卡刷卡消费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所以平时购物支付时多刷卡少取现。
“武器”五利用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的收费相对优惠,利用网上银行办理相关业务,也能让自己省不少钱。
“武器”六借道第三方还款
现在已有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出了信用卡免费还款服务,比如“拉卡拉”便民金融服务设施,不仅能够实现信用卡还款,还能自助缴费、充值、淘宝付款等,非常方便而且都是免费的。
“武器”七冷门免费业务勿忘用
对于一些急于取钱、跨行还款却一时找不到发卡行网点、自助设备的人来说,可使用“柜面通”业务,即银行之间实现柜台通存通兑。这项业务目前暂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