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司法公正与司法为民
发布日期:2004-07-0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一

  公正即“公平正直”、“公平正义”。司法公正是指司法行为是否“公平正直”,司法结果、司法过程是否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价值判断和评价。在一个法治的社会里,司法公正一直作为评价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唯一标准。因为人们对法院审判是否公正的认识主要是在法院适用和执行法律过程中,是否符合我国宪法所要求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和精神,以及是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公正司法”的理念后,法学界或司法界内部大多数都是从法院队伍自身建设,如法官素质、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加强管理等方面来进行改革,可效果不明显。现实中的司法不公正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其中尤以人情风的滋长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最为突出。公众对法院更有“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等说法。当然,现阶段司法不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的问题,也有体制的问题。人的问题即办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廉洁自律及公正执法程度如何;体制问题即造成司法不公的制度上的缺陷和困惑。从当前审判实践来看,造成司法不公的原因主要还是体制上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从目前人民法院的机构设置来看,人民法院的设置都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比如宜昌市中级法院所属的夷陵区法院、三峡坝区法院、葛洲坝人民法院以及西陵区法院,以上四个法院均相距不到10公里,确按各自行政区域管辖着属于自己行政区域的案件,再加上各法院的人事任免由地方决定,法院的经费完全由地方财政提供,法院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在这种机构设置和体制下,我国宪法确立的司法独立由于缺乏基本的前提条件,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司法独立,也无法树立高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司法权威。这也是司法上地方保护主义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是立法和司法解释滞后。大家知道,法院的职能是依法、严格执行法律,只要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正确地适用了法律,同时并不违反程序法上的规定,应当说该司法个案是公正的。但从审判实践来看,在法和司法解释滞后于经济发展时,即使法院严格适用有关法律,同样会产生司法公正被质疑的情况,从而使审判人员处于两难的境地。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的正常借贷,既解决了借款企业的资金困难,又使贷款企业的闲置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对市场经济具有必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我国目前立法来说,对企业间借贷是明令禁止的。处罚上一般对获得的利息予以没收,对他方处以相当于利息的罚款。由于公众并不都精通法律,其对法律的理解大多都从日常事理演绎而来,即合法的也应当是合理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使公众产生对司法公正的合理怀疑。

  三是审判管理体制急需完善。在各界对司法不公的指责中,作为法院自身也在“摸着石头过河”。比如有些法院推行的审判长负责制和法官助理制度。该制度的施行虽然已引起我国法院审判制度的重大变化。但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东西部差距也大,法官的个体素质也千差万别,传统上的合议等制度仍有许多需完善之处。

  1、合议制度仍存缺陷。现阶段,合议制对于形成较为公正的结论和防止个别审判人员的枉法裁判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该制度并不是十全十美。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在有些基层法院,每个审判人员年审判工作量为上百件案件,分析、处理自己承办的案件尚且顾不过来,哪有精力合议别人的案子。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有些本应由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往往由某个主审法官审理并草拟合议笔录,交其他人签字了事,使合议制形同虚设。这说明合议制和基层审判实践还是有一些脱节的地方。另外,在合议制下,在认识不一致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们应当认识到,审判的目的是形成对案件的公正处理,公正的结果应当是唯一的,那么合议制下多数意见是否就一定是公正的,如果少数人的认识是比较公正的,而多数人的认识有失偏颇,那么实行合议制的结果就是使一个本来能得到公正处理的案件陷于不公,在此种情况下如何能使得正确的意见得到采纳?另一种情况就是合议制对多数审判人员恶意串通,排斥少数正确意见的现象得不到有效制约。因为合议制本身并不能避免多数人操纵案件审理结果的司法不公现象。

  2、审委会制度也有弊端。我们知道,设立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疑难案件能顺利、有效解决,但在我国日常司法体制的运作中,法律规定的审判组织所应享有的权力经常被“行政化”管理体制所取代。比如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各庭提请审委会审定的案件,一般由审委会研究决定案件的审理结果。那么从审委会的组成来看,一般由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庭庭长组成。客观地说,院领导和各庭长负责的主要是行政事务,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参与案件的直接审理,同时此庭庭长对彼庭的业务也并不一定精通。从审委会对案件的审定过程来看,审委会成员事先并不介入案件的调查审理过程,只是在召开审委会时,由主审法官汇报案情及不同的意见,由审委会当场审定。不论从业务专长还是对案件的认识过程来说,审委会的最终结论并不一定是最佳结论。

  3、法官继续教育有待加强。我国加入WTO后,新法层出不穷,法官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新案件、新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只有不断更新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审判工作的需要。可现实中,法官的定期培训、高水平的专门培训还比较欠缺,继续教育机制又较死,且受到各种限制。这使得审判人员得不到必要的知识积累和更新,在专门法律领域不能形成较深入的了解。由于法官培训和继续教育做的不够,法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司法公正就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

  二

  自从党的十六大在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后,最高法院及时提出了“司法为民”的总体要求。所谓司法为民,就是要求人民法官在审判实践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文明关怀、规范维权、平等护民、正义为民的法律精神。其根本目标是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应用法律公正处理案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伸张并弘扬社会正义,进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践司法为民的过程中,由于法学理论界和社会公众对“民”的含义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司法为民的含义,正确把握司法为民与“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从我国司法的内在规律和依法治国的实践来看,司法为民应是指法律效力所及的包括人民在内的一切公民。一方面,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讲,“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就是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人民,而且包括一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就为司法打开了广阔的政治空间;另一方面,“民”之为公民也是司法效力的题中之意。法律效力范围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决定了不允许对司法效力范围任意裁剪,也不允许对法律效力范围内的公民和组织厚此薄彼;另外,在我国加入WTO后,如果忽视司法的内在规律,用纯政治的观念和游戏规则来对待司法,不仅会损害司法公正,而且直接危及司法主权。我们如果狭隘理解和实践司法为民,不仅不能真正为民,而是在根本上“害民”。因此,司法为民事关司法公正,也事关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更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的“司法为民”应重点在“司法”、核心在“为民”。我们只有在工作中注意对待当事人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并着力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关系。在践行司法为民的实践中,我们不能以司法为民之名而主动“服务”,上门找案源拉“赞助”,那样就背离了司法被动性特征。热情服务应是在对业已成讼的案件处理中,要有方便当事人诉讼的措施,要杜绝工作中的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热情服务又要严格执法,在热情服务中既不丧失原则,又把握一定的度,这个“度”就是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办案。

  二是中立性和针对性的关系。司法的中立性要求人民法官以中立的第三者身份出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在司法程序中,司法中立就要求司法过程中的法官不能以任何理由偏袒诉讼一方,而支持诉讼的另一方。但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对诉讼不便的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方便,对困难群众给予一定的司法救助,针对当事人的法律知识欠缺而作必要的阐明,乃至对判决了的案件作必要的释法工作等。这些举措都是文明执法的必要内容,法院和法官并不是站在当事人利益的立场上,不因为提供了这些服务而必然支持一方诉讼请求,而是为维护正义提供平等诉讼机会。

  三是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规范化管理是将司法过程中的决策、审判和执行、行政、后勤保障等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并以此为载体实现司法为民。一个好的规范化管理体制应是体现了司法特性、与各项司法程序相匹配的。这就要求标准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应允许在实际运行中作必要的修正,也就是要采取灵活的办法,但围绕司法为民的根本目的不能改变,比如在规范庭审活动的同时,也可组织巡回法庭,针对具体的个案到田间地头、村庄集市去开庭,通过简便诉讼程序,从而减少当事人诉累,求得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目的。

  三

  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实现司法为民的前提保证。因为司法公正能够真正给予民众切实的安全感,从而使得全社会的公正观念亦得以形成和强化。同时,司法公正真正能够维护民众对公共权力机构的信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能通过司法得到有效救济。而司法为民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人民法院的具体落实。因此,司法公正和司法为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要求,后者是目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要实现司法公正,落实司法为民,主要应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加以完善:

  (一)司法公正重在强化司法内部改革

  1、要在确立司法独立上下功夫。司法独立是现代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更是现代宪政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了现代法治的一般规律,因而业已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司法改革和司法公正都必须依赖司法独立。因为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司法公正是司法独立的目的。现代社会关注法院的独立性,其目的固然在于通过这种独立适当分离法院与政治、社会,以保证司法功能的良好发挥。因此,从内涵看,司法独立不仅仅是审判独立,它包含一系列关于法官任命方法、法官任期安全、法官薪金标准以及其他服务条件的规则,这些规则旨在保障法官个人免于外部压力,独立于除法律权威以外的一切权威。全面确立司法独立,从我国目前的司法现状来看,主要是完善体制,使人民法院在人事、经费等方面与地方相分离。这就要改变目前法院的设置与行政区划相一致,法院的人事任免完全由地方决定,法院的经费完全由地方政府提供的状况。从而为法官的独立审判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当然,法院独立并不能排除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体的意见表达权。对于事后的、公开的、言之成理的批评意见,并不会侵犯法院之独立性,相反,还会起到监督的作用,也更有利于人民法院实现司法公正。

  2、要在树立司法权威上下功夫。司法的权威性,是指司法机关应当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由于司法机构是代表国家执行法律、裁决纠纷,司法具有权威性,实际上表明了法律的权威性。如果司法没有权威,法律便没有权威,社会也就无公正可言。司法权威的建立有赖于政治体体制改革的启动和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完成。司法的权威性正是司法能够有效运作、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从树立人民法院权威来看,主要是指法院有对其他主体行为的合法性的审查权。这种审查权只能由法院通过审判活动行使,且法院的审查结论应是最终结论。这是司法权威的形式要件。此外,司法权威还应表现为其他各主体自觉接受法院的合法性审查,并服从其审查结论,没有任何特权可以干涉法院的审判过程和审判结果的执行。这则是司法权威的实质要件。只有确立了司法权威,法治社会才能得以最终确立。

  3、要在深化内部改革上下功夫。 “司法为民”是党的要求、时代的必然、全社会的期望,也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根本目的。人民法院内部改革同样应围绕目的和要求。目前,我国审判机关围绕“公正与效率”正在积极推行改革,并在部分法院试点。人民法院内部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们要积极探索,大胆试点,因为只有改革,才能完善制度,才能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也只有深化法院内部改革,才能建立一个较为粗浅的保障司法公正的法律制度体系。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法院内部改革应着重从程序公正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程序的独立性。程序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目标,这种目的与实体法之目标不仅仅不能互相取代,而且可能有所矛盾。二是程序的正当性。现代司法理念追求并认为较好达到程序正当的要素有三个,即中立性、充分性和透明性。三是程序的原则性。原则性包括:(1)程序的法定性。(2)程序的不可违反性。(3)程序违法的严厉制裁性。

  4、要在完善法院监督体系上下功夫。司法监督分为对法院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和对审判活动的监督。法院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主要由法院纪检、监察部门予以监督,在这方面我国各级法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则主要是各级人大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和审判机关内部监督等。从完善法院监督体系的角度看,重点在于对审判活动的监督体系的完善。人大和检察机关监督的个案主要是当事人、群众向两机关所反映的案件和检察机关所参与的刑事案件;审判机关的监督则主要是通过上诉审程序,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及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生效的判决的监督。从审判实践来看,除了上诉程序以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为条件,二审法院可通过上诉审对一审审判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外,通过人大、检察机关监督的案件为数甚少,对已生效判决和二审判决也还缺乏畅通的监督体系。不少审判人员认为一审案件要认真处理,二审案件双方没有太大意见就行。这说明我国目前个案监督体系还有改进完善之处。所以,应当不断完善司法个案监督体系,使每个案件都能得到有效的事后监督,促进审判人员公正执法、谨慎办案。

  (二)司法为民重在实现“公正与效率”

  既然司法为民中的“民”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那么实践司法为民就必须围绕“公正与效益”这一工作主题,在提高司法效益、完善司法管理、 弘扬司法民主、推进司法文明上下功夫,并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好工作:

  其一,打击与保护并重。继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打击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生存提供安全有序的法治环境。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最根本要求。

  其二,审判与执行齐抓。为人民提供司法帮助,为民解决实际问题,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根本举措。运用审判职能审理各种民事、商事、行政纠纷,及时公正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保障社会功能的正常运行。这是司法为民的基本功能,体现出司法最为广泛的社会价值。同时,我们要认真研究新时期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大法院执行工作的力度,解决“执行难”,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其三,激励与规范同行。通过司法实现法律的激励作用。司法过程体现着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认为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笔者认为,还应当包括法律的激励作用,即奖励先进、激励创造的积极作用。实际上,法的这种作用早就被我国古代政治家所认知和应用,管仲曾指出:“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兴功”就是奖励人们建功立业,奉献社会,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保护并积极发挥人们的创造性。

  其四,服务与帮助统一。为民提供便利和服务。如方便诉讼,指定辩护,减、缓、免交诉讼费,追讨民工工资,提供司法救助,改善司法作风等等。这些是比较直观的、浅层次的司法为民,但却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切身感受,因而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对它的公民实施司法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其五,教育与矫正共管。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在政治上有责任、法律上有义务引导和教育人民表达正确的是非观、公正观和价值观。从而矫正一些人的失范行为和扭曲心灵,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因为法律在矫正人们的内心思维和外在行为方面具有特殊的规范作用。而法院司法权的实质在于通过对法律规则的适用来解决社会纠纷,对妨碍或侵扰秩序的行为进行矫正,以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秩序。同时,矫正失范行为和扭曲心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小康社会就是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小康社会中,不应该丢下行为失范者和心灵扭曲者不管,让这部分人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他们一方面要教育,另一方面要用强制手段来迫其提高。从而使整个社会沿着有序、和谐、稳定的方向去运行,这才是真正、全面的司法为民。

  总之,落实司法为民,就必须围绕“执政兴国”这个第一要务,抓住 “公正与效率”这一工作主题,在洞察民情、知晓民意、关注民生、维护民权上下功夫,做到在审理案件时明察秋毫,用优良的作风去公正司法,用正确的司法导向来体现民意,依法慎重妥善处理好每一起案件,从而通过公正司法来化解民忧,消除民害,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进而实现让法律文明关怀、让公民规范维权、让社会正义弘扬的目的。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