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制度之困境与出路
发布日期:2011-01-24    文章来源:互联网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村信用社(以下称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暴露出诸多缺陷,如所有者的缺位问题、经营者的腐败问题以及监管者的越位问题,且“病情”有愈加恶化之势。为此,学界围绕如何“查找病因、对症下药”展开了激烈讨论。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论者的路径依赖,他们大多基于制度本身的逻辑论证,而并没有对问题原因进行深度探究,因此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笔者认为,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制度化的安排,这种结构实际上包括表象化的制度本身与深层次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就表象来讲,制度本身也存在着消极一面,如因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但这是我们选择制度时所必须付出的合理代价;而就深层次来看,制度设计则往往涉及到诸如产权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以及农信社作为一个法律主体与政府的关系问题等。由此可知,如果仅依法律文本进行制度本身的逻辑推理,将远远无助于问题之解决。因此,我们需要慎重审视法律背后的“故事”,从制度设计层面进行深度反思。鉴于以上思考,我们有必要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追问:这种制度表面瑕疵有哪些,我们是否应该无功而返?基于视角转换,我们能否从这些复杂表象中洞察到问题之实质,进而取得制度背后之“真经”,这些“真经”是否具有“药到病除”之神效?

一、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之评介

(一)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问题

笔者翻阅手头资料,注意到,学者对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问题之研究已经相当全面和具体。有的以所有者缺位为进路着重其理论研究;有的以经营者激励问题为切入点强调其效率价值;也有的以监督体系失范为视角加以制度救济分析,等等。(注释1:比如,有的从产权理论角度来研究(陈耀芳著:《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有的以委托代理论为切入点,进行制度分析(范静,孙立城:《我国农村信用社委托代理关系的缺陷及治理对策》,《经济纵横》2005年,第2期);有的从金融监管角度,强调机制的有效运行(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年版),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论者的学术背景大多出于经济学领域。而我国法学界对此则基本处于缺席状态,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但囿于选材,笔者仅就具有代表性的几类方案提出来加以讨论。

1.关于所有者问题。(1)所有者缺位说。该说认为,所有者缺位或者产权虚置导因有两个:一是社员入股的被迫性;一是农信社被集体化。随着历史发展,进一步演化为产权主体的模糊不清,从而导致农信社“内部人控制”现象:即使管理人员属于农信社社员,但其通过拥有股权所获得的收入与内部人控制所获得的收入相差甚远。在外部监督机制软弱的情况下,他们必然采取倾向于实现其自身利益偏好的行为方式。因此,这种产权主体的缺位严重影响了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治理效率[1](P.24)。(2)股权结构设置缺陷说。该说从检讨合作原则出发,认为,当下农信社股权结构设置极不合理:自由原则使得农信社在出现风险时社员容易退股,无法与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一人一票制,社员入股金额较小,入股的积极性降低。因此,这种小股东不会去关心农信社的经营情况,更不会去积极监督农信社的经营者,从而形成了小股东“搭便车”、经营者独揽大权的内部人控制现象[2](P.76)。(3)股金功能异化说。该说从农信社股金本质出发,观察到股金存款化、贷款化现象,认为这是一种股金功能异化弊端,应该加以认真检讨:首先,存款化股金是一种既保息又分红的股金,因此,其本质为存款。但由于路径依赖,目前农信社股金存款化依然未见改观。其次,贷款化股金是指以贷款所获得资金入股。因为入股资金不是入股股东自己的资金,因此股东对股金运用效率关注不足,对经营者监督和激励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大量股金是由贷款资金构成的,导致农信社贷款规模大幅度增加,贷款风险加大,给其他真实股东及农信社本身带来严重伤害[3](P.67-68)。(4)股金性质异化说。该说从股金性质出发,检讨其异化所导致的危害。当下“增资扩股”措施使得农信社股金快速增长,但其风险也随之剧增:一是农信社的股金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资本金”性质。农信社为增强农户入股的积极性,强调股金入退自由,乃至“保息分红”。其后果,一方面,异化了股金的资本金的性质,混淆了资本金与负债的本质区别,并且淡化了股金持有者的风险意识,助长了农民社员投票权的“廉价”特征。另一方面,对出资者“退股”的软约束使股金不具有稳定性。由于农民不愿入股管理,更无法行使控制权,其退股成为常态,因此,农信社股金结构会向职工股倾斜。这样不仅造成了农民股金的弱势地位,而且使利益分配向经营者倾斜。一旦农信社出现支付危机,职工股金将利用内部人控制优势,率先退股,加剧支付风险[4](P.89)。(5)股金类型冲突说。该说认为,农信社同时设立资格股与投资股存在目标冲突。因为,这两类股金分别体现了合作制和股份制,不仅入股目的不同,而且存在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风险的特征。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具有不同风险、权利与利益的股东很难休戚与共。双方在社员选举、股利分配等重大决策方面必然存在冲突,进而削弱了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5](P.9)。

2.关于经营者问题。(1)激励机制缺失说。该说认为,一个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但具有良好的制衡机制,还要具备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保持一致。但由于当下农信社缺乏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与公开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使得管理层难以发挥潜能。从经济人角度看,以农信社主任为代表的管理人员必然会采取自利行为[6](P.51)。(3)职员素质偏低说。该说通过对职员素质的考察,认为由于历史及其他因素,农信社现有的低素质人员很难分流清理,因而高素质人才不能及时补充。这导致了职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老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进而严重制约了农信社的发展[7](P.50)。

3.关于监督者问题。有学者认为,当前农信社监督体系的最大问题是监督者去功能化。该论分析认为,由于监事会不是常设机构,不能对理事会成员和社主任行使弹劾权,又没有建立完善的监事工作程序和保障制度,因而也就成为理事长(社主任)实施专权的工具。目前监事会中除监事长为专职监事外,其他监事皆为兼职或外部兼职监事。如县级联社监事会,一般只设监事长,通常由主管内审、稽核部门主任担任。日常工作由监事长负责,对下级机构的监督管理主要通过稽核部门发挥作用。监事会演变为农信社内部的审计部门,基本不能履行章程赋予的各项监督职责[8](P.29)。监事会作为监督者,其功能基本丧失。

4.关于监管者问题。(1)超经济权力说。该说认为,在现行“大政府”的格局下,农信社很难有所作为:微观上,如地方政府对农信社选择具体放贷对象施加压力;宏观上,如涉及农信社分立、合并、兼并事宜也必定进行干涉。然而政府与农信社的目标未必一致,甚至造成了对法人治理结构,乃至对出资者所有权的侵犯[9](P.107)。(2)政府行为介入说。该说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政府行为介入农信社的危害性。随着国有银行日益商业化和信贷管理日趋严格化,农信社经营状况愈加恶化。然而因为历史包袱等问题,农信社风险承受能力极其有限,因此,省政府就成为农信社的“当家人”。其结果:农信社主任的提名权、经营方向的主导权等重要权限已不同程度地被集中到省联社。随着更多权限的向上集中,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这无异有违改革初衷[5](P.9)。(3)外部治理错位说。该说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探求我国农信社治理制度的问题成因,认为,我国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农信社的外部监管存在着质的差别。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国外外部监督来自于监管当局、外部股东和债权人,特别是股东和债权人通过转移股权和债权来实现对经理人的激励;而我国外部监督则来自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财税部门和党纪部门。这种超经济监管权力使得我国农信社不得不疲于应付之,而真正的普通经济监督主体——股东和债权人(存款人)却消极缺位,比如,农信社人事安排的核心权力在于提名权,目前操纵在各级行业管理部门手中,社员代表别无选择。再如,社员不能自主罢免经理人。由于存款人预期,政府不会置农信社的经营问题于不顾,关键时必然提供流动性支持,也即,由于存在政府的隐性担保,使得存款人外部监督失效[10](P.25)。

(二)对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的问题评析

首先,关于“所有者问题”。学界分别从政治与历史角度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所有者问题之根本在于产权制度缺陷。但遗憾的是,该说并没有进一步研究这种产权制度的结构与功能,因此,很难说它能够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下产权制度作深度剖析:(1)产权制度受各种物权观念之综合影响。我们认为,产权作为一种现代经济学上的能够形成一个人与他人进行物质交易的合理预期的社会工具,与古老的物权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注释2: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法律关系的变化,新的经济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创设,出现了“物权”与“产权”相互影响与相互补充的趋势(徐汉明著:《现代物权与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9版,第1页)。为此,学界就二者具体关系形成了两种不同观点:一是从属论,该论主张产权包括所有权;一是同一论,该论把产权等同于所有权。其中同一论占通说地位。)从物权方面看, 19世纪前,个人主义成为世界主流思潮,具有标志性的《法国民法典》第一次以制定法的形式阐明了所有权的绝对性;而到20世纪,因自由主义的放任自流导致了社会生活的两极分化,所有权因此而受到限制,社会所有权支配了理论与立法[11](P.18)。物权概念本身已经发生了内在逻辑的演绎。而我国作为一个后起的法制国家,不可避免地也遭受到了这种来自西方自由主义与团体主义思潮的双重冲击,进而从观念上影响了我们对于物权概念的理解。一方面,我们在接受日耳曼法物权之社会性、集合性的时候,却又忽视了其物权利用本位观;另一方面,我们在接受罗马法物权归属观时,又一直张扬自由主义理念。这种混乱的物权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团体组织的产权构造。这种产权构造直接体现为一种人与物的关系,并以追求成员利益最大化为宗旨,因此,该产权实际为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绝非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注释3:笔者认为,只有当企业产权通过产权主体间的制约来保证各方权利实现时,这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才会演化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有学者在谈到公司治理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经济学上公司治理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追求效益;而法学上,强调的是公司的底线”(金锦瓶著:《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而我国农信社正是在这种产权构造下才出现了诸如“所有者缺位”、“所有者消极”等问题。(2)我国农信社中,企业组织之核心法则——资产分割(AssetPartitioning)(注释4:所谓“资产分割”,是指资产持有者独立分割出来后新成立的法律主体,得以自己名义持有资产,且该法律主体的债权人就法律主体的资产,相对于法律主体的股东债权人具有优先的地位(王文宇著:《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7页)。由此看,资产分割实际上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法律主体的资产与原资产持有者的资产相分离的设计。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承认法律主体的地位独立存在,而且该法律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持有资产;二是赋予法律主体的债权人以优先地位,就法律主体的财产,法律主体的股东必须待法律主体的债权人满足债权后方能进行分配。)制度失灵,从而导致产权模糊。笔者认为,现行农信社法务并未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而该问题在资产分割法则较为完善的公司产权制度中却得到了极大缓解。因此,在没有资产分割法则对产权制度的技术支持下,我们很难奢望当下农信社产权关系能够清晰化。(3)至于股权结构设置缺陷说。笔者认为,该问题实际也涉及到农信社的产权制度问题。农信社基于社会弱者结合,通过互助而达到自助。因此,在社员经济条件未改善的条件下,反驳股权平均、股金较小,是不能成立的。具有参照意义的是,二战后,美国、日本等国一般持有一家公司5%以上股票就能够对该公司施加重大影响或进行控制[12](P.51)。其股权结构与我国农信社非常类似,但这绝非股权结构设置的致命缺陷。因为,虽然社员股权微型分散化会使对农信社进行控制所需要股金额降低,从而使大股东地位相对上升,但大股东由于股权平均,而不能一股独大,从而就导致大股东控股难度加大了,稳定性差了。所以,这种股权结构设置的有效运作仍要依赖于产权观念的根本改变。(4)股金功能、性质与类型异化说均不成立。我们认为,股金存款化、贷款化完全符合农信社之宗旨,符合社员互助自助目的。从制度设计上说,如果农信社经营得不好,社员有权退股,股金与负债无异;农信社经营效益好,社员自然不会离开,并通过贷款获得帮助。而股金类型不同,并不意味着其彼此冲突。从法律属性上说,农信社是一种公益的私益法人[13](P.33-34)。农信社为了实现其公益性目标,作为一般社员入股的资格股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农信社又具有私益性,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通过投资股拓展自己的融资渠道,以求生存与发展。而农信社的存续,无疑为社员提供了一个持续服务的手段。从法律价值上说,股金类型冲突说显然仅看到了形式正义,但这种形式正义的背后却会给投资股东带来实质的不正义。而从制度功能上观察,这种投资股与资格股的差别设立,极有可能转变中国既有的静态产权观念。

其次,关于经营者问题。(1)论者就我国农信社法人治理的激励机制缺陷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具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认为,这种分析有失深入与全面。一是,激励机制被异化。激励机制之适用必须要求经营者无利益外部性(即,经营者除为所有者经营外,不存在任何腐败诱惑、政治升迁等)。而在当下,我们有必要设问:如果一个农信社主任在无效约束下能够取得一千万元的职位利益(腐败、政治升迁等),他还会在乎微不足道的一元钱的薪酬价值吗?二是,过分强调经济人假设。我们认为,一个法人治理,首在兴利,次在除弊[45](P.180)。因此,要发挥经营者权能,采取激励机制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然而,我们根据经济理论进行制度设计时不能过分地强调经济人假设,也就是说,过分强调经济人自私、对立的一面,而忽视了人存在利他与信任一面。我国经济学界乃至于法学界普遍认为,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就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的,因此,该理论和以该理论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就必然着重于二者之间的制约,从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然而,笔者认为,与激励机制比,信任关系更为重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激励机制只具有促进经营者提高效率之可能,而信任关系则必然会使企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因此,法律应该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对破坏这种信任关系的行为,科以“严刑峻法”。由此看,对于经营者问题,在当下,我们与其说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倒不如说是信任关系的失范。(2)论者将农信社法人治理问题归因于经营者素质偏低,从现象层面来说,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在经营者素质偏低的背后,其真正原因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双失灵。试问,从经济人角度看,在一个没有激励竞争的环境下,我们能够保证每个职员会主动选择无偿奉献吗?在一个没有资格约束的条件下,谁还愿意主动的提高自己呢?因此,这种机制的双失灵必然导致经营者的经营能力的弱化乃至丧失。

再次,关于监督者问题。笔者认为,论者对监督者去功能化仅限于对监事会构造现象之描述,并没有具体分析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我们通过考察两大法系对监事会的制度设计即可反观到我国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从法人拟制角度看,农信社不具有自然人那样的意思能力与行为能力,因此,其目的事业必须通过相应的机关加以实现,由此,法人便将其事务委托给他人代为经营。这就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问题。但围绕这种分离就出现了经营者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这需要通过一种制度安排——“三会制度”来解决。然而,这种制度如何架构,两大法系形成了不同制约模型。在普通法系,重在“制衡机制”的运作,它并不刻意去设计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如美国,信用社的组织结构由会员大会、理事会与监事会组成。其监事会虽然为联邦信用社法定的必设机关(而美国公司组织机构并没有监事会机关),但其地位并不重要:其监事为志愿服务者,信用社不需要为监事会成员支付报酬,监事会成员按照法律由董事会任免(《美国联邦信用社法案》第111条)[56](P.50-51),这种监督职能之发挥有赖于理事会内部委员会之间的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种对向的单层“制衡模式”;而在大陆法系,则重在“监督机制”之建构,从而弱化了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如在德国信用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中,监事会地位非常重要,其代表合作社,负责任命和解聘执行董事, (《德国合作社法》第39、40条等),从而形成一种双层“监督模式”。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借鉴了两大法系,既有普通法系的“制衡机制”,也有大陆法系的双层“监督机制”,可谓是一种“折中模式”。由此看,美国信用社的监事会虽也徒有形式,但其法人治理却能够正常运行,其原因在于其有一套“制衡机制”,形成理事会内部委员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德国监事会在法律地位上高于理事会,形式一套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也达到了极佳的制度效果。而我国农信社监事会与理事会在结构上是一种双向制衡关系,但在功能上却又表现为一种监事会对理事会的单向监督关系。很显然,这种结构功能的冲突将监事会置于“非驴非马”之境地。

最后,关于监管者问题。由于农信社法人是一种金融机构,政府有责任实施金融风险监管;又由于农信社作为一种合作组织,具有社会属性,政府也有义务保证公共利益之实现。因此,对于农信社法人而言,监督权之实现呈现出与公司法人不同的特色,这主要体现于农信社法人制度更强调其外部监管。为此,两大法系无一例外地构筑了各自比较完善的信用社外部监管框架,如德国与荷兰单元金字塔式监管模式、法国半官半民式监管模式、美国多元复合式监管模式、日本组合监管模式等。这些监管模式以外部约束方式保障了信用社治理结构之有效运行[16](P.45-60)。(注释5:依据2003年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之规定。)我国农信社采取由银监会监管,中央调控,地方政府管理,省联社负责的多头监管模式,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严重的监管者越位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1)农信社作为市民社会主体,其独立主体地位有待强化。所谓市民社会,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社会,我国没有出现正式的市民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社会,我们社会渗透着国家意志与力量,依靠国家(通过政府)的控制与管理。但经验证实,这种控制缺乏效率。而另外一端,市场竞争却异常激烈,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深。此时,为补正这种双失灵之尴尬,政府必须退出市场参与,于是,“第三部门”就在市场政府双失灵后得以崛起。我国农信社作为一种第三部门,正在调整与政府的关系,但遗憾的是,路径依赖给制度创新造成了障碍。由此看,现行监管者越位问题之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失灵的政府仍在主导着一个正在崛起的第三部门。(2)我国农信社尚未完成从法人“制理”到“治理”的转换。(注释6:依据2003年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之规定。)真正意义上的监管应有一种反对政府不当干涉的制衡机制。而这种机制必须建立在各方独立、平等与合作基础之上。然而,我国应当正视农信社法律地位的“客体化”、“被集体化”现象依然存在,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参与治理的现实。由此看,农信社并未完成从法人“制理”到“治理”的转换。
二、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之出路

由上可知,学界对制度困境探讨之所以未见成效,是因为他们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有意或无意的回避:一是他们在分析所有者问题时均涉及到产权问题,但又没有继续深究;二是他们在检讨经营者问题时始终立于“理性经济人”之片面立场,而没有对人性进行全面考察;三是他们在评价监管体系时一直强调政府之强势,而没有充分考量农信社的独立主体地位。因此,如果我们打算走出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的困境,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补救。

(一)转变产权观念(注释7:值得说明的是,我们农信社产权制度确实存在股金太少且平均等问题。但这并不必然导致股权模糊。如股份公司之股权也极为分散,但却非常清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可归于产权观念影响所致。由此,我们发现,我国农信社所有者缺位问题呈现出一条清晰线索:物权观念影响—意识形态渗透—产权观念消极—产权制度缺陷—所有者缺位。为此,我们认为,转变产权观念至为关键。)——关于所有者方面

如上所述,我国产权制度由于受到不同法系物权观念以及哲学思潮的混合影响,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静态性、归属性、权能性特征;在价值功能上,强调通过产权权能的分合来实现产权利益最大化,因此,这种产权概念还是一种经济学界定。为此,我们把这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产权模式称为“权能范式”。该范式一般表现为特定主体与不特定第三人之间的关系,而非特定主体之间的关系;但就个案看,则直接体现着人与物的关系。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直奔主题,但由于缺少特殊主体之间的对抗关系,故而难以与法人治理制度的制约机制相契合,因此,我们不能拿这种不相容的权能范式来构造现行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

而在西方国家,产权则表现为一种在不同经济组织中不同的参与者间的权利配置与相互关系。通常,这种话语下的产权概念有以下基本特征:(1)注重产权主体之间的外部关系;(2)强调产权的动态流动性;(3)通过产权主体之间的制约(包括双向制衡与单向监督)而实现产权利益最大化。由此看,这种理论是以特定主体为切入点来看待产权的,因此,我们称之为“主体范式”。(注释8:胥德勋:《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0- 101页)该范式以特定产权主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焦点投于对象间的制约关系之上,而几乎撇开了物之存在。很显然,这种产权设计所提供的“制约架构”已经超出经济学概念而具有了法律的意义。这恰与现行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所需要的“制约机制”之间具有了高度的契合性与匹配性。然而如何设计这种“制约机制”?笔者认为,这需要借由“资产分割”法则加以解决。通过“资产分割”,“社员—农信社—债权人”之间形成一种破产风险隔离机制,从而达到他们为追逐利益、回避风险而相互制约之目的。

应该说,我国产权制度受到了大陆法系物权概念的深度影响,并缺少比较完善的资产分割法则予以支持,致使这种权能归属模式形成了一种严重的路径依赖。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产权观念,进行制度创新,彻底完成从权能范式向主体范式的过渡。

(二)建构信义义务体系——关于经营者方面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总是或多或少地和人性有些联系,任何科学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17](P.6)学者探讨人性多从善恶假设入手,进而认为,人有利己一面,也有利他一面。而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科学,也必须考量人性之假设,以发挥规范之实效性。为此,这种人性论基于恶与善之假设而产生了经济人与道德人。

经济人说基于人性恶的假设,认为,法人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对抗关系,其必须通过一种制约(制衡与监督)机制加以解决。据此,两大法系形成了不同的制约模型。在普通法系,重在“制衡机制”的运作,并不刻意去设计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即使存在监事会,其地位也微不足道。这种监督职能之发挥有赖于理事会内部委员会之间的相互制衡;而在大陆法系,轻视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而强调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的建构;我国“管理规定”借鉴了两大法系,既有普通法系的“制衡机制”,也有大陆法系的“监督机制”,可谓是一种“折中模式”。

而道德人说则秉持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所有者基于信赖将其事务委托与经营者管理,因此,经营者须尽其必要的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即信义义务(fiduciary duties)。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信义义务还包括诚信义务,进而提出了“三元体系”论。该说认为,忠实义务设定了经营者为法人最佳利益的行为目标,勤勉义务提出了经营者的职业能力要求,而诚信义务则端正了经营者克尽职守、善意而为的行为态度。其内在逻辑是:从端正的态度出发,通过适当的能力路径,达致终极行为目标[18](P.102)。我们认为,该体系在周延保护股东与利害关系人方面,有其独特价值。但将诚实义务与传统忠实义务、勤勉义务作量齐观看待,有“为完善而完善”之虞。从某种意义上说,诚实义务在信义义务体系中仅居于辅助位置。比如,某甲出于爱慕虚荣或者贪污腐化之动机,经过个人努力顺利担任某信用社主任一职。后又兼职担任了一家与之有竞争关系的某农村银行董事一职。这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某甲违反诚实义务,但无违反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我们说,某甲不会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二是某甲违反诚实义务,并违反忠实义务与勤勉义务。在第二种情况下,又分两种可能:一种是某甲违反诚实义务与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之间无关联性;一种是某甲违反诚实义务与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之间有关联性。笔者认为,只有在第二种情况下,法律才有必要对某甲违反诚实义务进行否定性评价。但如何评价,笔者认为,可采取理性人标准加以分析。设某甲没有违反诚实义务但违反了忠实义务、勤勉义务与既违反了诚实义务又违反了忠实义务、勤勉义务,将二者放在一个标准下进行比较。此时,法官可基于善良人考量而给予无违反诚实义务人的更多抗辩权,以减轻其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无论如何,“三元体系”论可为我们完善信义义务体系提供一个理论视角与立法参考。目前我国“管理规定”仅在第24条对忠实义务作出规定,其他两个义务均未涉及。我们认为,农信社从产生时起就强调道德至上性,因此,信义义务之于农信社这种以人本价值建立起来的合作帝国来说,与公司资本本位相比,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未来农村金融立法必须在理论证成基础上加强信义义务之规范。

应该说,上述两种理性人假设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市场地位。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在法律设计与制度移植时,过分地强调了经济人的自私一面,而忽视了道德人的合作一面。其实,西方经济理论早已对他们以经济人为假设前提而推演出了的一系列理论和制度产生了质疑。正如科斯所言,“人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假设”既没有必要,更会让人误入迷途[19](P.348)。而我们理论引进与制度设计的时候,却忽视了该理论已经发展了的现实[20](P.125)。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引自西方的一系列所谓现代化的理论,在这些开放的成果里,我们是否只注重了这些理论的形式和框架而忽视了它们存在的本质基础与核心理念。

(三)塑造社会合作关系——关于监管者方面

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言,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生发出农信社监管者越位之严重弊端。如何克服这种制度困境,也许我们通过对当下合作社运动的背景考察,可以找到问题解决之出路。我们说,在不同国家从整个合作社运动的背景来看,政府的角色,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尽相同。在发达国家看来,合作社法应该是为私有主体提供的法律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使合作社能够自主地开展活动。因此,政府不应该对合作社强加各种管理职能。在发展中国家看来,合作社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而且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论导致合作社成为政府的一个附属部门,其自主地位完全被国家所吞没[21](P.4)。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整合政策在实践中普遍遭受失败。有鉴于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社立法均弱化了政府对合作社的影响,增强了合作社的主体性,并切断了合作社与政治组织之间可能存在的任何联系。这种立法潮流使得20世纪90年代通过的合作社法将政府在合作社中担当的角色由无所不包的合作社事务的管理者转变为纯粹的法制规范功能,即主要对合作社的注册登记、解散、清算以及合作社法的适用进行规范。这种新型的合作社法将政府对合作社的促进功能与控制功能区隔开来,并防止政府借口公共管理而以任何方式对合作社内部事务进行干涉。具体到我国的农信社而言,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是偏爱将农信社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手段来使用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政府超经济权力极其强大而从根本上异化了农信社法人的主体地位所致。正因为农信社肩负着为“三农’服务的政治使命以及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经济使命,政府才直接实施对农信社的监督、管理。但农信社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与政府组织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主体,因此,政府对农信社法的直接参与型监管并不具有当然的合理性。由此看,我国农信社立法应将政府在农信社中的地位由农信社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转变为纯粹的制度创建者,将政府对农信社的管理、监督、指导与服务,以及政府对农信社的支持与扶持,纳入到法制的轨道[22](P.53)。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政府监管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提升农信社作为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直至将其扶正而形成一种政府与农信社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即使政府对农信社进行监管也必须立足于这种平等合作基础之上。应该说,这种模式的建立将使得政府对农信社的监管更富有效率,也使得农信社对政府公共政策的落实更具自主性。当然,这绝非是要分裂出一个公民社会,而是一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制度化统合[23](P.167-168)。

总之,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正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而要超越这种制度困境,我们必须跳出现行规范窠臼,而关注法律背后的人性关怀。即,我们需要从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假设出发,全面进行法人治理的制度重构,以塑造农信社的法律主体地位,使之具有与政府平起平坐的谈判能力。惟有如此,农信社才能摆脱既有的“家长式关怀”模式,展开与政府的对话与合作,并在此基础上促成一种“官-民”契约化的监管体制。

四、结语

综合全文,笔者在对既有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问题反思的基础上,从理想层面提出了转变产权观念、建构信义义务体系与社会合作关系等三点建设性构想。应该说,这些主张均具有一定的制度变革性,能够有效解决目下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问题。但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的现实背景又使得该问题解决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在这种社会转型中,很多事实问题将逐步进入法律畛域,这应该引起学界高度警觉。比如公司治理问题,起初为管理学范畴,后因管理追踪至公司外部而为公司法学所吸收[24](P.163)。而我国农信社问题并无此幸运。就目前现状而言,由于产权制度落后、内部人控制以及国家强权等历史、经济与政治因素依然存在,我国还停留在农信社内部对治理的阐释阶段,关注的问题更侧重于法人内部如何有效运作。可见,农信社法人还远未达到公司治理水平。为此,农信社法人治理制度将期待着实践者的及时反馈与法学界的深度研究。
 
 
 
 
注释:
  [1]郑中发:“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重在治理结构”,载《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第11期。
  [2]张瑾:“试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问题”,载《理论探索》2005年第2期。
  [3]范秀红:“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载《金融与经济》2008年第5期。
  [4]宁国芳、朱冬梅、刘德仲:“当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相应对策”,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5]王军伟:“我国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的缺陷及改进对策”,载《经济纵横》2006年第12期。
  [6]张瑾:“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研究”,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谭琳琳:“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应对思路”,载《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8期。
  [8]陈莺:“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原因”,载《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陈福成、曹京芝、尹程、李子刚:“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载《金融研究》2005年第1期。
  [10]王忠坦、秦培忠:“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与信用社法人治理”,载《理论探讨》2004第4期。
  [11]郭广辉、王利军:《我国所有权制度的变迁与重构》,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12]李达昌等编:《战后西方国家股份制的新变化》,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张则尧:《比较合作社法》,中国合作文化协社出版1943年版。
  [14]黄铭杰:《经营者支配与股东支配外的第三条道路》,载《台湾法学新课题(一)》,元照出版2004年版。
  [15]史纪良主编:《美国信用合作社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16]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7] [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8]彭心倩:“从美国公司法信义义务变革看我国的制度完善”,载《湖湘论坛》2007年第6期。
  [19] [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张乃根,龚柏华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0]宋琳、邹泰:“信义义务在我国的缺失及其根源探析”,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21] [俄]安德兰尼克•米格拉尼杨:《俄罗斯现代化与公民社会》,徐葵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22]马震宇:“农村合作金融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载《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
  [23]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梅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