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有志于成为律师的朋友之二-----如何做被告代理人
如何当被告律师
下面的这段文字是一个实例,我想说明的是,如何做一个被告律师,以及如何在案子中运用程序解决问题。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薄的看法,经不起推敲的地方,请不要深究,因为这毕竟不是理论文章。
这是一个连环案。A企业是本地的上市公司,实力雄厚,法律意识极强,动不动就对他人提出起诉。B企业是A企业的子公司,负责A企业的产品销售。C企业是本地的著名连锁企业,规模庞大。D企业是C企业的关联方,专门为C企业采购,受C控制。案情是这样的:A的法务部门发现C在其一个连锁机构中销售一种涉嫌侵犯其商标权,遂向当地中院起诉要求C赔偿50万元,并申请冻结了C银行存款50万元。起诉后,B企业并不知情,仍正常和D企业发生业务,截至到A起诉之日,D企业尚有一笔100万元的货款未与B结算。C企业遂通过D冻结了该笔100万元的货款,四方陷于僵持。四方的利益链条是,A生产产品交B销售,B批量的销售给D,D销售给C,一年的销售额大约为2000万左右。因为诉讼案件,A有大约1000万的销售无法通过C来实现。
官司是这样的,作为CD的代理人,虽然是被告,但我们处于利益链条的终端,是AB利益的最终实现者,得罪销售终端,说到哪里都是件愚蠢的事情,何况得罪的是一个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终端。我们的诉讼策略是拖延,反正扣着原告100万货款,拖3个月资金就可以周转一次,即便被冻结帐户,损失也不是很大。怎么拖?作为被告,程序上有很多拖延的条款:1)申请管辖异议。一个诉讼案子,在程序审理上最少都有3个月的时间,还不算案卷的在途时间。比如,你向人民法院提出一个案子的管辖异议,人民法院可能在1个月内驳回你的申请,你可以在10日内上诉,上诉法院最快也要1个月才能收到你案子的案卷,程序走下来,估计最少3个月。这还仅仅是管辖异议。2)申请追加当事人。原告在起诉时,匆匆忙忙,很有可能出现错误,漏列当事人,追加当事人是被告的权利。这样,至少可以拖延1个月。3)重新鉴定。很多案子需要进行鉴定,原告总是喜欢独自申请鉴定,以为这样对自己有利,这就给了被告拖延的借口。4)申请人民法院延期举证,延期开庭。这些都是拖延的策略,运用得当,很可能改变案件进程,甚至翻盘。
如果你认为拖延只是战术,那是你对拖延的认识还停留在战术层面。运用得当的拖延,很可能改变原告对案件的评价,动摇原告的案件的信心,有可能导致原告撤销诉讼。诉讼过程中的拖延,很像排球比赛的技术暂停,当对手顺风顺水的时候,停顿一下,可以打乱其部署。给对手心理上的迷惑。当然,这一措施的运用也要因时因地而异,如果你想尽快的了结案件,那就不要横生枝节了。有一点很重要,诉讼案件中的节奏掌握,就像围棋的争先手,如果你总处于后手,那这盘棋你想不输也不行。诉讼中的拖延,是让你能打破原告的先手,是让你破了原告的发球局。无论如何,你要竭力的掌握甚至控制住案件的节奏。(当然,还有更主动和更有力的,那就是反诉。)这是律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技巧。
总之,AB起诉后,CD采取的是拖延手段,案子在程序上,拖了将近7个月才最终确定开庭时间。A是上市公司,拖延中间来了个中期审计,重大诉讼事项是要披露的,100万的案子肯定要在报告中体现,这很是让老总们很是头痛,他们希望尽快的结束旷日持久的诉讼。(其实这样一个复杂的一个案子打个2年不算很长时间了,我们做了打两年的准备)而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们作出宁愿是输掉侵权官司,即使让D破产也坚决不能让B公司轻易的收回100万货款的姿态,并通过各种途径将消息放出去。于是AB找到我们,开始要求调解。其实调解始终贯穿着这场诉讼,有点像朝鲜战争的后期,双方停停打打,都想争取最大的利益调解。最终的调解协议在距离起诉10个月的时候签订,结果是,A撤除对C 的诉讼,D支付B的货款,诉讼费各自支付。
这个案子,我认为各方都没有占到对方的便宜,各自付出了数额不小的费用,而几方的合作关系从此留下了阴影。这一损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同时我也清楚了公司内部设立的法务部门看问题的局限。
我的建议是,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请不要随便建议你的客户对合作单位提出起诉。中国人很厌烦诉讼。协商不成,一定要起诉的,也要给调解留下余地。和对方律师多多沟通,最好让调解贯穿诉讼过程。任何一件民事诉讼,最终得利的不是两造,而是两造的律师和审理案件的法院。如果你是企业老总,请对动不动就建议你起诉的律师或法务经理保持警惕。这些人的职业精神值得怀疑。
对于被告律师,请尽可能的拖延案件。拖延的好处有: 1)让真相更加清晰,是非更加清楚。
2)能沉淀原告的愤怒。古话有:“不可怒而兴兵。”我认为,也不可怒而兴讼。被告拖延下,可以使双方都能冷静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
3)争取最好的调解方式。通过拖延,让双方休战,让各种时效暂时停止,让各自的律师进行多方面的了解沟通,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
4)能争取时间收集有利的证据,准备弹药。
以色列在几次中东战争中几乎亡国,就是利用停战,准备充足的弹药和充分修整动员,才赢得翻盘的机会的。
不过,一切程序都有穷尽的时候,手段终究只是手段,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诚心诚意,是友好合作,是相互信赖。只要你利用的这些程序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使问题复杂化,只要你利用这些程序是谋求当事人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私利(有的律师故意将案子搞复杂,欺瞒当事人,取得律师费,这种做法应为正直的律师们所唾弃),你会赢得法官的好评和委托人的称赞。
这个贴子很久没有更新了。原因是最近事务所有些事情,让我觉得很棘手,再就是觉得自己学识很浅,很多东西说不出来。我也想请浏览我贴子的朋友们也留下写平时做案子的心得体会,我也想学习。
我想谈谈最近做的几个诉讼案子。我最近接连收和办结了几个工伤案子和赔偿案子。原告被告都有代理。很有些感触。
A:某a诉b企业工伤案。我是被告代理人,a诉称,在工作中,发生车辆意外,造成4级伤残,要求一次性支付工伤赔偿30万元其它各种费用10万元。这个案子4月份开始申请仲裁,开了5次仲裁庭,中止过一次。仲裁结论未出来。
B:某C为D企业聘请的技术顾问,在工作时,发生车祸,造成5级伤残。我为C的代理人,要求企业按月支付工伤津贴,以及支付其他需要一次性支付的费用。现案子已经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未出来。
C:某E为农民工,受企业G聘用,在F企业发包的工地工作时发生触电事故,2级伤残,要求F企业负连带赔偿责任。一审驳回E对F企业的诉请,二审除订正些数据外,仍驳回对F的诉请,我是二审F企业代理人。
D:某H为农名工,受包工头J聘用,在K企业工地作业,发生触电事故,5级伤残。我是K企业的代理人,H代理人申请进行工伤仲裁,并判令K企业赔偿30万元,K不服,提出撤销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以及对劳动裁决提出民事诉讼。案子经历3年左右,诉讼仲裁案子共7个,最终H获得赔偿3万元。
E:某L为外地工人,在M企业工作是被机器绞断手臂,5级伤残。诉讼时,L进行了很多投诉报案,要求工伤赔偿30万,劳动部门未支持其主张,最终案子拖延2年,一次性获赔3万元,M企业注销。我当时为企业的代理人。
这些工伤赔偿案子,大部分是受害者不得值或者得值很少,企业逃脱责任或者很少承担责任。想起这些案子的受害人,我良心很是不安。因为,这些不得值的案子为我代理,他们记恨,肯定也是记恨我这个代理人。而我,作为一个代理人,却有责任去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这好像一个两难。早些天我还看了网上的一个文章,讲儿子竟然认为父亲帮了无良的企业和劳动者打官司,是资本家的走狗。在道德上受到很多人的谴责。我代理的这些案子,也足以让我的子女以后写文章来谴责我。但作为律师,我还是有话讲。
1) 法律是法律,实际是实际。很多赔偿案子的原告,确实是受害者,缺手缺腿,终身残疾,很让人同情。上面案子的当事人,最轻的一个是从肘部截肢。最严重的一个是全身瘫痪。他们在诉讼过程中,均聘请了律师,均提出了高额的但我仍认为是适合的赔偿要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弱点是,没有认识到法律是法律,实际是实际。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处在一个法治尚不健全的时期,很多企业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根本就没有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的意识,即便知道这个法规,也是拒不执行的。而作为执法的政府,我认为是很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执法,或者,他们发现了,但考虑到经济的发展,未对企业采取措施,或者是采取了措施,但执法措施被企业“收购”了。总之,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状态,虽然《工伤保险条例》已经执行很久了。E案中的企业,注册资本为10万,企业只有几部破机器,如果赔,全部给原告还不够,这些,审判案子的仲裁员、法官们都是很清楚的。然而,几乎所有的原告以及代理人好像没有意识到这点,提出的索赔要求全是一次性几十万。我清楚的记得H案中的原告,因为劳动争议仲裁庭判了他30万,他就听信了代理律师的意见,在以后的诉讼中,坚决不和我们调解。直到案子发生转折,其代理律师不再为其代理,只好接受3万元的赔偿。在现实中,法律的执行是要大大的打折扣的,如果不适时的调整策略,很可能会让当事人受到严重损失。我做原告代理人的B案,我很清楚C的伤残级别不可能一次性得到赔偿的,D的律师也不可能让当事人轻松的得到他,所以我只能退而让D按月支付工伤津贴,直到C退休。这点当事人事先应该沟通好,不能拍胸脯说保证没有问题的。
2) 适时调解,争取利益的平衡。如果能够理解上面的1),我想2)就很好理解了。A案,原告提出的调解意见是一次性付款。被当庭断然拒绝,而庭上给的意见是,只能按月判。C案,F企业因自己是个知名国有企业,愿意在不影响E执行其他被告的情况下,给予8万元的困难生活补助(请注意,赔偿、补偿、补助,这三个词汇的法律意义是不同的,撰写文书时请把握好)。E以及其代理人认为数额过少,要求15万,F不能满足,遂官司打到底。D案,事故发生后,K企业支付H全部医疗费,希望在结束治疗后一次性给8万补助,H聘请律师后认为数额过少,因仲裁时为30万,遂不再与K调解,最终案子翻盘,执行和解时获得的补偿为3万。E案,M企业在仲裁时开出的一次性补偿为9。5万,可能追加到10万,L不同意,要求20万,M遂不再调解,按法院判决文书支付了3万,仲裁一审二审搞了两年,最后注销企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经手的5个案子,4个是被告代理人,原告均不得值。为什么?我不排除自己在案子代理方面有自己的优势,选择了好的代理策略,但原告没有权衡形势是主要原因,因为利益是自己的,什么时候该接受,什么时候该放弃应该是清楚的。任何事情,只要双方对簿公堂,那就没有很多人情可讲了。老总们不会不明智到在赔偿案子的庭上亲自到庭,去看那些悲惨的场面。因而他们即便说可怜啊,可惜啊,也不会真正触及内心。因此,和一个岌岌可危的民营企业打官司,能调解而放弃调解机会可能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不适合对聘请我的人做道德的评论,但我认为,任何人在权衡自己利益的时候,都是最精明的,但算计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有后一步打算,那就是,走棋要看下一步。
3) 不要责怪对方律师。每个律师都有自己的职业操守,杀人犯也要有人辩护,何况只是一个普通的民事诉讼呢?案子没打赢,很可能是自己的诉讼策略有问题或者是自己的证据不够充分。做原告律师本来就要难于被告律师,因为被告在破,原告在立。立论是需要很多证据的,而破论却只需针对原告证据提出意见即可。如果觉得自己的律师不能胜任,请马上更换,这比事后去责怪对方律师刁钻靠得住。
我写的这些案子都是真实的,目的是想和大家探讨赔偿案子的办理思路,请大家多多指教。
常常有朋友抱怨业务被别的律师抢了。抢他业务的那家伙是怎么的不诚信怎么的黑,总之,抢他业务是不地道的。我没有被别的律师抢业务的经历,有也可能不清楚被哪个家伙抢了,所以也不计较。但我明白,在这行业做,如果你没有自主的项目,那么业务不是被人抢,就是抢别人,否则,你就做别的去吧。怎么抢和怎么防止别人抢,是个有学问的事情,我今天还不想谈。我今天要谈的是如何不介入这些纷争中。
我以前也抢过别人的业务,呵呵,一个赔偿案子,别的律师已经开过一次庭了,硬生生的将人家代理人换了,还撬了他的法律顾问。确实不厚道。但是,那个律师确实有被我抢的弱点,就是太黑,一个赔偿案子,他要收人家几万,而且还在合同中说,按减少损失的20%收取律师费,我计算了下,当事人要给他7-8万。这个钱要是赔偿给原告,那不是个积德的事么?于是当事人找个借口换了他。
我被人家抢的也有,一个法律顾问,我报价是5万。一个律师觉得这个业务好,于是找了些关系,总而言之,我最后是没有签成那个单,当然,也许我并不是被那个律师抢了,所以我也不是很计较。即便计较,你总不能找到人家要去怎么样吧,大家都是文明人,就是被抢,也要说甘拜下风啊,那抢人的家伙,也会说承让承让的。至于以后在法庭上针尖对麦芒,互相较劲,那又是一回事了。
如何不介入到纷争。我想有几个办法。
1)做别人不做的业务。很多业务大律师是不作的。比如,离婚案子,交通事故案子,工伤赔偿案子。这些案子又麻烦又不赚钱,稍微有些名气的律师不做。我没有名气,那我就做了,这个没有人和你争。
2)做别人做不了的业务。涉外的业务,海商业务,不是每个律师都能做,即便能做,那也要看老外的心情,这种业务,属于高端,一年做一个,够你几年不开张的。
3)做自己策划的业务。法律服务市场很大,市场也在细分,很多非诉讼的业务被开发出来,你做别人还不知道的业务,哪个会和你争?比如,以前有律师做见证,等赚满后,别人来做,他就不做了。他改行做收购,等有人来争的时候,他也赚饱了,后来的都不赚钱。现在做1单1元律师是不赚钱,但如果你做1000单,你看你赚钱不赚钱?有律师说这个业务很低级,烂了价钱。我看这家伙是别有用心。我高兴做不赚钱的活,关你个屁事,我赚钱不赚钱,轮得着让你知道么?至于有律师说这个会影响案件质量,那也是胡说,如果影响质量了,第一个不满意的是当事人,轮得着外人说三道四。没有哪个律师会拿自己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名气开玩笑的。
4)不做业务。我什么都不做,也就不存在和别人争了。我做什么,我就做策划,做管理,一个事务所,总要有策划和管理人才,做久了业务律师,如果有机会,可以向管理型律师尝试。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可以让一个律师事务所高效的运转。一个好的策划人才,可以提升律师事务所的形象。
心情很悲痛。昨日,一个儿时的朋友在工作时出现不幸,永远的离开了。他的家属基本是乱了方寸。打电话给我,想让我出席今天的善后事宜协调会。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这是我出席的众多善后事宜协调会中的一个,最近的一个是在不久前,家属获得了10万左右的赔偿。但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同,亡者是一位朋友,我担心会影响我的判断。
10点左右,协调会开始。但凡协调会,总会有政府、地方、企业、受害职工的亲属等参加,这样才会显得正式,形成的协议才会更加公正和公平。今天的协调会也不例外。当地政府出动了经贸、安监、公安、司法等部门的人员,地方上有村委会,村支部的书记村长、企业来了老板和主管、亡者家属有朋友的老婆、弟弟和几个朋友。
会议主持为一位镇上的领导,首先是各个方面发言,提出对事故的看法以及工厂老总表态。我最关注的是老总的表态,老总说得很诚恳,愿意尽最大的努力进行赔偿。作为家属代表的我,提出的意见是,1)对事故作出定论。2)对善后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事故的定性是镇安监的工作人员作出的,认定事故是一起厂外意外工亡事故。我们认为这个定性比较准确。随即司法调解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赔偿的计算公式,工伤死亡的赔偿为3大块,1)工伤职工丧葬费。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3)家属抚恤金。对于前两项,计算很简单,照套就行。对于第3)项,由于法律规定的是按月支付,我们要求的是一次性支付,这就存在相互间讨价还价的问题了。
司法调解人员提出计算赔偿的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然后根据计算,得出了18万左右的赔偿数额。这个数字与我们预期的相差很大。我不便于当场提出对这个数字的异议。于是,我提出,先确定赔偿的计算依据。那就是双方下午根据《工伤条例》和《湖南省实施工伤条例办法》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上午的暂时休会。
下午,我提出了35万元的赔偿要求,并指出了司法调解部门计算的误差和引用基准数据的不准确。经过几轮的磋商,最终确定赔偿为26万8千元。这个数额得到了家属的认可。
总结今天的调解,我觉得之所以能达成协议有几个原因。
1)任何调解离不开强有力的主持。没有镇政府的人员从中协调,不可能很快达成协议。我没有奉承政府的意思,地方政府在协调地方突发事件上,有任何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是法律,乡土人情是乡土人情。
2)双方的高姿态。任何事情的处理,需要双方的配合。任何一方提出对方无法接受的要求,基本就难道谈了。
3)谈判过程表现的灵活性。亡者已经逝去,生活还要继续,之所以要求赔偿,是希望给予生者最好的安慰和生活补助。这中间没有原则性的冲突。因此任何一方在谈的过程中都要有灵活性。根据法律计算出来的赔偿数额,只是一种参考,真正要考虑的是,1)双方的心理承受能力。2)当地的生活水平。3)法律诉讼的风险。这点我认为作为一个律师很要把握,如果调解不成,势必会通过诉讼解决,那么你要判断,诉讼途径解决的风险,如果你没计算清楚,请不要轻易决定中止谈判。4)社会舆论。双方都还要在社会立足和生活,调解要顾忌社会舆论的影响。
亡者以逝,生活还将继续,我希望我今天为朋友尽的绵薄之力,能够告慰他的亡灵。请朋友安息。
感谢朋友们对我帖子给了那么高的评价。我继续写,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这周有些忙,签了一个顾问和几个案子。在我看来,顾问单位不分大小,案子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大事。你可以想象一个从来未进入过法院的人在法院聘请的临时工、实习书记员的吆喝下签收副本和传票时的委屈和惶恐。因此,当他们坐在你办公桌对面时,你不单单要给他们法律上的帮助还要在心理上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我今天想谈谈的是如何接待当事人。
我的这个所是个小所,什么案子都接(当然,我不是什么案子都做,我所里的其他律师也各有擅长)。我心里总是在想,哪天我将我所在的写字楼的那个楼层全部租下来,那时,我也可以开一个牛屎样的专业所了。我办公室不气派,普通当事人进入时不会有进入五星级酒店那样的压抑,当然,我的办公室很整洁,各种办公设施很齐备,这要归功于我的助理。我不穿西装系领带,不是我没有这个,是我接触的当事人没有几个是所谓的上流社会,我服务的是平民和中产阶层,这个阶层的服饰偏重于休闲系列,所以我没有必要穿几千上万块钱的西装端着个架子让他们对我敬而远之。我办公室有很多种茶,条件允许,我可以去弄一个煮咖啡的天平来(那个东西确实是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我每次在咖啡馆都要摆弄很多次)。总之,我说这些并不是文不对题。请时刻记住,我们是法律服务人员,我们是服务行业。我们存在的价值不是向社会显示我们有多么的优越,而是让当事人给我们授权委托,如果你服务的是上流社会,那你不能将办公室租在4星以下的写字楼里,但如果你的目标客户是普通市民或中产阶级,那你的高高在上会让你失去他们。
当当事人坐在面前的时候,我记得我读过很多书(中国的外国的)里的律师前辈们教过我们如何应付他们。我学了些皮毛,但我觉得中间的那些如何让当事人大把掏钱的套路我是不想学的,不是我不爱钱,但我觉得那些套路和抢没有区别。
当事人坐在你的面前。他们有很多困惑和委屈。如果他是原告,他想要知道的是,这个案子能够有几层胜算。法院不是我们家开的,我不能保证他能够赢。但我能够也必须向当事人分析程序的运行,实体法律的认定,已决案例的判断。通过这些,让当事人自己对案子有大致的认识。你最好不要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保证XXX。这样如果哪天法院的判决不是不保证的那样,你会有好戏看了。即便法院是你哥们开的,那你也不要保证,你犯不着让你哥们也招骂。如果当事人是被告,那你一定得告诉他案子的最坏结果,如果你为了赢得委托而吹牛皮,呵呵,我懒得和你说了。告诉当事人案子最坏结果的好处是,让当事人对事态有最冷静的认识,我认为有利于纠纷的快速解决。
分析法律,运用法律,就已确定的事实作出评价和判断,是律师的专业领域。你的处世风格和办事能力是你的核心竞争力。请刚刚入行的朋友们着力培养这些。找关系套近乎不是你的专业,外国律师一般找专业的公关公司弄,中国律师辛苦些,既是法律人才又是公关人才,真他妈的讽刺。如果有当事人让你找关系时,如果你恰好有个哥们是法院的XX,你可以问问。如果你没有,建议你宁愿不做这个案子,也别答应,否则,麻烦很大。
很多当事人对法律一知半解,认为只要和事情有关系的东西就是证据,于是当事人们会给你一堆很多年前的文件,喋喋不休的和你说几十年前的往事。请不用计较和打断他们,在他们讲往事的时候,你可以做的事情是低头查看和整理那些多年前的文件,挑出你觉得有用的。用铅笔在纸上记录些你认为重要的陈述,诸如此类的,你不要打断他们的话,当事人找律师,有很多人是希望找人倾诉,你没道理不听他们,除非你是个牛皮大律师,也不想做这个业务。
他们的陈述大致为10分钟到40分钟。我一般会耐心听。我在听的时候会总结出案子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归纳他的陈述。这很关键。当事人讲完后,会听你的发言了。
你要归纳当事人的观点,并找出法律依据。你要总结案子的焦点并提出问题。你要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你当事人这个案子会有什么后果。当事人不是傻瓜,他们会判断出你是不是他们要找的律师。
接待当事人的时候,你的忌讳是:1)摆架子。约好见面的时间,你迟到,他们说话时,你假装听或者看旁边的美女。他们说话的时候,你打断。这些,让他们很是认为你在端架子,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什么大律师。2)露怯。不是你专业的案子,你接待当事人的时候会露怯,懂不懂是装不出来的,当事人随便问几个问题就会露你的底子。3)喋喋不休。你应该是个善于总结的人,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应该说的话,简短的说,清楚的说。4)不注意细节。你应该是个精明的人,衣冠不整、和人说话的时候接电话、说话粗鲁、在一个肮脏的烟雾缭绕的办公环境里接待当事人等等等等。
接待当事人是你受理案子的第一步,你应该给当事人的印象是,亲切,精明,思维敏捷,口才出众。再加上如果你的报价合适,我估计案子很大可能就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