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选择、努力和完善
完整的实践过程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决策是解决干什么的问题、执行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那么监督则侧重于回答干什么、怎么干背后的原因问题。纵观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大体摆脱不了这三个环节的约束与应用:
在政治领域西方精英发明了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相互制衡,以此作为对国家权力运行的合理安排。立法权在最宏观上解决国家该干什么的问题,行政权解决怎样把国家该干的重大事项干好的问题,而司法权则通过任职终身的法官阶层依据人类的理性思维,通过审判活动回答国家立法、行政背后的原因问题;
在经济领域人类同样发明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让人类社会迅猛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各自解决在公司内部该走哪条经营路线、如何在此路线下经营并获得最大效益以及依据公司宗旨、原则解决为什么这样决议、管理并适时完善之的问题。
那么,在人类思维领域个人也必须遵循这一逻辑法则,由此引伸出人生中的抉择、努力和完善这一恒久命题。中国儒家思想推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与之相似的西方成功学家相信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心态、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一人生成功的公式,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在某个领域点明了明朗人生的真谛。
人生需要规划,首先从最宏观的领域着手:人应该想到自己最适合干什么,说白了就是人生的发展方向。回答好这一点需要具备很多条件,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外在的客观世界和内在的个人能量的清晰认识。你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你自己的能量有几斤几两?前者是可以选择的,或者选择做成功的强人抑或温馨家庭的组织者、或者选择住在繁华的都市抑或安静的边陲小城;而后者也是可以选择的,或者选择自己最突出个性所接触的实践抑或最顽劣的弱点所面临的挑战、或者选择在一个领域从一而终抑或不断跳槽借以完善人生。归结到一点,在人生的规划领域,选择是努力的前提,偏差半点都会产生类似南辕北辙的效果。成功的人生抉择离不开的重要条件就是对信息的把握,靠外部信息借以最大程度的了解世界,靠交际信息借以最大程度的了解自我。那么这需要我们具备开阔的胸襟,放大眼界观看头顶的灿烂星空以感悟宇宙的宏大,敞开心扉聆听身边的真心话语以明了个人的得失。在此基础上明白我需要什么、我又最适合什么。从这个最简单的细节开始转变,挑选最合适的人生方向,那么成功就确实达到了一半,因为朝这个方向努力你总不至于会掉进深渊。
人生规划的第二个层面莫过于选定合适人生方向之后的努力。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在做出了相对理性的选择之后努力就变成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了。我们都记得尹天仇每天早上会到海边大喊:努力、奋斗,以及不断地去片场试镜、不断地钻研《演员的个人修养》,就在于在明确了一个人生目标---我是一个演员,之后,一切上述行动都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内容。关于如何激励人奋斗,东西南北古往今来的成功故事给了我们太多的激励与启迪。但最重要的是,能否把宏观的理想化成微观的现实行动以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俗的讲就是会不会造梯子,会不会设路标,无论通天还是下地,明白梯子搭在哪里、斜度多大、明白路标是否醒目、间距多长。梯子和路标就是实践领域中的中介,即沟通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方法。将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主体因素融入其中,比如说写一篇文章,需要用多长时间读多少资料写多少字获得怎样的思想境界的提高?把类似的小事量化,然后把人生中的重要之事大而化之,这样每爬一下、每走一步都会明了自己在选定的方向努力,都会让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
人生规划的第三步莫过于对自己的不断监督,因为人在抉择、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何改正错误借以完善自我?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对人生原则的把握。做人需要原则,而人生原则来自于个人欲望与社会规则博弈之后的妥协。说白了,原则其实就是不用问为什么的为什么,非要问为什么的话就牵扯出了更深层次的宗旨。李云龙为什么不能杀土匪?不用问为什么,这是原则问题。非要问为什么就耐心向他解释我党在抗战时期的宗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日本侵略者。由此可以说,原则就是人生宗旨的应急应用。当我们面临人生的抉择需要立即反应、面临努力过程中出现的危机需要立即化解的时刻,平时是否练就了自己的做人原则就会显示出它的功效。中国古人讲一日三省,反思的实际就是行为是否符合做人的原则,进而通过反思做人原则以完善人生。子说过这样的话:“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在众多的人生信条中恐怕有几条是十分重要的,即你是否给了别人自由同时使自己服从了社会的秩序?你是否公平待人同时让自己的处世变得更有效率?你是否在获取自己利益的同时妥善维护了他人的利益?牢记这样几条最实用的做人原则,相信我们在完善人生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大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