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高海燕:调控到了动真格的时候
高海燕:调控到了动真格的时候
【提要】 对于希望拥有一套房子的普通老百姓来讲,三月份注定是一个充满变数、期待的月份,很多人期望“两会”能够出台更有力的调控政策抑制房价的疯狂飙涨,遗憾的是,尽管房价的确成了“两会”热议的敏感话题,但是,我们都看到在“两会”之后,房价依然高歌猛进地飞涨起来,高海燕是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长期关注和研究深圳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下文为其2010年4月8日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上的文章,文章写得切中要害,其殷殷之情跃然纸上,在此推荐转载如下。
最近全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反复。在深圳,3月的一二手交易量数倍于前一个月。这种“顶风作案”被很多人认为是楼市反弹的开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被理解成民众对有关部门调控能力的不信任。“两会”前后,尽管从总理到各关联部委,都已多次明确表态,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对市场的影响力似乎有限。
面对逻辑、秩序和价值观尽毁的房地产市场,相关部委又开始例行公事的巡视和调研。中国房地产问题对于有关的部门来说,应该是比较清晰的,所谓的调查研究无非是一种表态式的例行公事。置业者通过多年累计的经验,已经认识到此类调查研究的结局———这些最终不了了之的调研和所谓市场秩序整顿,结果无非就是“总体是规范的”、“少数开发商违规”、“已经开始整改”。另外,新一轮政策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本来是给公众很多预期的,结果却因为“经济适用房豪车门”、“人才豪宅居住区”、“外地公务员通过住房资格审查”等事件,抵消掉大多数人对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的想象空间。
房地产的问题其实很清晰,没有迷局。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最近发表的6篇评论已经全景式地解剖了房地产乱象的根源:土地财政、投机乐园、腐败沃土、招拍挂玄机等等。该系列评论实则已经暗示了一些地方政府演变成的“利益集团”(以提高短期财力和G D P为目标)成为调控最大阻力。一些数据化推理式的经济学家、书斋式学者、单向利益立场代言人多年表述的所谓刚性需求井喷、人民币升值压力、通货膨胀预期等道理在某种程度上混淆了两个基本道理:一是作为人多地少的中国,在居住资源稀缺的国情下应该以何种方式来实现最大化的有效率和公平化的分配(不能压缩住宅的投资属性吗?不能提高多套物业拥有者的占有成本吗?不能以法律的方式明确政策性保障住房的责任范围、提供程度和分配秩序吗?不能把土地收入的使用方向制度化吗?);二是政府作为唯一的土地供应方,如何代表人民以甲方的姿态,确保从土地供应到住房供应的整体秩序和效率(不能扼杀住企业对土地的囤积吗?不能控制住户型的提供比例吗?不能管理“捂盘惜售”吗?)。
非不能为而是不为也。
非难为而是畏难也。
非不谋而是另有所谋也。
因此要想公众提升对当前和未来的信心,从而回归理性的消费心态和行为,必须果断出手,否则一切都是枉然。显然,要在鼓噪声纷杂和逻辑混乱的当下解决问题必须分两步走,首先必须以强力手段解决阶段性问题。以超强的信贷管控执行力管住需求,将需求规模控制在相对小的半径,紧紧扼住投资投机需求;以超高的政治姿态引导超强的行政执行力推动土地迅速进入开发周期并确保住房销售秩序(违者必须支付高违规成本);以负责任的态度运用法律手段办几起涉及房地产领域的大案要案。事实证明仅靠出台政策、文件和大而化之的强调要求而不使用强力手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阶段性解决高房价问题的基础上,再行系统性地构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机制和体制,把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搅和在一起显然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就像政策性保障性住房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它的机制目前还没能在公众中建立完全的信任感)。
总之,本轮高房价能否被抑制,楼市能否得到真正调整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问题,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关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权威性检验和对民众的公信力考验。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房地产问题在社会长期G D P化发展、社会长期商品化渐变的过程中已经有可能积累成为社会危机的潜在来源,拖延时间越长将会越大消耗社会成本。
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时候下真决心和动真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