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物证技术浅析
发布日期:2010-01-1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内容提要:物证技术是自然科学与法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物证技术在唐宋两代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从检验制度、尸体检验、活体检验、物证理论等方面,试图对两代物证技术作简要概述。我国物证技术曾取得过辉煌成就,但其后发展缓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代物证技术发展滞后的原因。
关键词:检验制度 亲权 尸体检验 情迹论 尸表检验
唐宋代刑事案件中物证居多,主要包括犯罪工具、 犯罪中留下的物品以及痕迹 、犯罪所遣返的客体,这些物证的收集是由司法机关通过现场勘验 、检验、 搜查而获得的。而检验是获取证据的最重要途径,为此,唐宋法典中专门规定了检验制度。
一、唐宋检验制度的发展概况
据《周礼》记载,周官有五听、三刺、三宥、三赦之法,至迟在战国时代,我国就有了法医性质的检验工作,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唐代作为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对检验规定了三个方面的:一明确规定了实行检验的对象,即尸体伤况及诈骗者。相当于现代尸体检验和活体检查,有关检验人员不实是受刑事处分;二明确规定了伤的定义,即手足他物伤与刃伤,相当于今天的钝器伤与锐器伤,并提出确定致命伤进行死因分析的必要性,三明确规定了关于损伤程度、诈病、自残、堕人胎、年龄、废疾、笃病等法医活体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致命伤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对不同的种类规定了不同的刑罚。⑴
我国法医学的真正形成是宋代以后的事。法医学检验制度的建立和法医学理论初具规模,宋代检验制度是最重要的成就,还表现在官定验尸格目、验状与检验正背人形图的颁布。
综上所述,唐宋检验制度主要是针对尸体检验,规定了初检、复检、免检的范围与要求;参与检验的人员;检验官的职责;失职时的刑事处分;尸检文件及其法律的效力等等。而尸体检验分为外表检验与内部检验,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唐宋检验制度的特征就是维护外表尸体检查的检验制度。
二 唐朝活体检验
由于宋代基本沿用了唐代的证据制度,无论是言辞证据还是实物证据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中发展程度最高 成果最大、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检验制度,宋代有关检验制度的规定都远超前代,⑵所以唐朝就不做检验制度的分析,只对其中的活体检验略作概述。
(一) 年龄 对人体牙齿、皮肤、毛发、月经(精液)等年龄性变化,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如“女子七岁肾气盛,开始换牙,男子八岁肾气盛,开始换牙”等。⑶
(二) 诈病 早在汉代,名医张仲景就指出诈病的特点和揭露诈病的方法:如果面墙而卧,听见医生来了不被惊起,反而斜眼溜着医生,或者说话吞吞吐吐,说说停停,诊脉是往下咽唾沫,这就是诈病。如果诊是平脉,可说是:你的病太重,应当服吐泻药,针灸数十百处。病人一听,病就变好了。⑷
(三) 亲权 我国古代对亲权问题的解决有几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通过观察父母对孩子的亲情得到解决;第二个方法是滴骨验亲法,它是以生者的血滴在死人的骸骨上,看血是否入骨,入骨则认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缘关系,不入则否。这种方法虽然不科学但却成为血型鉴定亲权的先声。滴骨验亲法的实例最早见于三国时代的记载⑸:陈业之兄渡海丧命,同时死者有五六十人,尸体均已腐烂不可辨认。陈业听说是亲者一定有所不同,于是便割臂流血撒在骨上,果然在一骸骨上血液沁入,其余骸骨上则血液不入。在明代之后出现了的三种方法——合血法。合血法是在都是活体时使用。明末的《检验尸体指南》,清初的《福惠全书》和《校正本洗冤录》都有完全相同的记载:“亲子兄弟或自幼分离,欲相识认,难辨真伪,令各刺出血,滴一器皿之内,真则共凝为一,否则不凝也。但生血见盐醋无不凝者,故有以盐醋先擦器皿,作奸蒙混。”合血法较之滴骨法,更接近于血型之发现。
三 宋代尸体检验
宋代尸体检验的成就主要通过宋慈的《洗冤集录》传承下来。《洗冤集录》系统的阐述了法医学的尸体检验方法与各种死亡情况下的检查所见,因此它是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以下对《洗冤集录》中关于物证技术的内容作概述:
(一) 尸体现象 我国古代已认识到尸斑的发生机制与分布特点。更有价值的是对棺内分娩的记载:“有孕妇人被杀或因产子不下身死,尸经埋地窖,至检时却有死孩儿。推祥其故,盖尸经埋顿地窖,因地水火风吹死人,尸首胀满,骨节开裂,故遂出腹内胎孕。孩子亦有脐带之类,皆在尸脚下,产门有血水、恶物流出。”这是法医学史上对棺内分娩的最早记载,并明确指出这一现象是在尸首胀满的情况下发生的。
(二) 机械性窒息 对自缢索沟的特点作了详尽描述,发现“八字不交”是缢沟的最重要特征,牙齿赤色是窒息死的一个重要特征等。
(三) 机械性损伤
1、他物手足伤 指出皮下出血“肿而坚硬”,并详细论述了皮下出血的形状、大小与凶器性状的关系。另一个受到重视的损伤即骨折。其中详细叙述了污骨的清洗法(蒸骨与煮骨检验)。指出了三个检查骨质损伤的方法,其中有涂墨法{有损处则墨进入}及棉拭法{遇损处则牵惹棉丝起}。如无骨折,要证明生前被打,则应在红油雨伞遮掩下验骨的方法,提出了“骨荫”
的概念:“向平明处,将红油伞遮尸验骨。若骨上又被打处,即有红色路薇荫。”
[例] 处厚验伤 太长博士李处厚知庐州真县。有一殴人致死案,处厚往验伤,将糟醋灰汤等覆于尸上,均未查出损伤痕迹。有一父老求见说:”我是县里的老书吏,知道这里验伤未查出痕迹。这事好办,可用新赤油伞罩定尸体,于日中检验,果然查出伤痕。此后,江淮间往往用此法。⑹
注:阳光照射新赤油伞可以发生红外线,在红外线下检验伤痕,有助于伤痕的显现。
2、刃伤 提出了对刃伤的生前死后鉴别。对于刃伤的特点,书中描述为:“尖刃斧痕,上阔长,内必狭;大刀痕,浅必狭,深必阔;刀伤处,其痕两头尖小。”“枪刺痕,浅则狭,深必透?(枪杆),其痕带圆。或只用竹枪尖、竹担干着要害处,疮口多不整齐。”对于刃伤的生前死后鉴别,书中也作了极为详尽的论述:“如生前刃伤,其痕肉阔,花文交出;若肉痕齐截,只是死后假作刃伤痕。如生前刃伤,即有血汁,及所伤创口皮肉血多花鲜色;……若死后用刀刃割伤处,肉色即干白,更无血花也(原注:盖人死后,血脉不行,色白也)。活人被刃杀伤死者,其被刃处皮肉紧缩,有血荫四畔。若被支解者,筋骨皮肉粘稠,受刃处皮缩骨露。死人被割截尸首,皮肉如旧,血不灌荫,被割处皮不紧缩,刃尽处无血流,其色白;纵痕下有血,洗检挤捺,肉内无清血出,即非生前被刃。更有截下头者,活时斩下,筋缩入;死后截下,项长,并不伸缩。” ⑺
3、现场尸体检查 现场尸体检验是除了检查损伤以外的其他注意事项。描述了检验官吏在尸体检验前应注意的事项,对发现不同类型的尸体要求作不同的现场记录,还规定了人身的四面检验。
4、堕胎与杀婴 唐宋明确提出了判定胎儿成型与否的标准:“若验的未成形象,只验所堕胎作血肉一片或一块,若经日坏烂,多化为水。若所堕胎已成形象者,谓脑、口、眼、耳、鼻、手脚指甲等全者,亦有脐带之类。”
四 宋代物证理论
宋代刑律规定在物证确凿的情况下,即使犯罪者不承认也可以定罪;同时还规定即使犯人招供也要查取物证以验证口供虚实,尤其是审理共同犯罪的案例。值得注意的是郑克所著的《折狱龟鉴》中提出的“情迹论”是物证理论出现的标志。⑻
情,就是案情真相,迹,就是痕迹与物证。郑克特别重视查情时所采用的方法,反对酷刑严打。他强调物证在破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也反对片面重视物证,他提出了“若词与情颇有冤枉,而迹与状稍涉疑似,岂可遂以为实哉?”(释冤上),主张情与迹应当兼用、互为参考,必要时也要各适所宜:“夫事迹有时偶合,不可专用,当兼察其情理气貌”(释冤下)。
郑克对于历代治狱之道,破案之术和定案之法,在理论上较之传统物证观念有所突破。这在残酷的刑讯逼供的封建制度里,向“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现代刑诉理论前跨一大步,是极为可贵的,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例] 邻妇伪证 宋景定年间,有福建张氏遣其女回归乡里。有一浪荡少年听说该女食品担子里有玻璃杯,就在头天晚上扮作妇女,随女伴窜入其家,想把她偷走。赶巧被捉住,狠狠挨了一顿揍。此后就寻机会报仇。有一邻妇曾帮助那女子淋浴,少年打听得那女子隐处有双痣相连。就自动向官府报告,说自己和那女子私通,并前后骗取了若干物件。官府审问该女,却不招认。这少年就指出该女隐处有双痣为证,该女羞得无话可答,命人检验,果然有双痣。即将断罪,事为邻妇所知,即赴官府说明是那少年从自己这里打听得双痣,少年这才伏罪。⑼
五、 我国古代物证技术兴衰之鉴
以史以鉴, 可知兴替。我国自周以来, 侦查勘验制度已具雏形, 到秦代就有了进一步发展, 直至宋朝很长的时期内, 对犯罪现场的勘验已有了相当的分工, 勘验的步骤和采取的技术手段已达到相当水平, 与欧洲国家相比要早2000 余年。可是到明清时期却逐步落伍, 以至到1840 年鸦片战争后, 近百年来我国的司法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物证技术方面也被西方的技术所取代, 远远落后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索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造成。⑽
(一) 检验制度设计不合理
首先,维护尸体的外表检验,不准尸体解剖的检验制度。这个检验制度只能使物证技术在维护尸体外表的情况下进行。相反,欧洲物证技术虽然比我国起步要晚,但法律允许法医解剖的规定,使物证技术有了迅速发展的可能性。其次,检验人员分工不合理。在检验制度中,活体检验是由检验官吏、医生、稳婆进行的,清代仵作有时参加;尸体检验是以检验官吏为主,仵作为辅进行的;物证检验是由官吏、医生和行人(元代)进行的。历代法令中反复指责官吏不愿参加尸体检验,即使参加也不认真负责的状态,反之,具有丰富检验经验的仵作,却因其地位低下,只能辅助官吏进行检验。而欧洲法医学的检验始终由法医担任,排除了行政上的干扰,成为物证技术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封建统治者对物证技术的不重视
中国从公元前700 多年(春秋时期) 便向封建社会转变, 到战国时代, 封建制度得以确立和巩固, 封建统治阶段为巩固其统治地位, 稳定封建社会秩序, 便制定一系列法律制度。从秦朝开始, 封建法律制度已相当完备, 为法律服务的有关技术手段也得到很大发展, 在《治狱程式》中, 已开始运用法医检验和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技术。到了唐、宋时期, 勘验、验尸、提取和检验等方面, 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开了物证技术为司法服务的先河, 较长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到了封建社会后期, 封建统治阶段为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 便采取残酷的手段镇压农民的反抗, 绝大多数封建官吏在鞠狱断案中, 惯于刑讯逼供, 屈打成招, 奉行口供至上的诉讼原则, 不重视运用技术手段提取证据和鉴别证据。到了明清时期, 物证技术在司法活动中的应用已经微乎其微, 明律中仅保留了验尸的条款。清朝时期, 在坚持明朝酷刑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物证技术手段似有若无。直到清末在西方法律影响下才制订了《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律草案》, 第一次就技术问题做了规定, 但还未实行清王朝便覆灭了。
(三) 传统观念阻碍科学技术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是“重官仕而轻技艺”, 重哲学而轻科技,科学技术常被人视为雕虫小技, 不予重视, 致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到了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封建社会司法行政合一, 官吏们在鞠狱断案中, 惯于采用坐堂问案, 刑讯逼供, 或借助封建迷信审理案件, 根本没有把运用技术手段收集的鉴别证据, 纳入古代司法活动范围之内, 只是少数有识之士贤能之官吏在办案实践中运用了某些技术方法, 侦破和审清了一些疑难奇案, 但对这些宝贵知识财富, 除了法医之外, 却没有人进行系统研究, 加以总结推广, 只是散存在个别案例, 或见诸于一些文学作品中。尽管我国的指纹技术和笔迹检验历史悠久, 很早就传到西方, 但是形成现代的指纹学和笔迹学却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国。因此,与物证技术密切相关的解剖学、组织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毒物学等学科发展滞后,物证技术很难得到突破。
参考文献
⑴ 青宝、未闻、赖善明编著 《法医与侦破》 四川科技出版社 1988年版
⑵ 张晋潘主编 中国司法制度史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年6月版
第233页
⑶《素问•上古天真论》
⑷《注解伤寒论•平脉法》
⑸ 谢承 《会稽先贤传》
⑹《棠阴比事》
⑺法医鼻祖宋慈与《洗冤集录》 //www.sciencehuman.com
⑻ 常永平 《折狱龟鉴》与古代司法鉴定 中国司法鉴定 第59页
⑼《补疑狱集》
⑽王传道 《我国物证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 年第2 期 第57—58页
参考书目
1 贾静涛 《中国古代法医学史》 群众出版社 1984年版
2 宋慈 《洗冤集录》
作者:王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