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校频发诈骗案 智能型骗术专骗单纯大学生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也许是高校学子过于单纯,也许是高校学子过于善良。在一般人不大容易被骗到的今天,骗子们正在将注意力转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近日成都高校频频发生学生被骗事件。专家指出,目前在高校内活动的骗子手段高明,骗术更是五花八门。
买二手电脑被骗走两千元
近日,成都某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大二学生小刚在学校的公告栏里见到一则广告。对方在广告中称,自己是一名研究生,电脑需要升级换代,所以欲将一台硬盘为40g的手提电脑以3000元的价格转让,有意者可与他联系。想到手提电脑携带方便,当晚,小刚找到了打广告的研究生。见面后,研究生拿出手提电脑进行了一番演示。小刚亲眼看见该款电脑的确是内存256m的奔腾四机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双方以2850元成交。
大学公告栏里转让广告随处可见
回到寝室后,同学们都觉得这事儿有蹊跷,于是找来计算机专业老师鉴定。一检查,才知道这台电脑实际内存只有16m,并且是淘汰了多年的奔腾二机型。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只值700元钱。据老师分析,可能是研究生在出售电脑前通过技术处理将原始数据保留,并偷改了程序后弄成这样的。
假老外掉包真手机
2004年11月晚上,成都某高校一位学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女生正在校园里散步。突然,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凑了上前来,伊里哇啦说了一通女生听不懂的话。随后,西装男子递上一张名片。女生接过一看,上面全是韩国文字,于是顺口用英语询问对方是否是韩国人。“你怎么知道?”西装男子眼睛一亮,也用英语回答道。正想作英语口语练习的女生毫不犹豫地与男子攀谈起来。
假老外实施诈骗用的空壳手机
聊了几句后,西装男子要求借用一下女生的手机。女生将手机借给了西装男子。此人先是电话打不通,随后又借口人多太吵,转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继续拨打。结果还不到五分钟,西装革履的“韩国人”就在女生眼皮下消失了。
电子科技大学保卫处的何新副科长告诉记者,目前高校还有以学生面目出现的骗子,这些骗子出售的手机要价仅百元左右,但是实际上根本无法使用。
受骗学费打了水漂
何新副科长说,前几天,成都某大四女生上完晚自习后回宿舍时,三个学生模样的人拦住她问,“哪里有网吧?”在得知校内没有网吧后,他们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南京来成都旅游的学生。不小心丢了钱,想借女生的ic卡一用。好心的女生直接将手机递给了他们。等电话打完后,三个人又提出希望借女生的储蓄卡转帐。
很快,电话中对方要去了这位女生的储蓄卡帐号,然后说马上将款划到女生帐上。等了10分钟,女生让三个人查询了自己卡上的余额,发现钱还没有到。再一打电话,对方说这是异地转帐,需要12小时钱才会到。于是三人提出向女生借钱,结果善良的女生借了3000元给他们。对方千恩万谢之余说,第二天上午就会取钱还给女生。结果第二天,这名女生连个鬼影子都没有等到。
专家讲授反诈骗五要领 高校反诈骗任重而道远
何新副科长对骗子在高校屡屡得手的原因做了分析。她认为主要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大学生有贪图占小便宜心理。二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是作为保卫科,刑事证据收集难度较大。何新说,由于诈骗案的发案时间和地点的随意性、流动性大,且无固定场所,加上骗子的反侦查意识较强,作案手法不断变化。而受骗者一般都是事后醒悟,此时骗子早已逃之夭夭,因此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了很高的难度。
为此,何新教提出大学生的五大反诈骗要领: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长黄金”,切勿生贪财之念;遇陌生人搭讪,要特别提高警惕;不要随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码、家庭成员的住址、电话号码等告诉陌生人;在公共场所如车站、码头、机场等处打电话时,注意防范身边是否有人偷听;不要随便将手机、银行储蓄卡等借给不认识的人使用;到自动提款机取款时,不能让第二者在场看到你所输入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