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街头买张“硕士”文凭 中学程度竟在高校授课一年多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仅有高中学历的夏忠俊,凭着从街头买来的一纸“硕士”文凭,竟在浙江宁波的一所高校为学生授课一年多。在这期间,夏凭着假的硕士文凭还当上了该校的教育教研室主任。
   中学文化程度摇身变“硕士”
   夏忠俊今年36岁,甘肃兰州人,1983年从甘肃省建工中学结业。后来,夏在甘肃的医药公司、药厂工作,2000年4月到浙江台州一家药厂打工。据其向警方交代,他在台州的这家企业工作不到一年,就因为没有学历而被辞退,之后回到杭州,到杭州人才市场去应聘,也因为没有学历文凭而屡屡碰壁,于是产生了买假文凭去应聘的念头。
   去年3月,他在杭州西湖边的一根电线杆上看到制假文凭的“广告”,与制假者联系见面后,要求对方为其办沈阳药科大学假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
   据夏讲,当时谈好价格为400元,并给了对方两张彩色照片。当天下午4时多,制假者就给他拿来了两张已贴好照片、内页除了印刷文字均为空白的“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其中“学位证书”加盖了沈阳医科大学钢印,“研究生毕业证书”所盖钢印为沈阳药科大学。由于知道没有沈阳医科大学这所学校,夏当时还要求制假者调换,后因对方不肯而作罢。
   假文凭到手后,夏忠俊自己填写了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就读时间、专业以及证书编号等内容。就这样,400元人民币让原本只有中学文化的夏变成了沈阳药科大学的“制药、药理”硕士研究生。
   假文凭、假简历骗来大学教职
   拿到假文凭的第三天,夏拿着假文凭复印件,又编造了自己的工作简历,到浙江人才市场中高级人才洽谈专场前去应聘。
   在这里,夏凭着“硕士”学位,在西北某著名药业集团长期担任药业质量部部长、高级工程师的“经历”,使宁波一高校对其产生了兴趣,随后校方又给他安排了面试、试讲,最终录用了他。
   2001年3月底,夏忠俊到该校报到。学校按照引进人才给予了相关待遇,安排了二室一厅住房。上班后,校方多次要求他把个人档案转到学校,夏就用原工作单位不放、需要再做工作等借口拖延。到今年3月,根据学校意见,夏申请要求重新建立个人档案。
   因为夏在简历中说自己是“制药高级工程师”,他不得不再做一份任职资格文件。于是,他自己拟写了文件标题、正文、格式,通过制假“广告”,花200元钱盖上了伪造的甘肃省人事厅大红印章。之后夏把这份文件和两本假的证书原件交给学校用于办理建立个人档案的相关手续,结果引起校方怀疑并最终事发。
   随后学校向当地警方报案,经审查,6月13日,夏因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被宁波警方刑事拘留。
   假硕士上讲台竟未露马脚
   在宁波鄞州区看守所,记者见到了夏忠俊。夏说,自己早就想到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实际上从凭一张假文凭被学校录用后就一直有相当大的精神压力。<
 据夏讲,在校期间他从早到晚一直在看书,一方面是为了备课,另一方面也为了提高自己。夏称,自己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达到研究生的水平,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历,自己应当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夏说,但在现实生活中,只靠能力找工作时,别人并不认可,需要有一张文凭。因为文凭是一个基础,像一块敲门砖,对求职者来说,只要有了这个基础、这块敲门砖,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才会有让别人了解自己和向别人展示能力的舞台。
   对在校期间的工作,夏认为是“得到了学校的支持,所做的工作也受到了学校的认可”。
   据了解,夏忠俊在校期间,先是从事教育研究,协助学校教务处搞教育改革,在去年11月被任命为校教育教研室主任,从今年3月开始教经营管理和工业管理课程。在此期间还教授学生的日语选修课,其中经营管理所教学生为4个班、160名学生,工业管理6个班、200名学生,日语10个班、500名学生。
   夏认为,课堂上以自己的实践经验教育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但在专业理论教学上有欠缺。
   至于被安排教授日语课,是因为夏在简历中谎称有在日本3年的留学经历。事实上,夏称自己在甘肃工作时曾被单位派往日本工作过1年半,在当地参加过日语学习。
   对夏的实际教学能力,该校有学生认为夏上课“马马虎虎,还行”,也有学生觉得夏夸夸其谈,讲课时知识面不宽。一位学生说:“如果不知道夏老师是假冒的研究生,其实和有的讲课不怎么样的老师比也差不了多少。”
   据该校领导介绍,当时把夏作为人才引进,是因为他的研究生学历和工作经历,但到校后就发觉他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与研究生学历不相称。当时尽管怀疑,但也一直认为是他的实际工作能力有欠缺,并没有怀疑到他的学历上去。
   对夏能凭一纸假硕士文凭在校任教一年多,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该校教务处的老师说,应聘时夏用的是复印件,而在试讲时口才还行,所以让他蒙了进来,之后发现问题要他拿证书的原件,夏又一直推脱。而让夏教的课程与他实际从事过的工作接近,所以也就不至于马上露出马脚。
   对于任命夏担任教育教研室主任,该校领导说,因为上级部门有要求,这一职位一定要有研究生学历才行,而教研室也只有他有这一学历,所以才任命了他。这位领导认为,学校固然是求才心切而又审查不严受了蒙骗,但目前的人才流动政策特别是可以重建档案为他提供了机会。
   附:假如作假者真有才能
   今年36岁的夏忠军在宁波某高校的讲坛上讲了一年多的课后,最近终于“东窗事发”,日前以伪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被公安机关拘留。这位“高校教师”先前的名牌大学的硕士毕业证书和著名药业集团的药业质量部部长、高级工程师都是假的(6月16日《今日早报》)。
   作假终究是可耻的,但是,由“夏忠军事件”所暴露出来的其他一些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从报道来看,夏忠军这次“原形毕露”,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差,或者不学无术。相反,报道中的一段话透露出他的工作和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报道中说:“他在学校对待工作也很认真,上课也能深入浅出,在学校和同事中口碑不错。不久他还被委以教研室主任的重任。”

   问题就在这里。换个思路,如果夏忠军的文凭和职称是真的,但他的学识和能力却平平,或者讲课非常差劲,校方会不会继续留用?
   此作假行为肯定错了,乃至犯法,这一点没有疑问。但是,如果夏忠军真有才能,那么,他岂不要仅仅因为一张文凭就无法实现人生理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时的办学方针是“兼容并包”,对人才的方针则是“惟才是用”,许多没有显赫文凭但有真才实学的人,纷纷走上了这一中国最负名望的高等学府,后来成为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就是揣着一张高中文凭,走上北大讲坛的。
   这里,就有一个如何看待人才的问题。到底是惟才能是举,还是惟文凭是举?能否把文凭简单地等同于水平,把是否拥有高学历文凭或名牌大学的文凭,看作是学识和才能的表现?坦率地说,在很难对一个人的才能进行量化的时候,适当考虑一个人的文凭,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弄到文凭决定一切,实在有点形而上学了。
   在使用人才方面是这样,其实,在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中,也有这样的偏差,就是过分看重一个人的文凭。民间有句顺口溜说“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多多少少说明了当前“惟文凭论”的倾向。有的地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甚至极端地规定,某某级别的干部必须要某某以上的学历,某某以下的学历,一律不再任用。一方面,这是“人才高消费”,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惟文凭论”。
   所以,问题的症结就在这种片面和错误的“惟文凭论”倾向。而要杜绝马脚没有暴露前重用、马脚暴露后被移送公安机关的“黑色幽默”,杜绝权学交易和钱学交易的腐败现象,关键是要正确看待文凭、正确看待人才,并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考核、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