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友亲身故事:那年代,那骗子(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作者:京石伟业
木然地离开派出所,买了去广州的火车票。离开车时间还有几个小时,第一次离家来到城市,那种新奇感简直无法言喻,忍不住还要去逛逛看看“仙景”,“汽车站乱,我们不去那边还不行吗?”我俩边走边念叨着。突然,我的同伴“哎吆”一声摔了个跟头,原来被人行道上塌陷下去的坑拌倒了,拉起来人倒没事儿,可新买的皮鞋跟儿整个掉了下来,真是“破房偏逢连阴雨”,想不修都不行啊!
“吃一堑长一智”,几个小时前上当受骗的事儿使我俩提高了警惕,这回得找个老实人修,千万不能再找“落腮胡子”那种长相凶的人了!终于找了个看起来特别实在的修鞋人,那人看了看鞋,只说了句:“一快钱”。看我们没有异议就低头开始干活。快要修好的时候,他问了一句:“第一次出门吧?村子里的?”我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鞋修好了,这位“老实”的修鞋匠让我同伴把另一只鞋也脱下来,说是要比一比鞋跟儿是否一般高。谁料想他接过另一只鞋后,只看了一眼就把两只鞋猛的塞到脚下的一条破编织袋里,随手抄起一双修了又修补了又补的旧皮鞋掷到我们面前,“好了,鞋修好了,走吧!”天哪!崭新的皮鞋转眼间被换成了旧鞋,“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大胆地和他评起理来。
“你怎么换了我们的新鞋?这旧鞋我们不要!”
“什么?你说我赖你一双新鞋,xxx,我四十岁的人了,不值一双鞋钱?”那修鞋的振振有辞居然一副生气的样子,顺手还操起了锤子。
同样的场面又发生了,一大帮修鞋的同行围了过来,有的动口,有的动手。挨了打,鞋也没换回来,那是三十元一双的新鞋呀!同伴哭了起来,哭声叫喊声引来许多路人围观,大多数人只是看热闹,沉默的人群当中只有几位老者偶尔说几句公道话,但根本打动不了“赖鞋者”的恻隐之心。一位在附近居住的大妈小声告诉我:“赶紧走吧,惹不起!天天都这样!”最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有位干部模样的围观者竟说出指责我们的话:“你说你们不在农村里好好呆着,来城市干什么?这不是找乱吗?”
由于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鞋被调换了,我们只好在骗子的痛骂和围观者的嘲笑、叹息中抹着眼泪“溜走”。
火车开动了,在车厢连接处,低头看着同伴脚上那双在今天根本没人穿白给没人要的旧皮鞋,我俩抱头痛哭,一天米水未进,却被骗去八十元钱,八十元,当时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够一个家庭两个月的开支啊。
近二十年过去了,回想那天的事儿,仍旧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难以想象刚刚迈出从商的第一步竟然如此艰难,不仅遭遇到了骗子的处处陷阱,同样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孤助无援,什么叫投诉无门;不仅看到了骗子的贪婪、卑鄙和不择手段,更加难以接受人们的那种冷漠的表情和鄙夷的眼光。处在孤助无援的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书本上和报纸上所讲的与现实中的社会有着那么大的差距!那时的中国,公民的地位分为两个明显的等级,城市人和农村人!自己就是处在社会下层的——农村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