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间人士宴请百丐 民政部:此活动国内首次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闻讯而来的乞讨人员在饭店外集合。
受邀而来的乞讨者难得欢聚,看起来心情不错。
聚餐组织者给乞讨人员发放红包。
经多日筹划,1月24日晚上,深圳的“作秀大王”比特组织一餐晚宴,在一家湘菜馆里宴请百丐,让100多名乞丐在异乡吃了一顿年夜饭。
这是国内第一次由社会力量组织的、针对乞讨人员的关爱式年夜饭。昨日,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对此评价说,深圳此次活动已经将市民个体对个体的施舍,发展到集合社会力量向整个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的层面,已经体现了社会力量在主动救助方面的尝试。
1月24日晚,在深圳市商业圈华强北的一家湘菜馆里,11桌100余名男女老少的聚餐引起众人关注——他们穿着破烂、头发凌乱、肢体残障,虽然桌上菜肴并不丰盛,但他们却在脸带笑意之间大快朵颐。这是一群以乞讨为业甚至乞讨为生的流浪人员,他们赴宴是受比特之邀。
乞丐们惴惴不安地入座
1月24日晚6时30分,这家湘菜馆二楼靠里的半个大厅里,摆放了11张桌子。
餐馆门口,记者见乞讨人员三三两两找来,有的已年愈八旬头发花白,有的才七八岁一瘸一拐;有的行动方便,有的拄着拐棍摇着轮椅;有的衣衫破烂,有的趿着凉鞋。
记者注意到,不管是三两个前来还是单独赶到,找到这家餐馆时,他们均驻足观望一时,并小声地询问餐馆门口迎宾小姐“是这里请我们吃饭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们才小心地拾级而上,来到二楼。
“来,来,坐嘛。”此次活动策划者比特请来帮忙的工作人员招呼着乞讨人员。乞讨人员落座前都四处张望,落座后,有的乞丐嗑着桌上的瓜子,与同桌的乞丐们相互聊了起来,有说老家事,有说深圳天气变化太大,还有说今晚聚餐之不易。
当晚6时50分许,11张餐桌已经坐满人,记者粗略统计,前来聚餐的乞丐们约120人,男女各半。
每桌十菜一汤酒水齐全
当晚7时,工作人员观望四周,站上过道中间的一个凳子,面朝乞丐们大声说了一句:“今晚请你们过个年,这次聚餐很不容易,大家高不高兴?好,高兴就好,那就好好地吃一顿。服务员,上菜。”
随即,服务员忙碌起来,纷纷给每一张桌子上菜。记者注意到每张饭桌都事先放好一瓶白酒,五瓶啤酒和一碟花生米,先期落座的乞丐已有部分开启啤酒,吃着花生米。
“吃吧,吃吧,来,来。”虽然有些急不可耐,但同一桌的乞丐们却仍互相招呼着他人,呷着啤酒,好几名男性乞丐都说“不错不错”之语。一时,气氛甚是热闹。
7时35分许,菜全上齐了。共有十菜一汤,包括清蒸鲩鱼、农家小炒肉、清炒土豆丝、番茄蛋汤等等。
席间,记者看见每桌上,抽烟的乞丐都会给同桌的其他人轮流发烟,聊天说笑,气氛很是热烈也很温暖。一名来自安徽的中年男性乞丐说:“平时,大家都认识,只是分别在各个不同的地段讨钱,没有这个机会。”
餐馆经理称,这十菜一汤一共200元,加上酒水,每桌将近300元。
流浪歌手献歌令餐者落泪
“我也是一名流浪人员,今晚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唱几首歌。”当晚7时20分许,身着牛仔服的年轻歌手说完后,引至台下的一阵欢呼。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因人声嘈杂,歌手唱了两遍《外面的世界》。
一位坐在邻近大厅中间的乞丐泪眼花花,不时手抹眼角。她告诉记者,她来自河南驻马店,因家里水灾,父母久病她一直照顾着,38岁尚未结婚,三个月前父母双双去世,自己在老家无依无靠,在出来乞讨的老乡带动下,一个月前来到深圳。
一桌至少上了四大桶米饭
晚宴期间,记者注意到最忙乎的当属餐馆服务员了,她们除了上菜外,来到各桌前次数最多的则是端饭。
“那一桌,我都上了五大桶米饭了。”一位服务员笑指靠近过道的一桌说。据其介绍,因是湖南餐馆,盛饭的器皿都是用木头做成的桶,“这一桶米饭能装六七碗饭,基本上每桌都上了四大桶。”
“今晚是我三年来吃得最好的一次。”同样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张大爷年纪59岁,但四向张扬的胡子却已花白,蓝色外套略显破烂甚至有一股刺鼻的味道,他称其原来在老家时一次能喝八两。他称,他家有三个儿子,均已成家,但因地处偏僻的农村每户人家赚钱很少,有一部分家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三年前就离家乞讨一直在深圳,虽一天十几块钱的收入,仍比老家强。
聚餐乞丐每人10元红包
当晚7时50分许,仍有乞丐陆续到来。但此时,晚宴将毕,菜已剩不多。两位阿婆将鸡汤倒进碗中,前后吃了两碗米饭,自言虽已迟到饭局,但她们吃得很好也很饱。
晚宴已毕,此时,听见主持人挽留他们合影留念,“现在,你们吃好了,我代表老板给你们发新年红包,每个红包10块钱,祝你们来年身体健康。”随即从怀中掏出一把红包,分发给这些乞丐。
据记者了解,进入餐馆前集中在华强北振华路口的百余乞丐,以及陆续赶来的乞丐和越聚越多的围观市民,引来了大批警员的注意,活动的策划者比特也因此被带至派出所接受询问。当晚9时,当其明确告知警员,他只是宴请这些流浪在外的乞丐吃一次年饭后,事态平息。但作为晚宴的组织者,对于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百般请来的乞丐聚宴场景,他深表遗憾。
访谈
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呈现新信号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活动是国内首次
就深圳百余乞讨人员集体吃年夜饭活动,记者昨日采访了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他表示,这种社会力量主动组织的关爱式活动还是国内首次。
庞陈敏说,在2003年国家用新的救助制度代替原先的收容遣送制度后,目前政府已经建立了覆盖全体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制度,“只要是有需要的流浪乞讨人员,在他自愿的前提下,政府救助机构都会给他们提供必要的保障与救助。”
民间人士宴请乞讨人员,实际上源于旧时对乞讨人员的“粥棚”,民政部专门负责救助方面工作的救助站管理处副处长张齐安说,深圳此次由社会力量组织类似活动还是首次,“也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助事业的一个新信号”。
对话
“他们很有被尊重的感觉”
策划者比特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件事都是有价值的
经过重重波折,成功宴请百余乞丐后,比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于为什么要策划这个活动,他对记者说:“你们关注,就说明这件事情是有价值的,不论你们站在哪个角度上。”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乞丐吃年夜饭,说说你最初的想法。
比特(以下简称比):也是偶然吧,两个多月前我在高教会馆请了4个乞丐吃饭,那顿饭他们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很有被尊重的感觉。之后我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我相信他们是最底层的弱势群体。过年了,大家都在团圆,我应该请他们吃顿年夜饭。
记:一共11桌,这个“秀”花了不少钱吧?
比:5000多块。
记:可以肯定的是请乞丐吃年夜饭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比:你们关注,就说明这件事情是有价值的,不论你们站在哪个角度上。
记:这是你的策略。媒体关注事件,最终还是关注你。
比:嘿嘿,多方面的看吧。我有策划的基础和天分,我追逐成功,靠的是智慧,就是小聪明吧。呵呵。
记:你很得意于你的小聪明?
比:当然,我的策划都是经过理性思考后决定的,没有排练,一次成型,很刺激。
(比特,本名马献青,1969年出生,河南濮阳人。1991年在濮阳开办广告公司,1999年成立当地第一家点子公司,2001年夏天来深圳,自称“作秀大王”。)(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