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建设生态省是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重要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把建设生态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搞好生态省建设;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结合实际,科学编制生态市、生态县(市)建设规划及工作计划;要加强对生态省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机构,统一组织协调;要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措施,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扎实推进生态省建设,为实现“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前 言
生态省是指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省份。它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或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经济高度发展,结构合理、总体竞争力强;现代生态文化形成并得到发展,民主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程度高;城市和乡村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富裕阶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根本控制和基本消除。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经济体系建设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经济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终实现循环型社会的理想,并将人类活动纳入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山东省经济发展前景和资源、环境及生态现状来看,继续沿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将难以为继。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省委常委工作要点》提出“规划生态省建设,突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因此,建设生态省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应对国内外发展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省计委、省环保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在吸收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进行了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和各地区、行业、部门规划及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目 录
前 言
一、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优势条件
(二)制约因素
(三)形势与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指标体系
三、生态功能分区和重点保护区域
(一)生态功能分区
(二)重点保护区域
四、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
(二)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三)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四)建设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
(五)建设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体系
(六)建设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五、生态省建设重点项目
建设生态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重大战略举措。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坚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结构调整
(二)水资源优化配置
(三)国土绿化
(四)污染防治
(五)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
(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七)生态保护与建设
(八)生态农业
(九)海洋生态
(十)监管能力建设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法制保障
(三)政策保障
(四)科技保障
(五)社会保障
(六)监管能力保障
附件1:《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规划指标表
附件2:山东省生态功能分区图
附件3:《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表
一、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优势条件
1.优越的地域位置,明显的区位优势
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北接京津冀经济区,南与长江三角洲毗邻,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的南北经济链条中,在未来沿黄腹地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可以加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同时,可以利用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争取海外投资,通过便利的海上交通发展同日本、韩国的经贸关系,利用欧亚大陆桥头堡的地缘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2.良好的经济基础,稳定的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经济外向度、开放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明显改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秩序稳定,已经具备了建设生态省的良好经济社会基础。
3.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谐的人文环境
山东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儒家无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朴素的生态观。发掘儒家思想精华,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服务。同时,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全省上下已经形成“忠诚守信、勤劳勇敢、务实苦干、开放创新”的良好人文环境,这些都为生态省建设和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4.实在的工作基础,有益的示范经验
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5处、生态功能保护区15个。48个县(市)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6个县(市)通过了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9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其中日照市已被省环保局列为循环经济示范市,日照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启动了先期工作和规划编制工作。潍坊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同时被省环保局列为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建设试点示范单位。200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或ISO14001认证。这都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提供了有益的示范经验。
5.可靠的组织保障,良好的社会氛围
省委、省政府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省人大设立了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监督和指导。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山东省创立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三个一把手抓环保的工作经验,落实了《山东省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和《
山东省环境污染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各级各部门都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了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全民生态环境意识逐步增强,形成了建设生态省的良好社会氛围。
6.典型的生物资源,多样的生态系统
山东省地处暖温带,具有典型的暖温带生物区系特点,拥有森林、草地、湿地、海岸潮间带、海洋等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位于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具有世界上独特的河口湿地景观。由于濒临海洋,处于南北交错地区,兼具温带与亚热带生物区系特点,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山东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全省高等植物31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500余种。同时,山东省的农牧渔业种质资源也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二)制约因素
1.主要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生态平衡失调。全省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值为30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6,严重制约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生态用水无法保证。土地垦殖率高、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人均耕地面积1.27亩。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综合防护效能差,人均林地面积0.39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5,特别是生态防护林,人均不足0.1亩,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8%。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程度逐步下降。
2.环境污染严重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全国前列。造纸、酿造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电力燃煤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水泥建材行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排放总量的76.7%、58.6%和85.6%。城市环境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全省有8个设区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机动车尾气污染呈加重趋势。地表水水质污染严重。劣于V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监测断面总数的50%。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率偏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扩大,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近海污染严重,轻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分别占18.6%和13.4%。
3.生态环境脆弱
森林覆盖率低,只有18.8%,且结构不合理,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低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1.5%,土地风沙化面积已达1250万亩。生物多样性锐减,现有120多种高等植物、2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处于受威胁和濒危状态,生境破碎并呈整体恶化趋势,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安全威胁不断增大。地下水超采,水位埋深大于6米的平原超采区面积为2.75万平方公里,海水入侵面积已达1120平方公里。生态破坏严重,矿区地面塌陷面积达332平方公里,粗放开采造成植被和景观破坏、湿地减少、调控功能明显降低。洪涝灾害的威胁依然严重。
4.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全省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4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5倍,原材料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是2~4倍,水泥是2~11倍,化肥是2~13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与环境成本。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大。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如不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尽快调整产业结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将难以解决。
5.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部分城镇特色不突出,功能不配套,环境差,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全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40.3%,仍有近6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城市垃圾处理率77.7%,但处理标准普遍较低,垃圾围城和二次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城市集中供热率仅为31%,仍有69%的居民采用燃煤、小锅炉等取暖。城市燃气普及率93.2%,但瓶装液化气仍占一半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人均公共绿地4.99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4平方米。
6.人口基数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全省总人口9082万人,是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十五”至2020年,全省人口仍将继续增长。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仅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构成巨大压力。同时,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每万人中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和科技人员数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形势与任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转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正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实现经济的生态化转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扩大,山东在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与日、韩经济关系日趋紧密,环黄海经济圈的合作和交流日益加强。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山东省八届五次全委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总目标,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未来20年,山东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翻两番,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可持续发展日益深入人心,公众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为生态省建设提供重要的社会基础。建设生态省将有助于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环境保护面临的国际压力也在增大;在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新的环境污染因素和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面对新形势,建设生态省是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
建设生态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建设生态省,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
建设生态省,是实现“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省,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具体体现。建设生态省,丰富了两个“提前”的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必将对山东省加快现代化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设生态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山东省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若继续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现有资源和能源将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生态环境也无法承载。只有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省,是提高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使山东省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依存度日益提高,而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布局,建设生态工业体系,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降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总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结构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绿化、污染防治四个关键环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道路。
2.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协调运作的原则
经济增长不仅要重视产值、产量的增加,更要重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要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物耗,减少废物排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2)坚持科技先导、开拓创新的原则
充分依靠科技,把科技作为生态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推进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新机制。
(3)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生态功能分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生态省建设目标与全省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各级各部门要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从全局出发,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4)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
突出近期工作重点,优先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和重点区域生态建设,使生态省建设在近期内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形成分级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并推进生态省建设。
(5)坚持政策引导、法规规范的原则
制定生态省建设的各项激励政策,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公益性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等手段,使法规的强制性与公众的自觉性有机结合,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省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在全省初步形成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体系和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山东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
2.阶段目标
与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总目标和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步骤相衔接,生态省建设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3个阶段。
(1)近期阶段至启动和推进阶段(2003~2005年)
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总人口控制在9300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43%;初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基本实现平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30%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近岸海域水质和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基本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回用水利用率达到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到24%,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0%,建设13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0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100个生态示范区、100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30%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通过验收。
(2)中期阶段至发展和提高阶段(2006~2010年)
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0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总人口控制在9600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0%;水资源紧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基本实现枯水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基本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60%的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90%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二类标准,所有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3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森林覆盖率达到28%;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6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5%,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土地面积的15%,建设30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有2个以上设区城市基本达到生态市标准,30%的县或县级市达到生态县标准,50%的市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3)远期阶段至全面发展阶段(2011~202O年)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0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实现人口“零”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60%;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主要河流的生态用水,战略储备地下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所有水体达到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近岸海域水质全部稳定达到一、二类标准,所有城镇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回用水利用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0%以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8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土地面积的18%,建设100个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80%的设区市达到生态市标准,70%左右的县或县级市达到生态县标准。
(三)建设指标体系
为客观反映山东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生态省建设的重点领域,突出循环经济理念对生态省建设的指导作用,重点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低、环境污染较重等关键问题,依据国家环保总局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结合山东实际,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社会进步4个方面,确定具有代表性的35个指标,构成山东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其中有21个是国家生态省建设指标,14个是针对山东特点而设立的指标(见附件1)。
三、生态功能分区和重点保护区域
(一)生态动能分区
按照区域生态特点及主导生态功能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采取保护、恢复和治理等措施,维持和恢复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根据《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见附件2)。
1.鲁东丘陵生态区
鲁东丘陵生态区位于潍河、沭河以东,包括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临沂的全部或部分区域。东、南、北三面临海,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点,是山东省生态条件最好、森林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区域。区内植被为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为全省乃至华北最丰富的地区,是我国温带水果和花生生产基地之一。黄金、石墨、滑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是半岛诸河流的水源涵养、径流调节和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物种多样性维持。主要生态问题一是河流源短流急,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河流干涸、断流或受到污染;二是超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三是幼中龄针叶林所占比例大,森林生态功能低。保护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是加强次生天然林保护,积极推进封山育林,实施退耕还林,加速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科学、适度调水,缓解用水矛盾;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严重超采问题,遏制海水入侵;建设沿海防护林带;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自然保护区和河流源头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加快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建设;建设以山海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基地;建设高水平的我国第三个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快半岛城市群建设进程,充分加强和完善青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作用和地位。
2.鲁中南山地丘陵生态区
鲁中南山地丘陵生态区包括济南、淄博、枣庄、潍坊、济宁、泰安、莱芜、临沂的全部或部分区域。是全省地势最高的地区,水系较发达,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多样性也比较丰富。该区水热充足,地貌类型多样,已形成山东粮、油、干果、烤烟等生产基地,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本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是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主要生态问题一是森林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低、水土流失严重;二是局部地区超采地下水形成漏斗区,岩溶塌陷时有发生,济南南部山区的开发建设已影响到泉水补给,城市的生态保障系统受到威胁;三是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超标,小清河等河流变成排污河,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四是煤炭等开采导致地面塌陷,开山采石造成的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城市周围、交通沿线的自然景观。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是: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恢复天然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自然保护区和河流源头功能保护区建设;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控制水土流失;坚决制止矿产资源的非法开采,加大对城市周围自然景观的管理和治理力度;严格限制石灰岩地区地下水的开采强度;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增强济南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以三孔、泉城、泰山、蒙山、沂山、鲁山为重点,加快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旅游区。
3.鲁西南平原湖泊生态区
鲁西南平原湖泊生态区位于黄河以南、运河和湖带以西,西南止于省界,包括济宁、泰安、菏泽的全部或部分区域。以平原和湖泊为特色,区内无天然森林植被,以人工林和农业植被为主。南四湖、东平湖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湖泊湿地,鱼类和鸟类多样性丰富。该区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是全省的主要农牧业基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蓄水调水、自然净化、鸟类多样性和渔业资源保护是本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主要生态问题一是湖区水资源不足,湖泊沼泽化和富营养化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下降;二是流域生态防护林资源贫乏,湖库调蓄能力降低,湿地功能下降;三是水污染严重,对湖区和南水北调的水质影响大,面临水质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潜在问题;四是采煤区地表塌陷严重并不断扩大。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是: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功能保护区,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完整性和自然性,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和水禽的栖息地;加大湖区流域内水污染防治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南水北调的水质和生态安全,遏制沼泽化办速采煤蹋陷地的生态治理与重建;科学引用客水,发展节水农业;提倡建设生态林,适度发展名特优经济林,建设生态功能高的复合型农田林网;推动以水游文化、运河、微山湖、曹州牡丹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业发展。
4.鲁北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生态区
鲁北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北、西至省界,地貌上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包括济南、淄博、东营、潍坊、德州、聊城、滨州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降水少,蒸发强.是全省大陆性最强的地区,土壤为潮土和盐化潮土,自然植被以盐生灌丛和草甸为主。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位于区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湿地。土地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的粮棉基地,是保持山东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增加农业用地面积的重要后备资源区。以油气资源、天然卤水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丰富,已形成了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纺织、造纸、食品、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生产体系。本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是维持黄河三角洲天然湿地,防治土壤盐渍化、沙化和干旱。主要的生态问题一是气候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二是土壤盐渍化与沙化严重;三是超采深层地下水造成漏斗区不断扩大,引起部分区域的地面沉降;四是水污染严重。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是建设好黄河三角洲、莱州湾等湿地自然保护区;利用生物、土壤、工程等措施治理和改造盐渍土和沙化土壤;建设鲁西北防风固沙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大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建设,营造生态防护林、名优经济林和工业原料林;发展节水农业,发挥粮、棉优势;重点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综合发展其他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滩涂与荒地开发,建设以粮、棉、牧、渔为特色的综合农业基地和以速生林为主的林纸一体化基地;在保护的前提下,依托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发展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业。
5.近海海域与岛屿生态区
近海海域与岛屿生态区包括渤海和黄海海域及其所属岛屿,涉及青岛、烟台等7个市,面积和山东的陆地面积相近。渤海平均水深25米,沿岸水浅。水温变化受北方大陆性气候影响较大。由于大陆河川大量的淡水注入,渤海海水中的盐度较低(30‰)。同时,大量陆源污染物的排放使渤海的污染相当严重。黄海海域面积大,海水深,岛屿多,除胶州湾附近外,其他海域水质相对较好。黄海的水温年变化小于渤海,海水的盐度也较低(32‰)。海岸带包括泥沙质和岩质岸段。由于陆上输入大量有机物质,近海海域与岛屿周围海域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比较丰富,近海渔业捕捞与养殖、航运、生态旅游是本区域的主要特色。本区是重要渔业水域,主导生态功能是海洋、海岸、海岛生态系统维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渔业资源保护。主要生态问题一是近海污染严重;二是捕捞过度,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三是赤潮和鱼虾贝藻病害频发;四是海洋生物种类不断减少、养殖种质退化等。保护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是围绕“海上山东”建设和“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海洋国土保护和海洋生态建设,尽快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好现有的海洋、海岛与海岸保护区,建立新的保护区;保护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和鱼虾贝藻类养殖场;严格执行休渔期和禁渔区制度,开展人工增殖,积极发展远洋捕捞;发展浅海滩涂优势产品养殖;巩固和发展海防林,搞好沿海防潮堤建设;充分发挥海洋、海岛和黄金海岸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及海滨度假旅游。
(二)重点保护区域
1.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洪水调蓄、提供淡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山东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主要有以下几类。
河流源头和沿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包括鲁东和鲁中南诸河源头和沂沭河源头,具有涵养水源、拦截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调节局部气候、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山东省淡水资源缺乏,保护好这类功能区,可以增加生态用水、提高淡水供应能力、保证区域生态安全。
重要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山东省湿地类型多样,有黄河三角洲湿地、河口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以及水库、稻田湿地等,具有蓄水调水、净化、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重要的湿地有黄河三角洲湿地、南四湖和东平潮湿地以及近海海岸湿地。
济南南部山区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生态功能保护区。这一区域具有涵养地下水源、调节济南气候的生态功能,对于维持泉城的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该区无序的开发建设,影响了济南的泉水水源补给、淡水保障和环境质量。禁止南部山区的开发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和生态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沟道拦蓄工程,对于济南泉水的喷涌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所在区。山东半岛地区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特点,生物多样性为全省之最,暖温带植被类型多样,物种丰富,有许多南方的种类,珍稀动植物分布集中,半岛南部被誉为北方的江南。鲁中南山区有保护良好的天然次生林,具有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此外,在黄河三角洲、湖泊、海岸、海岛、近海海域都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在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温泉等自然遗迹,要建立和增加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国家级的保护区。
对以上重点区域,将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区,并依据生态特点、保护现状、生态功能恢复的状况,以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规划,分部门和地区制定建设规划。
2.生态脆弱和退化区域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区域的生态系统脆弱或者功能退化。加强对这类区域的生态恢复和整治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是生态省建设的长期任务。
山东半岛北部沿海海水入侵生态脆弱区域。半岛北部由于超采地下水,海咸水入侵范围大而严重。应通过控制地下水开采、发展节水农业、充分利用中水、大力利用海水和调引客水等途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遏制海水入侵。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区域。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年轻的河口湿地,具有原始的生态系统特征,但因成陆时间短,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结构不完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稳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该区域是农业、石油、盐化工、养殖业开发等生产活动活跃地区,对湿地生态系统干扰极大。对这一区域应进行科学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开发。
鲁中南山区水土流失生态退化区域。全省的裸露荒山主要分布于鲁中南花岗岩和石灰岩山区,主要特征是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运用生态学、林学、工程学等理论和方法,采用乡土植物种类和其他适宜种类,恢复森林和灌丛植被,是该地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矿区地面塌陷和景观破坏生态退化区域。这类退化区主要包括鲁西南平原采煤塌陷区和鲁东丘陵、鲁中南山地开采建筑石材造成的山地景观破坏区。采煤塌陷区治理和恢复主要通过农业工程、湿地工程等措施;建筑石材开采区的恢复主要运用生态学和工程学方法恢复和重建植被。
沙化、盐渍化生态脆弱和退化区域。主要是鲁西北平原黄河故道和黄泛区。这一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或盐渍化。应通过合理控制地下水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平原防风林网等措施,遏制和改善沙化、盐渍化土地。
鲁西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域。应采取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生态林业,限量开采深层地下水等主要措施,缩小漏斗区面积。
莱州湾和胶州湾生态退化区域。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限制捕捞强度和时间等多种途径和措施,尽快恢复退化的生态功能。
3.半岛城市群
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8个市,北靠京津冀经济区,南临长三角经济区,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具有城市密集、人口密集、交通密集、企业密集、建筑密集等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面临着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制约的问题。加速半岛城市群的建设,对于提高山东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快退化生态系统治理,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取各种措施解决水资源制约的瓶颈。从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建筑、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入手,充分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别重视胶济铁路沿线和三山岛到岚山海岸带的人工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搞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的建设,初步建成半岛生态城市群格局。
四、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
围绕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根据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区域生态特点,着重建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体系、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等六大体系。
(一)建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
1.循环经济型工业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模式,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山东省循环经济型工业体系。
(1)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从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入手,加快发展低消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和产业,淘汰和限制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重污染的企业和产业。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重点,淘汰严重污染、浪费资源、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加快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六大产业的改造提升,发展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解决造纸、酿造、电力、建材等行业的结构性污染问题;优化调整工业布局,实现资源、能源、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搞好上下游产品的配套,不断延伸优化产品、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促进资源开发型城市的生态恢复和老工业区的改造;实现污染物的源削减,降低污染负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契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运网络为基础,以现有的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为主干,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科技开发园、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等功能园区,形成特色生态经济区。
(2)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共伴生矿和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为重点领域,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支撑。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加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发展资源精深加工技术和工业固体废物、废水综合利用技术。
以废旧物资的回收和集中加工处理为主体,建立服务功能齐全的回收网络,为工业生产提供再生资源。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加强废电池、废家电、废微机等电子产品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3)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按照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一是研究开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巩固和提高一批具有一定优势、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的环保技术和产品。二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骨干企业和大型环保产业集团,增强环保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建设环保产业园。通过园区的建设,整合现有环保产业资源,引导中小型环保企业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的联合,发挥优势互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引导环保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推行环保设施运营的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和专业化。
(4)发展循环型企业、工业园区
以煤炭、建材、电力、轻工、化工、冶金6个行业的资源依赖型企业和现代制造企业为重点,合理设计产品链,推行生态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采用清洁工艺和技术,降低产品能耗、物耗和水耗,实现园区内部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创建一批废水、固体废物“零排放”企业;通过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工业生态链网。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根据不同产业结构和地区特点,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新建工业园区,调整改造已建工业园区。合理规划和改造园区内资源流、能源流、信息流和基础设施,研究和建立入园企业的链接关系,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形成企业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并逐步建设循环经济型社会。
2.生态型农林牧渔业
(1)生态农业
通过治理和改造,解决全省耕地退化、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问题,建设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为主体的农业生态系统,确保农业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良性循环和资源高效利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食品生产,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搞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大幅度提高其附加值。实施农业生态循环示范项目,建成一批生态农业市。
重点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牧-沼-果”结合、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的“丘陵山地综合开发”、“庭院生态经济综合利用”、“秸秆、农膜等农业废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大力发展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2)生态林业
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林业经营之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名优经济林、木本药材、花卉业、森林旅游业等重点林业产业区和产业带,培植发展木材加工业、经济林产品贮藏与加工业,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林产品基地为依托,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市场开拓相衔接的生态林业经济体系,拓展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发展林业“绿色银行”。
(3)生态畜牧业
根据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发展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适度发展规模饲养,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实现种养业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牧草和饲料作物种植,建设黄河三角洲优质畜产品和牧草生产出口基地,实现草畜同步发展。加快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动物疫情诊断监测系统,建立山东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加大品种改良推广的力度,积极实施产业化经营,完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畜牧业总体素质,提高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生态渔业
采用工程和生物技术,有计划地培育和保护近海渔业资源,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轻海水养殖污染。重点加强对海水养殖的布局调整,养殖密度的控制,饲料类型的选择,饵料投放比例与管理。大中型水库养殖要遵循生态规律,以生态养殖为主,实现精养高产,重点发展名优珍稀品种养殖。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体系建设,重点强化对主要病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应用。依法加强海洋国土渔业资源和水域的综合管理,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友好型服务业
(1)现代物流、商贸和餐饮业
优化物流结构。依托大城市的地理优势,促进大型物流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重视发展中小城市的物流产业,依托小城镇建设,完善省内物流网络,加强对省际、国外的服务与辐射。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现代商贸、餐饮、娱乐业的发展,推进餐饮娱乐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建立大型回收业、租赁业,控制过度包装。实现资源、能源节约,促进废物资源化。
(2)生产生活服务业
通过发展生产生活服务业,促进相关行业内部、行业间直至一、二、三产业间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探索和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产品的设计、生产、消费及最终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全过程控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并将其融入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3)生态旅游业
根据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坚持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建设和提升各大旅游区的生态品位。建立生态旅游管理机制与经营理念,把生态保护、生态文化、生态教育等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全力提升旅游业对生态意识培养的作用。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活动,在各旅游区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生命周期评价和绿色开发与消费等活动,完善景观与生态保护宣传、环境保护标识、废物分类收集等设施。
(二)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1.水资源
解决水资源短缺是建设生态省的首要任务。坚持开源节流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胶东调水等“T”型调水大动脉为依托,加快构筑覆盖全省、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水网体系。切实保护水资源,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引用客水,鼓励使用中水、海水、劣质水的原则,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提高供水水质,合理安排工业、农业、生态等用水需求,科学确定各类用水规模和时序,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低成本海水淡化工程,海岛、胶东半岛、鲁西北近海缺水区,积极采取海水淡化及电厂海水冷却等措施。在缺水地区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积极利用洪水资源回灌补源,缩小地下水漏斗区面积,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节水型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用水零增长或负增长。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用水,把万元产值耗水量纳入工业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培育节水型企业和工业废水“零”排放企业。搞好城市节水工作,积极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建立分质供水体系,鼓励生产单位使用地表水和回用水,战略储备地下水,在严重漏斗区和海水入侵区划定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促进污水资源化,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2.海洋资源
制定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扶持海洋生物化工、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等新兴海洋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
强化海域使用管理,全面推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建立海洋生物特别保护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控制近海捕捞强度,严格新造近海拖网渔船和定置网作业管理;大力拓展远洋渔业,积极参与国际渔业合作,巩固和发展远洋渔业基地。加强协调和管理,合理开发深水岸线,优化港口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群,大力发展海洋运输和临港工业。
3.矿产资源
严格实施《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建立全省范围内的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开发利用模式,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控制资源开发总量,大幅度压减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的矿山数量。建立和完善综合开发利用机制,提高矿产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逐步使煤矸石和尾矿等得到综合利用。研究开发新的资源利用技术,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4.生物资源
山东的生物资源具有种类丰富,蕴藏数量大、种类少的特点。除了海洋生物、牧草、中草药、农业种质等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外,其他生物资源的作用主要是生态服务。因而,必须改变传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开展人工种植、养殖和繁育,变野生为家养家种,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遗传资源。保护当地种质,特别是农牧业种质资源。加强依赖自然资源的商业行为控制和管理,禁止猎捕所有受威胁物种。
5.土地资源
严格实施《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加强土地整理、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土地市场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提高土地配置的市场化水平。
6.清洁能源
坚持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调整能源供应方式,建立全省范围内的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改善能源多渠道供应网络,建设核能发电厂、煤制气发电项目,增加天然气供应量。大力开发利用清洁煤、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推行节能新技术,减少各种消费过程的能源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1.森林生态系统
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大力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体系。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绿色通道、城乡绿化一体化等重点林业工程,全面绿化山东。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地区恢复和建设以乡土树种为主、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功能强大的天然和半天然森林植被,提高生态林的比例,发挥生态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改善局部气候的功能。在平原地区和交通沿线发展速生经济林和景观林带的同时,运用生态造林方法,建设和营造物种多样、结构多样、类型多样、功能多样的生态林。加快沿路、沿河、沿湖、沿海、城区道路两侧绿化带和生态廊道建设,在城市周围、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形成较大规模的绿化带。逐步形成平原绿化、山区绿化、城镇绿化、绿色通道相结合,乔、灌、草合理配置的生态林业格局。
2.湿地生态系统
加快建立自然湿地的普查与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加强污染综合治理,增加生态用水,逐渐恢复湿地四季有水、河水清洁、生物多样的自然特征。在适宜地区建立规模人工湿地,扩大和提高湿地的生态支撑能力。
3.矿区地质生态环境
严格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整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内采矿。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公路铁路沿线及海岸线可视范围、城区规划区、地质地貌是观保护区以及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砂、取土。在沿河、沿湖、沿库、沿海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必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已经破坏的矿区要采取各种恢复和治理措施,最大限度维持良好的矿区自然景观。
4.物种和基因多样性
坚持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为主,以工程保护为重点,优先建立一批重点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库,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分布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无条件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建立一批野生动物种源基地和野生植物培植基地,积极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促进濒危物种的繁育,严格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维持物种和基因多样性。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四)建设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优化城镇布局,大力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积极合理地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逐步在全省形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生态城市、环境优美城镇和生态社区,为所有居民提供便利、舒适、优美和有益于健康的生活与居住环境。
1.生态市建设
根据不同的生态特点,促使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市。到2010年,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初步建成滨海型生态市;东营、潍坊、聊城、济南、临沂等城市要尽快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各城市都要因地制宜,加快生态示范区和环保模范城市建设,为建成凸显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的生态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2.环境优美乡镇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科学整合城镇布局,实行建设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共享,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城镇和乡村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各市应根据环境优美乡镇标准,按照生态省建设规划指标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订并实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不断提高城镇和乡村人居生态环境质量。
3.建设生态社区
通过制定和完善生态社区建设规划和标准,加快生态社区建设进程,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健身、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做好社区绿化、美化、清化、静化工作。
研究制定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技术要求和建设标准,新建住宅小区逐步建立中水回用、垃圾分类处理、太阳能利用与节能、立体绿化、安全防卫和智能化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创造亲近自然、舒适安宁的生态型居住环境;适应性改造旧住宅小区,使之逐步达到生态型住宅小区标准。
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重点抓好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建设工作,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工程和污泥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推广小区中水回用先进技术。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要加快建立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加快整治城市内河、内湖以及餐饮业油烟污染。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气,积极推进餐饮业煤改气的进程。控制建筑施工扬尘、粉尘污染。实行噪声分类管理,消除噪声污染。改善城市绿化的结构,发展节水型绿化。恢复城市周边地质地貌景观,对城市近郊裸露山体和开山采石场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建立覆盖整个城市的绿色公共交通快速网络。整治城市环境脏、乱、差,取缔露天烧烤,清除“白色污染”,规范户外广告,取消占道经营,创建人居环境范例城市。
5.培育区域循环型社会
以烟台、潍坊、日照等市为试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生态设计与建筑、生命周期评价等为指导,对公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实现区域内、外物流的循环,培育循环型社会。
(五)建设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体系
1.污染防治
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积极实施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省辖淮河、海河流域、碧海行动计划以及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重点抓好造纸、酿造、印染、制革、化工、医药、电镀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控制,制定严格的地方标准,引导企业加大结构性污染治理力度;建立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系统建设进度,加大运行监控力度。加大海上污染控制力度,严禁海上倾废。
继续治理大气污染。严格控制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新、扩建电厂、热电厂必须同时配套脱硫设施,现有电厂、热电厂按计划逐步实施脱硫。在水泥等建材行业,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有效控制粉尘污染。重点防治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有毒有害工艺废气污染。推行热电联产和区域连片集中供热,发展节能建筑。加强城市交通运输和工程施工过程的扬尘管理。严格执行机动车辆销售环保准入制度,在城区内积极规划建设天然气加气站,发展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机动车。强制淘汰超标排放车辆,减轻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餐饮业油烟污染。
加强固体废物控制与管理。建设全省固体废物管理网络,完善回收利用和交换系统,加快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步伐。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和经营许可证制度,严禁危险废物擅自处置,按计划建设一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加强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严禁境外危险废物进入省内。
逐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推广平衡施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农药、化肥,大幅度降低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大力开发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使用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实现畜禽养殖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农膜回收利用率。
2.生物安全
外来种的生物入侵在山东省局部地区已经造成生态危害,转基因生物的释放也存在潜在危险,涉及林业、农业、水产养殖多个领域。必须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科学和生态安全研究,开展外来入侵性物种的调查,制定生物安全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加强外来物种入境检疫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防止生物入侵范围的扩大,对已经造成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性物种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保证生态安全。
3.人口控制和社会保障
实施“三步走”战略,逐步达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调整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社会化,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形成与经济、社会、生态和资源相协调的人口分布格局。
4.公共卫生与健康
重视公共卫生事业,构筑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加快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建成符合省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健全传染病预警系统,提高对传染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强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措施。
5.防灾减灾
重点建设洪涝干旱防御工程、生态防护工程、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灾害性天气预警工程、海洋灾害防治工程、农林水产疫病防治工程和地震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构建防灾减灾体系。
(六)建设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态意识,规范和强化生态行为,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通过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体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爱护和保护资源与环境的生态价值观念。
1.加强生态教育、培养生态意识
开展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为目的的国民生态环境教育,把生态教育作为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干部培训等多种途径,开展不同层次与范畴的生态教育,努力提高全省人民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积极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结合“世界环境日”等活动,介绍国际、国内和山东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成就,在全省上下形成自觉保护资源和环境,主动参与生态省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绿色消费教育、产业生态文明教育、生态警示教育等多种主题和内容的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尽快建成一批级别、内容、方式不同的生态科普基地。采取各种措施对党政机关、各类学校、企业管理人员和决策者进行生态建设、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规范和强化生态行为
良好的生态行为是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外在表现,体现在生产、生活、消费等各个领域。要大力提倡文明生产、文明生活和绿色消费,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减少污染、消除浪费。
建立生态省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义务植树、环保志愿者活动、生活垃圾分类、环保有奖举报电话、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规范和强化公众的生态行为.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省形成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3.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制定与生态建设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相应的实施细则,加大研究制定并推行生态省建设标准体系的力度,各级各部门应根据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生态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以及消费等有关活动,倡导体现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消费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并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五、生态省建设重点项目
生态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步骤,2003-2010年计划实施结构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绿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农业、海洋生态、监管能力建设等10大重点建设工程(见附件3)。
(一)结构调整
1.产业结构优化
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促进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三产结构比例趋于合理。
2.工业结构调整
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效应。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电子与电气产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业、五油与化学工业四大优势产业,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产品链。改造提升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六大传统产业,使工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建设股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积极承接日本、韩国资本和产业转移,大力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高加工度制造业项目,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加工制造基地。
3.工业结构性污染治理
结合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突出抓好造纸、酿造、电力燃煤、水泥建材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合理推广林纸浆一体化,调整造纸工业木浆、废纸浆、草浆比例,淘汰不能稳定达标的草浆生产线和酒精生产线。发展效率高、能耗低的火电大机组,淘汰5万千瓦以下小型纯凝发电机组。大力推行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技术,淘汰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下不能稳定达标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到2010年基本解决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
4.发展环保产业
组织实施环保产业大企业战略,重点支持30个环保产业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资本为纽带、市场为导向,引导产业单位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逐步形成一批集咨询、设计开发、设备成套、材料营销、工程施工、运行管理等一体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二)水资源优化配置
1.调水工程
重点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胶东调水和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三大重点工程,确保贯穿全省“T”型供水大动脉的按时建成通水,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当地水的联合调度。
2.开源工程
开工建设一批山丘区供水水库,新建15座平原水库,新建和续建地下水库;建设大中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完成60%以上的小型险库除险任务;基本完成小清河等大型河道和30%的中小河道治理任务,建设200处河道拦蓄项目;开发利用微咸水,用于灌溉耐碱作物及作为一般生活用水。在海岛、胶东半岛、鲁西北等近海缺水地区,建设低成本海水淡化和电厂海水冷却项目。在缺水地区建设雨水收集系统。
3.节水工程
重点实施50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农业节水改造项目。继续建设威海、烟台、潍坊、淄博4个节水示范市和一批节水示范县。搞好污水处理和回用水利用工程建设。加快城市管网改造步伐,普及新型节水器具,培育节水型示范企业和废水“零”排放企业。
4.防洪工程
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济南、青岛等部分重要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新建和加固防潮堤200公里。新增除涝面积150万亩。
5.水资源保护
在节水、调水、开源的同时,注重水资源的保护。依法划定地下水的禁采区和限采区,加强地下水开采管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逐步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动态平衡。按照水功能区要求,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保证饮水安全;加强对南水北调调水沿线水域水质管理,确保调水水质安全。
(三)国土绿化
1.封山育林
对宜林荒山荒滩等实行全面封山封滩育林。对鲁中南中低山区、鲁东低山丘陵区和鲁西北黄泛平原进行封育,在全省主要河流水源地、水源涵养区、滩区开展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使区域内的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全省封山育林面积达到2213万亩。
2.平原绿化
全面实施平原绿化工程。在全省平原地区形成以农田林网为主体,网、带、片、点、间相结合的高标准综合防护体系。规划新建及完善农田林网3312万亩,新建及完善农林间作589万亩,成片造林761万亩。新建工业原料林基地750万亩,改造、新建名优经济林基地1000万亩。
3.绿色通道
加快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使全省公路、铁路、河流、沿海等通道形成乔灌花草相搭配,绿化美化相结合的风景线、生态线。建成五大生态防护林带:沿海建成1公里宽的防护林带,新增林地面积3000平方公里;沿黄河两岸建成500米宽的防护林带,新增林地面积500平方公里;沿南水北调两侧建成500米宽的防护林带,新增林地面积500平方公里;沿高速公路两侧建成100米宽的林带,新增林地面积600平方公里;沿铁路两侧建成100米宽防护林带,新增林地面积600平方公里。五大生态防护林带共增加林地面积5200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可提高全省林木覆盖率约4%。
4.退耕还林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省25°坡以上的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制定对退耕农民的有关补偿政策,适度退耕还林,使山丘地区的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到2008年退耕还林500万亩,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5.生态公益林建设
全省共有生态公益林2400万亩,要实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加强三防体系建设,形成省、币、县(市、区)三级森林资源监测管理体系。
(四)污染防治
1.水污染防治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禁新上水污染严重的项目。完成国家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十五”计划和碧海行动计划规定的污染治理任务;完成南水北调山东段水污染防治工程任务,基本解决调水沿线水污染问题;着力解决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实施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
2.大气污染防治
新建、改建和扩建燃煤电厂必须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设施,2000年以后批准建设的燃煤电厂在5~7年内建成烟气脱硫设施;2000年前批准建设的燃煤机组,二氧化硫排放超过标准的,分期分批建设烟气脱硫设施。所有的燃煤电厂必须配置二氧化硫在线监测装置。重点解决水泥厂的粉尘治理。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3.危险废物控制
完成各设区城市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建设,对城市医院医疗废物进行有效控制。建设放射性废物库,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建设2~3个区域性危险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废电池和荧光灯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中心。
4.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逐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实施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农地膜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有效控制农业残留物污染。
(五)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
1.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选择部分企业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在煤炭、建材、电力、轻工、化工、冶金6个行业,建设1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扶持300个规模较大、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企业,培育循环经济骨干企业。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海化开发区进行循环经济园区示范,在半岛城市群大力推行循环型城市建设。
2.清洁生产
在全省工业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公开监督制度,50%的重点污染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建立全省清洁生产审核网络,对清洁生产审核实施验收发证和奖惩制度。积极开展ISO14001认证。筛选、开发和推广一批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建设一批清洁生产培训基地。
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初步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制定相关标准和费用负担办法,规范废旧物资回收和报废汽车回收市场,建立回收、加工、利用一体化的网络体系。采用市场化运作和依法监管相结合的办法,搞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
4.开发利用新能源
建设一批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的示范工程。
(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1.城市污水处理
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全省污水处理能力。到2005年,全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70万立方米/日,其中:南水北调沿线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0万立方米/日,小清河流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万立方米用。到2010年,全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万立方米/日,其中:南水北调沿线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立方米/日,小清河流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万立方米用。
2.城市垃圾处理
继续推行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工作,科学规划设计并组织建设一批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到2005年,全省新增无害化处理能力6000吨/日,到2010年,新增无害化处理能力8000吨/日,有效控制和解决垃圾围城和污染问题。
3.城市集中供热
建设一批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完善相应的供热基础设施,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和范围。到2005年,新增供热面积2000万平方米,到2010年,新增供热面积4000万平方米。
4.城市燃气
建设城市燃气供应设施和配套工程,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气体热源,积极推进餐饮、娱乐服务业煤改气工作。到2005年,新增燃气用户30万户,到2010年,新增燃气用户50万户。
5.城市绿化
改善城市绿化结构,发展节水型、生态型、立体绿化系统,加快城市绿化进程。到2005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500公顷,到2010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8000公顷。
(七)生态保护与建设
1.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
建立完善100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100个生态示范区。抢救和保护一批正受严重威胁的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珍贵海洋生物资源。在济南南部山区,沂河、沭河、泗河、大汶河源头,南四湖、东平湖,以及海洋和海岛等区域建立一批不同类型和保护级别的生态功能保护区,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建设一批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使受保护地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3%。
2.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进行生物多样性编目,建立数据库,编制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名录,制定保护对策,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加强生物入侵基础科学研究和生态安全管理,对已经造成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保证生物安全。
3.土地整治开发与复垦
搞好鲁东、鲁中南山区丘陵地小流域治理和土地整理,鲁西北及沿黄地区涝洼地改造,鲁北盐碱地和沿海滩涂的开发与保护;开展城乡结合部、重点中心镇土地整理;加快黄河三角洲土地及沿海滩涂开发,补充耕地105万亩。建设30个农田保护性耕作县。综合开发治理农业土地面积3500万亩。
4.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
加快老矿区地面塌陷综合整治与复垦工作,逐步解决老矿区地面塌陷问题。按照“谁开采,谁复垦”的原则,对新产生的矿区地面塌陷及时进行复垦。加大对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交通沿线两侧的露天采场、采坑的恢复治理。对城市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已被破坏的山体进行生态环境恢复。
5.水土保持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建立起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各类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建设、同时竣工验收。做到水土保持与开发建设协调发展,防止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观。完成泰山、鲁山、蒙山、崂山、徂徕山和昆嵛山等6处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以及鲁中矿区、鲁南矿区、胶东矿区及胜利油田开发区等4处省级监督区的设立工作。
(八)生态农业
1.生态型高效农业经济区建设
到2005年,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比2002年分别增加2倍,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分别增长80%和20%,确保食品安全。建设、完善40个生态农业县,建设烟台、潍坊、东营、威海和日照5个生态型高效农业经济区。
2.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通过大型沼气、生态家园富民和农村户用沼气等项目的建设,全面开展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发酵池、贮气柜、输配管网及有机肥厂;每户建一个沼气池,配套建一个省柴灶、太阳能暖圈、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对每户进行“一池三改”,建设一个户用沼气池,同时改造厕所、改造猪圈、改造厨房。
3.秸秆(种草)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
举办科技培训班,鼓励农民种植牧草,建设示范区、示范县。建设14个秸秆(种草)养畜示范区、60个秸秆种植食用菌项目、60个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示范县。
4.无规定疫病区建设
加大畜禽疫病检疫和预防措施,配套建设市、县级化验室,加快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步伐,培育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九)海洋生态
1.近海海域生态恢复
实施莱州湾、胶州湾生态恢复工程。加大海上污染控制力度,控制陆源污染,加强钻井平台、船舶排污管理,严禁海上倾废。建设与管理好海洋、海岛与海岸自然保护区。
2.海洋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
积极推广水面立体种养和浅海滩涂生态养殖模式,推广虾、贝、藻立体生态养殖;积极开展对虾、海蜇、乌贼及其它鱼、贝类的人工放流增殖工作,放流增殖规模达30亿尾(头);充分发挥山东渔业比较优势,培育一对比在国内外公认的知名品牌。控制近海捕捞强度,严格控制新造近海拖网渔船和定置网作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严格执行休渔期和禁渔区管理制度,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3.海洋生物工程制品
发展岩藻聚糖硫酸酯、高粘、低粘褐藻胶及深加工产品;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感光材料、致冷剂、阻燃剂、镁盐、灭火剂等溴系、镁系海洋精细化工产品及苦卤膜法分离及综合利用产品。开发新一代海洋药物和保健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十)监管能力建设
1.监管能力和信息网络
建立完善覆盖全省的水质自动监控网络、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控网络和污染事故快速反应系统,建立全省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机动车尾气监测网络、环境信息网络。建设农业环境监测体系、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视、监测网络。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2.重点实验室
结合生态省建设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加快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科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清洁工艺技术、清洁能源开发、清洁产品开发、生态工业、生态工程与技术、循环经济、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建成一批重点实验室。
3.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监测
开展土壤侵蚀、沙化、盐渍化等生态敏感性评价。开展生态监测,建立省、市级的生态监测网络,完善生态监测体系。建立生态环境空间信息系统。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强化对生态省建设的组织领导
生态省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生态省建设领导机构,建立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全面加强对生态省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与协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把生态省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工作议程。将建设任务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
2.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把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与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将生态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制定五年规划、年度计划、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区域开发规划时,都要充分考虑生态省建设的规划目标要求。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创新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在生态省建设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切实解决地方保护、部门职能交叉造成的政出多门、责任不落实、执法不统一等问题。
(二)法制保障
1.建立生态省建设的法规体系
对国家已颁布的各项人口、资源、环境法律和法规,要认真宣传、严格落实。制定有关生态省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保证生态省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2.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和政协组织的监督作用
加强立法、执法和工作监督是生态省建设一项重要的保证措施。要加强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力度,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新闻媒介监督的作用,以保证生态省建设的健康发展。
3.完善政府内部的行政监察制度
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内部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环境、资源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情况的监察,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以保证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计划与规划的落实。
(三)政策保障
1.实施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经济政策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逐步建立体现生态经济理念的价格体系,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方向流动。编制并发布鼓励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先项目名录,并对这类项目提供优惠政策。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倾向。
2.加大生态省建设的财政投入
将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政府对生态省建设的投入,重点保证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的启动。足额安排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污染防治资金,设立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林、草、土地、水资源建设及环境保护与监测等项目的投资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采取建立政府引导资金、政府投资的股权收益适度让利、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和安排前期经费等手段,使社会资本对生态建设投入能取得合理回报,推动生态建设和环保项目的社会化运作。
3.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省建设。改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投资、建设和运营体制。加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全省所有市、县、区都要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2005年底前要达到保本微利水平。
4.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
按“资源有偿使用”原则,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对重要自然资源征收资源开发补偿费。对所征收的资源与环境补偿费用,集中管理并真正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中。
5.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为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成本,研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能不断地对生态环境与资源进行必要补偿,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上来。
(四)科技保障
1.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提高科技储备能力
围绕生态省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快人才培养、科技基地建设、科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清洁工艺技术、清洁能源开发、清洁产品开发、生态工业、生态工程与技术、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高技术产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规划一代”的目标。建成一批清洁工艺技术、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生态教育培训基地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学科研究基地。
2.开发先进适用科技成果
调整并组织实施“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强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战略研究,为生态省建设提供科技示范和支撑。围绕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接关键技术、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废物资源化、生态安全和小城镇建设,开展专项研究,组织科技示范,强化相关技术推广。对那些技术含量高、有可能形成产业化的项目和技术,予以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抓好国家级、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发展模式,为生态省的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3.培养生态省建设人才队伍
实施科教兴鲁战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促进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级政府都要重视培养适应生态省建设的各类人才,同时也要吸引急需的国内外人才加入到生态省建设中来。还要特别注意培养与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建立高水平的企业家队伍。
(五)社会保障
1.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循环经济、生态省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及时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都要设置与循环经济和生态省建设相关的课程,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资源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
2.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扩大公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极、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积极参与生态省建设,对在生态省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加强环保法律、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扩大和保护社会公众享有的环境权益。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循环经济政策研究和技术推广,开展社会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生态省建设中的作用。
3.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内先进省市在生态省建设中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他们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吸引外资投资到高新技术、污染防治、节约能源、原材料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上来,把利用外资与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步伐。
(六)监管能力保障
1.建立专家咨询决策管理信息系统
在制定涉及生态省建设重大政策和规划,确定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等方面,要重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依托“数字山东”建设,建立生态省建设决策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分析生态省建设的信息和国内外发展动态,实现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进一步摸清生态环境基础情况;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整合环保、农业、土地、林业、海洋、水利等行业的监测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生态省重点工程的环境监察制度。
3.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体系
强化灾害性天气以及生物安全、赤潮、农林畜牧渔业病虫害、环境质量的预报,加强工程防险除险、地质灾害、地震等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增加预警和防范准备时间;建立健全突发性事故快速反应体系,避免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三年十一月
附件1:
《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规划指标表
指标类别 经济发展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2年实际 2005年计划 2010年规划 2020年规划 国家生态省指标
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人 11645 15050 21880 42020 ≥33000
2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元/人 673 920 1620 5030 ≥5000
3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人 2954 3520 5100 11100 ≥11000
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人 7615 9070 12700 24500 ≥24000
5 环保产业及相关产业比重 % 4.7 5.5 7.5 10 ≥10
6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 36.5 40 45 50 ≥45
*7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1.24 1.17 1.06 0.86
*8 单位GDP水耗 立方米/万元 240 210 150 100
*9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 % 1.4 1.8 3.0 3.5
指标类别 生态建设与保护
10 森林覆盖率 % 18.8 24 28 30
10 山区 % 48.5 59 65 ≥65
10 丘陵区 % 17.1 27 35 ≥35
10 平原地区 % 20.0 21.5 21.5 ≥12
*11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3 33 35 40
12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 6.1 10 13 18 ≥15
13 退化土地恢复率 % 72 75 80 90 ≥90
*14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 % 30 40 60 80
15 物种多样性指数 % 0.85 0.88 0.90 0.92 ≥0.9
15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 90 95 100 100 100
16 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
16 省内河流 / 42 41 40 40 不超过国家分配的水资源量
16 跨省河流(黄河) / 同右 同右 同右 同右
17 地下水超采率(平原区) % 49 35 25 0 0
指标类别 环境保护
18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千克/万元(GDP)
18 二氧化硫 千克/万元(GDP) 16 10.9 7.2 <6.0 <6.0
18 COD 千克/万元(GDP) 8.2 5.5 <5.5 <5.5 <5.5
*19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84.3 85 86 90
*19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30 50 65 90
*20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 % 98.4 100 100 100
*20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 90 95 100 100
*21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40.3 45 60 80
*21 城市回用水利用率 % 40.3 20 30 60
*22 城市集中供热率 % 31.1 35 40 50
*22 城市燃气普及率 % 93.2 95 97 99
*23 化肥使用强度 千克/公顷 634 550 400 250
*24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资源化率 % 60 85 90 90
25 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 % 52.9 100 100 100 达到功能区标准
26 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 % 23 30 60 100
26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 % 81.3 100 100 100
*27 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 99 100 100 100
28 旅游区环境达标率 % 60 70 80 100 100
指标类别 社会进步
29 人口自然增长率 ‰ 4.55 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 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
30 城市化水平 % 40.3 43 50 60 ≥55
31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 % 34.4 34 33 32 <40
31 恩格尔系数(农民) % 42.0 41 40 39 <40
32 基尼系数 / / / / 0.3-0.4 0.3-0.4之间
33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 % 30.2 50 70 95 ≥90
*34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 46.7 70 80 95
*35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15 15 18 20
注:带*号为结合我省实际增加的指标。
附件3:
《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规划重点工程项目表
项目类别 主要建设内容 投资估算(亿元)
总计 3600
一、结构调整 1239
(一)工业结构调整 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电子与电气产业、机械与装备制造业、石油与化学工业四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冶金六大传统产业,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 1129
(二)工业结构性污染治理 突出抓好造纸酿造、电力燃煤、水泥建材行业的污染治理,基本解决结构性污染 100
(三)发展环保产业 重点支持30个环保产业企业 10
二、水资源优化配置 480
(一)调水工程 建设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胶东调水、沂沭泗东调南下工程 168
(二)开源工程 13座大型水库、60多座中型水库、2000多座小型水库加固,10条大型河流、部分中小型河流河道治理,200多处河道拦蓄、15座平原水库建设及城镇供水、水源及泵站、人畜饮水,海水淡化 132
(三)节水工程 50个大型灌区及部分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农业及城市节水,污水资源化 100
(四)防洪工程 防潮堤建设,济南、青岛等重要城市防洪,新增除涝面积150万亩 65
(五)水资源保护 建立全省水功能区,实施保护。划定地下水禁采区,实施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证饮水安全 15
三、国土绿化 180
(一)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2213万亩 13
(二)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500万亩 68
(三)平原绿化 新建及完善农田林网3312万亩,新建及完善农林间作589万亩,成片造林761万亩 18
(四)绿色通道 沿海、沿黄河两岸、沿南水北调两侧、沿铁路、沿高速公路两侧建成绿色通道,新增林地面积5200平方公里 19
(五)生态公益林 对1800万亩国家级生态林、460万亩省级生态林、140万亩市级生态林和300万亩经济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森林防火“四网两化”建设,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检疫及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28
(六)林业产业 新建工业原料林基地750万亩,改造、新建名优经济林基地1000万亩 34
四、污染防治 500
(一)工业废水污染治理 实施南水北调水线沿线、小清河等流域重点工业污染原污染治理设施“再提高工程”,确保稳定达标,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 150
(二)工业废气污染治理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及工业废气污染源治理工程 200
(三)固体废物处理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城市医院医疗废物处理 100
(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实施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 50
五、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 218
(一)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开展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和城市试点示范,在6个行业培育1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和300个骨干企业 168
(二)清洁生产 重点支持100个清洁生产重点企业 20
(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支持200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重点企业、新能源和再生能源骨干企业 30
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550
(一)城市污水处理 2003-2005年新增170万立方米/日,2006-2010年新增200万立方米/日 95
其中:南水北调沿线 2003-2005年新增100万立方米/日,2006-2010年新增60万立方米/日 36
小清河流域 2003-2005年新增50万立方米/日,2006-2010年新增20万立方米/日 14
(二)城市垃圾处理 2003-2005年新增6000吨/日,2006-2010年新增8000吨/日 50
(三)城市集中供热 2003-2005年新增2000万平方米,2006-2010年新增4000万平方米 240
(四)城市燃气 2003-2005年新增30万户,2006-2010年新增50万户 75
(五)城市绿化 2003-2005年新增4500公顷,2006-2010年新增8000公顷 90
七、生态保护与建设 318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 建立完善100个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100个生态示范区 63
(二)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 完善和新建国家级、省级湿地保护区、禁猎区、野生动物种源基地和珍稀植物培植基地;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生物安全 60
(三)土地整治开发与复垦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105万亩,建设30个农田保护性耕作县 33
(四)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 对新增的240平方公里采煤塌陷地进行恢复治理 36
(五)地质地貌景观恢复 对城市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则可视范围内的已破坏山体进行生态环境恢复 31
(六)水土保持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城区建设、铁路、矿山等开发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治理,完成5处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和4处省级监督区的设立工作 95
八、生态农业 65
(一)生态农业县建设 建设、完善40个生态农业县,建设东营、烟台、潍坊、威海和日照5个生态型高效农业经济区 17
(二)大中型语气工程建设 建设12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 19
(三)秸秆(种草)综合利用示范区 建设14个秸秆(种草)养畜示范区、60个秸秆种植食用菌示范区、60个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示范县 9
(四)无规定疫病区建设 配套建设市、县级化验室,组建专业防疫队伍,培育绿色畜产品基地 20
九、海洋生态 30
(一)近海海域生态整治 莱州湾、胶州湾生态整治 20
(二)海洋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 推广虾、贝、藻立体生态养殖,开展对虾、海蜇、乌贼及其他鱼、贝类的人工放流增殖工作,放流增殖规模达30亿尾(头),发展海洋精细化工产品及综合利用产品,开发海洋药物和保健产品 10
十、监管能力建设 20
(一)“数字环保”工程建设 水质自动监控网络、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控网络、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环境信息网络、清洁生产审核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机动车尾气监控网络等 5
(二)重点实验室建设 在清洁工艺技术、清洁能源开发、清洁产品开发、生态工业、生态工程与技术、循环经济、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建成一批重点实验室 3
(三)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监测 建立省、市级的生态监测机构,制定和完善生态监测体系,建立生态环境空间信息系统 2
(四)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检测体系 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检测站设施、设备建设 6
(五)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 省级森林资源监测管理中心,17个市及县级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站建设及仪器设备购置 1
(六)其他监管能力建设 全省水土流失监测网络1亿元,完善省和沿海现有8处海洋渔业监测站0.8亿元,完成48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2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