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意见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政府同意《关于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0年5月23日
关于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的意见
一、我省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当前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以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省外贸出口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企业直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换与竞争,按照国际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营销,对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省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全省出口总体规模仍比较小,外贸依存度低,出口对全省经济的拉动力仍较弱,与沿海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制成品比重较低;二是工业制成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少,档次低,竞争力差,特别是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小;三是资源密集型、原料性产品的出口比重较大。这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初级加工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反映出我省对外贸易还处于低水平、粗放型发展阶段,在国际市场上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竞争力逐步下降,已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形势需要和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速重组,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导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不断创新正在改变和取代传统的产业和产品,成为市场竞争制高点。我国加入 WTO将有利于改善我省外经贸的国际经营环境,可以使我们充分享受最惠国待遇原则带来的贸易和投资便利,特别是给我省轻纺、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也应看到,我省传统优势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初加工品所占比重较大,与我省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的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与我们争夺市场份额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我国关税水平进一步降低,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逐步减少,也必将对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出口造成较大冲击。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趋利避害,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强出口发展后劲,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
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重点和方向
(一)基本思路。认真贯彻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大经贸战略,有效发挥我省比较优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优先发展重点产业,迅速壮大机电产品出口;积极孵化新兴产业,引导培育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巩固扩大优势产品出口,逐步实现由主要出口初加工制成品向出口深加工制成品为主转变,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提高我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增强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
1、优先发展机电产品,提高出口比重。着力提高工程机械、农机具、电动机、电子元器件、输变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铸铁制品、金属制品、丝网、机械轧辊等商品的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规模;重点扶植发展成套机械设备、工程机械、精密仪器仪表、计算机及辅件等产品出口。到“十五”末,力争使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30%。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在我省具有技术优势的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出口规模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制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液晶显示、微电子元器件、信息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等产品出口,使之尽快成为我省新的出口增长点。
3、加快传统出口商品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围绕轻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化工(医药)、机械、冶金、建材、食品等支柱产业,通过合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技术创新、嫁接改造等多种方式,加快技术改造,把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品中,提高企业加工能力,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科技含量。
农副产品:发挥我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和具有一批特色产业群的优势,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做好新品种引进和老品种改良,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出口商品的贮存、保鲜技术和包装装满水平;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蔬菜水果、鲜活冷冻食品和特色土畜产品出口,加大加工深度,伸展加工链条,适应市场不同层次需求。
纺织服装类:在巩固现有的两纱两市等原料性纺织品出口的同时,向精纺高支纱、高档宽幅面料和毛纺、混纺面料发展,提高组织品印染水平,增加花色品种,开发装饰用、工程用、医药用等新型纺织品。服装类向中高档棉织、毛织、棉麻混纺服装和裘皮服装发展,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出口。
轻工工艺类:根据市场不同层次需求,追随市场变化,增加花色、品种、款式,不断提高设计和加工工艺水平。
医药化工类:加强新、特药物的研制与开发,培育自主开发的产品,由以原料药出口为主,向西成药、中成药为主转化,同时大力开发生物制药、天然保健制品、医疗器械、医用敷料等产品的出口。在保持我省纯碱、钡盐系列、陕哺系列产品出口的同时,增加附加值较高的有机染料、染料中间体等有机化工制品、天然提取物、低毒农药等精细化工类产品以及乐凯系列产品的出口。
冶金、建筑建材类:在扩大钢材、水泥、玻璃、建筑陶瓷等出口规模的同时,要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加大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更新,提高加工工艺,增加品种、规格、型号,增加管材、钢板材、高档陶瓷、高档玻璃及制品、高标号水泥等高档新型材料的出口。
4、抓重点商品,培育支柱企业和国际名牌产品。在机电行业重点抓好邯郸新兴铸管集团公司、保定天威集团公司、山海关船厂、邢台冶金机械轧辊厂、石家庄链轮总厂、宣化工程机械厂、石家庄天同集团、唐山晶源电子(集团)公司、石家庄清华液晶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河北电机厂、保定五洲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以及输变电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电子元器件、冶金轧辊、汽车及零部件、球墨铸铁管件、电机、电动工具、传动件和农机及配件等10种重点产品。在纺织服装行业抓好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邯郸发达纺织公司、保定一棉有限公司的纱和布,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的人造丝,葆祥河北进出口(集团)公司、承德帝贤针织集团公司的服装等产品的出口;在医药、化工行业重点抓好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的抗生素等医药制剂和生物制药,河北辛集钡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钡锶盐系列及深加工产品、中国乐凯胶片厂的胶片系列等产品的出口;在建材行业重点抓好唐山冀东水泥厂、秦皇岛浅野水泥厂和太行水泥集团的水泥,唐山陶瓷公司、邯郸陶瓷厂的卫生、建筑陶瓷,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的深加工玻璃等产品的出口。
三、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措施
(一)建立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体系。一是要稳定和发展香港市场,一方面继续稳定和扩大服装、纺织等大商品出口,另一方面注重发展轻工工艺、机械电子、五金建材、医药化工、粮油食品等类商品。二是进一步扩大北美和欧盟市场,纺织、服装向成衣化和高档化发展,机电产品由小件、零配件向单机、小成套和成套设备发展,五金和医药化工由原料半成品向成品化发展。三是努力恢复和发展日、韩及东南亚市场,对日韩市场继续发展纺织服装、粮油食品、黑色金属以及机械、化工原料和水海产品等,对东南亚市场重点发展建材制品、黑色金属、医药、化工、纺织品、农副产品及工农具等。四是加大对非洲、拉美、西亚、大洋洲、中东以及东欧、独联体市场的开拓。对非洲市场以小型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医药、轻纺等小型成套设备为主,逐步发展陶瓷、轻工、建材及制品等,走出一条以成套设备和小成套带单机、以单机带配件、以主营商品带相关产品开拓市场的道路;对拉美市场应注重商品的多样化、高档化和实用性,重点发展市场用量较大的纺织服装、黑色金属、医药化工和小型机械设备等;对东欧、独联体重点发展组织服装、粮油食品、畜产品、轻工业品等,与欧美抢夺这一市场;对西亚重点发展陶瓷、黑色金属、地毯、建材及制品、化工、轻纺产品等,逐步抢占广阔的西亚市场;适应澳洲市场的品种多、批量小等特殊情况,在商品的质量和花色品种上下功夫,重点发展纺织服装、黑色金属、医药、化工、机械、工农具等。
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开拓国际市场。采取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小型携样巡回展销会、国际博览会、出国小组推销等传统营销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要学习运用新的营销方式,努力发展一批较大的国外代理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特别是努力打入国际连锁集团的采购系统和大型超级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价格竞争力。
(二)建立外贸出口、外资、外经“三外”融合的促进体系。按照“积极、合理、有效”的原则,把利用外资与全省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出口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上,重视同拥有专利技术的国外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资合作,注重举办产品出口型和先进技术型三资企业,优化引资结构,重点吸收国际500强大跨国公司投资。根据国务院修订颁发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合理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和吸引外资投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向创汇农业、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开发高技术含量、高创汇、产业关联性强、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前瞻性、牵动性的大项目。
鼓励和支持开展加工贸易,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加工程度,延长加工产品链条,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相关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带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以外经带外贸,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与咨询设计。通过在国外承包工程项目和劳务输出,带动我省成套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和原材料的出口,同时结合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和组织我省机电、轻纺、服装、食品、医药等具有比较优势、具备条件的企业到中东、非洲、拉美、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带动机械设备、原辅料以及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开展境外加工,实行销地生产,拓宽发展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我省产业的梯度转移。
(三)建立产销研密切结合的科技支撑体系。鼓励、推动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结合,鼓励科研人员及各界以多种形式创办民营科技型企业,走“科、工、贸”一体化,“产、销、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品市场化、国际化,通过对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强我省出口商品的科技支撑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努力办好面向国际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信息快、机制活、人才多等有利条件,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确定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秦皇岛5市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点城市。抓好我省产品的对外宣传、国外商标注册以及出口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行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和ISO14000系列环保标准认证等国际通行的行业质量认证,取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
(四)建立信息服务体系。积极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建立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反馈系统。要鼓励企业运用先进技术,推进各类企业加入局部网或国际互联网络,使企业能够及时、方便、快捷地掌握了解行业和市场动态,外经贸商情信息,国际技术交流、招商引资、国际经贸通行规则和发展趋势,国家外经贸管理政策法规等各种信息,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宣传我省企业和产品,进行网上成交。
(五)建立政策扶持体系。外经贸、工业、农业、财政、计划、海关、商检、科技、教育、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都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协作,形成合力,落实好国家对机电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境外加工贸易等各项扶持政策,为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便捷高效的营运环境。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大对我省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扶持力度,对代表调整方向的重点企业、产品,特别是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给予支持。落实出口企业的所得税返还政策;建立出口发展资金、新产品开发资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资金和市场开拓资金等;对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的产品出口实行全额退税,对出口企业按出口核销收汇数给予奖励,在政策上给予区别和倾斜。鼓励各商业银行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信贷投入,对生产、出口符合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向产品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做好对各类进出口企业封闭贷款;对确定的重点出口商品提供出口信贷;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供较为完善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鼓励支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六)建立人才保障体系。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新型人才培育、吸引、开发和管理机制,培育和引进一批既懂经营、会管理,又熟悉国际贸易的通行准则,既谙熟外贸业务、会外语,又精通产业知识的复合型、外向型、国际通用型高级人才。通过挑选年轻、有培养前途的企业经理、业务骨干离岗培训,形成一支过得硬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同时还要抓好职工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普遍提高员工业务素质。通过择优录用、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各类专门人才。加大对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扩大出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员的奖励力度,鼓励创新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