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局调控司
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三年来,各级粮食部门积极做好补助粮食的组织和发放工作,粮食供应工作进展基本顺利,有力地促进了退耕还林工作。今年,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作正式展开,国家有关部门已联合下达了2002年退耕还林任务计划3400万亩,这大大增加了退耕还林补助粮食供应的数量,粮食供应工作更加艰巨。
一、退耕还林工作的有关情况
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试点工作于1999年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先行启动,当年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572.2万亩,2000年在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展开试点工作,完成任务564.9万亩,2001年的试点工作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年下达退耕还林(草)计划630万亩。2002年,退耕还林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下达了3400万亩的退耕还林计划(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400万亩),退耕范围扩大到24个省。至此,国家共下达了5167.1万亩退耕还林任务。
二、退耕补助粮食供应情况
1999年退耕还林工作开始试点,退耕补助粮食供应工作也相应启动。各级粮食部门对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供应工作十分重视,确定了这项工作的主管部门,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有关省区市都按照国家规定,出台了相应的供粮办法。对供应粮源情况进行摸底,制定粮食供应方案和计划,增设供应网点。有的地方还采取预约供应,对居住偏远村庄的农户,送粮到村头的办法,方便群众领取粮食。为保证按质足额及时供应补助粮食,粮食部门研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山西、湖北、青海、新疆等省区统一印制了退耕还林(草)证和退耕补助粮供应卡;四川省建立了外票内卡的粮食供应制度,按照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核准的粮食供应分户内卡和农民手中的'兑粮券'供应粮食。各地根据当地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习惯确定了粮食供应的品种,长江领域的地区一般稻谷比例占40%以上,如四川省规定稻谷、小麦和玉米比例分别为50%、30%和20%,重庆市规定稻谷占70%,玉米或莜麦占30%,贵州省规定稻谷和玉米各占50%;黄河领域地区小麦比重占50%以上,如河北省规定小麦占75%,玉米或莜麦占25%,内蒙古规定小麦不得低于50%。粮食供应一般采取根据退耕造林进度和验收情况,分批分次兑付粮食的办法,如一年分两次集中兑付。
根据国家确定的退耕还林(草)任务,2001年计划供应退耕补助粮43亿斤。据初步统计,截止2001年底,供应补助粮25亿斤。由于粮食兑付须在造林任务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有一个滞后期,部分补助粮要在第二年才能兑付,正常情况下,一年的供粮计划要两年实施。有的地方退耕任务没有按期全部完成或不能按时验收,都会影响补助粮食的供应数量和进度。
退耕还林补助粮食供应工作,是粮食工作中的新事物,试点期间的补助粮食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方在粮食供应工作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供应退耕农户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有的虚开粮食运费发票,套取现金,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顺利实施。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粮食局于2001年12月起草下发了《国家粮食局关于切实做好退耕还林还草粮食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国粮电[2001]20号),并派出工作组就退耕还林补助粮食供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查,对进一步完善补助粮食供应的有关办法进行了调研。在退耕还林粮食供应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反映出基层粮食部门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有些地方虽然下发了文件,作了部署,但却疏于督促检查。
三、继续努力做好退耕还林补助粮食供应工作
做好补助粮食供应工作,关系到国家退耕还林有关政策的落实,也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针对今年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数量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强调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对粮食供应质量的管理。要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协调解决粮食调拨、运输和供应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督促各级粮食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供应粮食。对所供应粮食的质量情况必须要有记录,对供应的补助粮必须经过检验,对经检验是陈化粮或不宜用作口粮的粮食决不能供应给退耕农户,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
2、加大对粮食供应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一要监督检查对退耕还林补助粮食供应政策的落实情况。各级粮食部门要定期深入基层企业和农户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对于供应粮食的品种、形式,供应原粮还是成品粮,都要尊重退耕农户的意愿,满足农民的要求。二要监督检查补助粮食的质量。三要加大对退耕还林补助粮食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有的地方出现了虚开粮食运费发票,套取现金的情况,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挤占、挪用、贪污等情况的发生。四要加大对补助粮食供应时间、地点的监督检查力度。各级粮食部门与林业部门紧密配合,根据退耕面积和农户分布情况,合理安排粮源和供应网点,及时供应粮食。
3、进一步修改完善粮食供应办法。随着退耕任务的加大,针对粮食供应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粮食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退耕还林补助粮食供应管理办法,确保粮食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切实做好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工作,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4、注重对补助粮供应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随着退耕规模的扩大,对部分销区省粮食供需总量关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安排粮源、组织调运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西部地区交通欠发达,粮食中转集散困难,现有的仓储能力、接运及中转集散能力与所需调入粮源的矛盾现更加突出。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提早研究,早作准备,注重对补助粮供应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完善相关政策,改造现有粮食调运、供应设施,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