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2011年11月4日省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目标,加快我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市州、县市区要按照《办法》规定,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重大项目建设中,项目所在地市州、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不落实的,将严肃追究市县两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和分管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各级人社、发改、财政、国土、农牧、监察等部门要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办法》规定的职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落到实处。今后,对省级以上重大项目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好的市州、县市区,在安排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时将优先考虑;对落实不力的市州、县市区申请的其他建设项目,将在完成省级以上重大项目被征地农民兑现养老保险后再予以审批,以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将这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好。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被征地农民(含牧民,下同)合法权益,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被政府统一征收农民承包土地(含草原、草场,下同)的,适用本办法。留有村集体机动用地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从村集体预留机动用地中(包括新开垦土地)给予调剂,调剂后使原有土地面积没有减少的,暂不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跟踪检查和报告制度,并将这项工作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财政、农牧等部门各负其责,上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 征收土地时年满16周岁(含16周岁)以上、征收土地面积占现有承包土地面积20%(不含20%)以上的被征地农民应当参加养老保险。其中征收土地面积80%(不含80%)以上的视为完全失地农民(情况特殊的市州可以按照最低人均占有土地量确定),剩余土地交回村集体,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征收土地面积20%-80%的,视为部分失地农民,实行完全个人账户模式,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相衔接。
第五条 征收土地面积20%以下的暂不纳入,本办法实施后再次征收土地的,可累计计算后执行。征收土地面积80%以上,剩余土地能够保障基本生活的,可自愿选择参加部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第六条 被征地农民(包括完全失地和部分失地)参加养老保险的费用由个人和政府共同承担,其中,个人承担40%,政府承担60%。采取在征收土地时一次性趸缴的办法缴清。
第七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政府承担部分以土地出让方式征用的各类用地,必须保证养老保险费用足额落实后,才能征用土地,可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解决。对一时难以确定养老保险资金的,按照本办法测算预留资金,待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后,据实结算。
第八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用政府承担部分以行政划拨方式征地的,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属市(州)、县(市、区)所属项目,由市(州)政府负责,采取市(州)、县(市、区)政府和项目建设单位分类承担的办法,纳入征地总费用及项目概算,具体承担比例和办法由各市州政府确定;属政府投资、公益性的国家和省列重大建设项目,由省级承担70%,市(州)、县(市、区)政府承担30%,市(州)、县(市、区)具体承担比例由市(州)政府确定;其他项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除个人承担以外的部分,从项目概算中列支。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 完全失地农民,缴费标准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20%的缴费比例乘以15年计算应缴费总额。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政府补助全部记入统筹基金。参保时男超过60周岁、女超过55周岁的,每增加1岁个人少缴应缴费总额的十五分之一。男满75周岁、女满70周岁以上的,个人不缴费。
第十条 部分失地农民,缴费标准以所在市(州)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根据征地数量和对其生活影响程度划分若干档次确定缴费总额。原则上,征收土地占现有承包土地面积20%-80%的,按照每增加10个百分点划分一个缴费档次,对应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倍确定缴费总额。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资金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参保时超过60周岁的,每增加1岁个人少缴应缴费总额的十五分之一,75周岁以上个人不缴费。
第十一条 完全失地农民按本办法规定的标准缴费后,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管理。其中,参保缴费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组成。参保缴费时未达到待遇享受年龄的,本人可自愿选择继续按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续缴,个人账户连续记录,到达待遇享受年龄时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第十二条 部分失地农民按本办法分档缴费后,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参保时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见附件)计发养老保险待遇。60周岁以下人员,个人账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所缴资金存入财政专户。已开展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按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继续参保缴费,个人账户合并计算,到达待遇享受年龄时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养老金。
第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后,在领取待遇前或之后死亡,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储存额或余额中的个人实际缴费部分(包括本金和利息),由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凭有效证件,一次性领取。既无法定继承人又无指定受益人的,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或余额并入统筹基金或调剂金。
第十四条 征地时,由发展改革部门确定国家、省、市(州)、县(市、区)项目的隶属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同国土资源和农牧部门负责对征地涉及的参保人数、个人缴费标准、征地面积、费用筹集等进行征前告知、听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具体经办和出具审核意见。农牧部门负责征地时农民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界定、核实工作。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实。
第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由所在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填报被征地数量、涉及人数等情况,并在本村(社区)范围内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对其审核后报县(市、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县(市、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会同国土资源和农牧部门确定完全失地或部分失地,进行分类管理。
第十六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完全失地或部分失地农民的缴费标准,确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应缴费额。其中,属个人缴费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同当地政府提供个人和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缴费的书面意见后,由国土资源部门将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划入财政专户,财政部门负责向被征地农民个人出具收款凭证。属政府承担部分,按照分级、分类负责的原则,由财政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依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数据,负责将资金划入财政专户,并将划入凭证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十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财政部门提供的缴费凭证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完全失地和部分失地分别管理。完全失地的,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办法管理;部分失地的,个人账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所缴资金存入专设的财政专户,单独管理。个人账户储存额利息在国家统一规定前,暂按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计息。个人账户建立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发给参保人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手册,手册准确记录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和缴费情况,作为参保人员缴费凭证。
第十八条 县(市、区)财政部门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县(市、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户。财政专户用于储存政府补助资金和个人缴费资金及其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支出户用于支付到达待遇享受年龄人员的养老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支出管理、预决算管理、审计监督按现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09年印发的《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甘政发〔2009〕41号)同时废止。已按《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征地且仍在建的项目,参照本办法执行。
附件: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待遇享受年龄(岁) |
计发月数 |
待遇享受年龄(岁) |
计发月数 |
55 |
170 |
63 |
117 |
56 |
164 |
64 |
109 |
57 |
158 |
65 |
101 |
58 |
152 |
66 |
93 |
59 |
145 |
67 |
84 |
60 |
139 |
68 |
75 |
61 |
132 |
69 |
65 |
62 |
125 |
70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