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日技术合作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及扶贫”项目总结暨成果推广会议精神,切实抓好项目成果的推广普及工作。现将申报推广普及计划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广普及工作的总体思路
“中日技术合作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及扶贫”项目已圆满完成,并构建了“环境恢复型养殖模式”和“参与式项目系统管理模式”。为了实现我省生态环境恢复,脱贫致富,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的目标,拟在“十二五”期间,在我省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等市以畜产养殖为主的重点地区,坚持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利用参与式方法,着重抓好规划制定、项目实施、监测评估、技术培训、资金保障等工作,逐步推广普及示范模式。
(一)主要内容
1、参与式计划制定:推广“参与式项目系统管理模式”,指导各县、村、农户制定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符的土地利用计划、畜产振兴计划、营农计划。
2、技术培训:推广符合农民需求的实用技术,主要包括家畜引进、改良繁殖、疫病防治等舍饲圈养技术,种植牧草、灌木、经济林等生态环境恢复技术。
3、硬件建设:推广“环境恢复型养殖模式”,主要开展牧草种植、经济林木栽植、优良畜种引进、圈舍修建、家畜疫病防治、饲草加工利用以及农民生活设施改善等活动。
(二)管理与资器材投入
1、推广普及项目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单位或公司完成设施建设。
2、采用参与式项目监测评估方法,由管理人员、技术专家、农民代表共同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推广资金由省、市、县、农户共同承担,采取捆绑式管理的方法,以确保充分、及时、足额利用。直接用于娄烦和右玉县示范农户建设成本见下表,制定推广普及计划预算时请参考:
项目 |
内容 |
数量 |
预算(元) |
畜牧养殖 |
圈舍建设 |
圈舍 |
30?/户 |
15000 |
运动场 |
40㎡/户 |
6000 |
引进家畜 |
种公羊 |
2只/村 |
20000 |
繁殖母羊 |
5只/户 |
5000 |
疫病防治 |
药品、器材 |
1套/户 |
500 |
生态恢复 |
牧草(多年生) |
种子 |
10亩/户 |
2000 |
牧草或饲草(一年生) |
种子、化肥 |
5亩/户 |
2500 |
灌木 |
种子 |
3亩/户 |
500 |
经济林 |
苗木 |
6亩/户 |
4000 |
生活设施 |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适用设施 |
|
1套/户 |
4500 |
技术培训 |
畜牧养殖、生态恢复的相关实用技术 |
教材、讲师等 |
6次/户 |
3000 |
合计 |
|
|
|
45000/户 |
(三)组织实施
由省科技厅牵头,和省畜牧局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关市申报的推广普及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评议,并深入推荐的县村实地调研,根据“中日技术合作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及扶贫”项目建立的示范模式,确定每个市1个县、每个县1个村、每个村10-20户农户,开展推广普及活动,每个村的推广普及实施时间为3年。
二、计划申报
有关各市科技、畜牧部门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推广普及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各市推荐2个县、每县2个村作为候选,并详细说明所推荐县、村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推荐的理由和依据。
2、市、县两级做好推广普及工作的主要措施。
3、市、县两级可直接用于农户的配套资金数额(不包括项目管理、考察、调研等日常办公费用),以及其它器材、设备、设施等情况。
4、参与农户可提供的资金(原则上不少于一万元)、土地、建设用地、劳动力状况及文化水平等情况。
请有关各市于2011年2月20日之前,将各自推广普及计划和实施方案报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
联 系 人:张雨 郭潇潇
联系电话:0351-4068003 4065720 13935100057
传真:0351-4068003
二о一一年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