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的通知
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局(厅),北京、上海、天津市公安局: .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我部委托交通科学研究院负责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的试验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试验,提出了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初步方案,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于去年七月召开了审查会议,又加修改,现随文颁发试行,望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随时函告我部。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
一九八0年二月四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适应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需要, 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包括于汽车带挂车和半挂车)、无轨电车、特种汽车、二、三轮摩托车和方向盘式拖拉机带挂车等机动车辆,对手扶式拖拉机的制动装置也提出了适当要求。
第三条 机动车的制动装置及制动性能,必须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要求。对于汽车、无轨电车和牵引车带半挂车的制动性能要求,根据其总重量按小、中、大三种车型分别规定(详见表一和表二)。
第四条 本规范由交通监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贯彻执行 。
第二章 制动装置
第五条 通行城镇街道和公路的机动车以及出厂的新车, 必须装有行车和停车制动装置。挂车和半挂车(包括新出厂的)必须装有行车制动装置。两轴挂车至少在后轴两轮上装有行车制动装置。手扶拖拉机拖带的挂车也必须装有可靠的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应保持技术状况良好,操纵轻便,完整可靠。
第六条 停车制动装置的安装位置要适当,其手柄行程必须有一定的贮备。停车制动杆卡锁必须有效。施加于停车制动杆上的力,不大于35公斤。
第七条 制动管路要有足够的耐压强度并安装牢固, 不得与运动件摩擦相碰, 不得有漏油、漏气现象。
第八条 气压制动系统必须装有限压装置,确保不超过贮气筒允许的最大气压。贮气筒应装有放水阀。
第九条 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车辆, 应在发动机最大转速下, 四分种(带挂车的为六分钟)内, 气压表的指示气压不低于起步气压。 贮气筒的容量,应在不继续充气的情况下,连续五次紧急制动后,气压不低于起步气压。
第十条 采用液压制动系统或机械制动系统的车辆, 要求在踏板全行程的五分之四以内,达到最大制动效能。
第十一条 在车轮跳动和转向时,不应有自行制动现象。当挂车与牵引车意外脱离后,挂车应能自行制动,牵引车的制动仍然有效。
机动车、挂车和半挂车均应装有制动信号灯。
第三章 用制动距离检验车辆制动性能
第十二条 机动车可用制动距离检验制动性能。制动距离为踏着制动踏板起到车辆停住所行驶的距离。
第十三条 出厂新车的制动距离,应不低于表二满载的制动距离要求。在用车辆的制动距离,应不低于表二空载的制动距离要求。
第十四条 对用“解放”牌底盘改装的客车和无轨电车的制动距离要求,允许按同类车型的制动距离规范增加10%。
第十五条 新出厂的特种汽车制动距离要求, 应不低于同类车型满载时的制动距离规范。对在用的特种汽车的制动距离要求,自重基本达到同类车型总重者(如吊车等),可按同类车型满载的制动距离规范增加10%;对于其他类型的特种汽车(如冷藏车、液罐车、救护车和消防车等),可按同类车型空载的制动距离规范增加10%。
第十六条 汽车拖带挂车的制动距离要求,可按同类车型的制动距离规范增加20%。
第十七条 对停车制动装置的制动性能要求,新车应在满载的情况下,在用车辆应在空载的情况下,在20%的坡道上,使用停车制动装置,不溜坡为合格。
第四章 用制动力检验汽车制动性能
第十八条 汽车可用制动力检验制动性能。出厂新车应具有原厂设计的制动力,且应分配合理。在用车辆的制动力应不低于原厂设计制动力的90%。
第十九条 制动力的平衡要求:前轴左右轮之差,不得大于5%;后轴左右轮之差不得大于10%。
其检验条件:在紧急制动情况下,气压制动系统,气压表的气压为额定工作气压;液压制动系统施加于脚踏板上的力:有加力装置的为40公斤;无加力装置的为70公斤。
第二十条 对制动系统协调时间(系指在紧急制动时,从踏着制动踏板开始到制动力达到第十八条要求的制动力的时间)的要求:对于液压制动系统不得大于0.3秒;气压制动系统: 中型汽车不得大于0.5秒, 大型汽车不得大于0.6秒;汽车拖带挂车或半挂车,不得大于其牵引车最大允许值再加0.2秒的时间。
第二十一条 制动完全释放时间(系指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力完全消除所需的时间)均不得大于0.8秒。
第五章 检验仪器、 设备与试验场地
第二十二条 凡省级监理部门(各省、区交通局(厅),北京、上海、天津市公安局)认可的能准确测定本规范所规定指标的仪器、设备,均可使用。
第二十三条 用路试检验车辆制动性能时,要求验车场地是平坦(坡度小于±1%)干燥的水泥或沥青路面,或者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其他路面。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总重大于25吨的汽车(包括特种汽车)和拖拉机拖带的挂车载重量大于6吨者,以及不能或不宜执行本规范的其他特种汽车,可由省级监理部门制订补充规范,报省(市、区)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并报交通部备案。
第二十五条 当前,有一部分在用车辆和正在生产的车辆(包括挂车、半挂车)的制动装置和制动性能达不到本规范要求者, 由省级监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属于设计、制造问题,应责成生产厂限期尽快改进设计。
第二十六条 汽车制造部门,对采用气压制动的新车(包括无轨电车),应自1982年起安装低压警报装置。
第二十七条 新车系指从制造厂出来或用新车改装的尚未参加营运的车辆,“在用车辆”系指已经参加营运的机动车辆。
第二十八条 新车出厂时的制动性能,同时满足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有关要求者为合格。在用车辆的制动性能,符合第三章或第四章之一的有关要求者即为合格。
第二十九条 在执行本规范时,如某些检验条件尚不具备时,可由省级监理部门根据本规范精神,采用其他方法检验。
第三十条 监理部门检验车辆制动性能时,一律使用在用车辆制动检验规范。对新车有质疑或对新车出厂抽检时,可用新车制动规范进行检验。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的解释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第三十二条 建国以来, 各地监理部门的有关规定与本规范有抵触的, 一律以本规范为准。
第三十三条 本规范自一九八0年十月一日起执行。
? 表一
────────────┰────────┰────────┰────────
车 辆 类 型 ┃ 小 型 车 ┃ 中 型 车 ┃ 大 型 车
车辆总重(吨) ┃ <4.5 ┃ 4.5~12 ┃ >12
────────────┸────────┸────────┸────────
此表适用于汽车(包括牵引车带半挂车)、无轨电车、特种汽车。
二
───┰───────────┰───────────┰───┰───────
┃空载检验的制动距离要求┃满载检验的制动距离要求┃在规定┃点刹时对车辆
机动车┃(米) ┃(米) ┃的初速┃制动稳定性要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下,紧┃求(双手轻扶
┃示气压,不大于6公斤/┃示气压不大于额定工作气┃急制动┃方向盘)
┃平方厘米 ┃压 ┃的稳定┃
┃液压制动系的踏板力: ┃液压制动系的踏板力: ┃性要求┃
┃有加力装置:不大于35┃有加力装置:不大于40┃。 ┃
┃公斤 ┃公斤 ┃ ┃
┃无加力装置:不大于60┃无加力装置:不大于70┃ ┃
类 型┃公斤 ┃公斤 ┃ ┃
┠─────┰─────╂─────┰─────┨ ┠───┰───
┃20公里/┃30公里/┃20公里/┃30公里/┃ ┃30~┃40~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 ┃40公┃60公
┃ ┃ ┃ ┃ ┃ ┃里/小┃里/小
┃ ┃ ┃ ┃ ┃ ┃时 ┃时
──╂─────╂─────╂─────╂─────╂───╂───╂───
┃ ┃ ┃ ┃ ┃跑偏量┃ ┃
小 型┃ ┃ 6.2 ┃ ┃ 6.4 ┃不得大┃ ┃不跑偏
汽 车┃ ┃ ┃ ┃ ┃于8厘┃ ┃
┃ ┃ ┃ ┃ ┃米 ┃ ┃
───╂─────╂─────╂─────╂─────╂───╂───╂───
中 型┃ 3.6 ┃ ┃ 3.7 ┃ ┃不跑偏┃不跑偏┃
汽 车┃ ┃ ┃ ┃ ┃ ┃ ┃
───╂─────╂─────╂─────╂─────╂───╂───╂───
大 型┃ 4.0 ┃ ┃ 4.2 ┃ ┃不跑偏┃不跑偏┃
汽 车┃ ┃ ┃ ┃ ┃ ┃ ┃
───╂─────╂─────╂─────╂─────╂───╂───╂───
二、三┃ ? ┃ ┃ ┃ ┃ ┃ ┃
轮摩托┃ 4.0 ┃ ┃ ┃ ┃不跑偏┃ ┃
车 ┃ ┃ ┃ ┃ ┃ ┃ ┃
───╂─────╂─────╂─────╂─────╂───╂───╂───
方向盘┃ ┃ ┃ ┃ ┃ ┃ ┃
式拖拉┃ 5.4 ┃   ┃ 6.0 ┃ ┃不跑偏┃ ┃
机带挂┃ ┃ ┃ ┃ ┃ ┃ ┃
车 ┃ ┃ ┃ ┃ ┃ ┃ ┃
───┸─────┸─────┸─────┸─────┸───┸───┸───
??? 根据公式 s=(t1+1/2t2)v0+v0*v0/2ja总结的制动距离验公式
表三
───┰───────────────────────────────┰──
┃ 制 动 距 离 经 验 公 式 ┃
┃ ┃
┠───────────────┰───────────────┨公式中
机动车┃适用于在用车辆检 ┃适用于新车出厂检验。 ┃相应的
┃验车辆载荷:空载。 ┃车辆载荷:满载。 ┃减速度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指示气压,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指示气压不 ┃(米/
┃ 不大于6公斤/平方厘米┃ 大于额定工作气压。  ┃平方秒
类 型┃液压制动系踏板力: ┃液压制动系踏板力: ┃)
┃有力加装置:不大于35公斤 ┃有加力装置:不大于40公斤 ┃
┃无加力装置:不大于60公斤 ┃无加力装置:不大于70公斤 ┃
───╂───────────────╂───────────────╂───
小 型┃ ┃ ┃
汽 车┃ &bsp; ┃ ┃7.4
┃ ┃ ┃
───╂───────────────╂───────────────╂───
中 型┃ ┃ ┃
汽 车┃ ┃ ┃6.2
┃ ┃ ┃
───╂───────────────╂───────────────╂───
大 型┃ ┃ ┃
汽 车┃ ┃ ┃5.5
┃ ┃   ┃
───╂───────────────╂───────────────╂───
方向盘┃ ┃ ┃
式拖拉┃ ┃ ┃4.0
机带挂┃   ┃ ┃
车 ┃ ┃ ┃
───┸───────────────┸───────────────┸───
注: 1.表中:t1为制动系反应时间;t2为制动减速度上升时间;ja 为
最大减速度;s为制动距离(米);v0 为制动初速(公里/小时)。
2.此表仅供参考。
各种主要路面不同表面状态的附着系数值 表四
─────────┰─────────────────────────────
路 面 ┃ 轮 胎 类 型
────┰────╂─────────┰─────────┰─────────
类 型 ┃表面状态┃ 高 压 轮 胎 ┃ 低 压 轮 胎 ┃越 野 轮 胎
────╂────╂─────────╂─────────╂─────────
混凝土及┃ 干 燥 ┃0.50~0.70┃0.70~0.80┃0.70~0.80
沥青路面┃ ┃ ┃ ┃
────╂────╂─────────╂─────────╂─────────
混凝土及┃ 潮 湿 ┃0.35~0.45┃0.45~0.55┃0.50~0.60
沥青路面┃ ┃ ┃ ┃
────╂────╂─────────╂─────────╂─────────
渣油路面┃ 干 燥 ┃0.50~0.60┃0.60~0.70┃0.60~0.70
────╂────╂─────────╂─────────╂─────────
渣油路面┃ 潮 湿 ┃0.20~0.30┃0.30~0.40┃0.45~0.55
────╂────╂─────────╂─────────╂─────────
坚实土路┃ 干 燥 ┃0.45~0.55┃0.55~0.65┃0.55~0.65
面 ┃ ┃ ┃ ┃
────╂────╂─────────╂─────────╂─────────
碎石路面┃ 干 燥 ┃0.50~0.60┃0.60~0.70┃0.60~0.70
────╂────╂─────────╂─────────╂─────────
积雪路面┃ ┃0.20~0.30┃0.20~0.40┃0.20~0.40
────╂────╂─────────╂─────────╂─────────
冰路面 ┃ ┃0.05~0.10┃0.10~0.15┃0.10~0.15
━───┸────┸─────────┸─────────┸─────────
此表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