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旱作农业发展的意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为了加快我省旱作农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意义
  我省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陇东、中部黄土高原区,涉及10个市州69个县市区1700万人口,山旱地面积大,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证全省粮食安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旱作农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发展旱作农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新思路和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全省农村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二、加快发展旱作农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为支撑,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坚持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齐抓的方针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的原则,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按照“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铺地膜、调结构”的发展思路,完善用水、保水、蓄水、拦水、截水5大技术体系,推广集成旱作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抗旱增收长效机制,促进旱作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 主要目标。建立完善现代旱作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大力普及成熟适用的抗旱节水技术,集成推广抗旱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机具。到2010年基本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使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万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等目标。
  三、加快发展旱作农业的重点任务
  (一) 完善旱作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强化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旱作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联合,提高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推广普及旱作农业技术,建立旱作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长效机制。
  (二) 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为主的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是我省旱作农业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和革命性措施。“十一五”期间,把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作为干旱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技术,下大力气推广。力争2008年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2009年达到350万亩,2010年达到500万亩。同时,示范推广膜侧沟播、秋覆膜和顶凌覆膜、一膜两用、小麦全膜覆盖穴播多茬种植等覆盖栽培新技术。
  (三) 推广集雨补灌为主的旱作节水技术。通过兴修水平梯田、水平沟、隔坡梯田、丰产沟、铺压砂田等田间保水工程,减少地表径流,提高雨水拦蓄入渗利用率。修建集雨水窖、蓄水池、温室及大棚集雨槽,采用滴灌、管灌、喷灌、穴灌等方式,到2010年,集雨补灌面积达到600万亩,进一步增强旱作农业的可控能力。
  (四) 推广以抗耐旱品种为主的生物抗旱技术。突出耐旱、抗旱性品种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精量半精量播种、抗旱剂、保水剂、抑蒸剂等配套技术,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充分利用旱地化肥、农药等污染少、农产品品质好等优势生产条件,发展具有旱地特色的优质无公害品牌产品,实现产品增值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到2010年种子包衣率达到50%以上,良种率达到95%以上。
  (五)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术。把耕地质量建设的重点放在中低产田改造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秋施肥、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扩大绿肥生产和秸秆还田等培肥地力技术的应用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力争到2010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000万亩,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六) 推广保护性耕作为主的机械化作业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机械深松、高茬收割、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机械起垄覆膜、精少量播种、机收机播等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力争到201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全免耕达到50万亩,少耕达到150万亩。
  四、加快发展旱作农业的保障措施
  (一)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旱作农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坚持典型引路,抓好综合抗旱技术措施的落实。加强农业、发改、财政、科技、水利、扶贫、金融等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搞好资金投入、技术指导、项目扶持、设施配套等各项服务工作,形成支持旱作农业发展和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的良好机制。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 努力增加旱作农业的投入。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对旱作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开发的扶持资金。省、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扶持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旱作农业区科技抗旱能力,增强旱作农业的发展后劲。省财政要通过预算安排、整合其他支农专项资金等渠道筹集资金,2008年省级用于扶持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推广的专项资金要达到5000万元。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也要通过预算安排、整合其他支农专项资金等渠道增加投入,且配套比例不能低于10%。县市区水利、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机等部门要规范资金使用,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积极支持旱作农业的发展。要重视农村金融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国家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的有利时机,抓好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发展工作。要加大旱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加以兴修梯田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加快梯田建设步伐。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使旱作农业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加大马铃薯、玉米、草畜和林果等产业培育力度,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型设施农业及优质小杂粮、名优果品和花卉、蔬菜、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要合理调整、压缩小麦等夏收作物面积,扩大马铃薯、玉米等秋收作物面积,使作物需水关键期与雨季同步,提高降雨的利用率。要大力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四) 进一步提高旱作农业科技水平。要加强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现场观摩、办培训班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基层技术人员、农民群众进行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旱作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科研单位要加快旱作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加强抗旱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组织开展旱作农业技术标准化研究和新机具研发,为旱作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大现有先进实用旱作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力度,积极推广节水、节肥、节药和节种等节本增效技术,创办各种类型的旱作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区,组织技术人员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创新推广模式,搞好技术服务,不断提高全省旱作农业的科技水平。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