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重庆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抓好抗旱育秧保栽插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局:
  为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今年入春以来,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粮油生产直补政策,采取防灾抗灾综合措施,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搞好小春作物田间管理,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有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据农情调查,今年小春作物长势良好,粮油播栽面积双增;大春生产农资备供充足,春播抗旱育苗工作有序开展。
  当前,全市春播已进入高峰,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旱情形势十分严峻:干田多、蓄水少,季节早、行动迟,耕牛少、劳力不足及板田耕整困难等;尽管3月上旬出现一次降雨过程,但旱情未根本解除,伴随的强降温使全市春播进度放慢,部分地方缺水育秧。为认真贯彻“全市防汛抗旱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突出抓好当前抗旱育苗保栽插,特就有关抗旱技术措施和工作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一、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制
  各地务必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对今年粮食生产恢复性发展的重要性和严峻性要有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抗旱育秧保栽插工作,尤其要把完成育秧计划做为当前粮食生产首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各地要结合我局在部分区县开展的水稻商品化育秧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模式,落实必要的资金、物资和人员,全力帮助农民解决当前缺水育秧难题。尤其对整村整社缺乏育秧水的地方,必须采取县、乡镇领导包村、包片,技术人员驻村、包户等形式,抓紧帮助农民抢时播种育秧,坚决杜绝撂荒现象发生。
  二、狠抓抗旱育秧技术措施的落实
  各地要根据《水稻抗旱育秧栽培技术问答》(见附件)和《重庆市主要粮食作物分区指导技术手册》,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搞好大春作物抗旱育秧技术指导。
  1、主抓抗旱育秧。育足苗子是打好今年抗灾基础的关键。一是局部有水的地方采用旱育秧;二是无水的地方通过政府组织异地育商品秧;三是农民通过亲友等方式异地育客秧。四是育好备灾的玉米苗,特别是要尽可能多的育红苕苗,既是大春抗灾的最后防线,也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青饲料。
  2、作好延长秧龄等水栽秧的准备。由于我市现有推广品种多数是穗子较大、生育期较长,为减轻7下8上伏旱的影响,通常要求在7月15日前抽穗扬花,所以要求适时早播。如果栽秧水来得迟,就面临着要把秧龄延长到60天以上,以便等水栽秧。一是通过减少播种量来延长旱育秧的秧龄;二是用烯效唑浸种,在稀播基础上喷施多效唑来延长秧龄;三是采取两段寄栽来延长秧龄;四是通过抽苗移栽来节水、等水栽秧。
  3、鼓励农民耕作整地保墒。无论是等水栽秧还是改种旱作,土壤蓄水都是农业抗旱的根本措施。应用微耕机耕整或人力翻挖干板田,一是能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深层水分沿毛细管上升蒸发,防止旱情加重;二是可堵塞裂缝,防止降水从裂缝向耕作层下渗漏;三是降小雨后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大雨后能加快土粒熔化。整地后可随时利用降水或采取堵水、引水、抽水、做好田脚堵漏等措施蓄水抗旱保栽插。
  4、着力抗旱保满栽满插。适时早栽,既是抗灾措施、也是增产措施。凡是有水的稻田或者耕整后土壤较湿润的田块,都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整田早栽促早发,为高产奠定基础。一是在有水整田的地方要充分节约用水,推广匀水、撵水栽秧;二是实行免耕撬窝移栽;三是水稻秸秆覆盖栽培;四是增加基本苗,栽老秧(拔节秧)蓄留再生稻;五是在湿润稻田采用旱育秧旱栽水管。
  5、坚持水路不通走旱路。在确定改种旱作时,要从全年抗灾和常年改旱田块的排水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既要考虑当前旱情,也要考虑五六月雨水较多的排水问题,各地农技部门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参照三个原则来决定,而不要盲目改旱。一是正沟平坝稻田要坚持走水路。这些稻田一般土壤湿度大、蓄水相对容易。如果改旱一旦进入雨季排水都较为困难,如改种玉米等作物在抽穗扬花期遇雨将严重减产。二是十年九旱的高?Y田、望天田,要采取水路不通走旱路,坚决改旱栽玉米、红苕并间种绿豆等。三是一般?Y田要两手准备, 浅丘平坝地区6月上旬还不能栽插水稻的,要果断改种其它作物。
  6、加强“四苗”管理。要加强春播后的技术指导,加强苗床地的肥水、温湿度管理,切实落实保温育苗措施,避免倒春寒和病害引起的烂种、烂秧损失。
  三、着力加强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各地要利用已有的软、硬件设施,加强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抗灾救灾快速反应机制。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病虫害发生趋势和耕地地力及土壤墒情等情况的综合动态监测,提前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要认真落实旱情及春耕生产情况、农情信息及病虫趋势定期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信息报送程序,落实人员和职责,抓好信息采集、分析和上报的程序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服务生产和提供决策参考。
  四、强化科技服务和工作督导
  各地要结合我局组织的春季农业生产检查,加强对当前抗旱育秧保栽插工作的督导,建立督导制度,推进科技抗旱服务,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同时,要结合“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利用农网广播、移动农网、电视、简明手册及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和有效手段,加大对抗旱育秧技术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全力保障抗灾夺丰收。

二00七年三月十二日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