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2007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七年四月十三日
2007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07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要求是: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推进应急体系建设,继续编制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重点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应急管理机构建设
(一)组建市政府应急办。按照市政府第86次市长办公会议和市编委《关于设立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的批复》(济编发〔2007〕1号)精神,抓紧组建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二)积极推进县(市)、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督促指导县(市)、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工作,力争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事机构于今年6月底前挂牌成立。
(三)整合各类应急管理机构。对全市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指挥部等进行整合规范,统筹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专项指挥机构。
(四)建立应急管理专家组。建立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管理体系和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过程中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
二、继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济南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以下简称《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加快各级各类预案编制进度。在目前市级专项预案基本编制完毕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快县(市)、区级总体预案和市级部门预案的修订和编制工作,加强基层应急预案建设,积极推进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预案制定。力争到2007年底,县(市)、区级总体预案、市级部门预案制定率达到100%;企业预案制定率达到80%;乡镇、街道及社区、村庄、学校预案制定率达到60%以上;各大型集会、会展等活动也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相关预案要互相衔接、不留空档,预案设置层级分明、科学规范,逐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
预案编制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做法,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基层群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认真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7〕18号)精神,建立健全我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一般和较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在2小时以内如实向市政府报告;重大和特别重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向市政府如实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5小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应急机构建设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完善值班设施,安排专门值班人员,切实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市政府应急办要加强对应急值守工作的指导,加强调度检查,对制度不落实、设施不完备的单位进行通报,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四、做好应急预测预警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隐患排查和分析预警工作,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一)做好隐患排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对本行政区域、业务范围内的重要危险源、隐患点登记造册,对山体滑坡地段、安全生产危险源和群众聚集地等加强隐患排查。针对不同季节和行业的特点,及时研究形势,分析隐患,制定对策。
(二)加强分析研判。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评估制度,加强分析研究,及时总结处置经验,密切跟踪突发公共事件事态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处置建议,不断提高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完善预警机制。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预测预警的规定,建立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不断提高监测预警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性。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媒体和手段,及时向广大群众发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
五、全面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一)启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200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家、省、市应急平台的应急指挥场所和基础支撑系统建设的要求,加快启动我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演练,改善技术装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和培训动员,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三)加强应急救援物资管理工作。建立县(市)、区和基层单位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加强市、县两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工作中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
(四)搞好预案演练工作。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要求,进一步搞好各级各类预案演练工作,计划在今年内组织3-5次专题预案演练。
六、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一)加强应急预案宣传工作。配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发布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我市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应急工作的认识,增强全民防灾、减灾、避险、自救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应急科普知识宣传工作。通过印发综合性的应急常识宣传手册、建立应急宣传网站、开辟应急常识宣传专栏、举办应急知识有奖竞答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应急常识,努力做到应急常识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进家庭,提高全民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良好局面。
七、加快完善应急管理规划体系
按照国家和省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要求,组织编制我市应急管理工作五年规划,今年6月底前主要做好规划制定的准备部署工作,力争年底前形成《草案》。一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应急体系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省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广泛吸纳专家意见,提高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实现各县(市)、区和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八、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各级应急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