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耕地减少,粮食供求矛盾越来越显得严峻,饲料用粮短缺问题就表现得更加突出,食粮型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因而,发展草食畜牧业,促进“食粮型”向“节粮型”的转变已成为必然。
发展草食畜牧业,既可充分利用牧草和秸秆资源,节约粮食;又可增加牛羊等畜产品,丰富人民的“菜蓝子”;还可带动相关加工业的发展,利国利民,前景广阔,同时,我市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越条件。据普查,全市境内有382万亩草地资源,占到全市总面积的26.8%,年可产青草12亿公斤,再加上近10亿公斤的农作物秸秆及树木落叶,载畜量可达150万个羊单位。如果采用草地改良新技术,特别是采用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饲养量还可成倍地增加。因此,必须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发展。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认真落实《
草原法》的有关规定,有效利用牧草和秸秆资源,发展草食家畜,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形成贸工牧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草食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并以此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带动相关性产业发展突破口,建立符合我市资源状况的节粮高效的畜牧业生产新体系。
2、发展目标:
①、草地资源开发利用。“九五”时期每年人工种草改良草地5万亩,使草地载畜量由目前8亩饲养一个羊单位提高到4亩饲养一个羊单位。
②、秸秆资源开发利用。二OOO年全市实现年青贮、氨化、微贮秸秆15万吨。科学调制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30%。
③、肉牛生产。二OOO全市肉牛年饲养量达到27万头,其中存栏牛19万头,出栏牛8牛万头。在近两、三年,肉牛年饲养量达到23万头,存栏达到16万头,出栏达到7万头。
④、养羊生产。二OOO年全市年饲养量达到31万只,其中存栏16万只,出栏15万只。
3、发展布局:
为使牧草和秸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发展草食畜牧业在布局上规划为“一区一带”,即包括陵种、郊区、阳城、沁水在内的周边50个乡(镇)的草食家畜生产带和以郑庄、王必、必底、苏庄为主的草食家禽生产片区。在“一区一带”中要有较健全的配种繁育体系,推广繁殖、育肥分开,放牧、舍饲结合的饲养技术。达到改良品种,提高繁殖率,缩短育肥期的目的。
二、基本政策与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业,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它摆到重要工作日程上来, 层层成立专门组织,主要领导总负责、负总责,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草食畜牧业健康发展。
2、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
①、各级政府在农业投资上下班,要适当向发展草食畜牧业倾斜。财政、农行每年要从支农周转金、农发资金、农业贷款中切出一块专门用于发展草食畜牧业。
②、鼓励引导乡村兴办集体养殖场,农民办家庭牧场,发展养殖专业户,特别是要倡导农民集资创办股份制牛场羊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③、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采取发展股份合作制、引进外资等多种办法,兴办牛羊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公司加农户”的新体制,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3、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实用技术推广步伐。为保证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把县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和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纳入各级基本建设计划。今明两年要首先建立一批“六有”中心站,即有场所、有人员、有经遇、有装备、有推广项目、有服务对象,争取在“九五”期内建立完善的草食畜牧业体系。在技术服务上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品种改良。制定引种规划,配齐配好良种公畜,办好现有的种畜场,建立健全人工授精网络。二是抓好秸秆开发利用。将青贮、氨化、微贮作为秋季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发动千家万户自贮自用,同时大力种植饲用玉米、优良牧草,加快三元化种植的试点和推广工作。三是抓好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变牛羊传统的饲养方式,三是抓好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变牛羊传统的饲养方式,搞好饲料配方、添加剂、疫病防治、强度育肥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全市“九五”期款牛羊的良种覆盖分别达到80%和90%,出栏率分别达到30%和48%。死亡率分别降到0.5%和1%以下。
4、制定优惠政策,促进草食畜牧业长足发展。
①、对大型专业户、集体和联办养成殖场用地,土地管理部门要优先审批,对建场所需材料,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
②、对农民自愿上山承包草地和承包废弃山庄撂荒地兴办牧场,要在征收提留、农业税等方面给予照顾,对通电、通水、通路等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予解决。
③、为秸秆养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经济实体,税收政策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鼓励农业部门及涉农单位兴办经济实体的规定》和有关政策执行。
5、推行完善草地有偿使用责任制。“九五”期间要在继续稳定草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草地有偿承包使用责任制,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办法,可以承包到户、到场,也可以招商引资联合经营,还可以拍卖退化、边远、零星草地的使用权,进行承包治理。同时,要为承包户提供规划,协调技术和物资服务,调动广大农民承包草地的积极性。
6、加快草食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各级政府要把草食畜牧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开发,统筹规划,加速发展。“九五”期间,全市集中改造市肉联厂和各县食品公司,使其能够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逐步形成加工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新格局。
7、因地制宜,狠抓适度规划经营发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食畜牧业经济效益的中心环节。各地要因地制宜,昆密结合实际,以农民达小康为目标,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重点扶持年出栏牛20头或出栏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努力提高规模效益,增加对群众的吸引力。到本世纪未,全市适度规模养牛、养羊要占到饲养量的30%,出栏分别占到55%和40%。
8、建立激励机制,设立草食畜物业发展基金。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工时食畜物业发展,市设立草食畜牧业发展基金,对在秸秆利用、繁殖成活、存栏、出栏、牛羊肉产量等方面效果显著,成绩优秀的集体牧场和个体养殖场,以及对发展草食畜牧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励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积极性,培植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牵动整个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