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建立完整的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为目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是农业标准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加快我市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农业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推广到农户,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农业标准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
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泸州市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楚明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孙应成、泸州质监局局长张崇友、市农业局局长胡永文为副组长,市经贸委副主任刘承杰、市科技局副局长黄光灿、市财政局副局长陈路、市水利局副局长罗章海、市粮食局副局长杜亚非、市林业局副局长唐得旗、市农业局副局长罗永平、泸州质监局副局长李伟、市环保局副局长付永全、市农机局副局长陈远祥、市畜牧局副 局长粟辉、市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刘福奎、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高玉明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泸州质监局,李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日常联络和组织协调工作;领导、部署、协调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督促检查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情况。各县、区也应成立相应机构,由质监局牵头,农业等部门配合,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二、我市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我市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力争到2005年,建立健全我市主要“名、优”农产品和外向型农产品标准体系;到2010年,全市85%以上主要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按标准组织生产,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名牌农产品。工作重点是:国家级农业标准化和省级、市级农业标准化 示范项目、“名、优”农产品、外向型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
三、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质监、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粮食、烟草、科研等部门密切配合,由质监部门组织和协调标准的审批、发布,农业、畜牧、水利、林业等部门应尽快建立农业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标准的提出、拟制、推广实施,通过扩大实施,用增产增收的实效,激发农民贯彻实施农业标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农业标准化得到有效推广。各地在开展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中要针对农产品标准化对象并结合当地实际和国内外市场需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遵循全面配套、层次恰当、结构合理、划分明确的原则,确保农产品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四、加大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查处力度
市和各县、区质监部门要依法实施标准监督,对农产品开展经常性监督抽查,加大农产品质量专项治理和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配合农口有关部门,引导和督促广大农户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范,严禁使用剧毒农药和有毒化学品,控制农残指标超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要对生产领域和批发环节中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进行专项查处和集中整治。
五、加强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工作
质监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农业标准化意识,使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要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汇编成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简便易行的小册子和“明白纸'作为教材。要举办培训班,使农民尽快熟练掌握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提高标准化的生产技能和水平。
二○○三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