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市政府同意晋城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线办公室《关于改进家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加强支农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执行。
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几年来业务稳步发展,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院贡献。同时,由于政策、体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也存在着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
各级政府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金融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和重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作用,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防范化解地方性金融风险结合起来,同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规范经营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和信用社经营效益提高的“双赢”目标。
晋城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改进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加强支农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精神,为了更好地支持全市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全年农村经济发展总目标的圆满完成,现就全市改进家村信用信贷管理,加强支农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职能定位,继续提负起联系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和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任“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民自己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确立的职能作用。200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全市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支农工作的重要性,把“改进信贷管理,增加支农投入,加强支农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要体现农村信用社姓“农”、属“农”,与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经济的命运休戚相关,息息相连。要树立支农兴社、支农出效益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熟悉农情的优势,积极利用股本金这条联系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作用,不断增资扩股,继续扩充资本金,力争使农民群众户户入股,从而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只有方向明确了,职责清楚了,位置找准了,观念转变了,支农措施才能落实,支持重点才能明确。全市农村信用社才能驶入健康发展的经营轨道,从而真正挑起支持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
二、广泛筹措资金,为满足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存款是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同存款稳步增长,余额超过50亿元,占全市金融系统的四分之一,支农资金比较充足。但是各级农村信用社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受国家金融、财税、环保等政策的影响,村镇经营困难较大,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另一方面,由于同业竞争激烈,信用社在网点设置、办公条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缺乏优势,信用社存款有减缓趋势。与此同时,由于不少乡镇企业关停、倒闭、破产,致使农村信用社大量信贷资产流失,资金沉淀。如果照此下去,存贷款差额将会越来越小,支持农村经济就会变得力不从心。全市农村信用社一定要牢固树立“存款立社、效益兴社”的思想,一是眼睛向内挖掘潜力,提高素质守阵地。要充分发扬五、六十年代老农金工作者“背包银行”的作风,上山下乡,上门服务。要利用广大营销员扎根农村的优势,加大营销力度,拓宽市场阵地。二是要经常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支农工作计划、支持重点,取得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落实、盘活、清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贷款和关停、关闭乡村企业贷款,为农村信用社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对由各级政府帮助收回的贷款,可按一定的新增贷款规模予以支持。今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要比上年净增3亿元,收回沉淀贷款4000万元,从而确保支农资足额到位,满足供应。
三、突出支持重点,努力培育全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我市的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较高,二、三产业相对较弱,特别是1996年国家对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五小”企业强行关停、整改,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出现滑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农业银行和家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对象实行基本分工,适当交叉的安排意见,农村信用社主要对农户提供服务。因此,全市农村信用社要突出支持好七个重点:一是要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县、乡两级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培育特色农业基地,使之上规模、上技术、增效益。二是重点为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县、乡两级农村信用社要围绕当地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主动参与,积极出谋划策,利用信贷杠杆,优化产业结构,兴建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努力培育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企业和优质产品。三是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工程建设。积极发放贷款,支持农村兴建水利,兴建节水灌溉工程,扩大水浇地面积;支持农民承包荒野岭,综合治理小流域生态建设,努力增强“两高一优”农业生产能力。四是重点支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信和社,要根据当地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支持集贸市场的建设,技术农村集体、集体商业搞活经营,扩大营销规模,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工业品下乡,为农民群众增收探索新路子。五是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工程,为他们提供信贷资金,提供致富这路。原则上每个信用社今年至少要帮助1个贫困村,每个职工要帮助1个贫困户脱贫致富。六是重点支持农村消费性贷款项目。资金宽裕的信用社要积极开办住房消费贷款、大件商品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农户修房盖屋贷款。通过扩大消费性贷款,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七是重点支持个体私营企业、民营经济。县、乡两级信用社在搞好贷款调查的基础上,把信贷资金重点投向懂经营、善管理、风险小、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个体私营企业、民营经济和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四、加大投入力度,保证支农资金及时到位。实现全市农村经济增长的预定目标,首先要扩大信贷支持,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今年,全市家村信用社计划新增贷3.3亿元,其中新增农业贷款2.5亿元,农贷增量比例必须达到新增贷的75%以上,比上年增设10至1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大县的信用社新增农贷比例要达到80%以上,市区信用社最低不得低于70%。通过努力,到今年底,全市农村信用社“三农”贷款的余额要占到自身贷款余额的35%左右。在信贷资金的投入过程中,要加速年平均增加1至2个百分点。累计发放“三农”贷款14亿元,比上年增长6至8亿元,“三农”贷款累放比例要比上年提高4至6个百分点。
五、改进支农服务,确保全市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信用社经营两个目标圆满完成。一是对农户贷款在坚持效益和偿还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条件,简化手续。积极推行《贷款证》制度,对农户生产费用所需资金要主动上门,了解掌握需要量,实行一次核定,分次发放,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到随办,积极稳步地发展信用贷款。对信誉好、额度较小的贷款,可以按信用贷款办理。二是增加农户、农业贷款的透明度,定期将农户贷款的对象、用途、数量、利率、还贷情况和审批制度张榜公布,自觉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三是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为农民提供市场的购销信息,积极开展金融投资和技术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农民理财,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综合性服务。四是大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全市农村信用社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组织力量深入农村、农户开展广泛调查,及时掌握“三农”资金需求,满足资金供应。同时要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实施贷款营销业务,用足用活资金,确保全市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和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提高的“双赢”目标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