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3年政府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2003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今年政府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2003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工作要点
  2003年政府工作要在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第七次、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抢抓时间,突出抓住发展、改革、就业三个重点,认真实施国家扩大内需方针,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开放开发,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步伐。
  一、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优化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订单农业、创汇农业、外向型农业,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优化粮食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稻、专用粮生产,力争全年粮食优质率提高5个百分点。优化粮经种植结构,扩大优质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优化林业产业体系,抓好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笋竹两用林、名特优经济林四大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抓好畜禽水产、水果、林业、珍稀食用菌四个重点产业带建设,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点。扶持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林竹开发大户、营销大户和加工大户,发挥大户的带动示范作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基地、抓龙头,抓市场、抓品牌,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重点扶持培育“五个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狠抓50家市级龙头企业,力争上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1家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粮食、蔬菜、畜禽、果品等的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群,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加强农产品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与延伸,加速农产品流通,努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提高农业素质和竞争力。抓紧制定农业标准化规划和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栽培技术规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创名牌农产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改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手段,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深入开展“农业155'、“村会协作”等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抓好一批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加快建设沿沙溪河生态防护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防御体系,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强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利水毁工程修复,推进人畜饮水工程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农民增收减负工作。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引导农民从事餐饮、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和特色旅游等非农产业,有序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小城镇转移,组织和引导农民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认真实施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严格执行中央“八个禁止”和市委、市政府“十严禁”规定,落实涉农负担案(事)件追究制,开展减负专项治理,加强对农民建房、农村中小学、计划生育中乱收费等问题的整改和监管,严防涉农负担案(事)件的发生。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壮大骨干企业。落实扶持成长型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鼓励一批成长型企业与省内知名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壮大主业;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项目,搞好上下游产品的配套互补;筛选一批名牌产品带动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建设机械装备、纺织、林产加工、建材、电子等产业聚集地。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强化质量、营销、财务管理,抓好扭亏增盈工作,促进亏损企业特别是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扭亏为盈,确保实现省定减亏增利目标。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好70项重点在建和新开工技改项目,抓紧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一批新产品开发、配套与生产,推进一批产学研项目合作。组织开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调研,进一步理清我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重点抓好30家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提高我市制造业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以光机电仪一体化、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新型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形成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积极发展县域经济。以深化建设“三明的泉州”活动为抓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走出适合内陆山区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搞好主导产业、特色产品的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功能定位,打破区域界限,开展资源整合与产业协作,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实施名牌战略,抓好7个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30个名牌产品的宣传策划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争创一批省工农业名牌产品,将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狠抓园区规划、基础建设、投资开发、招商引资、机制创新等工作,加快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尼葛园和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工业小区建设,市、区两级联手开发、建设市区工业园区。积极发展“飞地”工业,鼓励各县(市、区)的工业项目跨区域向基础条件好的工业园区集中,壮大和繁荣园区经济。
  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转化与整合步伐,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和旅游精品建设,解决旅游交通瓶颈制约,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拓展重点客源市场,提高旅游业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培育商业、医药、物资等一批商贸骨干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改造商贸流通等传统产业,搞活重点专业市场和边贸市场、农村集贸市场,稳妥推进农贸市场改超市工作。积极发展社区服务、职业培训等服务业,加速发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三、深入贯彻扩大内需方针,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继续深化“项目年”活动,着力抓好60项市级在建重点项目、预备重点项目和重点前期项目,加快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战备公路、普通公路的建设进度,做好三明至泉州、三明至龙岩、泉州至三明延伸至江西石城等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尤溪街面水电站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建设并投产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不断深化一批工业能源、农林水、服务业、生态环境项目的前期工作。抓好现有国债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筛选、申报农村公路改造、旅游基础设施、企业技术进步、生态环境建设、科教文卫等方面的项目,争取国债资金支持。搞好项目管理、协调和稽察,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安全。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争取上级支持,增加信贷投入,吸引外商资本,聚集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快项目工作体制、机制、管理、政策、环境创新,推进项目建设上新水平。
  积极培育消费需求。拓展消费领域,扩大居民在住房、电信、信息产品、旅游、汽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消费,培育社区服务等服务性消费,大力发展假日消费,开发具有大众文化特色的餐饮服务市场。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消费信贷和农村小额贷款,改善农村交通、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搞活城乡市场,扩大城镇消费需求,引导和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区外市场,搞好地产品促销,建立与地产品主销区大型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对接的信息网络平台,提高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积极推进城乡建设。市区要加快实施“南拓北扩”战略,搞好瑞云新区、富兴堡和台江片区的开发、建设,优化下洋中心区综合会展中心等城市重要节点规划设计;加快市区路网、夜景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麒麟山公园新景点的开发和市区沙溪河两岸绿色景观的建设与品位提升;推进列东文化娱乐中心等房地产开发建设。县城要加快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注重特色培育与档次提升,推进小区建设与产业配套,吸引各类生产要素聚集。小城镇建设要抓好14个省定重点镇和高速公路互通口所在城镇建设,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产业基础,搞活城镇经济。要加大经营城市力度,搞好土地的收储、整理和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实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化经营,盘活市政公用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多渠道筹措城乡建设资金。

  四、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精心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工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调整和优化国有资本结构,鼓励机械、化工、林产加工等优势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加快轻纺、二轻、建材、建筑、商贸、物资等行业国有资本的退出步伐,实行产权多元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立丰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实力强、产业关联性大的企业进行重组与盘活,引导31家大中型股份制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指导、推进11家列入省第一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实施计划的县(市、区)属企业的改制改革工作,帮助尚未改制的工贸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加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上市培育。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抓好农村税费改革,落实部分农业特产税缓征和屠宰税停征政策。继续推进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木材流通体制、集体林木林地产权制度等改革,推进乡镇企业、供销企业改革。引导和规范农户进行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认真落实《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在“两区一市”和9个县城区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深入实施《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试行)》,探索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工作的新路子;完善村民自治,搞好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并落实有关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实现和促进公平竞争。继续开展“两联一挂”工作,清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帮助、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壮大“四个一批”企业,大力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小巨人”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五、积极参与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大对外开放的工作力度。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配齐配强班子,充实工作队伍,各级领导要带头做好重要客商联络、重大项目引进、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等工作。外侨办、台办、市政府驻外机构等涉外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桥梁和媒介作用,综合管理部门、口岸部门、金融部门等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开创对外开放工作的新局面。
  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招商形式,组织开展社会事业、工贸、农林等专项招商活动,精心筹划参与“9.8'投资贸易洽谈会。进一步加大对港澳招商的力度,重点吸引台商投资机械、电子、纺织和生态农业。加强对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促进合同项目履约、批办、动工和投产,并使一批协议和意向项目得到转化升格。
  多渠道扩大出口创汇。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力争提高地产工业制成品和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大力扶持一批出口百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出口企业,争取有15家以上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中东、东欧、独联体、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认真研究反倾销、反补贴、突破技术壁垒等应对措施,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自己、发展自己。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对外劳务合作。
  积极推动内联与山海协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相关产业的转移,深化与厦门市的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区域经贸、金融、教育、科技协作,推动区域协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积极扶持山海协作与内联企业发展,突出抓好23家省级山海协作示范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增资扩股、发展壮大。

  六、认真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扶持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种服务业,拓展就业空间。加快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构筑市、县(区)、街、居四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和网络服务,尤其是各街道、社区6月底前要建立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金。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女工生育保险等工作。努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到年底永安市社会化管理率力争达到100%,其它县(区)力争达到80%以上。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继续加强对老区、少数民族和贫困乡村的扶持,注重增强造血功能,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切实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妥善安排困难企业职工、城市贫困人口、受灾群众、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着力解决好老红军、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及农村五保户的实际困难,切实落实对义务兵家属的优待政策,继续做好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抓好群众所需和受益面大的办实事项目,提高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质量和成效。

  七、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
  加强财源培育和税收征管。捆绑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夯实基础财源,壮大支柱财源,培育新兴财源,开发后续财源,建立各具特色的新型财源体系。不断创新聚财思路,改革对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管理,盘活城市土地及现有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堵塞各种“跑、冒、滴、漏”。
  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财政支出顺序,集中财力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严禁开工建设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和出国考察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工作,全面推行部门预算。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运行。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硬化预算约束,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下级政府举债必须经上级政府批准,切实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扩大资金来源,增加信贷投放,用好用活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发展票据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加大对重点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出口创汇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消费的有效信贷投入。加强银企沟通与合作,积极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支持金融改革与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小额信贷管理办法,增加支农信贷投入。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加快核销企业呆坏帐,降低不良贷款比例。

  八、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深入开展“整规”工作。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并加强诚信建设,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确保各类食品安全。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加强对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特别是做好事故多发的重点县(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做好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关键设施的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对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卫,严格对枪支弹药、烟花爆竹、剧毒有害物质等危险品的安全管理,严防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洪水预警报系统和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灾民紧急救援工作体系,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继续整治治安乱点和区域性突出治安问题,适时组织专项治理,消除治安隐患,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认真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意见》和《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纲要(试行)》,全面落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深入开展基层创安活动,健全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一体化机制。努力做好信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健全完善处置工作规范,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九、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加大义务教育实施力度,依法保证经费投入,落实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抓紧实施 48个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三明高专升本建院工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名校工程、名师工程。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大田、尤溪、建宁三县要争创省“实验教学普及县”,三明市区要争创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建立完善合理的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贯彻落实《2001-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即将下发的《福建省人才强省战略纲要》,完善我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抓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工作,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抓好第二批示范企业确认和第三批创建示范企业的筛选、认定工作,促进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继续推进沙溪沿岸星火技术产业带建设,突出抓好18个重点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捆绑建设一批农业科技项目。深化科研机构改革,继续加强科普工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认真宣传贯彻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加大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力度,积极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开展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区)”活动,确保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加倍珍惜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妥善解决好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用地的矛盾,提高我市国土资源利用水平。严格矿产资源管理,培育矿业经济增长点。努力构建生态效益型经济等六大体系,加快生态市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城乡环境综合质量。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创“五城”成果,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实效。继续加强文化精品创作,深入开展创建全国、全省先进文化县(市、区)活动,抓好市博物馆、三明影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等重点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工作,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乡镇卫生院收归县管工作,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加强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工作,永安等10个县(市)力争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县城)复查。重视抓好竞技体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市第三届运动会。抓好广电网络功能的开发应用,完善技术防范措施,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质量及安全保障。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加强国防动员工作,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积极抓好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气象、水文、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

  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快转变职能。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政企、政事、政社分开,解决职能错位、缺位和越位问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财政、货币、产业等经济政策,用好价格、利率等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强化目标责任制,精心组织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健全经济预警体系,加强经济运行的分析与调度,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均衡运行。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管理机制。改革行政审批方式,规范审批行为,重点解决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基建投资审批、企业年检、资质资格认定等难点,形成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明确审批事项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严密完善的审批监督制约机制。抓紧抓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政府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加强政风和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提炼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善于发现和解决带有全局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切实解决“文山会海”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制止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杜绝虚报浮夸的假数字、假政绩,力戒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坚决反对奢侈浪费,严厉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乱花钱行为。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从严治政、反腐倡廉,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格执行效能建设各项制度,强化效能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