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单位:
近年来,我省洞庭湖区积极发展杨树生产,对于迅速提高湖区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防浪、护岸护堤、抑螺防病,改善湖区生态环境;整合湖区资源;优化湖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形成湖区“平烷行洪、退田还湖”后稳定的“接续产业”和“避灾产业”,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保障木材的有效供给,加快我省林纸、林板一体化步伐,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各地发展杨树生产的积极性很高,但少数地方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洞庭湖区杨树生产健康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必须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大局。基本农田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红线。洞庭湖区是我省和国家重要的粮棉产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尤为重要。各地要坚决执行《
土地管理法》和《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主要利用平退堤烷、湖洲滩涂、路渠堤宅四旁、丘岗山地、农田林网和不适宜种植粮食、棉花的低洼地造林,禁止在基本农田中造林。
二、必须有利于提高洞庭湖蓄洪行洪能力。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具有防洪蓄洪的重要功能。洞庭湖区发展杨树生产,必须与提高洞庭湖防洪蓄洪行洪能力相结合。要结合芦苇改造,多造防风、防浪护堤林,禁止在设计的洪道内和以泄洪为主的“双退垸’以及“平退垸”的进出洪口地段造林。
三、必须保护生态环境。洞庭湖区是国际上有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洞庭湖区发展杨树生产,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丰富生物多样性相结合。严禁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造林。同时,不要大面积淘汰原生植被带,防止树种单一;避免生态灾害。
四、必须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发展杨树生产中,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部门、乡村组织可以帮助企业落实订单,但不能越俎代疱,不得违背农民意愿,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让出承包地种植杨树,不许由政府代替农民与企业签定造林合同。
五、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省林业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洞庭湖区杨树发展规划。洞庭湖区各市、县市区也要抓紧制定相关规划。规划必须科学论证,防止盲目性,要明确造林的具体地方,落实到县市区及乡镇、村、组。
六、必须加强领导。洞庭湖区发展杨树生产是一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湖区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特别是要加强执行政策和制定规划的指导。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湘政办发[2003]27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杨树基地建设的各项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投入造林的积极性。要切实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努力实现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要加快杨树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和生态监测等三大体系建设,注意研究解决杨树生产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林业部门要加强资源管理和林政、技术等各项服务工作。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主动搞好服务,共同促进洞庭湖区杨树生产的健康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三年九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