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范围
忻城金银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我县金银花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建议》(忻政发[2006]1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 (二)栽培区域。 坡度在50°以下,土壤硒含量为0.2至1.0mg/kg,pH值在6.0至7.5之间的石山地。 (三)栽培技术。 1.苗木选择:选用根系发达,无根结线虫、根蚧等检疫性病虫害,品种纯正的优质扦插苗或实生苗。 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1200株/公顷。 3. 施肥管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栽后40天施第1次肥,以后每月施1次,连续4次;进入第2年以后,每年追施农家肥1次至2次,即5月底至6月初1次,第2次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施肥量原则上应根据金银花花龄、产量、长势、生长土壤、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随着金银花的生长、产量的增加施肥量也随之增加。幼龄花墩施农家肥2至3.5kg/墩,进入投产的花墩施农家肥5至10kg/墩。 (四)采收与加工。 1. 采收时间:每年的4月份,花蕾呈棒状,饱满,上粗下细,上部膨大略显乳白时采收。 2. 采收方法:选择晴天9至13时,采收时尽量避免剧烈翻动,保持花蕾的形状和颜色。 3. 加工工艺:原料花(鲜花)→筛选去杂质初分检→装盘→前处理→装入脱水专用车→隧道式脱水干燥机→卸料→分检→分级包装→入库。 (五)质量特色。 1. 感观特色: 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指标如下表: 忻城金银花干制品分级表
等级
|
指标
|
安全水份范围(%)
|
颜色
|
杂质含量
|
花针长度(厘米)
|
花蕾质量
|
特级
|
10~13
|
绿白色或黄白色
|
无杂质
|
≥4
|
花蕾开放度≤1%,整齐一致,少卷曲,无碎针
|
一级
|
10~13
|
黄白色或金黄色,无杂色花针
|
无杂质
|
≥3
|
花蕾开放度≤3%,整齐一致,少卷曲,无碎针
|
二级
|
10~13
|
黄白色或黄棕色,杂色花针量≤3%
|
≤3%
|
2~3
|
花蕾开放度≤20%,整齐一致,少卷曲,碎针量≤5%
|
2. 化指标: 水分含量≤14.0%,绿原酸含量≥4.2%。 3. 护的级别:符合上述感观特征及理化指标的二级以上(含二级)的金银花干制品。
三、专用标志使用
忻城金银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忻城金银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特此公告。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