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铁路劳动工资统计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结合铁路具体情况而建立的铁路劳动工资统计,是铁路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内容。


  第2条 为了有效地、科学地、全面地、系统地组织铁路各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统一铁路劳动工资统计范围、统计指标口径和计算方法,发挥劳动工资统计在了解铁路劳动工资情况和适应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满足从宏观上加强和改善工资基金管理,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达到从微观上为各单位劳动工资管理的需要服务,促进铁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特制定本规则。


  第3条 铁路劳动工资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完整地搜集、整理和分析铁路系统的人员数量、构成、分配使用、变动情况;工资总额、工资水平及劳动保险福利情况;劳动生产率及劳动经济效益情况等;为各级领导制订和贯彻劳动工资政策,编制和检查劳动工资计划提供依据。


  第4条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严格执行《统计法》,严格执行国家和部规定的统计制度,如实反映情况。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健全原始记录,提高统计质量,充分发挥统计的服务与监督作用。


  第5条 各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规则和报表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修改,如果发现数据计算或者来源有错误,应当责成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有关人员按正常程序核实订正。


  第6条 根据劳动工资统计任务的需要,各单位要健全劳动工资统计体系,充实统计人员,至少800人以上的单位设立专职劳资统计人员;工程局下属处的工程队和相当工程队的单位(厂)设专职统计员;没有专职的单位应指定专人兼办;局、分局(处)要设立劳动工资统计监察,以保证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7条 各级劳动工资统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政治、经济理论和劳动工资管理的基本知识,努力钻研统计基础理论和统计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水平,使铁路劳动工资统计更好地为铁路改革和现代化服务。


  第8条 部以前颁发的关于劳资统计各项规定与本规则不符时,均以本规则为准。本规则的修改和解释权在铁道部。


第二章 职工人数


第一节 职工的范围


  第9条 职工的范围
  全部职工是指由全民所有制铁路企业、事业、机关及其附属机构直接组织、安排生产或工作,并由其直接支付工资的全部人员。
  一、全部职工中不包括下列人员:
  1、领取国家补贴的民办教师。
  2、从企业领取原材料,在自己家庭中进行生产的家庭工。
  3、经主管部门批准,发包给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半制品加工、装配、包装等工作所使用的人员。
  4、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发包给集体所有制单位的拆洗缝补、房屋修缮、装卸、搬运、短途运输等工作所使用的人员。
  5、根据国务院国发(1981)181号文件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有计划从农村就近动用,参加铁路、公路、输油输氧管线、水利等大型土石方工程工作,工程结束后立即辞退,不得调往新施工地区的民工。
  6、参加企业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
  7、全民所有制单位中,已由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及其他坏分子。
  8、全民所有制的社会福利企事业中以国家救济为主的人员。
  9、经领导批准停薪留职,自费上电大,出国探亲,自费出国以及离单位自谋出路,保留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身份的人员。
  10、已正式办理手续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含因工作需要经主管部门批准留用或聘用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
  11、铁路沿线小站或养路工区等由职工合伙组成的伙食团聘请的炊事员,临时使用的零星修缮人员,六个月以下的临时性代课教员。
  12、车站使用的亦工亦农装卸人员。
  二、在统计全部职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各基层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应按“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进行统计。如代培人员、借调人员、带工资学习人员、援外及出国劳务人员、工会工作人员等,均由直接支付工资的单位统计。
  2、各单位由工资科目开支的人员以及工资科目以外其他各项经费(如搬运费、材料费、装卸费、加工费、公杂费、劳保福利费、医药卫生费、工会经费及其他各种业务费与附属机构的业务收入等)开支的人员,均应列入全部职工中。
  3、新增加的人员,从其报到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放当月工资,即可算为本单位的人员。对于自然减员、不带工资参军、上学的人员,从其离开之日起即不再算本单位的人员。但调往其他单位的人员,如已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其期末人数和平均人数均应由原单位进行统计,调入单位从发放工资之日起统计。
  4、全民所有制职工与集体所有制职工混合在一个单位生产和工作的,基本上应按单位的所有制性质来进行统计,但因具体情况比较复杂,需分别处理:
  (1)凡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以集体指标招收或由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抽调、并入、借用、委托代培人员,一律由全民所有制单位统计。
  (2)如原为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正式调至集体所有制单位,并由集体所有制单位支付工资,不论是否仍保留全民所有制职工身份、都由集体所有制单位统计。
  5、劳动服务公司的人员参加全民所有制单位生产或工作时,应分不同情况处理:
  (1)如由集体所有制的专业队承包全民所有制单位生产或工作时,可按发包工处理,专业队作集体所有制单位统计,全民所有制单位不予统计。
  (2)劳动服务公司系单纯向全民所有制单位提供劳动力,由全民所有制单位直接组织领导和安排生产,应由全民所有制单位视用工情况分别作临时职工或计划外用工统计。
  6、铁路多种经营企业及其人员:凡自经济效益与工资总额挂钩后富余出的人员,在主业以外举办的、经工商部门批准有照经营、价格和收费标准经地方物价部门批准、照章纳税,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应为多种经营企业。在多种经营企业工作并领取工资者,应为多种经营人员,在计算“万含”、“百含”时单独统计;在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时,应将这部分人员剔出。未从原工作单位划出或转产、停产单位的人员不得列入。
  7、各种合营单位、华侨或港澳工商业者经营和外资经营单位的职工:是指在全民与集体合营、全民与私人合营、集体与私人合营、中外合营、华侨或港澳工商业者经营、外资经营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员。全民与集体合营单位包括与乡(村)集体所有制单位合营,在统计职工人数时,应包括参加劳动的乡(村)劳动力。在统计中外合营、华侨或港澳工商业者经营的外资经营单位职工人数时,不包括外籍职工和港澳职工。
  8、临时抽调参加防洪、抢险、救援、抗震等工作的职工,应由原单位统计在原来的部门、职工分类及生产组内。
  9、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代管地方铁路和厂矿企业专用线的工作人员,其人数由负担工资的各该主管部门或委托企业单位统计。铁路单位代办厂、矿企业专用线业务以及机车车辆设备修理工作的人员,应由铁路单位按职工统计。
  10、要正确划分用工或发包的界限。铁路单位的工作任务发包给其他企、事业单位,不论其是否属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这项任务的所有人员由承包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统计。不论是乡(村)的建筑队、搬运队,不论是城镇街道组织的建筑队、搬运队,与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是承发包关系(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签订承发包合同者为准),其人员不受铁路单位组织或支配,也不享受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劳动保险福利待遇,因此这些人员不按职工统计。
  11、开除公职留用察看和劳动教养的人员,仍应包括在全部职工中。
  12、职工应征入伍后,原单位照发全部或部分工资,仍应作为职工统计。但待业青年参军,由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发给补贴的人员,不按职工人数统计。
  13、企、事业单位,招聘录用的人员应包括在全部职工的范围内(不包括招聘的离退休人员)。
  14、富余人员的统计问题
  经过整顿企业劳动组织后抽出来脱离原单位的富余人员,按以下原则统计:
  (1)调整到新的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由新单位统计。
  (2)安排在本单位举办的集体所有制生产或服务单位的,如确已独立核算,原单位可不再进行统计,否则原单位仍应进行统计。
  (3)由劳动服务公司和其他集体单位组织安排,但“保留全民所有制身份”的,原单位也不再统计,应由劳动服务公司或其他单位统计为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
  (4)根据富余人员的要求,经批准离职自谋生计的,从辞退之日起企业可不再统计。
  15、“混岗”人员的统计
  凡是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并支付工资的,以集体指标招收或由集体所有制单位抽调、并入、借用的人员,一律由全民所有制单位统计,列入计划外用工;劳动服务公司和其他集体所有制单位单纯向全民所有制单位提供劳动力,由全民所有制单位直接组织领导和安排生产,均由全民所有制单位视用工情况分别做临时工或计划外用工统计。现在各单位正结合整顿企业劳动组织对“混岗”人员进行清理,凡是已经确实从原岗位抽出来另行组织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生产、服务单位或调离企业的,原单位可不再做全民所有制单位计划外用工统计;凡是没有撤离原岗位,或仅将“混岗”人员名义上划给了劳动服务公司或其他集体所有制单位,“签定劳务或承包合同”,实际上系单纯向全民所有制单位提供劳动力,并没有改变“混岗”的现状,不论其工资是由企业直接发给本人或交集体所有制单位转付,都仍应视为“混岗”,并由企业做为计划外用工统计。


第二节 职工人数按用工制度分组


  第10条 职工人数按用工制度分组
  一、固定职工:是指经国家劳动部门或组织(干部)部门正式分配、安排和批准招收为固定职工的人员。包括出勤的,因故未出勤的;编制内的、编制外的;在职的,在国外工作的;试用期间的以及临时借到其他单位,但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二、合同制职工:是指在用工制度改革中试行的,在国家劳动计划以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考核录用的人员。包括铁路使用的农民轮换工和建筑业使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
  三、临时职工:是指根据国家劳动计划,经各级劳动部门批准临时使用的,到期可以辞退的人员,包括从事季节性、临时性生产和服务工作的人员。
  四、计划外用工:是指国家劳动计划以外,通过各种形式吸收到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由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生产或工作,并支付工资的人员。这一部分人员,不论其工资的经费来源和支付形式,不论是否享受劳动保险福利待遇,不论是否吃商品粮,都应算计划外用工。
  1、计划外用工包括以下几种人员:
  (1)全民所有制劳动单位招收的职工家属,以及街道组织或劳动服务公司介绍到企业参加生产和工作的人员。
  (2)以集体所有制劳动指标招收,或以集体所有制名义招收而实际分配到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顶岗的人员。
  (3)由集体所有制单位抽调、借用、并入和委托代培的人员。
  (4)名义上是发包工,实际上由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直接组织安排生产或工作并支付工资的人员。
  (5)其他在国家劳动计划以外招用的人员。
  2、计划外用工按来源可分为:
  (1)来自农村的计划外用工:是指在国家劳动计划以外,由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通过各种渠道,以“支援”、“协作”等名义所使用的农村劳动力,以及用其他名义使用的临时性质的民工,或者是雇用的农民工(指国务院国发(1981)181号文规定以外从农村招用的农村劳动力)。
  (2)来自城镇的计划外用工:是指从城镇劳动服务公司(队)、街道组织,介绍到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参加生产和工作,以及通过各种形式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


第三节 职工人数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第11条 职工人数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
  为了反映铁路全部职工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人数分布和工资福利情况,将全路的劳动工资统计资料,从国民经济角度出发按照企、事业单位及机关的主要经济、业务职能进行分类综合。
  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基本单位,原则上是以行政上、经济上独立的单位为准,不是以非独立单位来进行划分。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业务时,应以其基本业务为主划分行业,不允许把一个统一管理的单位划分为两个行业。
  独立单位的条件如下:
  1、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
  2、独立核算盈亏,编制独立的资金平衡表或独立编制会计预决算表。
  3、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并在银行独立开户。
  一、铁路运输业:
  是指从事铁路运输的全部人员。包括铁路局及其所属铁路分局、车站、车务段、列车段、客运段、机务段、车辆段、工务段、桥工段、电务段、通信段、供电段、水电段、建筑段、大修队、职工生活供应段、材料厂等单位。还包括除独立工业、建筑业、资源勘探、商业、科研、文教卫生事业外的铁路运输单位。
  铁路运输业按款源可分为:
  1、运营工作。指由运营经费项下开支的人员。包括从事列车运行、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及服务的人员;机车、车辆、线路、桥隧、建筑物及通信、信号设备的维护修理人员;由运营经费开支的职工学校、干部学校、党校人员;机车车辆验收人员。
  后备培训人员:是指在生产岗位及学校内进行培训,为运输生产增长提前准备的人员。
  2、大修工作人员。是指线路、桥隧、电务、建筑大修队和工务段、建筑段、水电段、电务段等铁路运输单位,从事线路、桥隧、建筑物、房屋、通信电线路、信号、水电等设备大修人员,以及各单位承包的其他大修工作的全部人员(均含其他人员)。大修队从事基本建设工程的人员仍应列入大修工作人员项内。
  3、装卸工作。是指从事铁路运输装卸工作并由装卸成本列支的全部人员(含其他人员),包括附属的装卸机械修理站、厂及配件站人员(不论是车站管理或装卸作业管理所管理均应包括在内)。
  4、公安工作。是指铁路运输业公安局(处)所属的全部人员(含其他人员)。
  5、其他工作。是指上述1一4项以外由其他款源支付工资的人员。包括:
  (1)由福利补助金开支的生活福利工作人员。
  (2)由业务收入中开支的餐车、小卖部、站台售货等旅行服务人员。
  (3)由材料费提成开支的材料厂(库)、配件站人员。
  (4)由工会经费开支的工会及其附属机构全部人员。
  (5)由营业外开支的长期学习人员、长期病产假人员、劳动教养人员。
  (6)由营业外列支的铁路运输法院和检察院全部工作人员。
  (7)实行附业核算的水电段、建筑段的工作人员。
  (8)由其他经费(包括清算)中开支的农副业生产人员,封存机车、车辆设备的看管养护人员,援外及出国劳务人员。
  二、工业:
  是指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单位。包括:
  1、铁路局、工程局所属的独立核算的工厂。
  2、铁道部和各公司所属的独立核算工厂。
  三、建筑业:
  1、土木工程建筑业(施工单位)。是指铁路局所属各工程处(公司)、段、队,铁路工程总公司、铁道建筑总公司及其所属工程局、处、段、队。上述单位承包的线路、桥隧、建筑、通信信号电线路大修等工作的人员亦应列入建筑业。
  2、勘测设计机构。是指由国家预算中勘测设计事业费开支的机构,包括勘测设计院、公司、处、所。
  3、筹建机构与生产准备人员。筹建机构是指新建企业自筹建之日起,正式施工前从事建设准备工作的机构。生产准备人员是指自筹建开始,未投产前准备的全部人员,包括正在熟悉生产过程的人员及为了准备开工投产、新建铁路交付运营前进行培训的人员,铁路局不办理直通运输的临管人员以及工程局办理临时运输的人员。
  四、商业和物资供销业:
  1、商业人员。是指铁路局、铁路工程总公司、铁道建筑总公司的生活供应部门在沿线设置的为职工生活服务的商店、供应站(车)的全部工作人员。
  2、物资供销业人员。物资总公司及物资办事处(分公司)的全部工作人员。
  3、多种经营人员。是指在主业以外举办的多种经营企业的全部人员。
  五、科学研究事业:
  是指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各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劳动卫生研究所、工程机械研究所、规划院;各铁路局、铁路工程总公司、铁道建筑总公司等由事业费开支的科学研究所等。
  六、卫生、体育事业:
  1、卫生事业。是指铁路总医院,各铁路局、工程局、铁路工程总公司、铁道建筑总公司的总医院、中心医院、医院、卫生所、疗养院(所)、卫生防疫站等独立的卫生机构的全部工作人员。
  2、体育事业。是指铁道部火车头体育协会。
  七、教育、文化艺术事业:
  1、教育事业。是指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以及由营业外列支的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公安学校、普通中小学。但不包括工业、建筑业由成本直接列支的附属的普通中小学校,以及职工学校和干校。
  2、文化艺术事业。是指由事业费开支的中国铁道出版社、中国铁路文工团、铁道建筑总公司文工团。
  八、国家机关:
  是指铁道部机关及其直属单位。


第四节 职工人数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分组


  第12条 职工人数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分组
  为满足国家统计局及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局的需要,铁路局、各公司将所属单位按所在地进行省、直辖市、自治区分组。
  一、向铁道部报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铁路职工人数与工资统计表应与报送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局有关数字完全一致。
  二、铁路统计综合单位在向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时,有三种办法:
  1、由基层单位向所在地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统计报表,铁路局、工程局、铁路分局、工程处不进行综合汇总。
  2、由铁路分局和工程处向所在地统计局报送汇总后的劳动工资统计表,基层单位不向所在地统计局报送基层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3、由铁路局、工程局按省、直辖市、自治区综合汇总向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统计综合报表,铁路分局、基层单位、工程处不再向当地统计局报送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以上原则由铁路局、工程局与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局因地制宜协商解决。但地方统计局应考虑铁路劳动工资统计力量,不宜过多的加重专业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汇总工作量。
  三、铁路职工人数与工资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分组应按以下办法综合:
  1、按基层单位所在地进行分组综合。
  2、工程局所属工程处跨越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按工程处所在地进行分组综合。
  3、派驻单位一律按其派出单位所在地进行分组综合。


第五节 职工人数按岗位分组


  第13条 职工人数按岗位分组
  职工按岗位分组对于编制劳动计划,加强定员、定额管理,按比例分配各类生产与非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与服务人员等,合理使用劳动力都有重要意义。为统一口径、统一标准,各单位人事、劳动、计划、财务、统计均应按照执行。
  一、工人或生产人员:
  (一)铁路运输业的工人或生产人员。是指从事铁路运输生产的机车车辆运用,客货运输工作,装卸工作和运输工具、设备、生产办公房屋建筑物等修理养护的人员;运输、车辆、工务、电务等调度人员(包括车流分析及日计划人员);环境保护人员、安全检查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十八点统计、机务段统计组、统计工厂统计人员;各种监察人员(不含党、政、纪监察人员)、财务稽查人员和由运营费开支的科学研究人员;旅客食堂、餐车、食品加工厂及车站和小卖部中直接从事购销业务的人员;为运输生产任务增长需要提前准备的后备培训人员;机车车辆设备的看管人员以及附属单位的工人。
  (二)工业企业的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设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筑大修理的工人。还包括质量检查、安全检查等生产人员。
  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工人。是指在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的工人,不包括基本车间的辅助工人。
  (三)建筑业的工人。是指从事建筑安装、附属辅助生产、综合生产与运输工作的工人。还包括质量检查、安全检查、调度员、试验员、化验员、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人员;电报、电话所、通信机械室等生产人员;关停企业和停、缓建工程的留守工人。
  1、建筑安装工人。是指在施工现场从事建筑安装工作和直接服务于施工过程的工人。包括:
  (1)从事施工前的旧有建筑物拆除、迁移、改移、障碍物清理、砍树及拔树根等施工界内准备工作的工人。
  (2)从事路基开挖填筑和桥涵、房建、给水、隧道开挖等土石方工程;基础及附属工程;有关加固、砌筑等工程;线路上部建筑工程(如铺轨枕、钉道、铺碴、线路改善及其他有关线路工程等);电线路架设、电缆敷设、信号工程;房屋建筑及房屋地区环境布置、电力照明、给水管路敷设、上下水道等工程的工人。
  (3)从事设备安装工程的工人。
  (4)利用本单位自有机械以及配合租赁机械(不包括随机人员)参加建筑安装工程的工人。
  (5)在现场生产预制构件就地安装或就地灌注工人。
  (6)从事施工现场范围内土石方、半成品、原材料运输的工人。
  (7)施工时临时工程(如运土路、栈道等)修建及维修的工人。
  (8)从事施工或竣工时清理现场、整理材料和收尾工作的工人。
  (9)服务于施工过程的测工、试验工、电力工人等。
  (10)从事大型临时设施(如木棚、宿舍、办公室)和由间接费开支的小型临时设施(如茶水棚)的工人。
  (11)由其他间接费开支,从事防雨、防寒、保温、现场道路施工与维修;在施工现场从事工具修理;先进工具试制及新技术试验的工人。
  (12)从事工程返工修理的工人。
  (13)工地仓库的工人。
  (14)冬训、窝工、因故未出勤及调动在途的建筑安装工人。
  (15)在施工现场从事设备变型、矫正及负荷试运转的工人。
  (16)由直接费开支在现场施工的其他工人。
  (17)新建线路正式办理接管前的养护维修的工人。
  (18)现场非标准设备制作工人。
  2、附属、辅助生产工人。包括:
  (1)直接为工程生产预制构件单位的工人。如施工单位附属的混凝土搅拌厂(站),混凝土成品厂,木结构(门窗等)预制厂、大型砌块,钢结构等预制厂的生产工人。  
  (2)提供生产服务的辅助生产单位的工人。如从事机械修理、供水、气、电等单位的工人。
  3、运输工人。包括:
  (1)专门从事厂(场)外材料机具运输的汽车运输队,马车运输队的司机及助手等。
  (2)专门从事材料机具装卸及搬运工作的装卸搬运工人。但不包括施工现场的小搬运工人。
  4、综合生产工人。包括:
  (1)专门从事建筑材料生产的工人。如附属的砖瓦厂、石灰窑、砂石采集、木材采伐、木材加工、水泥厂等单位的生产工人。
  (2)从事机具设备生产的工人。如小型施工机具的生产工人。
  (3)从事废料综合利用的工人。如利用废料从事刨花板、纤维板、炼焦副产品提炼等生产的工人。
  5、其他工人。如从事勘测设计的工人等。
  二、学徒:
  是指在熟练工人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领取学徒工待遇的人员。
  三、工程技术人员:
  是指在工程技术岗位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并已取得工程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包括已取得工程技术职称或大学、中专理工科系学历,但未担负任何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
  1、从事生产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
  (1)是指相当车间一级(如工厂的车间、段站的工区、班组)直接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操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专职从事产品设计、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质量检查、环境保护及运输生产调度等生产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取得技术职称的);还包括通信、电务段的机械室、信号所和电台负责直接操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旧线复测、轨道检查、桥梁鉴定、技术定额测定、机务化验、电务试验、工务大修设计、房屋大修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
  (2)运输业还包括从事机务、车辆、工务、电务、房建、水电、车务、列车、客运段和车站等工作并取得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职称的人员。
  (3)卫生事业是指从事医疗、防疫的高、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不包括护理员、卫生员、电梯工、救护车司机、实验动物的饲养员,为病人做饭的炊事员、理发员)。  
  (4)教育事业的教学人员是指专门从事教学和为教学业务服务的辅助研究人员(不包括实习工厂或车间的工人)。
  (5)商业和物资供销业的业务人员是指直接从事商品、物资供应工作的并已取得工程技术职称的业务员(不包括售货组长、售货员、工人)。
  2、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1)在企业中担负工程技术管理的工作人员,如主管生产的厂长、车间主任及计划、生产、生产准备、检查、安全技术、设计、工艺、劳动定额、工具设备、动力、基建、环境保护等处科室管理人员等。
  (2)局、厂、院机关及各基层单位处、科、室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四、管理人员:
  是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含会计、经济、统计专业技术人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及公安系统干事级以上的公安人员,包括长期(六个月以上)脱离生产岗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工人在内。
  五、服务人员:
  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包括:
  1、工勤人员。是指各单位门卫、清扫员、传达员、通讯员、服务员、茶炉工(不包括为旅客服务的),非生产用的汽车司机及其助手、管理机构的瓦工、木工、电工、钳工、园艺工、电梯工。
  2、警卫消防人员。是指公安局(处)、公安分局(分处)、法院、检察院干事级以下的从事保卫,警卫、消防工作人员。不包括业余的巡守、消防人员。
  3、文教卫生人员。是指职工学校、干校、党校、报社的全部工作人员;电视大学工作站人员;职工业余大学工作人员;业余文化技术教育人员;文化宣传工作人员(文化宫、俱乐部、宣传站、图书馆、电影放映队的全部工作人员);各单位附属不独立的卫生所、保健站及技工学校、中小学全部工作人员。
  4、住宅管理维修与生活福利人员。是指住宅管理和维修人员(指单位自设的房管和维修人员)、食堂、哺乳室、托儿所、浴室、乘务员公寓、招待所的全部工作人员。
  六、其他人员:
  是指从事工作与企业生产基本无关的人员。包括:
  1、农副业生产人员。是指专门从事农、林、付、渔业生产或自办农场的全部人员。
  2、长期学习人员。是指脱产为六个月以上人员,入大、中专、技工学校、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学习或进修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3、长期病伤假人员。是指请病假连续6个月以上的人员。包括6个月以上伤假、产假人员。
  4、援外及出国劳务人员,是指支援外国工作及为国外提供劳务的人员。
  5、派出外单位工作人员。是指离开本单位被派到外单位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包括派往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并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6、其他。是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超过六个月以上的人员、自动离职,被拘留人员、逮捕未判刑人员、劳动教养人员、留职离岗休假人员、退养人员。还包括列入商业中的全部多种经营人员。


  第14条 职工人数的复合分组
  一、女职工:是指全部职工中女性职工人数。
  二、政治工作人员:是指从事党、工、团工作的全部人员以及负责训练民兵的武装干部。包括:党校、干部学校、报社、文化宣传工作人员等。
  三、计件人员:是指实行计件工资制、包工制、按营业额提成办法支付分成工资的人员。
  四、保卫工作人员:是指各单位从事保卫工作的管理人员。
  五、直接生产人员:包括工人或生产人员、学徒、从事生产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
  六、非直接生产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


第六节 职工人数按包干范围分组


  第15条 职工人数按包干范围分组
  一、“万含”范围:是指铁路局实行万换算吨公里工资含量包干单位,包括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的运输业、工业、建筑业中勘测设计机构、商业(扣除多种经营)、科研事业、文教事业、卫生事业。
  二、“百含”范围:是指建筑业中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单位,包括土木工程建筑业(施工单位)。
  三、其他范围:是指“万含”、“百含”范围以外的单位。包括商业中的多种经营企业,建筑业中筹建机构和生产准备人员。


第七节 铁路运输主要生产组分组


  第16条 铁路运输业主要生产组人数的分组
  1、机车乘务人员:是指驾驶电力、内燃、蒸汽机车的司机长、司机、副司机、司炉(包括部、局备用机车及出租机车)。
  2、蒸汽、内燃、电力机车修理人员:是指机务段(拆返段)检修、设备车站从事机车架洗修、定修、段做厂修、轮对修理、加装改造、配件生产及机械设备保养与修理工作的全部生产工人,不包括材料室(库)的材料工和运搬工、汽车司机、冬季取暖焚火及采暖设备维修人员及机车轮对换件修人员以及承担与机车修理工作无关的人员。
  其中设备维修人员:是指机械设备(包括工具、计量)保养与修理工作的全部生产工人。
  3、机车轮对换件修人员:是指机务段从事机车轮对换件修理的全部生产工人。
  4、蒸汽机车上煤、上水人员:是指机务段、折返段从事卸煤、码垛、机车上燃料、上水、上砂、清灰的人员。
  5、内燃机车上油人员:是指机务段、折返段从事内燃机车上油上砂全部生产工人以及油库全部生产人员(包括油库巡守消防人员)。
  6、机车整备人员:是指机务段、折返段内机车整备、转向、段内扳道等整备人员。
  7、给水人员:是指从事给水机械设备运用及给水设备保养维修人员。
  8、电力人员:是指发配变电所的生产人员及动力、照明设备保养维修人员。还包括自动闭塞区段全部电力维修及发配变电所生产人员。
  9、电力供电人员:是指接触网工区的全部生产工人。包括接触网的轨道车人员,牵引变电所的全部生产工人,供电段附属检修工厂的全部生产人员。
  10、车辆修理人员:是指从事客货及机械保温车辆段修、段做厂修的全部生产工人。不包括设在设备车间为列检服务的供风人员、红外线设备检修人员。还不包括材料室(库)的材料工、运搬工、汽车司机及冬季取暖焚火的采暖设备维修人员。
  其中设备维修人员:是指机械设备保养与修理工作的全部生产工人。
  11、列车检查人员:是指列检(驻在)所的全部生产人员。包括客货运列检、装卸修、爱车点及设在设备车间为列检服务供风人员及红外线测试、检修人员。
  12、车辆站修人员:是指从事车辆站修(临修、轴检、辅修、换冬油等)的全部生产人员。不包括设在站修的油线及设备维修人员。
  13、客车库列检人员:是指客车库列检的全部生产人员,包括车电库检人员、空调、发电车的检修人员,不包括客车清扫人员。
  14、机械保温车乘务人员:是指机械保温列车上的全部乘务人员。包括检车乘务员。
  15、检车乘务人员:是指跟随客货列车的检车员、车电员、空调乘务人员。
  16、洗罐人员:指罐车洗刷的全部生产人员。
  17、车辆段客车上水人员:是指由车辆段管理的专职从事旅客列车上水的全部工人。
  18、车站客车上水人员:是指由车站管理的从事旅客列车上水的全部工人。
  19、车站运转人员:是指从事行车的人员。不包括车站调车组人员。
  其中:编组站、区段站运转人员。
  20、车站调车组人员:是指车站从事调车作业的调车组人员。
  其中:配有专用调车机车的车站调车组人员。
  21、车站客运工作人员:是指车站从事客运工作的全部生产人员。
  22、车站货运工作人员:是指车站从事货运工作的全部生产人员。
  23、车站车客货兼作的站务员:是指在车站既从事行车、又从事客运和货运工作的站务员。
  24、车站装卸人员:是指从事车站货物、行李、包裹装卸、搬运的装卸人员,装卸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人员和装卸机械值班人员以及附属的装卸机具修配厂的生产工人。
  25、列车客运乘务人员:是指在旅客列车上的全部客运工作人员(含餐车工作人员)。
  26、列车运转乘务人员:是指旅客及货运等列车的运转车长、副车长、零担列车的列车货运员。
  其中:运转车长(包括副车长)。
  27、线路维修人员:是指从事线路养护维修的全部生产工人,包括养路机械化的各种司机、路基工队的全部生产工人。还包括工务段自办线路中修人员。
  其中:路基维修人员:是指路基养护维修的全部生产工人。
  28、桥隧维修人员:是指从事桥梁、隧道、涵洞、明峒、明渠、防护设备、御土墙及河流调节建筑物等养护等维修的全部生产工人。不包括隧道通风及照明人员。
  29、线路巡守人员:是指在线路上做巡道工作的线路工(巡道工)。
  30、桥隧巡守人员:是指从事桥隧及坍方落石地点的巡守人员。
  31、道口看守人员:是指工务段为看守道口而配备的道口看守员。
  32、工务段附属工厂人员:是指工务段辖工厂的全部生产工人,不包括枕木接拼镶补人员。
  33、线路大修人员:是指大修段(队)和工务段从事线路和路基大修的全部生产工人。包括大修段(队)自办线路中修人员。
  34、桥隧大修人员:是指大修段(队)、工务段、桥工段从事桥隧大修的全部生产工人。
  35、电务大修人员:是指电务大修(段)队、电务段、通信段从事通信电线路及信号设备大修的全部生产人员。
  36、通信修理人员:是指从事通信设备,电线路维持、维修、中修、检修的全部生产人员。
  37、信号修理人员:是指从事信号,设备维持、维修、中修、检修的全部生产人员。
  38、电报人员:是指从事报务的全部生产人员,包括电报所、无线电台的全部生产人员。
  39、电话人员:是指从事话务的全部生产人员,包括电话所的全部生产人员。
  40、房屋建筑维修人员:是指从事各种房屋建筑物维修的全部生产人员。
  41、取暖焚火人员:是指建筑段从事各种房屋冬季取暖焚火和燃料运输人员。
  42、房建大修人员:是指建筑段从事各种房屋建筑物大修的全部工人。
  43、运输调度指挥人员:是指路局、分局从事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调度人员。不包括工务、电务、车辆调度人员及十八点报告统计人员。
  44、其余生产组人员:是指未列入1至43项人员内的从事运输生产的其余生产人员。


  第17条 铁路运输业主要生产组人数分组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各生产组内包括顶替定员的学徒工、练习生、实习生、临时工及计划外用工,不包括后备培训人员、其他人员。
  二、各生产组人员均按实际担任的工作岗位进行统计。生产组人员抽调从事其他工作或行政管理工作连续在六个月以上时,无论职名是否变更,均按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统计。
  三、各生产组人员范围的具体职名详见附件四。


第八节 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


  第18条 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
  一、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的实有人数。已经招用但到期末尚未报到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招工指标均不得做为期末人数统计。
  二、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
  1、月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日数除求得。节(假)日实有人数以节(假)日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在计算时亦可以上月末人数,加上当月增加人员自增加之日起至月末折算的月平均人数,减去当月减少人员自减少之日起至月末折算的月平均人数。
  例如:某机务段上月末人数为1000人,6月11日调入30人,21日调出90人,则该机务段6月份的平均人数为:
        20日×30人 10日×90人
  1000人+至至至一-至至至=990人
           30日     30日  
  在计算时还可依其领取工资的人数作为月平均人数。领取全月工资的按一人计算,领取半月工资的按二分之一人计算。
  开工不满全月的单位(其中或期末开工),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开工后各天实际拥有人数相加之和,被全月的日历日数除(尽管其开工不满全月,也应以全月日历日数去除)。
  例如:某工厂是6月29日开工的,29日、30日的实有人数各为1800人,则该工厂6月份的平均人数为1800人×2日÷30日=120人。
  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事业和机关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相加之和被二除求得。
  2、季平均人数。是以报告季中各月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三除求得。
  3、上半年平均人数。是以上半年内各月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六除求得。也可以第一、第二季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二除求得。
  4、年平均人数。是以十二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或以四个季度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四除求得。
  开工不满全季(半年、年)的单位,在计算报告季(半年、年)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开工后各月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期月数去除求得。


第九节 职工增减变动情况


  第19条 职工的增加来源和减少去向变动统计
  一、职工增加来源和减少去向变动统计范围:是指固定职工和合同制职工。
  二、新增固定职工和合同制职工人数:是指在报告期内新吸收进来的固定职工和合同制职工。
  1、从农村招收的人员。是指从农村劳动者、农村的学生及农村来的计划外用工中吸收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来自农村的补充自然减员的人数。
  2、从城镇招收的人员。是指从城镇社会青年与其他待业人员及城镇来的计划外用工(不包括使用的城镇集体职工)中吸收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来自城镇的补充自然减员的人数,不包括来自城镇的由国家统一分配的人员。
  3、统一分配的复员军人。是指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企事业、及机关中工作的复员军人,不包括复员回农村参加生产后,又被企事业及机关吸收的人员,这一部分人员应计入从农村招收的人员人数中。
  4、统一分配的转业军人。是指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企事业及机关工作的转业军人。
  5、统一分配的大学、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是指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企业、事业及机关工作的大学、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
  6、停薪留职人员复职。是指自谋职业停薪留职后又复职的人员,自费上大学、出国探亲又回原单位的人员。
  7、临时工转为固定职工或合同制职工的人数。是指经国家劳动部门批准,由临时工转为固定职工或合同制职工的人数。
  8、由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转入人员。包括因所有制改变而转入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和由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以及计划外用工中使用的城镇集体职工中选招入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并由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支付工资的固定职工和合同制职工。
  9、其他。是指除以上几类人员以外,新增的其他固定职工和合同制职工。包括落实政策重新安置的人员和安置的归国华侨、难侨人员,退养顶替的人。
  三、调入职工人数:
  1、由铁路系统外其他单位调入的人员。是指由铁路系统以外的全民所有制单位调入铁路工作的人员。
  2、由铁路系统内其他单位调入的人员。是指由铁路系统内其他局、厂、院、校等调入本单位的人员。
  3、由局管内单位调入的人员。是指由本局管内所属单位调入的人员。
  四、减少的固定职工和合同制职工人数:是指离开全民所有制单位,并不再由全民所有制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这些人员包括:
  1、离休。
  2、退休。
  3、退职。
  4、停薪留职。是指经单位批准,自费上大学,出国探亲以及离开单位自谋出路,停发工资保留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身份的人员。
  5、参军。不包括职工带工资参军和职工待业子女参军由单位补贴人员。
  6、转入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包括因所有制改变而转入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和由全民所有制单位调入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固定职工和合同制职工。
  7、开除。
  8、辞退。
  9、终止和解除合同。
  10、死亡。
  11、其他。是指除以上几类人员外减少的固定职工和合同制职工。包括合同制职工自己申请辞退的人员。
  五、调出职工人数:
  1、调出铁路系统外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人员。是指由本单位调住铁路系统以外的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人员。
  2、调往铁路系统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由本单位调往铁路系统内其他局、厂、院、校的人员。
  3、调往局管内单位的人员:是指调往本局管内所属单位的人员。
  六、自然减员的人数:是指离休、退休、退职和职工死亡人数。

第三章 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及其以外的其他收入总额

 

第一节 职工工资总额


  第20条 职工工资总额的组成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各单位凡是根据职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劳动报酬,以及根据国家法令、政策规定支付的其他工资和津贴,不论是由工资科目开支的还是工资科目以外的其他各项经费科目(如搬运费、材料费、办公费、加工费、职工福利基金、企业利润留成与附属机构的业务收入等)开支的,也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支付的,都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二、职工工资总额的组成:
  职工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各种奖金、津贴或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及其他工资等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指按照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照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计时工资;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以及支付给学徒的生活费。
  2、基础工资。指按照中发〔1985〕9号文件的规定以“大体维持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生活费”确定的工资。
  3、职务工资。指按照中发(1985)9号文件的规定,“按照工作人员的职务高低、责任大小、工作繁简和业务技术水平确立的工资”。
  4、计件工资。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
  (1)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的计件工资。包括超过计件标准工资部分的超额工资和非因工人过失而产生废品时的工资。
  (2)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3)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其中计件超额工资。是指计件工人超过定额后所得的工资,即计件工人实得的全部计件工资减去应得的计件标准工资后的数额。
  5、各种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是为了奖励先进,对在生产、工作中有优良成绩的职工,在标准工资以外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
  (1)各种生产(业务)奖。如超产奖、质量奖、提前竣工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年终奖(劳动分红)以及学校教师的超点费等。
  (2)劳动竞赛奖。包括发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的各种实物奖励和奖金。
  (3)节约奖。包括能源、原材料节约奖。
  (4)堵漏保收奖。指从堵漏保收提成中支付的奖金。
  (5)增收节支奖。从行政经费节余中开支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
  (6)安全奖(无事故奖)。各种行车安全无事故奖金。
  (7)其他奖。未列入以上各项奖金的由各种款源列支的奖金等。
  6、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津贴。包括:
  (1)乘务津贴:是指对机车乘务员、列车乘务员、客运乘务人员以及轨道车司车,按出乘时间所支付的津贴(包括临管单位所支付的乘务津贴)。
  (2)施工津贴:也称“流动施工津贴”,是为建筑安装及大修等流动施工单位的职工而建立的津贴。
  (3)野外勘探津贴:是国家对野外勘探人员所建立的津贴。
  (4)夜班津贴:为了补偿职工在夜间工作多付出的劳动消耗而建立的一种津贴。
  (5)取暖补贴:指不同地区冬季取暖补贴。
  (6)地区津贴:指按国家规定对边远地区发放的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地区津贴。补贴办法系根据各地情况按标准工资的一定百分比来计算。
  (7)物价补贴:凡属于受物价调整而发放的各种补贴,不管叫什么名称,不管是国家规定的,还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或主管部门规定的、均应列入。如肉类等价格补贴、副食品价格补贴、水电贴、煤价补贴、粮贴、房贴、酱油醋补贴等。
  (8)岗位津贴:是指按铁道部(1988)铁劳人577号文对机车乘务人员、调车人员、列检人员、车站值班员、运转车长等运输主要工种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所给予的津贴。
  (9)工龄津贴:为连续工龄达到一定年限的职工建立的一种工资性津贴。包括教师的教龄津贴、护士的护龄津贴以及实行结构工资制人员的工龄补贴。
  (10)其他津贴:包括回民津贴、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特级教师津贴、中小学班主任津贴、体育津贴、工长津贴、书报费(直接发给个人的),还包括合同制职工按标准工资15%一18%发给的工资性补贴等。
  7、加班加点工资。是指对法定节假日和公休假日工作的职工发给的劳动报酬,以及在正常工作日以外延长工作时间进行工作的职工发给的劳动报酬。
  (1)轮班(乘务)制人员节日加班工资。是指轮班制、乘务制工作人员在节日工作加发的工资。
  (2)大礼拜加班工资。是指工程、大修单位因工作制度规定,星期日工作所发给的工资。
  8、其他工资。是指对落实政策人员补发的工资(不包括困难补助),保留工资,附加工资以及补发上年的调整工资等。
  三、工资总额中不包括下列各项:
  1、由国家科委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和采用单位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
  2、有关劳动保险方面的费用。如退休金、退职金、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但是由劳动保险费开支的六个月以上长期病伤假人员工资应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3、有关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如医药卫生费或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及集体福利设施费、农村业生产补贴、工会文教费等(但由上述费用支付的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仍应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4、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各项待遇。
  5、由企业基金、企业利润留成或其他费用支付的集体福利费用,上下班交通费、探亲路费、洗理费等。
  6、劳动保护的有关支出。如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按照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九日劳动部等七单位规定的范围对接触有毒物质、矽尘作业、放射线作业和潜水、沉箱作业、高温等五类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支出的保健食品待遇。
  7、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8、差旅费、助勤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9、对来企业工作职工自带工具、牧畜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
  10、因录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
  11、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
  12、计划生育补贴和计划生育奖。
  13、持单据报销的书报费。
  四、工资总额统计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1、由国家科委颁发的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及采用单位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讲课费、稿费、肉类等价格补贴从性质上讲均属于劳动报酬,但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及采用单位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受奖面小,奖金数额较大,由职工受奖单位进行统计比较困难,讲课费、稿费由讲课和写稿人单位统计也同样困难,因此应由支付单位进行统计。为避免影响支付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在工资总额外列示。
  在1989年年报中肉类等价格补贴由于补贴标准、经费来源和发放办法极不统一,不便统计,故暂不计入工资总额,在表外单独列示、资料的搜集方法由各铁路局、铁路工程总公司、铁道建筑总公司所属各单位自行决定,从1990年起,凡由本单位发给的肉类等价格补贴,一律统计在工资总额的物价补贴内。
  2、各单位在统计月、季、年的工资总额时,均应按实发数计算,但对逢节日提前预发下月的工资,仍统计在应发月的工资总额中。
  3、计划外用工的工资总额中,不包括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实际支付给劳动力管理单位的管理费,但与工资无法分开的,则可包括在内。
  4、计划外用工的工资总额统一列入计时工资项内。
  5、职工冬季取暖补贴,在1989年年报中应统计在实发月(季)度的工资总额中,不必按月分摊。发给职工本人的冬煤津贴应按实支数统计,凡属有暖气设备、冬煤津贴不直接发给职工本人的冬季取暖补贴,而是统一拨付供暖单位者,一律不进行统计。从1990年起,职工冬季取暖补贴、无论发给个人或拨给供暖单位,一律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
  五、职工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每一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其计算方法:
             报告期(月、季、半年、年)工资总额
  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
             报告期(月、季、半年、年)职工平均人数


  第21条 职工工资总额还可分为标准工资(基本工资)和非标准工资(辅助工资)两部分。
  一、标准工资(基本工资)是指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包括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
  二、非标准工资(辅助工资)是指标准工资(基本工资)以外的各种工资。


  第22条 工资总额由其他款源列支的主要项目有:
  一、由多种经营提供的工资性支出,是指由多种经营向主业提供的劳务费,而主业用以发放的各种工资性支出,如浮动工资、奖金、津贴等。
  二、由各种提成中支付的提成奖:是指由各种收入提成中列支的奖金,如路外医疗提成奖等。但不包括堵漏保收奖。
  三、由成本直接支付的:是指不通过“包干”结算帐户,而直接由成本列支,如书报费,及部分物价补贴等。
  四、由福利费列支的:是指由福利费列支的水、电、房等补贴。


第二节 保险福利费用总额


  第23条 保险福利费用总额的范围
  一、保险福利费用:是指各单位在工资总额以外实际支付给职工个人和用于集体的劳动保险和福利费用,不包括用于职工的劳动保护费用。保险福利费用的数据资料,应由各基层单位财务部门负责提供。企业单位资料来源,不仅包括由职工福利基金支出的部分,而且还包括由企业营业外支出、企业基金或利润留成、工会文教费、企业管理费支出的部分。预算单位资料来源包括由职工福利费、公务费、差额补助费等支出的部分。
  由劳保福利费用开支的医务人员与集体福利机构人员以及六个月以上长期病伤假人员的工资,因已统计在工资总额中,在保险福利费用总额中不再重复计算。
  二、保险福利费用总额的组成:
  (一)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在职职工保险福利费用:
  1、医疗卫生费。指实行公费医疗铁路单位职工的医疗经费、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的医疗补助费、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企业医疗机构的医务经费等。事业及机关职工的公费医疗经费以及未参加公费医疗单位职工的医药费。
  2、职工死亡丧葬及抚恤费。指职工死亡的丧葬费、丧葬补助费和所遗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费、救济费、生活补助费以及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死亡时的丧葬补助费等。
  3、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指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实际支付的定期补助和临时性补助。
  4、文娱体育宣传费。指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实际支付的文娱体育宣传费。不包括学习费。
  5、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指对职工浴池、理发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设施各项支出与收入相抵后的差额补助费。
  6、集体福利设施费:指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集体福利设施费用,如职工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修理费用、职工宿舍的修缮费用等,不包括由企事业、机关自筹经费开支的职工福利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7、计划生育支出。指发给职工的独生子女补贴费、保健费。计划生育奖等。
  8、交通费补贴:指对宿舍离企事业、机关较远,需要乘公共电、汽车或自行车上、下班的职工,按国家规定发给的补贴。
  9、洗理、卫生费。指发给职工的洗澡、理发费和卫生费。
  10、农副业生产补贴。包括农副业生产时开办费和亏损补贴。
  11、其他。指未包括在上述保险福利费用中的其他补贴如探亲路费等。
  (二)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非在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
  1、离休金。指发给离休人员的工资和按1982年国务院《关于发布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发给符合规定的离休人员相当1至2个月标准工资的生活补贴。
  2、退休金。指发给退休人员的退休费。
  3、退职生活费。指按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发给退职人员的退职生活费。
  4、丧葬抚恤救济费。指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死亡的丧葬费、丧葬补助费以及所遗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费,救济费和死亡丧葬补助费。
  5、医疗卫生费。指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医疗费、住院费、因工负伤就医路费、因工负伤住院伙食补助费,因工致残,饮食起居需人扶助的离休、退休人员的护理费,以及因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的护理费。
  6、生活困难补助。指按一九八五年国务院《关于发给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费的通知》规定,发给离休、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费及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生活困难补助。  
  7、文娱体育宣传费。指实际支付的文娱体育宣传费。
  8、交通费补贴。指按月发给离休人员的交通费补贴。
  9、其他。包括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易地安置的安家补助费、洗理费、副食品价格补贴、房贴、水电补贴、少数民族补贴等,以及离休人员的书报费。
  10、离休人员保险福利费用总额。指发给离休干部的一切待遇、费用总额。如离休人员的工资和生活补贴、因工致伤离休人员的护理费、易地安家离休人员的安家补助费,离休人员的物价补贴、粮贴、房贴、水电补贴、交通费,少数民族补贴、宿舍取暖补贴、医药费、困难补助以及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发给符合规定的离休人员相当于1至2个月标准工资的生活补贴和按国务院国发(1985)6号文件规定,支付给离休人员的生活补贴费等。
  三、离休、退休、退职人数:
  1、截至本年末离休人员总数。指截至本年底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离休干部总数,包括按离休待遇办理的工人数在内。
  2、截至本年末退休人员总数。指截至本年底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退休人员的总人数。
  3、截至本年末领取定期生活费的退职人数。指截至本年底由全民所有制铁路单位按月发给生活费的退职人员的人数,不包括领取一次性退职金的退职人数。


第三节 职工工资总额、保险福利费以外的其他收入总额


  第24条 职工工资总额、保险福利费以外的其他收入总额
  全民所有制、城镇集体所有制和其他所有制单位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和劳保福利费以外的全部货币和实物收入。
  一、劳动收入:指职工从本单位获得的工资总额以外的劳动收入。包括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保健食品待遇、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合理化建议奖、稿费、讲课费、各种业余劳动收入、各种经营管理收入提成及其他。
  1、保健食品待遇。是指按1963年7月19日劳动部等七单位规定的范围对接触有毒物质、矽尘作业、放射线作业和潜水、沉箱作业、高温等五类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包括实物和现金)。除此以外发给职工的保健性质的津贴应算工资总额,不应列入本项。
  2、各项业余劳动收入。指由单位(含车间、科室、班组)组织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服务咨询或其他活动而得到的收入(已有明文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的除外),并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的部分。
  3、各种经营、管理收入提成。指按规定不列入工资总额和劳动福利费从单位经营、管理活动收益提成中以各种名目支付给职工的收入。包括:文化馆系统增加各类娱乐项目(如录像、电子游艺)的收入提成;教育系统办培训班、函授班、勤工俭学的收入提成;卫生系统的优先就医,特级护理等收入提成;科研系统有偿服务的收入提成;企业承接外来业务的收入提成;商业系统的柜台出租等收入提成;推销员、采购员的承包费提成;设计部门超额及有偿服务收入提成;本单位派到外单位搞授助、劳务等活动的收入提成;单位之间互相服务、咨询等各种合作的收入提成;单位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与外单位交往而收取的回扣、好处费、手续费等收入提成;其他各种经济活动或非经济活动的收入提成。
  4、其他。指未计入工资总额,也未包括在上述收入的由本单位支付的其他劳动收入。
  二、非劳动收入:指按规定不列入工资总额和保险福利费的与本单位职工个人劳动无直接关系的货币和实物收入。
  1、各种实物折价收入。指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和保险福利费内的免费或减价卖给职工的各种实物折价。包括从工会会费、行政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劳动保护费、生产基金,以“食堂节余”名义和其他费用及收入中开支的实物(包括单位附属机构及农副产品基地提供的各种实物)。
  2、承租人风险保证金。指承租人根据租赁经营合同规定而得到的风险保证金。
  3、其他。指未包括在工资总额和保险福利费内,也未包括上述各项收入的,而由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货币收入。包括单位附属机构上缴的收益提成;发给本单位职工的股息、红利及其他难以归类的各种收入。
  三、支付给外单位人员的各种收入:指本单位支付给外单位个人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包括支付给外单位个人的创造发明和自然科学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稿费、讲课费、劳务费、咨询费、服务费和各种手续费、好处费、股息及其他名目的奖励酬金等。不包括给外单位的承包、劳务、合作、援助、咨询等费用。


第四节 工资效益统计


  第25条 工资效益统计
  工资效益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工资总额与产出的的劳动成果的比率。
  一、铁路运输业万换算吨公里工资含量:是指每完成一万换算吨公里的运输周转量,实际支出的工资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含量内实际支出的工资总额(元)
  万换算吨公里工资含量=----------------
               运输周转量(万换算吨公里)
  根据含量包干实施细则的规定,含量内实际支出的工资总额是指报告期内“万含”单位的工资总额减去以下项目:
  (1)计划外用工工资。
  (2)当年接收复员转业军人工资。
  (3)当年落实政策人员工资。
  (4)当年批准增加厂矿专用线代办维修人员工资。
  (5)铁道部颁发的奖金。
  (6)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奖金。
  (7)节约原材料、能源奖金。
  (8)堵漏保收奖金。
  (9)物价补贴(按规定扣除部分)。
  (10)由部负担的主要工种岗位津贴。
  (11)由多种经营提供的工资性支出。
  (12)由各种提成中支付的提成奖。
  (13)直接由成本、福利等支付的。
  (14)由部核定的其他补贴。
  二、建筑业百元产值工资含量:是指企业每完成百元产值所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含量内实际支出的(工资总额(元)
  百元产值工资含量=---------------------
           计算含量时所用的建筑业总产值(百元)
  说明:
  1、建筑业总产值。包括:
  (1)施工产值。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大修理产值、现场非标准设备制作产值。
  (2)建安附属生产外销构件产值。是指施工单位所属的内部核算的结构件厂、车间等向外单位销售的预制构件价值。主要包括围绕建筑施工需要而生产的木或钢门窗,金属构件、混凝土构件、商品混凝土等建筑制品和半成品。
  (3)建安附属运输产值。是指施工单位附属的运输车队按吨公里(或人公里)计收运费的产值。
  (4)建安附属对外勘察设计产值。是指施工单位内的勘察设计机构对外承担的科研、勘察、设计、咨询等工作而取得的劳务收入。
  2、计算含量时所用的建筑业总产值。是指建筑业总产值中减去以下项目:
  (1)自购料价差。
  (2)实行计划利润增加的产值。
  (3)营业税。
  (4)其他。
  3、“含量”内实际支出的工资总额:是指报告期内“百含”单位的工资总额减去以下项目:
  (1)物价补贴(按规定扣除部分)。
  (2)由窝工费开支的工资。
  (3)由多种经营提供的工资性支出。
  (4)由各种提成中支付的提成奖。
  (5)上述以外的由其他款源支付的。
  三、工业产品产量工资含量(待定)。


第四章 劳动生产率


  第26条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它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工作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统计的目的,在于计算不同时期运输业、工业、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实际达到的水平及其变动的程度和趋势,检查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可靠的数据。


  第27条 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
  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以计算运输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主,即以运输周转量(换算吨公里)表现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和对比,分别计算以下几种劳动生产率。
  一、铁路运输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铁路运输换算吨公里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说明: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不包括援外及出国劳务、多种经营人员(以下同)。
  二、铁路运输业中运营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铁路运输换算吨公里
  运营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全部运营工作人员平均人数  
  三、铁路运输业中装卸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装卸作业实重吨
  装卸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全部装卸工作人员平均人数
  四、铁路运输业中大修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自办大修工作量
  大修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全部大修工作人员平均人数


  第28条 铁路运输业中基层站段及主要生产组人员劳动生产率
  一、机务段劳动生产率
  1、机务段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每人每年(季、月) 乘务区段总重吨公里(万)+(架修台数×折算系数)
  完成总重吨公里(万)=-----------------------
                 机务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说明:
  (1)乘务区段总重吨公里:见机报2“机车工作成绩及燃料消耗表”中总重吨公里。
  (2)架修台数:见机报1“机车运用及检修状况报表”中架修台数。
  (3)工作量中均不包括委外工作量(以下同)
  (4)架修一台折算系数:①蒸汽机车为1000万总重吨公里。②内燃、电力机车为3000万总重吨公里。
  2、机车乘务人员劳动生产率(蒸汽、内燃、电力机车乘务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
                        机车总走行公里(公里)
  机车乘务人员每人每年(季、月)平均走行公里=------------
                       机车乘务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
  (1)机车总走行公里:见机报至2“机车工作成绩及燃料消耗报表”中机车总走行公里。
  (2)机车乘务人员人数:见统劳报7(以下同)。
  3、机车修理人员劳动生产率(蒸汽、内燃、电力机车修理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
                换算洗修(定修)台数(台)
  机车修理人员每人每年(季=---------------
  、月)修理机车台数(台)  机车修理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换算洗修(定修)台数:见机报至1“机车运用及检修状况报表”中段修机车台数。包括外委检修台数,还包括轨道吊、抓煤机修竣台数以及代固修竣台数。
  4、蒸汽机车上煤、上水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日均天然煤上煤吨数(吨)
  蒸汽机车上煤上水人员 =-----------------
  平均每日上煤吨数(吨)   机车上煤、上水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日均天然煤上煤吨数:铁煤至19“铁路用煤动态月报”中9、17、18三项之和。不包括上述外的其他用煤。
  5、内燃机车上油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日均上油吨数(吨)
  内燃机车上油人员平均每日上油吨数(吨)=--------------
                       机车上油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日均上油吨数:铁油5“铁路燃油动态月报表”中13、17、21一24项之和,不包括上述外的其他用油,如润滑油及机油等。
  6、机车整备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日均机车出入库台数(台)
  机车整务人员每人每日整备机车台数(台)=--------------
                       机车整备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日均机车出入库台数:是指日均机车出库入库台数之和。取自机务段(折返段)整备日志〔也就是出入库(段)经过闸楼的工作日志记录的次数〕。
  机务段工作量折算系数表(略)。
  二、水电段劳动生产率
  1、水电段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平均每人维修的      换算电力、水道线路公里(公里)
  换算电力、水道=--------------------------
  线路公里(公里) 水电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不包括水电大修人员)(人)
  2、电力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每人每年(季、月)        供电度数(度)
  完成供电度数(度)=----------------------
            从事电力的电力生产人+管理服务、员平均人数
            其他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水电不易分开的管理、服务和其他人员可按给水、电力人员比重比例分摊。
  3、给水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1)
  每人每年(季、月)           供水吨数(吨)
  完成供水吨数(吨)=---------------------
             从事给水的管给水生产人+服、其他人员
             员平均人数平均人数(人)
  说明:水电不易分开的管服和其他人员可按给水、电力人员比重比例分摊。
  (2)
                总换算公里数(公里)
  平均每人维修换算=--------------------
  公里数(公里)  从事给水的管给水生产人+服、其他人员
           员平均人数 平均人数(人)
  说明:给水生产人员包括水道工长和水道工以及给水机械维修的全部人员
  4、给水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1)
                         换算水道公里(公里)
  给水人员平均每人维修换算水道公里数(公里)=------------
                        给水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①换算水道公里换算系数详见《给水设备换算公里系数表》
     ②换算水道公里设备数量以技术履历薄设备数字为准,不包括未安装及其备用的设备。
  (2)
                 日均供水吨数(吨)
  给水人员每日供水吨数(吨)=-------------
                 给水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日均供水吨数:见给水报一2“给水运用管理报告”中供水量。
  5、电力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电力人员平均每人 换算电力线路公里(公里)
  维修的换算电力线=--------------
  路公里数(公里) 电力人员平均人数(人)
           人数(人)
  说明:换算电力线路公里:以技术履历薄设备数为准,不包括未安装及其备用的设备、电力机车牵引区段的接触网变配电所、无人值班配电所。包括电务部门管理的自动闭塞区间的电力线路及变、配电所。
  6、水电大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水电大修人员每人    水电大修自行完成工作量(万元)
  每年(季、月)完成工=-----------------
  作量(元)       水电大修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1)水电大修工作量:统修报1“铁路运输设备大修及更新改造统计”报表中由大修人员自行完成的工作量(包括外委工作量及由民工、发包工完成的工作量)。  
  (2)水电大修人员平均人数:应将民工、发包工人数包括在职工人数中,并单独注明。
  水电段工作量折算系数表(略)。
  三、车辆段劳动生产率
  1、车辆段(不包括机械保温车辆段)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换算段修辆数(辆)
  每人每年(季、月)完=----------------
  成段修换算辆数(辆)  车辆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2.车辆修理人员(不包括机械保温车)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车辆修理人员每人  段修车辆换算辆数(辆)
  每年(季、月)修=----------------
  车辆数(辆)   车辆修理人员平均人数(人)
           平均人数(人)
  说明:段修车辆换算辆数:统车报一1“客、货车检修成绩报表”中客货车修竣辆数(包括代他部门及外局修竣辆数)。
  3、列车检查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日均客货车通过修辆数(辆)
  列车检查人员每人 =---------------
  每日检查车辆数(辆) 列车检查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日均客货车通过修辆数包括客、货、混合列车检修辆数。即始发辆数、到达辆数、通过辆数之和。
  4、车辆站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换算站修辆数(辆)
  车辆站修人员每人每年(季、月)站修辆数(辆)=-----------
                         站修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站修车辆数包括货车修竣车数中由站修人员修竣的临修、制动检查(辅修)、轴箱检查、换冬油(包括代他部门修竣的临修、制检、轴检、换冬油辆数)。不包括由列检人员修竣的站修辆数。
  5、客车库列检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客车库检人员  日均客车库检换算辆数(包括本属和外属)(辆)
  每人每日检修=------------------------
  换算辆数(辆)      客车库检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日均客车库检辆数包括入库(或在站修线)由库检人员做的库检客车辆数(包括外局客车),包括在其他线上由库检人员按库检作业过程检修的客车辆数,不包括由列检人员做的检修辆数。
  6、检车乘务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检车乘务人员每人   客车车辆公里(辆公里)
  每年走行车辆公里=----------------
  (辆公里)      检车乘务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同列车客运乘务人员客车车辆公里
  7、车辆洗罐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洗罐车辆换算辆数(辆)
  车辆洗罐人员每人每年=----------------
  完成洗罐车辆辆数(辆) 车辆洗罐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1)罐车洗刷按车调报一1“车辆调度日报(电话)”或车统89“罐车洗刷交接记录单”资料填报。
  (2)洗罐车辆换算系数如下:
  ①普通洗罐每辆=1
  ②特殊洗罐每辆=1.6
  ③每百辆换算洗罐辆数=6辆一般敞车段修
  车辆段工作量折算系数表(略)。
  四、机械保温段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换算段修辆数(辆)
  每人每年(季、月)完=-------------------
  成段修换算辆数(辆)  机械保温车辆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2、机械保温车辆修理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机械保温车辆修理人员每人每   机械保温车换算辆数(辆)
  年(季、月)修理辆数(辆)=--------------
                 车辆修理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段修车辆换算辆数:统车报一1“客货车检修成绩报表”中机械保温车完成数量。
  3、机械保温车乘务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机械保温车乘务人员每人每年     机械保温车重车走行吨公里(万)
  (季、月)重车走行吨公里(万)=------------------
                    机械保温车乘务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机保车重车走行吨公里:见机保车乘务工作报告。
  机械保温段工作量折算系数表(略)。
  五、工务段劳动生产率
  1、工务段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工务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平均每换算线路桥隧=----------------
  公里工务人员数(人) 换算线路桥隧公里(公里)
  2、线路维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线路维修人员平均人数(不包括路基维修人员)(人)
  平均每换算线路公里=------------------------
  线路维修人员(人)       换算线路公里(公里)
  机械保温段工作折算系数(略)。
  说明:换算线路公里:“线路设备统计”中统设报一1之(1)~(8)。包括外委代办维修设备数量,不包括未安装的设备。
  3、路基维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路基维修人员平均人数(人)
  平均每换算线路公里路基维修人员(人)=---------------
                       换算线路公里(公里)
  4、桥隧维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桥隧维修人员平均人数(人)
  平均每百米桥隧维修人员(人)=----------------
                   桥隧换算百米
  说明:(1)桥隧换算公尺:换算率采用现行“铁路工务规则”中规定的换算系数。统设报桥梁1之(4)及隧道涵渠1之(5)。包括外委代办维修设备数量,不包括未安装的设备。
  (2)混合桥按类分别计算。公路、铁路两用桥的公路部分及站内灰坑、渡槽比照圬工桥;倒虹吸管比照涵渠。
  (3)维修长度指需要维修的桥隧建筑物长度。单线桥梁等于全长,双线或多线桥梁等于各线相加;单孔涵渠等于轴长,双孔及以上涵渠等于各孔轴长相加;隧道不论单线或多线,均等于全长。
  工务段工作量折算系数表(略)。
  5、线路大修人员(包括段办大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线路大修人员平均每换    线路大修人员平均人数(人)
  算公里线路大修人员(人)=---------------
                 换算线路大修公里(公里)
  说明:(1)换算线路公里:统修报一1“铁路运输设备大修及更新改造统计报表”中,由大修队自行完成的工作量(包括外委工作量及由民工发包工完成的工作量。
  (2)应将民工、发包工人数包括在职工人数中,并单独注明。
  6、桥隧大修人员(包括段办大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桥隧大修人员每人每年(    桥隧大修工作量(元)
  季、月)完成工作量(元)=-------------
                桥隧大修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
  (1)桥隧大修工作量:统修报一1“铁路运输设备大修及更新改造统计报表”中由大修队自行完成的工作量(包括外委工作量及由民工、发包工完成的工作量)。
  (2)应将民工、发包工人数包括在职工人数中,并单独注明。
  7、桥隧巡守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桥隧巡守人员平均人数(人)
  平均每百换算桥隧米巡守人员(人)=--------------
                    换算桥隧米(百)
  换算线路大修工作量折算系数表(略)。
  六、电务段、通信段劳动生产率
  1、电务段、通信段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换算道岔组数(组)
  平均每人维修的换=---------------------
  算道岔组数(组)   电务段、通信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说明:(1)设备数量以技术履历簿数字为准。不包括未安装及其备用的设备。
  (2)收发(机上)电报封数、通话次数取自铁路电报、电话规则附表一。
  2、通信信号大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通信信号大修工作量(元)
  通信信号大修人员每人每年=-----------------
  (季、月)完成工作量(元)  通信信号大修人员平均人数(人)
  3、通信维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换算电缆公里(公里)
  通信维修人员平均每人维修=---------------
  的换算电缆公里数(公里)   通信维修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换算电缆公里:见“线路设备统计报表”中统报2之(1)通信设备统计报表。包括外委代办维修及已安装的战备设备数量,不包括未安装及备用和封存的各种设备(以下同)。
  4、信号维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信号维修人员平均每人维    换算道岔组数(组)
  修的换算道岔组数(组)=----------------
                信号维修人员平均人数(人)
  5、电报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日均收发报(机上)封数(封)
  电报人员每人每日收发报封数(封)=----------------
                    电报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日均收发报(机上)封数,铁路电报规则附表一1“报务业务报告”中收发报封数(包括确报),不包括译电、加抄、寄、送、话传封数。发报每发一个电报折算一封。
  6、电话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电话人员平均 日均长途记录通话实际次数(次)
  每人日均办理=---------------
  通话次数(次) 电话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日均长途记录通话实际次数:见铁路电话规则附表一1“话务业务报告”中长途及各站养路通话日夜接通话次数之和。
  电务段、通信段工作量折算系数表(略)。
  七、列车段、客运段劳动生产率
  1、列车段、客运段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换算车辆公里
  每人每年(季、月)完=-------------------
  成换算车辆公里数   列车段、客运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说明:(1)如无乘务区段列车公里时,可将运转乘务人员数扣除后计算劳动生产率
  (2)换算车辆公里=乘务区段客车车辆公里+乘务区段列车公里×1(辆公里)
  2、列车客运乘务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列车客运乘务人员每人每年(季    客车车辆公里(辆公里)
  、月)走行车辆公里(辆公里)=-----------------
                   列车客运乘务人员平均人数(人)
  客车车辆公里:按运行乘务客车车辆数及乘务区段公里计算(按正式运行图及春运临时客运列车为准)。
  3、列车运转乘务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列车运转乘务人员每人每年   乘务区段列车公里(公里)
  (季、月)走行公里(公里)=-----------------
                 列车运转乘务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乘务区段列车公里:按实际担当乘务的列车及乘务区段公里计算。即业务室的运转乘务报表。
  八、主要车站劳动生产率
  1、主要车站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每人每日完成换    日均换算办理车数(辆)
  算办理车数(辆)=--------------------
            车站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包括车站装卸人员)
  2、编组站、区段站车站运转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车站运转人员每人每日办理换算车数(辆)
   日均办理换算客货车数(辆)
  =-------------
   车站运转人员平均人数(人)
    --日 均 日 均-- 日均客货
   2×| 办理客+客货作 |-无调中转
     --货车数 业车数-- 办理车数
  =----------------
    车站运转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编组站、区段站站名由各局确定后报部备案。
  3、中间站运转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日均办理列车次数
  中间站运转人员日均办理列车次数=-----------------
                    中间站运转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1)中间站运转人员平均人数=全局车站运转人员平均人数一编组站和区段站运转人员平均人数
  (2)日均办理列车次数
   局管内沿线走行公里   年初年末之和÷2
   ----------=----------×中间站站数
    本局营业公里     全年日历日数
  (3)中间站站数=本局车站总数-编组站-区段站
  4、车站调车组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车站调车组人员每人每日有调车作业车数(辆)
   日均有调车作业车数(辆)
  =--------------
   车站调车组人员平均人数(人)
   --日均 日均客   日均--
   | 办理-货无调+2×客货 |÷2
   | 客货 中转办   作业 |
   --车数 理车数   车数--
  =---------------
   车站调车组人员平均人数(人)
  5、专用调车机车调车组人员配备人数(人)
  计算公式:
            调车人员平均人数(人)
  每台专用调车机车=-----------------
  平均调车人数(人) 专用调车机车日均使用台数(台)
  6、车站客运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车站客动工作人员每人    日均旅客发送人数(人)
  每日发送旅客人数(人)=-----------------
               车站客运工作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客货兼做的站务员按客货各半分摊。
  7、车站货运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车站货运工作人员每人    日均到发货物吨数(吨)
  每日到发货物吨数(吨)=-----------------
                车站货运工作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客货兼做的站务人员按客货各半分摊。
  8、车站装卸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车站装卸人员每年(季  装卸作业吨数(吨)
  、月)装卸吨数(吨)=---------------
              车站装卸人员平均人数(人)
  说明:(1)装卸作业吨数:按装卸部门规定办。
     (2)行包装卸作业吨数:暂按每六件为一吨计算,即每件按167公斤计算。
  编组站、区段站、主要站工作量折算系数表(略)。
  九、车务段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每人每日完
  成换算办    日均办理换算列数(列)
  理列车系=-----------------------------
  数(列) 车务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包括装卸人员、运转乘务人员)
  车务段工作量折算系数表(略)。
  十、房屋建筑段劳动生产率
  1、房产建筑段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房产建筑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平均每万平方米房=------------------
  屋修理人数(人)    房屋换算平方米数(万)
  说明:在计算劳动生产率时,要注意将大修使用的民工包括在内计算。对发包的工程应将发包工作量减掉后计算。
  如工作量无法分开时,可将发包工的工作量与发包工人数一并计算在内,但发包工和民工人数应单独注明。(下同)
  2、房屋大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房屋大修人员每人每年(   房屋大修工作量(元)
  季、月)完成工作量(元)=------------
                房屋大修平均人数(人)
  说明:(1)房屋大修工作量:按(80)铁工务字1438号文件“关于公布《房屋技术状态评定办法》(试行)和《建筑物换算率》的通知”办理资料取自工房报一1。
  (2)应将零小基建、更新改造、外委工作量包括在内,但委外工作量不应包括。
  3、房屋维修人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房屋维修平均每   房屋维修平均人数(人)
  万换算平方米房=-----------------
  屋维修人数(人)  换算房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说明:(1)换算房屋建筑面积:按(80)铁工字1438号文件规定办理,资料取自工房报一2。
  (2)对尚未规定的建筑物和室内外附属设备换算系数可由各局另行研究补充,报部备查。
  房建段工作量系数折算表(略)。
  十一、电气化铁路供电段全员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供电段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平均每接触网公里=----------------
  供电段人员(人)  正、站线接触网公里(公里)
  说明:(1)正站线接触网公里(公里)折算系数
  ①正线接触网每延展公里=1
  ②站线接触网每延展公里=1
  (2)资料来源:技术设备履历簿


  第29条 铁路运输业换算劳动生产率计算办法
  为了比较真实地反映各铁路局运输劳动生产率水平,便于各铁路局之间及本局不同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对比,克服按运输换算周转量计算劳动生产率存在的某些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是在运输四十四个主要生产组劳动生产率、运输其余生产人员占直接生产人员百分比和非直接生产人员、其他人员占生产人员百分比等指标的基础上,进行换算产生出换算劳动生产率。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一、运输主要生产组劳动生产率的项目
  运输主要生产组等单项劳动生产率指标的具体项目如下:

<font size=+1>
  (一)生产人员
  1、运输部门主要生产组
  (1)蒸汽机车乘务员      计算单位:公里/人年
  (2)内燃机车乘务员      计算单位:公里/人年
  (3)电力机车乘务员      计算单位:公里/人年
  (4)蒸气机车修理人员     计算单位:台/人年
  (5)内燃机车修理人员     计算单位:台/人年
  (6)电力机车修理人员     计算单位:台/人年
  (7)机车上煤、上水人员    计算单位:吨/人日
  (8)机车上油人员       计算单位:吨/人日
  (9)机车整备人员       计算单位:台/人日
  (10)给水人员        计算单位:公里/人
  (11)电力人员        计算单位:公里/人
  (12)电气化铁路供电人员   计算单位:人/公里
  (13)车辆修理人员      计算单位:辆/人年
  (14)机械保温车修理人员   计算单位:辆/人年
  (15)列车检车人员      计算单位:辆/人日
  (16)车辆站修人员      计算单位:辆/人年
  (17)客车库列检人员     计算单位:辆/人日
  (18)机械保温车乘务人员   计算单位:万总重吨公里/人年
  (19)检车乘务人员      计算单位:辆公里/人年
  (20)洗罐人员        计算单位:辆/人年
  (21)编组站、区段站运转人员 计算单位:辆/人日
  (22)中间站运转人员     计算单位:列车次数/人日
  (23)车站调车组人员     计算单位:辆/人日
  (24)车站客运工作人员    计算单位:旅客人数/人日
  (25)车站货运工作人员    计算单位:吨/人日
  (26)车站装卸人员      计算单位:吨/人年
  (27)客运列车乘务人员    计算单位:辆公里/人年
  (28)列车运转乘务人员    计算单位:公里/人年
  (29)线路维修人员      计算单位:人/公里
  (30)路基维修人员      计算单位:人/公里
  (31)桥隧维修人员      计算单位:人/百米
  (32)线路巡守人员      计算单位:人/米
  (33)桥隧巡守人员      计算单位:人/百公里
  (34)道口看守人员      计算单位:人/座
  (35)工务段附属工厂人员   计算单位:人/公里
  (36)线路大修人员      计算单位:人/公里
  (37)桥隧大修人员      计算单位:元/人年
  (38)通信信号大修人员    计算单位:元/人年
  (39)通信修理人员      计算单位:公里/人
  (40)信号修理人员      计算单位:组/人
  (41)电报人员        计算单位:封/人日
  (42)电话人员        计算单位:次/人日
  (43)房屋维修人员      计算单位:人/万平方米
  (44)房屋大修人员      计算单位:元/人年
  2、其余生产人员        计算单位:%
  3、后备培训人员        计算单位:%
  (二)行管服务人员       计算单位:%
  (三)其他人员         计算单位:%
</font>

  二、职工人数和人员比重的计算
  (一)职工人数
  1、计算换算劳动生产率的职工人数,是运输业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职工年平均人数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
  2、计算四十四个运输主要生产组劳动生产率的职工人数为各生产组的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
  3、后备培训人员为运输业中的后备培训人员的年平均人数。
  4、行管服务人员为从事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加上管理服务人员的平均人数。
  5、其它人员为运输业的其他人员(不包括援外工作人员)的平均人数。
  6、其余生产人员为铁路运输业生产人员年平均人数减去四十四个主要生产组及后备培训人数。
  7、各类人员如无平均人数时暂按上期末加本期末除以2就得。  
  (二)人员比重计算
  人员比重为各项人员占运输业的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的比重。
          各项人员职工人数
  人员比重=------------
       运输业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
  三、换算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一)单项劳动效率的计算
  1、各单位四十四个运输主要生产组劳动生产率效率指标为实际统计数字。
  2、其余生产人员的效率指标为其余生产人员与运输四十四个主要生产组职工人数之比。
  3、行管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效率指标为行管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各自与生产人员总数之比。
  (二)换算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1、单项效率系数的计算
  (1)以全路各项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标为100,与各局劳动生产率指标比较,求出各项效率系数。即:
       各局单项劳动生产率指标
  效率系数=-----------
       全路单项劳动生产率指标
  (2)用逆算法计算劳动效率指标的人员其效率系数为:
       全路单项劳动生产率指标
  效率系数=-----------
       各局单项劳动生产率指标  
  (3)道口看守人员、路基维修人员、后备培训人员的单项劳动生产率系数为100。
  2、综合换算劳动生产率系数的计算
  (1)首先计算出单项换算劳动生产率系数
  (2)单项换算效率系数=单项指标人员比重×单项劳动生产率系数  
  (3)各单项换算系数之和即为综合换算效率系数。
  3、换算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换算劳动生产率等于各单位综合换算效率系数乘以全路按运输周转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即:换算劳动生产率=全路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综合换算效率系数  
  此办法自一九八九年起实行,以1984年全路各项劳动生产率指标实际完成统计数字做为基数每五年调整一次,按现行客货换算周转量计算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继续执行,并增加一项客运人公里按1∶2.0计算的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
  铁路运输业换算劳动生产率系数计算表(略)。


  第30条 工业劳动生产率
  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以计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主,即以总产值表现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和对比,分列以下几种劳动生产率。
  (一)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二)工业按净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工业净产值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三)工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工人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四)工业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主要产品实物量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生产该项产品的工人平均人数
  说明:
  1、主要产品实物量,指报告期生产并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或合同规定技术要求的合格产品产量,不包括不合格品数量。如产品品种较多时,要折合为标准产品。有外购零件或自有商品零件生产的,需按零件成本占整机成本的比重折算实物量分别予以扣除或计入。
  2、生产该项产品的工人,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所占用的工人。包括自投料开始,到成品包装入库为止,所占用的全部工人。包括:
  (1)原材料预处理加工(如原材料挑选整理、粉碎、溶化、精制、配料等)人员;
  (2)生产工序操作人员;
  (3)车间内的化验(校验)分析人员及保全、保养人员;
  (4)车间内的原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运送人员及灰渣、废弃物处理和排送人员;
  (5)生产过程中其他辅助人员(如为本产品直接使用的除尘岗位人员及车间清扫人员等。但不包括:
  ①原料进厂和成品出厂的仓库保管人员;
  ②原料进厂和成品出厂的科室化验校验分析人员;
  ③综合利用、生产其他产品的人员;
  ④为全厂服务的设备制造、维修和检修专职人员;
  ⑤为全厂服务的烧锅炉和配电的人员;
  ⑥服务人员;
  ⑦其他人员;
  ⑧发包外单位的加工人员。
  3、关、停企业的待处理人员及留守人员,可以不计算劳动生产率,但因种种原因发生季节性、临时性停产时,即使没有产值,其职工人数应计算劳动生产率;企业援外出国劳务人员,因未参加本企业生产劳动,不包括在全部职工中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企业的多种经营人员,因从事非本企业主业劳动,不包括在全部职工中计算劳动生产率。


  第31条 铁路工业企业综合换算产品产量及劳动生产率统计
  为适应工资分配改制度改革,满足对铁路工业企业加强管理的需要,决定设立铁路工业企业产品项目和折算系数以及用综合换算产品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指标。
  综合换算产品,是以各工业企业生产的各项主要产品劳动量消耗比例进行换算的。以此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可比性增大,用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附:铁路工业企业综合换算产品产量及劳动生产率统计表(即统劳报4一2表)的填报说明。
  一、主要产品名称:按铁计〔1989〕130号文附件中“铁路工业企业产品项目和折算系数表”(以下简称“附件”)规定的主要产品项目填报。
  二、总产值合计数:按统劳报4一2表的各主要产品的分项实际数字填报。
  三、产品产量:计算单位按“附件”规定的主要产品的计算单位填报,数量按本企业实际完成数量填报。按总产值计算的其它产品此栏不填写。
  四、换算各类产品的产量:即第一级换算产量,按各主要产品项目及换算各类产品的折算系数,换算成各单位的主要代表产品。
  五、换算综合折算产品的产量:即第二级换算产量,将第一级换算后的各主要代表产品,按照“附件”中换算综合换算产品折算系数,计算各单位的综合换算产品产量。
  六、职工平均人数:指按单位的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不含援外人员)填报。
  七、劳动生产率:用换算综合换算产品产量与职工平均人数计算。
  八、本表由部属机车车辆机械工厂、桥梁工厂、工程机械工厂、木材防腐工厂、工务器材厂、通信信号工厂、轨枕厂、配件厂、水泥厂等填报。


  第32条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计算以自行完成工作量表现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主。为便于分析研究和对比,还可计算建筑安装工人(包括学徒)的劳动生产率。
  1、建筑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自行完成工作量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包括学徒)计算公式:
                      自行完成工作量
  建筑安装工人(包括学徒)劳动生产率=----------
                     建筑安装工人平均人数
  说明: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中不包括援外及出国劳务人员,但包括民工。


第五章 工人工时利用情况


  第33条 工人工时利用情况
  企业工人工时利用情况的每项指标,应以工时(工日)为劳动时间的基本单位,一个工人劳动一个小时的时间为一个工时,劳动一个工作班的时间为一个工日。工业企业按工时(工日)统计,建筑业企业按工日统计。
  1、本月日历工时(工日):本月日历工时指本月日历工日乘以按制度规定每天工作小时计算之和。本月日历工日是指本月每天(包括公休工日)的实际工作与未实际工作的天数之和。
  2、制度公休工时(工日):制度公休工时指制度公休工日乘以按制度规定每天工作小时计算之和。制度公休工日是指在国家(或企业)规定的例假、节日中工人应休息的天数之和。因每个劳动者都有在法定例假、节日中享受休息的权利,故工人因产假、事假、病假等各种原因请假期间的公休日,仍算作公休工日,不算缺勤工日。
  3、制度工作工时(工日):是指按照国家(或企业)规定工人应该工作的工时(工日)。本月制度工作工时(工日)数等于本月日历工时(工日)数减制度公休工时(工日)数。
  4、停工工时(工日):是指工人在制度规定的工作工时(工日)内,由于某种原因(如原材料缺乏、动力不足、检修设备、没有任务以及建筑施工中等待图纸、设计变更等原因)未能工作的工时(工日),与工人停工后被调作其他工作(工业企业是指工人的非本职工作,建筑业则仅指非生产性工作)的工时(工日)数。工人停工满一轮班的算停工工日。由于事先预知的原因(如计划停电等),企业将公休日与工作日调换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在公休日工作不算加班,在工作日休息不算停工。
  由于进行设备的计划检修,原有生产工人被调做其他非本职生产、工作时,亦不算停工。
  停工的各种原因,应根据影响企业工作停工的最初原因来确定。例如:由于电力不足,影响工具车间工人停工,由于不能及时供应工具,产品制造车间工人也停工,这样工具车间与产品制造车间的工人的停工原因均为由于电力不足。
  5、停工工时中被利用的工时:是指工业企业工人在停工后从事非本职的其他工业性生产的工时。从事非工业生产或服务性工作的工时不算被利用的工时,建筑业不填此项。
  6、缺勤工时(工日):是指工人按照制度规定应到班参加生产,但由于企业或工人本身的原因,如疾病、产假、(包括计划生育假)、事假〔指由于工人个人原因经企业行政允许请假的工时(工日)〕、探亲假、婚丧假、旷工、工伤假、产假后哺育婴儿假等原因,未能出勤参加生产的工时(工日)。工人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时间可计入产假项内。
  7、非生产工时(工日):是指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或经企业指示从事其他社会活动,而末从事本企业生产的工时(工日),如参加抗旱、防涝、参加党团组织的会议、劳模、先进工作者大会、选举、参观、听报告、学习等。上述工时(工日)不算缺勤工时(工日),但也不能算实际工作工时(工日)。为避免重复,停工后被利用从事非生产性的工时(工日),包括在停工工时(工日)中,不包括在本项内。
  8、实际工作工时(工日):是指工人实际工作的小时(天数)。在实际工作工时(工日)中包括:(1)加班工时(工日)数;(2)因公出差到企业外工作的工时(工日)数;(3)因工人原有工作结束或发生停工,临时被调从事其他生产工作的工时(工日)数。
  计算公式:
  实际工作工时(工日)数=制度工作工时(工日)数一停工工时(工日)数+停工工时中被利用的工时数一缺勤工时(工日)数一非生产工时(工日)数+加班工时(工日)
  9、工人出勤率(%):
  计算公式:
  工人出勤率%=〔制度工作工时(工日)一缺勤工时(工日)〕÷〔制度工作工时(工日)〕×100%
  10、制度工时(工日)利用率(%):
  计算公式:
  制度工时(工日)利用率(%)=〔实际工作工时(工日)一加班工时(工日)〕÷〔制度工作工时(工日)〕×100%
  11、出工率(%):
  计算方法为:
  〔实际工作工时(工日)一缺勤工时(工日)一从事非本职工时(工日)一非生产工时(工日)〕÷〔制度工作工时(工日)一缺勤工时(工日)〕×100%


第六章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中单位数的计算


  第34条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中单位数的计算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中的单位数是指年末实有单位数,不包括报告期内已关闭、停产的单位在内。单位数原则上应以经济或行政上独立的单位为准。
  各行业单位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铁路运输业以铁路局、分局机关、公安局(处)、公安分局(分处),公司、站、段、所、厂(场)、队、院、校,以及铁路运输法院和检察院为单位数。
  二、工业以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包括公司)为单位数。
  三、建筑业:
  (1)施工单位以工程局机关、工程处及其所属的独立的段、队、厂、站、铁道建筑总公司及铁路工程总公司为单位数。
  (2)勘察设计机构以各铁路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总队、勘测设计处(队)、设计事务所为单位数。
  (3)筹建机构是指新建、改建企业、自筹建工作之日起正式施工前从事建设准备工作的机构。
  四、商业和物资供销业以商店、供应站、物资办事处或公司,为单位数。列入商业的多种经营企业,暂不列单位数。
  五、科学研究事业以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以及独立的研究所、规划院、部电子计算中心为计算单位数。
  六、卫生、体育事业以独立的医院、门诊部、防疫站、疗养院、火车头体协为单位数。
  七、文化教育事业:
  (1)教育事业以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为单位数,如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及其他学校。
  (2)文化事业以中国铁道出版社、中国铁路文工团、铁道建筑总公司文工团为单位数。
  八、国家机关:铁道部机关及其附属单位。


第七章 检查劳动工资统计数字质量的几个主要方法


  第35条 检查劳动工资统计数字质量的几个主要方法
  数字的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搞准统计数字是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改革时期尤为重要。根据几十年各单位的做法和经验,加强统计数字质量检查是搞准统计数字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工资支付单检查法。主要是通过核对财务部门每月编制的职工工资支付单,验证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及其组成的正确程度。
  2、人事调动命令核对法。劳动工资统计中职工期末人数确定的依据是期末一日开支工资的人数,而人事调动命令又是编制工资支付单的根据,经核对人事调动命令验证职工期末人数的正确程度。
  3、会计凭证检查法。会计凭证是劳动工资统计的原始记录之一,通过检查可以核对职工人数与工资支付数是否准确,检查时主要是将现金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中涉及到应统入工资的部分逐项累计,按月、季、半年、年度与统计报表中的工资总额对照,便可发现漏统和多统的工资总额及其各项组成。
  4、台帐检查法。统计台帐是保证统计数字质量的记录簿,检查台帐要与各会计凭证分录是否一致。
  5、逻辑检查法。劳动工资统计数字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逻辑性。如工资总额,在本报告期与上期人员变动不大,又无新的工资政策出台和加发奖金与津贴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两者的数字不会相差许多。又如上期末职工人数,加上本期增加,减去本期减少,应当完全相等于本期末职工人数。
  6、“对规”、“对标”检查法。劳动工资统计指标的每个数字,都有统一规定和计算方法,由于多方面原因,数字错误往往是未按规定执行造成的。只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逐项检查就能发现问题。
  7、进行必要的走访和针对各种疑点进行检查。统计数字质量问题有时在账面上和报表上是难以查清的,这就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私访,或者根据发现的疑点进行查询,搞清楚数字准确程度。
  总之,检查劳动工资统计数字质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情况加以具体灵活运用。


  第36条 劳动工资统计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统计监察人员有权检查和监督本管辖范围各单位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和统计数字质量,并提出处理和改进意见。


第八章 劳动工资统计分析


  第37条 劳动工资统计分析
  劳动工资统计分析,是劳动工资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计最终产出的成果。劳动经济信息除利用劳动工资统计数字外,统计分析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更需要为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劳动统计分析。
  劳动工资统计分析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在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平均分析法、动态分析法、趋势预测法、因素分析法、比例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图示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等,对劳动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阐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分析,是各级劳动工资统计专兼职工作人员的任务之一,要努力做好,不断提高水平。
  劳动经济方面的问题是很多的,这给劳动工资统计分析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条件,其分析的种类、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其基本分类有两种:一是按内容不同分,可分为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分析。二是按范围不同分,可分为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
  对劳动工资统计分析的要求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来进行。具体要求是:
  一、反映劳动工资人事制度的改革,如整顿劳动组织,安置富余人员,改革用工制度,试行浮动工资,压缩管理服务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人员等方面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
  二、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分析。要经常注意把企业劳动组织的改变和生产的变化情况联系起来,分析劳动生产率提高和降低的原因,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见。
  三、工资、奖金、计件工资的统计分析,首先要学习和了解党和国家对工资、奖金的有关政策规定、国家计划的要求,调查研究贯彻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工资、奖金、计件工资的经济效益;与生产、利润、定额、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之间的关系,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职工人数的统计分析。主要是检查劳动计划执行、反映职工人数增减和劳动力构成变化、分析劳动力的合理使用与浪费、劳动组织变化以及全民与集体混岗和计划外用工情况等。并可通过典型和重点等调查方法搜集资料反映职工队伍的变化、职工业务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及年龄组成情况等,为合理安排使用劳动力,进行全员培训提供依据。  
  五、铁路运输主要生产组人员及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分析。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主要生产人员的比例及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提高与降低的原因,人数的多缺与运输生产相适应的情况,对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影响等,提出问题和建议。
  统计分析工作,是铁路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劳动工资管理和计划工作的加强,以及劳动工资人事制度的改革,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各级劳动工资统计人员除要继续搞准统计数字外,应当把统计分析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第38条 为促进各系统开展统计分析工作,现规定铁路局、工程局、各公司等综合单位,每年至少向上级统计部门报告二篇进度分析和一篇专题分析,统计分析的题目与内容由各单位自行选择。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