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根据宪法增修条文第十条之规定,政府应依原住民之民族意愿,保障原住民之民族教育权,提升原住民之民族教育文化,特制定本法。

第2条 原住民为原住民族教育之主体,政府应本于多元、平等、尊重之精神,推展原住民民族教育。

原住民民族教育应以维护民族尊严、延续民族命脉、增进民族福祉、促进族群共荣为目旳。

第3条 各级政府应采积极扶助之措施,确保原住民接受各级各类教育之机会均等,并建立符合原住民需求之教育体系。

第4条 本法所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在中央为教育部;在直辖市为直辖市政府;在县(市)为县(市)政府。

本法所定原住民民族教育事项,由原住民主管机关规划,并会同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办理之。

第一项主管教育行政机关为办理原住民族教育事项,从事原住民族教育之相关人员,应熟悉原住民族语言文化,并得优先进用具有原住民身分之相关专业人员。

第5条 中央原住民主管机关应设立原住民民族教育审议委员会,负责规划、审议及监督原住民民族教育政策;由教师、家长、专家学者组成,其中原住民各族群代表不得少于三分之二;其设置办法另定之。

第6条 本法所称原住民或原住民族,其认定依中央原住民主管机关之有关规定。

第7条 本法所称原住民教育,系指根据原住民之需求,对原住民族所实施之一般教育。

本法所称原住民民族教育,系指根据原住民族文化特性,对原住民族所实施之教育。

本法所称原住民中、小学或原住民教育班,系指为原住民学生所设之学校或班级。

本法所称原住民地区学校,系指为原住民学生达一定比例之学校;其比例,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定之。

第8条 各级政府得视需要,宽列原住民地区学校员额编制,并征得学区居民同意,得合并设立学校或实施合并教学。

第9条 中央政府应宽列预算,项目专款办理原住民教育及原住民民族教育;其比例合计不得少于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预算总额之百分之一。

第二章 就学

第10条 中央政府应补助地方政府,于原住民聚居地区普设公立幼儿园,提供原住民族幼儿入学机会。

各级政府对就读公私立幼儿园之原住民族幼儿,视实际需要补助其学费;其办法另定之。

中央社政主管机关,对于原住民族幼儿之托育服务,应比照前二项规定办理。

第11条 各级政府得视需要设立原住民中、小学或原住民教育班,以利就学,并维护其文化。

第12条 原住民中、小学视必要得办理学生寄宿,由专职生活辅导人员管理之;其住宿及伙食费用,由中央政府编列预算全额补助。

第13条 高级中等以下学校应主动发掘原住民学生特殊潜能,并依其性向、专长,辅导其适性发展。

第14条 高级中等以下学校于原住民学生就读时,均应实施原住民民族教育,其原住民学生人数达到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所公告标准时,应设立原住民民族教育资源教室,进行原住民民族教育及一般课业辅导。

第15条 直辖市及各县(市)均应择定一所以上学校,设立原住民民族教育资源中心,支持辖区内或邻近地区各级一般学校之原住民民族教育。

第16条 高级中等以上学校,应保障原住民学生入学及就学机会;公费留学并得提供名额,保障培育原住民之人才;其办法,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定之。

第17条 为发展原住民之民族学术、培育原住民高等人才及培养原住民教育师资,以促进原住民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之发展,政府应鼓励大学设相关院系,或设民族大学校院。

第三章 课程

第18条 各级各类学校相关课程及教材,应采多元文化观点,并纳入原住民各族历史文化及价值观,以增进族群间之了解及尊重。

第19条 政府对学前教育及国民教育阶段之原住民学生,应提供学习其族语、历史及文化之机会。

第20条 各级学校有关原住民民族教育之课程发展及教材选编,应尊重原住民之意见,并邀请原住民代表参与规划设计。

第四章 师资

第21条 原住民民族教育师资之培育,除依师资培育法规定外,为保障原住民民族教育师资之来源,各师范校院、设有教育学院、系、所或教育学程之大学校院及民族学院之招生,应保留一定名额之公、自费原住民学生。

第22条 原住民民族教育之师资应修习原住民民族文化或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以增进教学之专业能力。

第23条 原住民中、小学、原住民教育班及原住民地区学校之专任教师,应以优先聘任原住民各族教师为原则。

原住民中、小学及原住民地区学校主任、校长,应以优先遴选原住民各族群中已具主任、校长资格者担任为原则。

第24条 各级各类学校为实施原住民民族语言、文化及艺能有关之教学,得遴聘原住民族耆老或具相关专长人士教学;其办法,由中央原住民主管机关定之。

第五章 社会教育

第25条 政府应成立原住民民族推广教育机构,提供原住民下列教育:

一、识字教育。

二、各级学校补习或进修教育。

三、民族技艺、特殊技能或职业训练。

四、亲职教育。

五、传统文化教育。

六、其它成人教育。

前项第一款及第二款教育之费用,由中央政府全额补助;其它各款视需要补助之。

第26条 政府为原住民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发展之需要,应于公共电视、教育广播电台、无线电台及有线电台之公益频道中设置专属时段及频道,并于计算机网路中设置专属网站,并得视实际需要设置其它文教传播媒体事业。

第27条 各级各类学校及社会教育文化机关应依据原住民族需要,结合公、私立机构及社会团体,提供原住民社会教育及文化活动机会,并加强其亲职教育。

第六章 研究、评鉴及奖励

第28条 政府得设原住民民族教育研究发展机构或委托相关学校、学术机构,从事原住民民族教育课程、教材及教学之实验、研究及评鉴。

第29条 原住民民族教育之各项实验、研究及评鉴,其规划之执行,应有多数比例之原住民代表参与。

第30条 各级政府对于原住民学生应提供教育奖助,并采取适当优惠措施,以辅导其就学及就业。

第31条 各级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对于从事原住民民族教育之学校、机构、团体及人员,其成效优良者,应予奖助。

第七章 附则

第32条 本法之施行细则,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会同中央原住民主管机关共同订定之。

第33条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