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本部直属事业单位,各外贸中心,本部各直属总公司,各商会、协会、学会:
为了指导“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促进外经贸财会工作进一步发展,我部制定了《“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要认真组织学习《纲要》的基本内容,广泛宣传“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统一各级领导及广大财会人员对财会工作的认识,明确新时期外经贸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二、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纲要》的规划。各级外经贸部门和企业要以《纲要》为指导,在全面总结本地区、本单位财会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本单位财会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具体规划及实施措施,推进本地区、本单位财会工作稳步发展。
各单位贯彻实施《纲要》的情况,请及时报我部。
附:“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纲要
“八五”期间,外经贸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经济贸易事业迅速发展。外经贸财会工作,紧紧围绕国家财税、金融、外汇和外贸体制改革的要求,以深化各项改革、建立外经贸企业自负盈亏机制、促进外经贸经营、提高外经贸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提高财会管理和财会工作水平,为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外经贸财会工作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外经贸财会队伍日益壮大。但是,外经贸财会工作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模式依然存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外经贸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外经贸财会工作方式和体制尚未真正建立。为了指导“九五”时期及至今后15年的外经贸财会工作,促进外经贸财会工作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纲要。
一、“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的目标和方针
1.“九五”期间乃至今后1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外经贸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外经贸财会工作,提高外经贸财会工作水平,为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基本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外经贸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外经贸财会宏观管理模式,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体系,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高素质财会队伍,力争到“九五”末期使我国外经贸财会工作水平居于全国各行业的前列。
3.实现“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的总体目标,关键是要实行外经贸财会工作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同时提高外经贸财会工作的质量。
4.“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要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这个大局,努力开拓、勇于创新、积极贡献,走出一条外经贸财会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路子。
这一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必须贯彻以下方针:
第一,坚定不移地坚持为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服务,把提高外经贸的质量、效益和信誉作为工作的中心。
第二,积极推进外经贸财会工作模式的转变,实现外经贸财会工作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
第三,要把提高外经贸财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财会基础工作薄弱、财会信息失真;财会工作水平不高,不适应宏微观管理的需要。要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广大外经贸财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改革和发展,切实解决这些前进中的问题。
二、“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的任务
5.“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建立外经贸部门财会管理工作的新体制;(二)建立外经贸企业财会工作的新体制;(三)建立健全外经贸财会信息系统;(四)大力培养外经贸财会人才,提高外经贸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五)加强外经贸财会理论研究,指导外经贸财会工作实践。
6.切实加强财会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财会工作的职能和作用,使外经贸财会工作更好地为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服务。
三、建立外经贸部门财会管理工作的新体制
7.“九五”期间,外经贸财会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财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实现外经贸财会管理工作从计划经济下的财务统收统支管理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行业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转变。
8.要积极研究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金融、税收、外汇、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学会运用经济手段对外经贸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以多种形式,加强同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和协作,为外经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9.要加强对行业财会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通过法规约束、政策引导、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措施,促进外经贸财会工作合法、合规,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10.要加强对外经贸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外经贸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入手,改革和强化外经贸部门财会管理工作,促进外经贸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四、建立外经贸企业财会工作的新体制
11.“九五”期间,外经贸企业的财会工作要积极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强化企业管理为中心,促进企业发展。
12.要牢固树立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意识,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经营者首先要重视企业财会工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完善和加强企业财会工作。
13.要转变企业财会工作的观念,把财会工作从过去的事后核算转变到对经营活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上来。
14.要大力健全企业内部财会规章制度和加强企业财会基础工作,为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五、建立健全外经贸财会信息系统
15.“九五”期间,要建立健全外经贸财会信息系统,为外经贸宏观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16.建立外经贸财会信息制度。凡实行独立核算、具有外经贸经营权的企业,都要按照外经贸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财会信息上报制度。
17.统一外经贸财会信息指标,规范外经贸财会信息标准。
18.大力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外经贸财会信息系统的现代化。
六、大力培养外经贸财会人才
19.“九五”期间,要把大力培养外经贸财会人才,作为一项大事来抓。通过学校教育、在职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手段,提高外经贸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20.实行财会人员岗位资格制度。坚持和完善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完善财会人员高级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培养一批高层次的财会人才。建立财会人员业绩考核、奖惩、升迁的管理制度,鼓励财会人才成长,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1.制定财会人员在职教育规划和实施措施,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外经贸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22.要大力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研究制订外经贸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外经贸财会人员的素质。
七、加强外经贸财会理论研究
23.“九五”期间,要大力加强外经贸财会理论研究,为外经贸财会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24.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外经贸财会工作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财会理论研究。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外经贸宏观管理与外经贸财会管理体制问题;(二)外经贸企业改革和外经贸财会工作“转轨变型”问题;(三)外经贸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体制和方法问题;(四)加强外经贸财会基础工作,提高外经贸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五)外经贸财会人员培养与教育问题;(六)外经贸财会工作的新方法、新技术问题。
25.要进一步把财会理论研究同财会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使财会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财会工作实践服务,促进外经贸事业的发展。
26.要进一步开拓财会理论研究的方式和渠道,积极探索开展财会理论研究的方法和路子,调动广大财会人员开展财会理论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支持和加强各级外经贸会计学会的工作,充分发挥会计学会在开展财会理论研究的组织、推动作用。各级外经贸会计学会要进一步加强财会理论研究的组织与交流,大力促进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为财会改革与发展服务。
八、团结一致,为开创外经贸财会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
27.“九五”期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外经贸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国外经贸财会工作者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开创外经贸财会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