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06年3月2日经郑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四月三十日
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2006--2010年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为阐明全市发展的战略意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根据《中共郑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编制《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目标和任务
  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经验,客观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任务、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
  第一节  规划背景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突出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2004年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位居第23位,比2003年前移5位。'十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2005年达到16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000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151亿元,年均增长24.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3116亿元,年均增长20.7%,贷款余额2428亿元,年均增长21.2%,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436亿元,比'九五'末净增870亿元,年均增长20.5%。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5.7:49.2:45.1调整为4.4:52.9:42.7。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9.7亿元,工业经济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5.2亿元,年均增长12.7%,会展、物流、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发展较快,特色养殖小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39.5%。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7亿元,年均增长24.4%。建成了一批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薄弱环节明显加强。新增高速公路190公里;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90.3万千瓦,煤炭产量增加4387万吨;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3千公顷、旱涝保收田16.7千公顷、集雨灌溉水窖4万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供热面积230万平方米;建成区新增绿地3310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1.8%。
  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强力推进郑东新区建设,加大老城区的改造和保护力度,新区'三年出形象'和中心城区'三年一大变'的目标基本实现。卫星城市及重点镇建设速度加快,综合功能进一步提高。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59.2%。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投资、交通、农村税费、粮食流通、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五年累计完成企业改制422家。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东引西进取得实质性进展。五年累计吸引外资11.3亿美元,新增外资企业457家。2005年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02亿元。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0.5%,普通高校及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41.7万人和27.6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五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5932.3万人,旅游总收入595.1亿元。全市医疗床位数达到2.96万张。享受城乡低保困难群众达10.8万人。巩义、新郑两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成功经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74元,年均分别增长13.5%、10.4%。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45.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五年累计解决西部山区饮水困难30万人。
  经过'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专栏1  '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十五'计划目标 '十五'计划完成
2005年目标 年均增长(%) 2005年完成 年均增长(%)
  1 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 1180-1223 10-11 1650 13.6
  2 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元) 17366 - 23000以上 11.3
  3 三次产业结构(%) 4.1:45.6:50.3 4.4:52.9:42.7
  4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67.6 8 151 24.9
  5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万人) - - 45.8 -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56 10 706.7 13.1
  7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 50 - 53 -
  8 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700(累计) 14 2607(累计) 24.4
  9 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 - 6251 -
  10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 - 360 -
  11 发电装机总容量(万千瓦) - - 345 17.3
  12 中心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9 - 100 -
  13 中心城区城市气化率(%) 93 - 93 -
  14 城市绿化覆盖率(%) 35 - 34.8 -
  15 城镇化率(%) 45 - 59.2 -
  16 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公里) 180-200 - 262 14.5
  17 年末总人口(万人) 700-716 1.5 716 1.5
  18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万人) 230-250 - 348 3.7
  19 人口自然增长率(‰) 8以下 - 4.2 -
  20 郑东新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6-10 - 30 -
  21 市属及以下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1.85(累计7.83) 9 7.6(累计18.1) 43.8
  22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亿美元) 11(累计) 10 11.3(累计) -
  23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50 - 50 -
  24 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 - - 30 -
  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4以下 - 3.0 -
  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720 8 10640 13.5
  2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4084 7 4774 10.4
  注:1.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为当年价,年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2.人口自然增长率,'十五'前四年分别为5.58‰、4.03‰、3.8‰、4.19‰;3.城镇登记失业率,'十五'前四年分别为2.118%、2.161%、2.723%、2.82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当年价。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我市参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分工,发展开放型经济。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原崛起看郑州',提高郑州'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要求郑州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集聚辐射能力不断提升,科教和文化优势不断增强。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推进,我市具备了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条件和环境。'十一五'时期是经济结构、区域格局、利益关系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国内外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保持快速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协调社会利益等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促进全市统筹协调发展,为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市委《建议》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指导原则和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市委《建议》,'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郑、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生态郑州、平安郑州、和谐郑州,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和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保持较快的投资增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过'十一五'或更长时间的努力,综合实力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序中位次不断前移,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不断提高。
  专栏2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名称 2005年完成 2010年目标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1 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亿元) 1650 3040 13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元) 23000以上 39000 11.3 预期性
  3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51 300 15 预期性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20(累计2607) 1800(累计6730) 17 预期性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06.7 1300 13 预期性
  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4 103 - 预期性
  7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万人) - 60 - 预期性
  8 五年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 - 50 - 预期性
  9 城镇登记失业率(%) 3.0 4.5 - 预期性
  10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 4.4:52.9:42.7 3.5:52:44.5 - 预期性
  11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 31:32:37 22:36:42 - 预期性
  12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 53 68 - 预期性
  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569.7 1200 16 预期性
  14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 8 - 预期性
  15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 39.5 50 - 预期性
  16 城镇化率(%) 59.2 65 - 预期性
  17 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 0.9 1.7 - 预期性
  18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0 55 - 预期性
  19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98.6 102.8 - 约束性
  20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78.6 78.8 - 约束性
  2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47 60 - 约束性
  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覆盖率(%) 25 100 - 约束性
  23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262 350 6 预期性
  24 年末总人口(万人) 716 783 1.8 约束性
  25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万人) 348 420 3.8 约束性
  26 人口自然增长率(‰) 4.2 6 - 约束性
  27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8.2 10 - 约束性
  28 中心城区建成区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 12.5 13 - 约束性
  29 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平方米) 9 10 - 约束性
  30 中心城区城市热化率(%) 25 50 - 预期性
  31 中心城区城市气化率(%) 93 93 - 预期性
  32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1.401 1.12 五年下降20% 约束性
  33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 30 - 约束性
  34 中心城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65 80 - 预期性
  35 中心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 预期性
  36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4.6 65 - 预期性
  37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 - 10 - 约束性
  38 全年空气好于II级以上天数所占比例(%) 82.2 83 - 约束性
  39 森林覆盖率(%) 25 35 - 约束性
  40 市属及以下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1 28 - 预期性
  41 市属及以下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7.6 18 20 预期性
  42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3.4 8.5(累计30) 20 预期性
  4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价格,元) 10640 15630 8 预期性
  4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价格,元) 4774 7010 8 预期性
  注:规划指标的属性预期性指标,体现政府战略意图,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努力实现;约束性指标,主要通过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完成。
  第三节  战略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加快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发展,发挥商贸优势,带动现代农业,保持国民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
  --加快经济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二、三产业竞争力,提高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强力推进郑东新区建设,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卫星城建设,促进小城镇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更好地服务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新农村规划和试点工作,实现建立新机制、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家园的目标。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科教兴郑和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和规范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改善自主创新环境,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
  --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再造发展内在活力和优势。加快开放步伐,构筑对外开放和东引西进平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全市人民共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
  --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实施一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骨干工程,建成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项目,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加强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第二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工业结构转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年均递增13%。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
  一、电子信息产业
  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加快开发生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零部件、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及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和家用视听设备,形成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和软件产业园区。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河南科技市场等,加快信息产业化项目建设,培育一批IT行业骨干企业。
  二、新材料产业
  在优势明显的超硬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加快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发新产品,发展新型材料和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专业化、集群化'特色。重点开发生产多品种、系列化的高档金刚石制品,进一步完善超硬材料、制品、原辅材料、专用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组成的产业链条,形成一批特色名牌产品。
  三、生物工程及制药产业
  以医药、工业和农业三大生物技术为重点,培育郑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为重点,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开发一批新药产品,形成生物技术部分领域的研发优势与规模效益。
  专栏3  高新技术产业重大专项? 电子信息产品。重点发展数字视听产品、电子仪器仪表、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信息安全、税控机、计算机整机等产品。加快集成电路、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领域的软件建设。? 新材料。大力发展高档陶瓷、耐火、有机高分子、精细化工、超细粉体等材料,加快纳米、铝合金预拉伸板、铝基板复合、精密冷轧带钢等新材料产品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生物医药。促进生物基因、生物血液、现代中药等现代医药制品的发展,加强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轻工业、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新型生物化工产品。积极推动新型检测、诊断试剂和智能化诊断系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新兴领域。积极支持光机电、环保装置、节能产品等有一定技术优势的领域加速产业化,培育科技产业新的增长点。
  第二节  优势产业
  一、汽车工业
  依托龙头企业,推动自主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突出整车发展优势,带动零部件升级。重点支持整车企业开发高中档客车、环保低板、阔体公交车及高档客车底盘。发挥高中档皮卡、多功能运动车(SUV)的生产优势,大力开发生产厢式客(货)车、新型无氟冷藏车、高速公路清扫车等改装和专用车,加快发展汽车电子、门锁、座椅、轮胎等高附加值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到2010年,全市汽车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440亿元,年均递增30%。
  二、装备制造业
  加大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力度,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档次。推进机械工业的集群化和信息化,实现传统机械工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转变。大力开发新产品,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构建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到2010年,力争实现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1200亿元,年均递增27%。
  三、铝工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努力把郑州培育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铝工业基地。集约发展氧化铝,加快技术创新改造步伐。推动电解铝行业整合。加快发展铝精深加工,重点发展高精度板带材、特种合金板材、工业型材和建筑型材。引导铝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延长产业链条。到2010年,全市铝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10亿元,年均递增17%。
  四、食品工业
  坚持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和集约发展,推动食品工业结构升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系列化、高档化、营养化生产,增强食品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强做精面制品、肉制品,延伸淀粉精加工产业链,培育强势企业;大力发展乳制品、果蔬、调理、休闲食品等高成长性行业;继续整合烟草企业,培育百万箱级名牌卷烟;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啤酒行业竞争力。到2010年,全市食品工业年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年均递增25%。
  五、能源工业
  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稳定煤炭产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拉长煤电产业链条。加快煤炭资源勘查,提高后续保障能力。加快电源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电力工业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到2010年,煤炭产量稳定在5000万吨左右,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700万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消费比例明显提高。
  专栏4  优势产业发展重点? 汽车工业。充分发挥宇通、日产、少林、红宇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中牟、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建设。? 装备制造业。生产和研发高集成度、成套化、系列化的行业专用设备。重点支持纺织、煤炭、水工机械等新型设备项目建设。? 铝工业。支持百万吨级低品位铝矾土矿选矿项目建设,将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街、荥阳和回郭镇铝加工产业园区建成国内重要的铝精深加工和铝板带箔生产基地。? 食品工业。重点建设新郑市薛店、二七区马寨、三全-思念等食品工业园区,加快食品工业原材料基地建设,依托一批骨干企业,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 ? 能源工业。建成全国特大型煤电生产基地。将全市煤炭企业整合到200家以内。电力工业重点建设60万千瓦以上超临界火电机组,支持单机容量在20万千瓦及以上供热火电机组。积极研究和探索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道路。
  第三节  传统产业
  纺织服装工业。加快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全面提高纺织、织造、印染后整理和服装设计加工水平。改造提升棉纺业,着力发展织造业,积极发展印染业。重点发展高支高密服装面料、高支特宽幅装饰布、健康环保纤维布料,提高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比重。到2010年,纺织服装业销售收入达到360亿元,年均递增21%。
  建材工业。改造传统建材产品,大力开发绿色环保建材,加快建材工业结构升级。提高水泥行业集中度,加速新型建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到2010年,新增水泥产量1000万吨左右。
  耐火材料工业。加速开发节能、环保、新型优质耐材,推进合成原料和特种功能耐火材料产业化。到2010年,耐火材料行业销售收入突破65亿元,年均递增23.5%。
  专栏5  传统产业发展重点? 纺织服装工业。推动产业集聚,重点建设郑州纺织工业基地、新密曲梁服装产业园、二七区服装生产加工中心。依托优势企业,打造中国郑州女裤等知名服装品牌。? 建材工业。全面淘汰普通机立窑,积极培育百万吨级水泥项目企业。? 耐火材料工业。优化布局,支持巩义、新密、登封等区域做大做强耐火材料产业,依托产品优势,实行名牌工程,培育一批成规模、上档次的企业集团。
  第四节  产业集聚
  优化产业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到2010年,力争形成铝业、阀门、建筑机械、耐火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医药、造纸、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着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依托重点企业,强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突出抓好一批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项目,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推动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企业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协作,促其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专栏6  产业集聚和企业集团工作重点? 产业集聚。积极推动加州工业城、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新郑-新密-登封产业集聚带发展。引导特色产业的合理集聚,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形成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集群。? 企业集团。重点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实施规模扩张和技术改造,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8户以上,超200亿元的企业达到3户以上。

  第三章  加快发展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加强政策引导,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吸纳城乡就业的能力。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50亿元,年均递增13.9%。
  第一节  现代物流
  发挥区位优势,提升产业素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进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重大物流工程建设,构建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体系三大平台,引导物流资源、设施、企业向园区集聚,初步确立我市现代物流中心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整合物流资源,积极发展重点行业物流,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规划建设区域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市场,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优势产业。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专栏7  现代物流中心发展重点? 物流枢纽。大力调整物流布局,整合物流资源,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现代物流枢纽。? 中原国际物流园区。以圃田为中心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代理、保税仓储等多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 ? 专业物流市场。依托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城市组团和现有大型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市居民消费服务、各具特色的专业物流市场。? 物流业重点工程。加快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零担货运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郑州出口加工区和河南进口保税区等七大物流工程建设。? 行业物流。重点发展粮食、棉花、煤炭、建材、汽车、食品、农资、邮政等八大行业物流。? 现代物流企业。整合改造提升物流企业,培育10家左右AAA级和1家AAAA级以上的大型物流企业。
  第二节  金融
  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品种,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增强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商业银行的改制重组。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增强其支持'三农'的能力。引导中小银行以及证券、保险、信托、创业投资等专业化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组织。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建设,提高凝聚力和辐射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股票、债券、信托等直接融资规模。郑州商品交易所增加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建成综合交易中心和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定价中心。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安全区。力争2010年,郑州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
  第三节  文化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壮大文化产业。按照'二带、三区',(郑州市城区、沿黄河文化带;嵩山、黄帝、唐宋陵文化功能区)的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网络服务、广告会展、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支持文化娱乐、休闲健身、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等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整合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完善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园区和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大市的跨越。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掘中原文化精华,做好重要文化遗产、优秀地方剧种和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建成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工程,逐步形成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文化生活。壮大文化艺术人才队伍,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创作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郑州作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
  第四节  旅游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一山、一河、一故里',既'嵩山、黄河、黄帝故里的精品效应,深层次开发优势旅游产品。挖掘嵩山、少林文化内涵,培育一流的国际旅游品牌。加快沿黄旅游带开发,全面提升品位和档次。积极推介'黄帝故里'历史文化旅游活动,打造全球华人'寻根拜祖'胜地。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武术展演、节庆会展、都市观光、生态农业、现代工业等特色旅游观光产品,形成若干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旅游线路。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加快交通、餐饮、旅馆、娱乐、购物、旅游商品等相关产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扩大入境游规模。深化旅游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参与旅游开发经营,加快旅游企业整合重组,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
  专栏8  文化、旅游发展重点? 文化功能区。二带即郑州市城区文化带、沿黄河文化带;三区即嵩山文化功能区、黄帝文化功能区、唐宋陵文化功能区。? 文化产业基地。培育形成出版、印刷、包装、发行基地,影视制作基地、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基地,广告会展基地,少林武术文化产业基地。? 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商都文化苑、黄帝文化苑、河洛文化园、大河村原始文化生态园、古荥汉文化生态园、楚河汉界古战场文化苑、黄河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嵩山实景演出项目、中原旅游服务中心。?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郑州市图书新馆、郑州市歌舞剧院、商都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等。? 文化院团股份制改造。推动郑州豫剧院、曲剧团、杂技团等艺术院团股份制改造,实施产业化运作,增强市场竞争力。? 文化骨干企业。组建中原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办好广播电视传媒公司实体。? 传统优秀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抢救性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大遗址保护工程,支持少林武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节  会展
  按照全方位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充分挖掘会展业的媒介、桥梁、窗口、催化和带动作用,推动会展业发展。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功能。举办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大型商贸物流洽谈会、博览会,并积极与国内外大型会展场馆合作,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公司来郑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会展业务,提高展会档次和专业服务水平。通过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激活办会办展主体,拓宽办会办展渠道,提升办会办展水平,向国际化、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关注国际会展发展趋势,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促进会展业与农业、工业、商业、文化和旅游业的优势结合,形成农产品、日用品、汽车、家电等全国知名专业会展品牌。大力发展会展相关产业,带动广告、印刷、包装、咨询、评估、设计装潢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第六节  商贸
  按照'扩大规模、适度集中、完善功能、提升档次'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和管理创新,导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增强商贸企业市场竞争力。改造提升现有批发市场,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商品交易区。以先进的营销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基础,不断提高我市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优化零售网点布局,合理配置商业资源,支持市级、区级、社区三个层次的商业中心建设,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零售连锁业,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新体系。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0亿元,年均递增13%。
  专栏9  商贸流通业发展重点? 零售商业网点。加强宏观调控,突出发展重点,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业态先进、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城市零售商业网点新体系,重点支持郑东商业圈、二七商业圈、碧沙岗商业圈、花园路纬四路商业中心等商业体系发展。? 零售连锁业。重点支持丹尼斯、思达、世纪联华、天津家世界、沃尔玛、国美、易初莲花等企业发展。有计划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连锁企业入驻郑州。? 批发市场。完善现有批发市场体系,加快中原国际小商品城、元通纺织城、中国(郑州)民族经贸商品集锦园等新兴市场建设。? 商品交易区。形成银基服装、毛庄农产品、南曹汽摩配、郑花路汽车、中博综合交易园区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商品交易区。
  第七节  房地产
  坚持长期培育和近期治理相结合,增量推动与存量调整相结合,培育、发展以普通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供应体系。优化商品住宅供应结构,保持适度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积极发展健康环保和节能省地型住宅。规范土地市场,完善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科学调控一级市场,规范发展二级市场,健全房屋交易管理办法。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住房货币化补贴,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和住房保险,规范房地产融资机制。加强房屋拆迁管理,保障拆迁户合法权益。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骨干房地产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统筹规划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配套的教育、卫生、文化、健身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网点,规范物业管理和服务。到201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第八节  中介服务
  加大中介服务业开放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执业资质与水准的中介机构,吸引境内外知名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咨询公司、技术服务等中介机构到郑州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中介机构的行规信誉。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执业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把我市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中介机构集中、中介服务业最具活力的城市。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加强农村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搞好城乡一体化试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现代农业
  一、产业布局
  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特点,以市区为中心,分阶段、分层次规划建设郑州现代农业示范区。 '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都市型、近郊型和远郊型三大农业圈层。都市型农业圈层。在环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重点发展以安全无公害蔬菜、绿色奶业、优质水果、花卉苗木、种子种苗、生态林业和观光休闲为主的都市型农业。近郊型农业圈层。在环城高速与有关县(市)的结合地带,以及六县(市)城郊区域,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规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园区。远郊型农业圈层。在偏远农村地区,积极推进优质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建设优质畜产品繁育、饲养基地。
  二、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发以石榴为主的邙岭林果产业带,扶持中牟大蒜和西瓜、新郑大枣、新密金银花等名优农副产品。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优化畜产品结构、畜群结构和区域布局。培育以小区为主的畜禽规模化养殖企业,重点建设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到2010年,农产品优质率达到80%,奶牛存栏数达到10万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
  三、农业现代化
  坚持走产业化、科技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带动标准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扶持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集团。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健全农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体系。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强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动物防疫、植物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0.8:1,农产品商品率达到5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4%,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8.5%。
  第二节  农村建设
  一、基础设施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水利建管体制改革,建设一批防洪除涝水利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行能力。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农村通信,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
  加强乡村建设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进农村住房设计,推进农村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结合生态移民、重大项目建设,搞好移民搬迁和村庄迁建。加强农村环境整治,重点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
  二、公共服务
  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支教制度。加快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初中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和装备水平。建立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2006年全市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加快建立和完善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好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问题。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实现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设立农村固定和流动电影放映点。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农户创建活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加快农村殡葬改革,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扶贫工作
  强化各级政府扶贫责任,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坚持开发式扶贫,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村实施易地扶贫。
  专栏10  新农村建设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10个技术先进、设施完善、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发展肉牛肉羊、瘦肉型猪生产加工基地,扶持建设15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动物防疫体系。完善市级动物疫病防治中心,新建7 个县级动物疫病防治中心并达到国家标准。农产品流通设施。支持农产品保鲜、交易、运输和信息体系建设,建成 5个功能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农产品物流企业,40个专业或者综合性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12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质检站, 97家农贸市场和75家超市连锁店自检体系。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优质畜牧良种繁育中心、农作物种子检测检验中心、农化贸易中心、现代蔬菜研究中心和水产苗种繁育中心。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工作,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区郑州市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引黄工程。建设中牟县杨桥灌区北水南调工程,东风渠引黄补源工程,李村提灌站、马渡干渠维修改造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的堤防建设,疏浚河道425.78公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10座大中型水库,5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全市水利系统骨干信息网络建设,防汛物资仓库建设,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新建山区集雨灌溉水窖5万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3千公顷,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0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解决60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及山区严重缺水问题。农村沼气工程。扶持农村户用沼气,鼓励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村公路。实现所有行政村和人口密集的自然村通水泥路(油路),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800公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分步改造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农村居民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扶持建设农村固定和流动电影放映点,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一次电影。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县级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站和信息网络系统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对未达标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进行改造。
  第三节  农村改革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巩固农村税费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等改革任务,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切实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偿机制,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农业农村信贷投放,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农村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和农户资金互助组织。鼓励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加快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征地补偿标准和土地转让最低价格制度,合理确定拆迁补偿标准。将因城市发展失去土地的农民纳入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供销社体制创新,完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第五章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以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形成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格局。促进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高郑州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到20l0年,全市人口规模达到78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35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420万人。
  第一节  空间布局
  一、中心城区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加快新城区开发的同时,兼顾老城区的有机更新,调整功能分区,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品位和档次,实现新老城区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1.高起点建设郑东新区。依据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各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建成以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文教科研、体育等功能为主的现代化新城区。全面建成起步区,积极引导金融、文化、教育、体育机构与企业总部向中央商务区(CBD)、龙湖南区和商住物流区集中,完善配套功能。基本建成龙子湖地区,确保龙子湖高校区全部建成投用,科教研发中心的雏形初步显现。加快建设龙湖地区,完成CBD副中心等主要功能区框架建设,加快水系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初步建成建筑、河湖水系及景观绿化相互交融的水域靓城。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率先建成'数字东区'。2010年建成区规模力争达到80-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0-70万人。
  专栏11  郑东新区重大工程? 标志性建筑。建成省艺术中心、会展宾馆、广电发射塔、世界客属文化中心、管理服务中心等。? 起步区。建设铁路客运专线枢纽站,完善道路、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配套设施,增强服务功能。? 龙湖地区。实施龙湖及运河开挖工程;基本完成CBD副中心、龙湖北区等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龙子湖地区。建成郑州航空工业学院、河南中医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等十三所高校;实施龙子湖地区水系建设。
  2.改造提升老城区。突出改善人居环境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两大主题。疏散工业和居住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加快老城区'退二进二'、'退二进三'步伐,积极推动一般加工制造项目向城市外围转移,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和楼宇经济。注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统筹城市道路和地下管网等设施建设,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力争2010年前基本完成老城区现有城中村的改造和整治任务。
  3.强化开发区集聚功能
  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构筑科技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和科技产业服务三大平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产业,形成集高智力密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新型工业示范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科技新区。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扩展到48平方公里,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
  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化对郑东新区产业支撑功能。重点发展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留学生创业园、汽车工业园、信息产业园、安彩工业园等园区,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全省外商投资集中区、品牌集聚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建成区达到40平方公里,生产总值达到336亿元,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00家左右。积极推进加州工业城建设,力争到2010年,完成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和部分项目建设。
  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依托地方产业基础,着力发展新材料、机械加工、服装等产业,开展保税物流业务,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十一五'期间,加工区在完成一期0.6平方公里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再启动1.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到2010年,出口创汇20-25亿美元。
  航空港区。依托国际空港,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建成吞吐能力强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实现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和中牟张庄航空港服务园区的发展对接。
  二、卫星城
  积极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战略,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和文化优势,推动6县(市)1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卫星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中牟、荥阳、上街、新郑等县(市)、区与中心城区的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产业互补,生态和居住环境良好的卫星城。
   荥阳。建设河南省铝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和郑州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中原国际小商品城,建设生产加工、批发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0万人以上,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中牟。建设中牟汽车城、汽车零部件园区,争取把中牟建成全省整车、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
  新郑。建设黄帝文化景区,使之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做大做强台商投资产业集群区和薛店食品产业集群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和高新技术产业。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巩义。发展铝加工、特种钢、能源、建材、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搞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左右,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
  新密。重点发展能源、建材、耐材和服装、造纸工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和专业村镇。建设工业强市。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
  登封。以嵩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重点,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9万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
  上街区。做强做大铝工业,重点建设郑州(上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扶优扶专特色装备制造业,支持新型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
  三、小城镇
  合理确定中心镇的功能定位,适时推动符合条件的乡(镇)撤乡并镇。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根据产业、交通和城镇发展的实际,适当调整城镇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网络。'十一五'期间,完成70个建制镇的整合,重点建设竹林、薛店、大隗、芦店、崔庙、白沙镇等31个中心镇。每个中心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集聚3-5万城镇人口。
  第二节  综合交通
  一、航空
  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港建设。'十一五'期间,按照国际航空港标准,完成新郑国际机场航站楼扩建,大力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基本实现与各省、市、自治区通达航线。积极拓展航空业务,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国际国内重要的货运中心。到2010年,客运吞吐能力达到8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万吨,成为国内重要的客运中转枢纽。
  二、铁路
  巩固提升郑州铁路枢纽地位。配合国家、省建成郑州至西安、郑州至北京、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争取开工建设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郑州铁路客运专线站,建成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成郑州火车站西出口及配套建设、郑州东站改造、郑州枢纽疏解和配套工程。加快登封至禹州地方铁路建设,贯通登封-漯河-阜阳铁路运输通道。争取完成登封朝阳沟至新郑地方窄轨铁路改造项目。
  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郑州高新区-郑东新区城市轨道交通,加快郑州-开封城际轻轨、郑东新区-新郑国际机场城市轻轨前期工作。
  三、公路
  完善公路网络。改造和扩建连霍、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州段,加快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连接线建设,提高互联互通能力。形成高速公路、国道'双十字'公路交通快速通道网络。对车流量大的干线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国、省道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加快公路客货运场站建设,完善公路主枢纽功能。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600公里(三级以上公路),其中高速公路达到500公里。
  专栏12  公路建设工程? 高速公路。建成黄河公铁大桥、黄河四桥及连接线。改造扩建连霍高速公路刘江至西南绕城、郑州至洛阳段、京港澳高速公路郑州至漯河段,建成郑州至石人山、登封至许昌、登封至巩义、开封至新郑机场高速公路。? 干线公路。新建G107东线及黄河公路五桥,升级改造G220中牟白沙至开封界、S323新郑八千至登封大金店等干线公路。? 县乡公路。新建和改造县乡公路750公里。? 公路场站。建设郑州高速公路客运枢纽站、郑州长途汽车客运站,新建6个县级客货场站。
  四、管道
  加强运输管道建设。实施'川气入豫'工程,建成四川普光-郑州天然气输送管线,配合国家、省争取开工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兰州-郑州-长沙、锦州-郑州及洛阳-郑州-驻马店成品油管线,构建油气输送等管道运输体系,将郑州建成大型油品储备中心和输配枢纽。
  第三节  基础设施
  一、城市交通
  拉大城市交通框架。建设中心城区与县(市)区联系的快速道路,强化中心城区与中牟、荥阳、上街、新郑等卫星城市的交通联系,构筑中心城区-卫星城半小时都市圈。建成90公里四环快速通道。提高二环、三环通行能力。实施中心城区断头路打通和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完善市区环形加放射的路网格局,构建快速路、环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路网结构。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和公交车辆更新步伐,拓展公交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水平。到2010年,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10平方米,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3标台。
  二、城市供排水系统
  做好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协调与配合,搞好配套工程建设,扩大黄河水源供水规模,积极开展陆浑水库向郑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实施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供水质量和保障能力。将龙湖、龙子湖、CBD中心湖供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推动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和污水排放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雨污分流。2010年实现中心城区日供水125万吨能力,日处理污水80万吨能力。
  三、城市供气、供热和供电系统
  努力提高供气保证率和气化率,到2010年,燃气普及率达到93%。加快热源和供热管网建设,拓展管网覆盖范围,发展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840万平方米,热化率达到50%。加快电网建设,完善电网结构,确保电网安全。
  专栏1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城市道路工程。开工建设航海东路-经济开发区-中牟、化工路-高新区-荥阳、中原西路-荥阳、郑尉公路新郑段改造等快速路,建设北三环与文化路立交、南三环与机场高速公路立交,实施四环西路北段拓宽改造,完成中州大道和金水路东段升级改造,打通未来路等断头路,拓宽改造陇海路、京广路、棉纺路等一批市区主次干道。? 城市供排水工程。开工建设日供水10万吨的龙湖水厂一期工程,对部分已建成水厂和供水管网实施更新改造,完成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和日处理污水30万吨的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加大城市雨污水管网改造和河道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完成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和东风渠综合整治。? 城市供气工程。实施'西气东输'、'川气入豫'配套管网工程,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和改造步伐。? 城市供热工程。加快郑东热电厂等热源建设,注重供热管网与城市道路工程的同步实施。? 城市供电工程。加快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实现中心城区道路架空线入地。
  第四节  信息化
  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完善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提高通信能力、质量和网络运行效率。加快宽带接入网扩容改造,形成宽带化、数字化和综合化的接入网系统。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数字化改造工程。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和现代邮政网络建设。充实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宏观信息资源库、公共资源信息数据库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系统。
  第五节  规划与管理
  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加快各类专项规划及市区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内全覆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规范规划设计市场,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建立、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和专家评议制度。继续加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制,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
  第六节  城市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巩固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降低城市创业成本,优化政策环境,增强城市活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把郑州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的基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七节  服务中原城市群
  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步伐。建立协调机制,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快一体化进程。加强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网和快速通道建设,高标准建成郑汴快速通道,推动郑汴一体化发展。开工建设郑州至新乡、郑州至焦作、郑州至许昌等中原城市群城际快速通道。加强与洛阳、开封、许昌、新乡等城市的空间、产业对接,加快推进郑汴洛工业走廊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中原崛起

  第六章  实施科教兴郑和人才强市战略
  坚持科教兴郑与人才强市,加大科技、教育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一节  科技
  一、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建立健全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充分激活创新要素的政策调控体系。充分整合利用好区域科技资源,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咨询、成果转让、技术推广、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集中,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自主创新格局,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为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
  二、科技创新工程
  重点支持郑州国家超硬材料产业基地、河南省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和郑州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动郑东新区龙子湖区科教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新郑龙湖高校园区建设,使其成为创新型城市的载体。围绕壮大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依托一批重点产业创新项目,开发核心技术,研制关键设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吸引国内外企业在郑州设立研发机构,大力发展民营科技研发机构。扶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提高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吸引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构建开放型研究开发体系。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落实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等要素参与分配政策,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学普及,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依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专栏14  技术创新重点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锂离子电池、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器玻璃、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下一代互联网设备;生物制剂、生物农药、新型生物疫苗及诊断试剂;高品质超硬材料及制品、新型功能材料、隐身材料等。? 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食品常温保鲜、功能性食品,大型高效节能预焙铝电解、新型铝合金及铝精密加工,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智能化数控系统,新型纤维与特种功能面料,新型数控机床、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等。? 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重点。畜禽新品种改良和快速扩繁,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旱作农业、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环保型肥料、新型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重点。人口优生优育,重大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典型职业病预防与控制,食品与药品安全,水、矿产资源集约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清洁生产、节水与节能、水及空气环境质量监控、有毒有害工业废弃物处理、自然灾害预警等。? 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研究试验基地、自然种质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等六大科技共享平台。
  第二节  教育
  一、基础教育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努力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优化市区中小学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初高中分设。加强城市中小学建设改造,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市区中小学生入学难压力,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水平的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2010年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以上。
  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调整高中教育资源布局,促进高中向城市、县城和重点镇集中。加强薄弱高中改造和示范性高中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提高全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
  二、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办学水平,力争把郑州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培养基地。打破行业界限,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订单式培养和办学模式,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职业培训网络。到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数达到1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达到8万人,'双证率' 90%以上,高级职业技能资格人员占获证人数的20%以上。
  三、高等教育
  坚持质量优先,稳步扩大规模,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继续配合实施省属高校扩容工程,支持郑州大学创办成全国一流大学。加快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完善各高校园区的配套设施。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到郑州联合办学或设立分校,带动高校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平。大力推动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探索公办、民办高校与民营资本联合办校的新模式,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充分利用省会各种高等教育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使在郑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开发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主体。到2010年,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坚持高等教育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向,健全机制,完善管理,逐步形成产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专栏15  教育事业发展重点? 义务教育培养能力建设。新建(扩建)初中31所,小学51所,其中市区新建(扩建)初中23所,小学43所,有效解决入学难问题。? 高中教育培养能力建设。新建(迁建)普通高中15所,其中市区8所。建成市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60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培养能力。?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20所在校生规模3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50个左右中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点),3-5个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多功能的实验实训基地。在建成区周边规划建设4个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地方高等教育培养能力建设。建成1所地方综合性本科和15所左右本专科院校,建成市级以上重点、示范学科(专业)3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0个。
  四、终身教育
  建立遍及城乡、服务为民、保障有力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幼儿教育普及率和保育教育质量。到2010年,全市学前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7%以上,市区达到95%以上;农村每个乡镇建1所中心幼儿园。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成人教育,鼓励函授、自学、网络等多种教育和学习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形成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社区为基础的学习网络,逐步建立一个覆盖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闲暇教育,便捷所有市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五、教育体制改革
  加强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加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和困难学生倾斜。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坚持政府与社会投入并举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扩大彩票公益金收益用于特殊教育的份额。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控制收费标准,减轻学生及家庭经济负担。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加快教学体制改革。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到2010年,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者达到75%,具有本科学历者达到15%;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者达到55%;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到20%;全体中小学教师达到中级以上计算机应用水平。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到2010年全市民办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在校生总人数的15%左右。
  全力推进教育创新。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体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增强学习者的就业与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节  人才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人才,加强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城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落实人才政策,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广泛吸纳各类人才。创新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留住、用好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进人才合理流动。到2010 年,全市辖区内人才总量达到128万人。

  第七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树立'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理念,加强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与人居环境的持续优化。全面提升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资源节约
  一、节约能源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发展和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加强能源开采、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实现管理节能。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业领域重点推进煤炭、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交通运输业重点推进节能环保型公共交通,加快落后汽车、农业机械更新改造。建筑业重点推进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政府机构、商业和居民消费领域重点推广采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及电器设备。严格执行节能法规,实行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能耗标准市场准入制度。加快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实施一批重大节能项目和示范工程。加强政府机关节能。
  二、节约水资源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做好农业节水,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基本实现全市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支持西部缺水山区、丘陵地带建设农村集雨工程。修订和完善《郑州市用水定额》标准,重点加强火电、造纸、冶金、纺织、建材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推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禁止严重缺水地区新建或扩建高耗水项目。做好城市节水,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加强公共建筑、生活小区、居民住宅的节水和中水回用、雨水收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污水循环利用。
  三、节约土地
  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完善城市建设用地政策措施,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大力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加强村镇规划与建设,适度合并自然村,规范乡镇企业建设用地。综合治理'空心村'、'都市村庄'和废弃厂矿、砖瓦窑场等,盘活土地存量。加强墙体材料革新,逐步淘汰实心粘土砖,进一步限制粘土制品的生产和使用。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鼓励开发粘土制品的替代产品。
  四、节约材料
  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推广节材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原材料节约和代用。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延长材料使用寿命。以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为重点,实施绿色再制造工程。加强木材节约和代用,加大散装水泥的推广力度。逐步限制宾馆、餐饮、旅游等行业使用一次性用品。严格商品包装标准,推广绿色包装,禁止过度包装。
  五、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社会消费的各个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提高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鼓励发展煤电联产、煤化工以及与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等资源总量相匹配的低热值燃料发电。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冶金、化工废渣及尾矿等的综合利用为重点,鼓励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加强工业余热、余压、余气等回收利用,搞好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支持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集中处理和再生利用企业。促进城市垃圾、污泥资源化利用。推广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再利用率。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产业循环式组合,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引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和部分县(市)、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探索和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专栏16  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企业。推进有色、煤炭、电力、建材、造纸等行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支持郑煤集团、长铝、荥锦、郑州龙泰等企业循环经济试点,建成若干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推进开发区、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登封工业园区等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建成若干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县(市)区。重点抓好荥阳、新郑、巩义、上街等若干循环经济试点县(市)区。
  第二节  资源管理
  一、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配置,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统筹上下游和地表地下水调配,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二、土地资源管理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完成全市土地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在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同时,保证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规范土地市场,加强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挖掘已利用土地潜力,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增加有效土地面积。适度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缓解新增建设用地对耕地保护的压力。
  三、矿产资源管理
  加强煤炭、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基础性地质勘查,提高资源接续能力。严格矿业准入标准,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打击非法开采、乱采滥挖行为。改善资源开采技术装备和管理,淘汰落后的开采方式,提高资源回采率。实行资源资产化管理,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合理补偿机制,规范矿业权市场。全面完成煤炭、铝土矿等重要资源整合,提高市重点优势企业的资源保障程度。
  第三节  环境治理
  一、水环境治理
  加大贾鲁河、索须河、双洎河、魏河等内河水污染防治。完成工业废水治理任务,实现排污企业持证排污、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搞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扩建和改造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建设马头岗日处理30万吨、登封市日处理污水3万吨、新密市日处理污水5万吨、新郑市日处理污水5万吨、荥阳市日处理污水3万吨、中牟县日处理污水2万吨、上街区日处理污水4.5万吨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到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
  二、大气污染防治
  对重污染行业强制性实行清洁生产,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和粉尘防治,燃煤电厂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设施,淘汰关闭所有5万千瓦以下、服役期满的10万千瓦及以下纯火电机组,确保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零增长。大力推广燃气和城市集中供热。到2010年,空气质量好于II级以上天数年均比例达到83%。
  三、废弃物污染治理
  改进企业工艺水平和流程设置,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促进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规范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系统,提高废弃物处置水平。严格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经营许可证管理,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推进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到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四、环境监管
  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依法处置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立高效、快捷、可靠的污染源远程监控和污染处置应急系统,提高应对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能力。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第四节  生态保护
  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恢复生态功能,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
  加强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扩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范围,优化保护区结构体系,提升现有各类保护区等级。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强重点资源开发区域的生态保护。大力实施矿山生态恢复和建设。加强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保护和监管,强化对土地、矿产、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遏制生态破坏。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专栏17  森林生态城建设和生态保护重点工程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营造淮河防护林8万亩,小型公益林6万亩,邙山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造林10万亩,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35万亩,防沙治沙工程造林15万亩。新建完善林网150万亩,通道绿化1000公里。黄河湿地省级保护工程。在沿黄一带建立总面积为57万亩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工程。在淮河上游及25度以上的坡地、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源地等完成退耕还林52万亩。郑州市树木园建设。新建3500亩郑州树木园。森林公园建设。新增各类森林公园、观光园22处,建设面积达34.5万亩,使森林公园建设面积达到我市土地面积的3.1%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启动市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和保护机制,使重点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稳定在150万亩以上。郑州市彩叶树种基地建设。建设1000亩集新品种引进、驯化、繁育于一体的苗木示范基地,年产优质壮苗100万株。林业工程服务体系。建成郑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心,森林资源监测调查规划设计中心,森林火灾防控指挥中心。矿山生态修复。在各类露天采掘矿区、尾矿堆集区、煤矿沉陷区全面实施植被修复工程和沉陷区治理工程,恢复矿区生态。

 

  第八章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改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节  体制改革
  一、行政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和政社分开,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改善经济管理方式,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经济运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健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依法分离事业单位承担的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公益性事业单位扶持力度,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步伐。改革事业单位经费保障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实行管理者聘任制和员工竞争上岗制。建立有效的事业单位监管体制。
  二、国有企业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着力点,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深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和壮大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在本地区有影响力的优势企业,积极稳妥地做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培育工作。继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放开搞活小型企业。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放宽准入、引入竞争、严格监管,进一步推进电力、交通、水利、盐业、市政、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的监管范围和责任,依法行使出资人职责,健全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对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实行授权经营,完善国有资产营运体系。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十一五'期间,国有资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10%左右。加快郑州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维护国有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积极探索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分类监管。
  三、非公有制经济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规定,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支持非公有资本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四、财税和投资体制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和责任,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科教文卫、农村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支出。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行为。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健全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实行非税收入全口径预算管理。推行税制改革,依法加强税收征管。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健全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社会投资活动的引导和调节,健全投资监控体系,抑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节  对外开放
  一、招商引资
  更新招商引资理念。健全新型招商引资体制和激励机制,通过营造良好的政策、市场、产业、居住和人文环境,逐步实现由优惠政策招商到发展环境招商、产业竞争力招商的转变。拓展符合国际惯例的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等社会化、市场化招商方式;发展与境内外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构建跨国投资促进网络;完善招商引资网站,加大网上招商力度;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中介牵线、园区推动、企业主动的招商运行机制;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利用外资项目库,做好利用外资前期工作。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以世界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和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为招商引资重点,依托重点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平台,吸引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公用事业等领域。主动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推动卫生、环境保护、农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36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
  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扶持培育出口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扩大比较优势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大宗商品出口,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提高我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配套产业,鼓励我市企业主动融入跨国公司、市外企业的生产链和供应链,推动我市产品进入跨国采购和连锁经营体系。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提高民营企业的出口比重。充分发挥郑州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优势,完善快速通关机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稳步实施进口带动战略,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符合我市产业升级需要的重要装备、关键设备、核心技术以及短缺的战略性资源和原材料。到2010年,市属及以下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8亿美元,出口达到18亿美元。
  三、东引西进
  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和先进管理方式,以多种形式参与我市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加快我市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鼓励我市企业在东部地区建立销售和研发机构,不断深化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往来和互补合作。积极开拓西部市场,建立资源基地,进一步提高我市产品在西部市场的占有率和知名度,参与西部地区项目开发建设。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提高区域竞争力。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200亿元。
  第三节  市场环境
  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市场规则,打破行业垄断、地区封锁、行政壁垒等约束,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加快制订和完善保护公平竞争的地方性法规。建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偷税、骗税、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市场体系。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产权、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有效控制行政管理成本,切实降低投资者的创业成本。营造服务高效、社会稳定、市场公平、法制严明的良好投资环境。
  第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节  人口和计划生育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十一五'期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惠政策,实施以'奖励、优惠、减免、扶持、保障、救助'为主体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积极探索计划生育保险制度。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婚育行为。加强流动人口和无业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完善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体系。建立计划生育新机制,改进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制度。
  加快体系建设。建成郑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基层服务体系,落实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制度。
  提高人口素质。提倡优生优育,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程,明显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施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加强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改善贫困乡村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二节  人民生活
  一、就业
  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广开就业渠道,统筹城乡就业。引导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开发公共卫生、城市环保、社区服务和民营企业等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共进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并规范发展就业中介服务。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的培训和就业工作。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郑州市农村劳动力专业市场的服务功能,建设县(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职业介绍中心。'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60万人。
  二、收入分配
  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机制,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
  三、社会保障
  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拓宽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能力。巩固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使用管理。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四、社会救助与福利
  强化政府社会救助职能,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建立规范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达到100%。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和灾民救助、医疗救治等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失地而未能就业的农民以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等新群体的救治和管理。
  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健全社会福利体系与优抚机制。鼓励发展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大力宣传并支持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关怀社会弱势群体,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建设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等社会福利设施,构建社会福利网络。探索新型养老方式,建立健全老年人服务网络和公共养老设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康复、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
  五、社区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环境卫生等社区服务,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方便群众生活,增加就业岗位。
  六、城乡居民消费
  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发展消费信贷等新型消费方式。健全公共服务,增强居民消费信心。鼓励发展营养产业,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健全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社会保障性住房为辅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基本实现城镇居民户均一套设施完善的住房。扩大通信、计算机、节能型轿车等消费,鼓励教育、文化、旅游、健身等服务消费和休闲消费。鼓励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控制学费、医疗费用和生活用水、电、气、暖价格过快上涨,加强对住房、通信、交通等领域价格的监管。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三节  公共服务
  一、公共卫生服务与人民健康
  建立和规范各级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责任分担与资金筹措机制,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职业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延伸,健全城市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服务网络。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方向,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逐步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和投入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机构改革,合理确定公益性医疗机构补偿政策。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加强药品市场监管,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10年,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58人,万人病床数达到45张。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发展体育事业,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探索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
  二、公共安全
  强化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制定各类社会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社会动员和救助体系,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点建设应急通讯指挥、公共事件评估、应急资金保障、社会动员支持、救灾物资运转系统及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网络。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和防治工程建设,完善灾害救助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郑州建设活动,加强公安派出所、刑事侦察、禁毒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反恐怖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三、社会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化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优化人居环境。
  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改进对民间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改进和完善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诉求。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矛盾排查、信息预警、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机制,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人民防空建设,提高应急国防动员能力,支持驻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第四节  民主法制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加强民族团结,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
  坚持依法治市,推进法制化进程。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努力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做好普法工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民主监督,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第五节  精神文明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人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伦理、生理、心理知识教育,深入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体公民文明素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好理论指导、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的重要作用。
  第六节  信用郑州
  加快建立覆盖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信用评价系统建设,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信用环境。培育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增强社会信用力量。积极开展'创建信用郑州,作诚信郑州人'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共铸诚信的良好氛围,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在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  分类指导
  本规划提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及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发展任务,是为了给市场主体以正确的导向,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来实现。各级政府要强化市场监管,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本规划确定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重点任务,体现了政府的战略意图。政府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等措施,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来实现。
  本规划确定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扶贫救助、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和任务,是政府的庄严承诺,主要通过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完成。
  本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治手段,并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手段来实施。
  本规划确定的各项体制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将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抓紧推进,如期完成。
  第二节  项目推进
  根据'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并引导企业搞好1120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4500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规模预计达3600亿元。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强与国家和省的联系沟通,争取国债及专项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市建投总公司、土地储备中心、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不断扩大专业性融资公司的领域与规模,增强市场化融资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好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的资金。积极争取国外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加强银企、银政合作,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贷款支持。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扩大股票债券融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领域,引导社会资金增加对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的投入。
  加强项目管理和协调。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完善协调制度,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严格建设程序,规范招投标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按照合理工期组织施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按照'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做好'十一五'期间的项目建设工作。加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和筹资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库,切实增加项目储备,做到滚动发展,有序接替。
  第三节  经济政策
  完善公共财政政策。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切实体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方向。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市级政府投资规模。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循环经济、资源能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资。
  建立完善功能性产业政策。优先安排和引导资金、土地、能源、重要资源等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聚,支持高技术产业和其他优势产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促进计划,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对易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产业,要通过健全市场准入、环保标准、土地使用、技术标准、信息发布等措施加强调控和引导。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运用经济手段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继续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政策,鼓励高技术产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品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限制污染重、消耗高的产品生产,引导节约型消费。规范各类收费行为,规范垄断性行业的企业行为。
  第四节  组织管理
  加强制度协调和政策协调。在投资部署、项目决策、财税金融、土地供应、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整体设计,有序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搞好宏观政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政绩考核之间的配合,防止政府政策部门化。改革规划管理体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约束性。统筹协调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的关系,加强经济运行预测预警,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走势,适时调整年度工作部署,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市发展改革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市政府要组织进行中期评估,评估报告要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需要修订时,由市政府提出调整修订方案,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