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的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适应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与编制五年计划更好衔接,推进国民经济核算与统计调查体系的综合配套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3)29号)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的通知》(鲁政发(2004)10号)精神,市政府定于2004年开展全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为搞好我市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和市情市力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已居第五位。但我市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比重偏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对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经济普查,进一步摸清全市“家底”,全面掌握我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对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改进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普查的对象和范围
  此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市范围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

  三、普查的内容和时间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标志、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状况,以及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科技开发的投入状况等。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
  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这次普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普查准备阶段(2004年12月31日以前)、普查登记阶段(2005年1月一5月)、普查数据处理阶段(2005年6月一9月)、普查资料公布、总结表彰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2005年10月一2006年)。

  四、普查的组织和实施
  此次经济普查涉及除第一产业外的所有经济部门,调查覆盖面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0%以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具体负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其中,涉及普查宣传动员方面的事项,由市委宣传部负责协调;涉及普查经费和物资保障方面的事项,由市财政局和市计委负责协调;涉及工交方面的事项,由市经委负责协调;涉及建筑业、房地产开发方面的事项,由市建委负责协调;涉及国内贸易方面的事项,由市财办负责协调;涉及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市民政局负责协调;涉及机关和事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市人事局(编办)负责协调;涉及外经外贸方面的事项,由市外经贸局负责协调;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市工商局和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负责协调;涉及组织机构代码方面的事项,由市质监局负责协调。此外,铁路、邮政、银行、保险等系统性较强的行业,在主管部门统一要求组织实施的同时,要按照市普查办的工作部署,直接向市普查办报送地域内的普查资料;驻青部队(包括武警)要协助市各级普查机构对租借部队营区的其他单位进行普查。市政府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按照“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各区市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领导。各级普查机构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精心选调普查员,落实普查力量,按照统一部署,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普查任务。对于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普查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并足额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各区市要确保普查所需的各项开支按时拨付到位,保证普查工作任务的完成。
  凡在我市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都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和此次普查的具体要求,按时、如实填报普查表。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各级普查机构要采取有效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调查资料真实可靠,发挥普查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多种形式,做好普查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经济普查的有关要求和重要意义,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四年三月九日
附件: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崔锡柱  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副组长:迟华东  市长助理
      于维清  市统计局局长
      吴海川  市计委副主任
  成 员:姜正轩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栾 新  市经委副主任
      汤吉庆  市建委副主任
      夏昌胜  市财办副主任
      张志勤  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
      蔡自力  市财政局副局长
      曲 青  市编办副主任
      吴 衡  市外经贸局助理巡视员
      万德利  市国税局副局长
      杨恩市  地税局副局长
      房克俭  市工商局副局长
      高善武  市质监局副局长
      周善忠  市统计局副局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