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3年政务公开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2002年,我市政务公开以突出抓好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市政府各部门建立行政审批服务窗口,乡镇政府建立政务公开栏为重点,注重在发展中巩固和提高,经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有效地遏制了暗箱操作和吃拿卡要的不良行为,得到社会各界好评。200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继续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打造透明政府,反腐败抓源头,树立政府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切实做好今年的政务公开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全面完成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建设任务
  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集中办公、分设窗口、实行阳光作业、承诺服务是当前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目前已有30个区县(自治县、市)按时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但仍有10个区县(自治县、市)因种种原因至今尚未建立。为此,市政府要求,未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区县(自治县、市),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领会推行政务公开和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重要性,克服各种困难,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务必在年内全面完成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建设任务。
  二、认真清理,切实规范行政审批的内容
  目前,从总体上看,各地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无论是审批项目,还是收费项目以及收费标准,基本上是按要求确定和设置。但由于国家和市政府已出台和将要出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措施,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组织安排力量,在上半年内按照进入行政审批大厅的所有审批项目,必须是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同意设置或市政府层次以上的规范性文件同意设置的要求,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切实规范行政审批的内容。
  市级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加强对区县(自治县、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业务指导,不得以任何借口新增行政审批项目。市法制办要尽快提出今年我市进一步减少的行政审批项目的目录,报市政府审定后下发;市财政局要尽快提出今年我市进一步减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目录,报市政府审定后,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市物价局要尽量对各收费项目提供详细的标准,减少收费的弹性;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监察局等有关部门,对各地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审批项目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确保行政审批的质量。
  三、加强管理,确保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正常运行
  各地各部门要把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作为新时期、新形势赋予政府的一项新的任务和工作来对待。各地政府要认真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机构和人员设置工作,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调派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到大厅管理机构任职、开展工作;有关部门必须选派中层领导干部或业务骨干到大厅窗口服务,并尽量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做到充分授权,最大限度地发挥窗口作用;各地财政要确保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正常运行开支。
  严格实行行政审批单轨制,各部门依法所承担的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必须进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由大厅窗口受理,原单位不再直接对外接件受理。各地要作为一条政治纪律来要求,对违反者由纪检监察部门从重从严处理。
  在各地的市级直管部门应无条件地进入当地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按照大厅的统一要求开展审批工作。对无正当理由,拒不进入大厅的,对其部门主要负责人按违反政纪实行停职检查。
  在市级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未建立以前,市级各部门现有的行政审批服务窗口要认真做好与各地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工作衔接,对各地的转报件,尽量按照时间要求予以办理,不得无故拖延。同时,除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加盖公章的外,对其他加盖行政审批专用章的转报件要予以认可并办理,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四、与时俱进,不断增添政务公开的新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在近年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有效做法,不断增添政务公开的新措施,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
  乡镇政务公开要着重在公开的形式、公开的深度和效果上下功夫,在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公示栏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的宣传作用和乡镇干部下乡宣讲的作用。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及时公开,公开到户。
  县级以上行政机关的政务公开,着重在公开的内容、公开的程序和制度上下功夫。要不断扩大公开的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将行政复议、征地补偿、行政处罚、劳动仲裁、工伤鉴定、优待抚恤、经济处罚、农民负担、扶贫救灾款、物资的分配情况,反腐倡廉、失业就业、社会保障、军转安置、教育收费、医药医疗费用、打假投诉等情况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纳入政务公开的范围。要进一步完善公开的程序和制度,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工作要逐步向电子政务过渡,大力推进网上办理,实行网上服务。
  政务公开的程度体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务必克服满足现状的思想,针对问题找差距,添措施,继续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三年三月十九日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