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总参军训和兵种部体育训练局、总政宣传部文化体育局,火车头体协、前卫体协,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各有关单位:
  自五十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实行的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为鼓励运动员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推动体育运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不断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进行规范和完善。2005年先后下发了体竞字[2005]172号、体竞字[2005]174号和体竞字[2005]209号文件,将重新修订后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和《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下发施行。实行政务公开,将具有一级运动员审批资格的44个单位和具有二级运动员审批资格的409个单位名单重新审核并在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近期,部分省市体育局在与教育部门组织的对持有运动员等级证书的考生测试中,发现一些单位把关不严,存在滥发运动员等级证书的情况。被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国家体育总局对此高度重视,责成有关单位进行调查,并给予相关省市地市级体育局停止其一年二级运动员审批权的处罚。
  针对在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强化监督,严肃纪律,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总局体竞字[2005]172号文件要求实施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和《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期限进行运动员技术等级的审批工作,不得违规申请、审核、审批和授予运动员等级称号。各单位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实施细则。

  二、要切实加强对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工作的领导,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层层落实。具有一级运动员审批资格的各省(区、市)体育局、有关体协、体育学院等单位,须明确负责运动员审批业务的主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具体审批业务联系人,并把人员名单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具有二级运动员审批资格的各地市级体育局也要明确负责运动员审批业务的主管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具体审批业务联系人,并把人员名单报省(区、市)体育局等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

  三、规范管理与运动员技术等级相关的赛事。具有审批一级、二级、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体育部门,每年应列出与授予等级称号相关的赛事,并报上一级体育部门备案。要加强相关赛事的组织和监管,保证比赛的质量,并严格按照各项目的技术等级标准执行。

  四、加强全国一级、二级、三级运动员审批的备案和分级管理制度。每年12月31日前,各县区级体育部门要将本年度审批三级运动员的情况(主要指批件和总数)报所属各地市级体育局备案;各地市级体育局要将本年度审批二级运动员的情况(主要指批件和总数)报所属的各省(区、市)体育局备案;各省(区、市)体育局、行业体协、北体大等单位要将本年度审批一级运动员的情况(主要指批件和总数)报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备案。

  五、建立全国一级、二级运动员名单网上公布制度。国家体育总局正在加紧建立并逐步实施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情况网上公布及查询系统,实现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六、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具有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资格的各单位要对本单位2004年至2006年的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审批办理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要分年度、分项目统计已办证人数,以及撤销人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标准,严格要求,认真清查,坚决取消不合格的运动员等级证书,切实纠正办理运动员等级证书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各地市体育局要以书面形式将二级运动员的审批办理自查自纠清理情况报所属各省(区、市)体育局;各省(区、市)体育局等有关单位应当于2006年10月31日前,将一级、二级运动员的审批办理自查自纠总体清理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国家体育总局。

  七、建立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管理抽查制度。国家体育总局业务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将对各单位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巡查,发现在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中有违规行为的,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工作举报电话: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综合处(010)87182041或87182261

国家体育总局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