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国家粮食局粮食行政管理司关于发布“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领域)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恢复和持续提高我国粮食增产能力,并为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科技支撑,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决定启动并联合组织实施“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紧密配合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的实施,针对我国三大平原三大作物减少产后数量和质量损失的重大技术问题,以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农户安全储粮技术体系和国家粮库生态储粮技术体系为目标,“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项在“三大作物产后减损增效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设置了三个课题,即“十七、减少长江中下游稻谷、华北小麦、东北玉米农户储藏损失技术集成与示范”、“十八、稻谷高效干燥与玉米储运减损增效技术开发与示范”、“十九、稻谷、小麦、玉米保质储藏与虫霉监测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等五省)、华北平原(河北、河南、山东等三省)、东北平原(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三省)的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进行农户储粮减损增效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集成和示范推广,以及开展国库储粮保质共性技术攻关创新。现公布该专项产后领域三个课题申报指南和有关申报要求,请各有关省级粮食局积极配合本专项的实施工作,指导课题申报,积极推荐具有科研实力、前期工作扎实资信良好的有关科研单位申报课题。
  一、课题申请单位
  (一)须具有与相应课题紧密相关的粮食储藏应用性基础研究或前期研究,在粮食储藏科技方面近几年具有多项科研成果和具有较好的研究开发条件及产业化实力的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不包括外资企业)均可申请,不接受个人申请;
  (二)能为课题集成示范及其它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以及必要的配套自筹资金,承担以往粮食行业国家科技项目具有良好业绩;
  (三)长期从事农村储粮科技服务的单位将优先考虑;鼓励具备实力的中央级科研单位联合有关区域性科研单位申报课题;在实施中能产生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产业化前景好,有与课题紧密联系和实质性的前期工作基础的单位将优先考虑;
  (四)提供的申请书内容真实可靠,需提供相应课题有关前期科技成果等知识产权证明材料;申报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等。

  二、课题负责人
  (一)年龄应在55岁以下(含55岁),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从事有关研究或技术开发一线工作4年以上;
  (二)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并有固定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用于所申请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50%;
  (三)行政管理人员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已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但未按期完成任务、未验收、完成质量不好的课题负责人不得作为该项目课题负责人申请本项目的课题;
  (四)研究开发方向与所申请的课题关联性须较强,承担国家科技项目具有较好业绩,对国内外有关最新科技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已完成相应课题的前期科研工作,前期科技成果可靠,具有创新性。
  (五)课题申请人只能申请主持本项目一项课题,若再承担本项目其它课题,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参加课题。

  三、申报程序
  课题申请单位需经单位所在地或课题示范点所在省级粮食局(或中储粮总公司)上报推荐公函后,报送国家粮食局粮食行政管理司。

  四、科技课题经费
  本项目国家科技拨款的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技术依托单位的攻关研究开发与集成示范;根据不同课题,要求申报单位提供相应的自筹资金;具有示范点内容的所在省区市政府、有关部门等单位提供课题配套资金的将优先支持,申报单位对课题经费需按“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实行专款专用、单独管理,单独核算。

  五、申报要求
  (一)鼓励具有实力的科研院所、院校、科技型企业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联合申报原则上不超过5家法人单位,其中科研单位不超过2-3个,企业不超过1-2家;联合申报的单位须共同签订申报协议,并确保配套资金到位,明确相应知识产权的分享比例)。各申报单位的资信情况必须良好。
  (二)申请单位既可对本项目第十七、第十八、第十九课题的整体内容进行申报,也可对课题的专题内容进行申报。以科技型企业为主申报课题,申报单位应具有一定的自我研发能力和科技人才;集成示范的课题,科研单位联合科技型企业申报的,将优先考虑。
  (三)申请的课题要有先进、创新的研究开发思路,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明确、可考核的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
  (四)超出课题申报指南范围的课题申报将不予受理。课题申报指南(附件1)、课题申请书封面格式及编写提纲(附件2)将在我局网站(http://www.chinagrain.gov.cn)发布。
  (五)申请书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一律采用A4纸打印(四号仿宋字体、双面印)、装订盖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名称、申请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并加盖第一申请单位公章,一式11份(其中1份盖红章,封面上注明正本),于2004年7月2日下午4∶00前送到国家粮食局粮食行政管理司科技处,过期不予受理。
  (六)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906室(100038)
  联系人:闫汉书 谭本刚 张 雪
  电 话:010-63906906、63906972、63906935

  六、课题评审
  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我司将对申请课题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组评审,择优立项支持。

附件:
  1.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领域课题申报指南
  2. “十五”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申请书封面格式及编写提纲

国家粮食局管理司提供
二○○四年六月十六日

  附件1:'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领域)课题申报指南
  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决定联合启动并实施'十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紧密配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国家科技专项和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的实施,针对解决减少我国粮食产后数量和质量损失的重大技术问题,以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农户安全储粮技术体系和国家粮库生态储粮技术体系为目标,该专项中'三大作物产后减损增效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共设置3个课题,由国家粮食局组织实施,实施期为3年(2004年4月-2006年12月)。
  三个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是:重点开展减少长江中下游稻谷、华北小麦、东北玉米农户储藏损失技术集成与示范、稻谷高效干燥及玉米储运减损增效技术研究开发、国库储粮保质储藏与虫霉监测新技术的攻关研究。在我国三大平原的11个粮食主产省建立1100个农户科技储粮示范点,组装集成优化应用已有的农户储粮科研成果,针对不同产区和品种特点,组装出3-5套以上农户储粮减损技术方案,使示范点农户的储粮损失降低至现有损失水平的50%以内。本项目完成后将开发新产品8-10台(套);形成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20-30篇以上;申报专利5-8项以上;制订标准和规程4-5项;培养学科带头人5-10名以上。现将课题申报指南发布如下:
  课题十七、减少三大粮食作物农户储粮损失技术集成与示范
  预期目标:为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在三大平原11个粮食主产省的核心试验区组装集成科学、实用技术,建立1100个农户科技储粮示范点,组装出3-5套农户储粮减损技术方案。在核心试验区使农村储粮损失减少50%,通过培养农村储粮技术骨干,以点带面扩大推广,为逐步构建农村储粮科技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1.长江中下游平原稻谷产区农户储粮减损技术集成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
  (1)针对长江中下游温度高、湿度大的储粮生态特点和收获后稻谷易发霉、生虫和被鼠虫偷食的特点,开展农户储粮现状、问题、对策调研分析;
  (2)筛选、组装集成开发并优化安全、科学、实用、有效、经济、易于推广普及的储粮装具及储粮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储藏量一般设计在800kg~1000kg;储藏技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自然低温、低氧、密闭等技术;
  (3)根据储粮技术要求,研究农户粮食产后入仓前清理、晾晒、保管的处理措施;
  (4)筛选出高效、低毒、实效长,经济、易于使用的农村储粮防虫药剂,主要防治玉米象、谷蠹、麦蛾、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等害虫危害;从气密囤密闭缺氧、通风干燥隔潮,丙酸类抑霉化学剂等技术中选择合适技术进行防霉并推广应用;选用先进、适用环保的防鼠技术。
  (5)研究编制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合农村的>宣传资料和影视材料,进行示范教学和推广,培训储粮技术骨干,协助技术推广;
  (6)研究减少农户储粮损失的发展对策建议;完善'农村储粮专家咨询系统',在'中国粮食储藏科技网'上开展农村储粮技术专家咨询服务。
  (7)配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谷丰产技术集成计划,在五省相应核心示范区选择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湖北省随州市、江苏省兴化市、江西省南昌市、四川省彭县进行减损技术集成与示范。
  考核指标:
  (1)在长江中下游稻谷产区(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湖北省随州市、江苏省兴化市、江西省南昌市、四川省彭县)每省选1个县,每县选1个乡,每乡选100户农户进行技术核心示范;
  (2)组装出1-2套农户储粮减损技术方案,大面积推广应用,开发2-3套农村储粮装具,农户储藏稻谷的吨粮储藏装具使用成本(折旧费)≤15元;
  (3)筛选4-5种防虫、防霉、防鼠的药剂、设备,将虫、霉、鼠导致的农户储藏损失减少50%;
  (4)提出农村储粮前处理措施和产后处理模式,提出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发展对策;
  (5)编制一套>宣传资料和影视材料;在'中国粮食储藏科技网'上开展农村储粮技术专家咨询服务;
  (6)编写5-8篇调研报告、科研论文,培养学科带头人3-5名。
  2、华北平原小麦产区农户储藏减损技术集成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
  (1)针对华北平原夏季气温高、降雨集中,极易滋长储粮害虫和引起粮食霉变的储粮生态特点,开展农户储粮现状、问题、对策调研分析;
  (2)组装集成开发应用已有农户储粮先进技术和储粮装具,大面积推广应用,主要选用安全、高效、经济、易于使用的储藏技术,防虫技术采用自然低温、密闭等储藏技术;重点防治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螟、锯谷盗、大谷盗、赤拟谷盗等害虫危害;选用有效、适用的防霉技术和防鼠技术;
  (3)在示范点进行农户储粮减损试验研究,达到农户小麦储藏防虫、防霉、防鼠的目的,降低农户的产后粮食损失;
  (4)研究编制简单易懂的>宣传资料和影视材料,进行农户储粮示范教学和推广,培训储粮技术骨干,协助技术推广;
  (5)配合华北平原的河南、河北、山东三个小麦主产区丰产技术集成计划,在核心示范区选择河南省的偃师,山东省的兖州和河北省的安平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
  考核指标:
  (1)总结华北三省农户粮食产后储粮损失状态,编写1-3份调研报告;
  (2)在华北三省示范区每省选1个县,每县选1个乡,每乡选100户作为示范点进行技术示范,每户装具储藏量在1000kg左右;
  (3)组装出1-2套农户储粮减损技术方案;
  (4)农户储藏小麦、玉米的吨粮储藏装具使用成本(折旧费)≤15元,将由虫、霉、鼠导致的农户小麦储藏损失减少50%;
  (5)编写储粮普及宣传资料和影视材料各1套;
  (6)发表研究论文3-5篇,培养学科带头人3-5名。
  3、东北平原玉米产区农户储藏减损技术集成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
  (1)针对东北平原气温寒冷、湿度大的储粮生态特点和收获后玉米易发霉和易发生鼠害的特性,对玉米产后农村储藏损失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调查分析;
  (2)筛选组装集成开发和优化出适合于东北平原农户储粮的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剂、新装具及先进、适用的防霉、防鼠技术,在示范点进行试验和应用示范,大面积推广应用示范;
  (3)编制农村储粮技术手册,通过培养农村储粮技术骨干,协助农户储粮技术推广。
  (4)配合东北平原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玉米主产区丰产技术集成计划,在核心示范区选择辽宁省新民市、吉林省公主岭、黑龙江省双城市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
  考核指标:
  (1)总结东北三省农户粮食产后储粮损失状态,编写3-5份调研报告;
  (2)在东北平原每省选1个县,每县选1个乡,每乡选100户作为示范点;
  (3)组装出1-2套农户储粮减损技术方案;
  (4)在示范点减少农户储粮损失50%,农户储藏玉米吨粮储藏装具使用成本(折旧费)≤15元,示范点农户储藏量一般设计在5000kg~10000kg;
  (5)制定农户储粮技术规程1项;
  (6)申报国家专利1项以上;
  (7)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
  (8)编制农村储粮技术手册和影视材料,培养农村储粮技术骨干100名以上。
  经费投入:要求申报单位按不低于国拨经费1:1的比例提供自筹经费。
  课题十八、稻谷高效干燥与玉米储运减损增效技术开发与示范
  1.长江中下游稻谷整仓干燥新技术开发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粮食水分转移机理和粮食干燥机理,为粮食就仓干燥提供理论基础;
  (2)研究完善适合于较高水分稻谷整仓干燥智能化控制的系统参数,使干燥后稻谷水分均匀,开发稻谷整仓干燥智能化控制系统,选择1500吨仓容以上收纳库的房式仓进行高水分稻谷整仓干燥实仓应用。
  (3)研究干燥时间、降水速度与粮食品质(粮食的脂肪酸值、粘度、发芽率、黄变率、裂纹率等品质)指标变化的相关性;
  (4)研究农户偏高水分稻谷的就仓干燥技术,开发适用于农户稻谷就仓干燥的设备;
  (5)研究稻谷干燥过程中,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发生情况;
  (6)制定《农户高水分稻谷整仓干燥技术操作规程》。
  考核指标:
  (1)开发稻谷整仓干燥智能化控制系统1套;
  (2)建立1-2个堆高不低于4米、水分低于20%的较高水分稻谷就仓干燥示范点,降水幅度均匀,不增加黄变粒和裂纹粒;一次降水幅度:1.0-1.5%;爆腰增加率:<1%;
  (3)干燥仓容1500吨左右、堆高不低于4米、水分低于20%的高水分稻谷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半月内;整仓干燥费用低于干燥机和接近人工晾晒的吨耗成本,降1%水分成本低于4元/吨;
  (4)开发农户稻谷就仓干燥的技术和设备1套;
  (5)制定《农户高水分稻谷就仓干燥技术操作规程》;
  (6)申报2-3项专利,提交3-5篇学术论文,培养1-2名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2.长江中下游远红外小型稻谷干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
  (1)建立稻谷机械通风数学模型、研究远红外辐射与吸收匹配技术、设计干燥介质状态参数调节和控制装置;
  (2)研究远红外稻谷烘干工况,进行工艺参数试验与优化
  (3)研究稻壳燃烧温度控制与调节技术,设计高效、低能耗的远红外稻谷干燥工艺,开发远红外稻谷烘干机、稻壳远红外辐射器;
  (4)研究制定相应的干燥技术操作规程。
  考核指标:
  (1)开发远红外稻谷烘干机,以稻壳燃烧为能源,日处理量在50-100吨;
  (2)降水速率:1.0-1.4%,一次降水幅度:3-5%;爆腰增加率:<3%;烘干与缓苏时间比:<;
  (3)稻谷干燥成本低于5元/吨;
  (4)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稻谷产区建立2-3个示范点。
  (5)申请国家专利1-2项,提交2-3篇学术论文。
  3.粮库玉米储运减碎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研究影响玉米储运环节的破碎因素,提出科学合理技术参数,包括主要粮食破碎速度的测定,斗式提升机的合理运转速度、畚斗合理形状和材料、头轮合理形状、刮板机合理运转速度、刮板形状和材料、导轨形状和材料,防碎溜管结构、粮食流速流量控制机构和粮面增高的联动机构的参数筛选研究;
  (2)通过设备优化组合,解决玉米储运过程中的破碎问题;
  (3)在东北平原建立示范点,应用玉米运输减碎技术。
  考核指标:
  (1)设计制造玉米入库提升、输送、进出仓机械系统,处理量200吨/时;
  (2)玉米破碎率由原来的5%~8%降低到2%;
  (3)在东北平原建立6个粮库玉米储运减碎示范点进行技术示范;
  (4)申报2项以上专利,发表1-2篇论文。
  经费投入:要求申报单位按不低于国拨经费1:1的比例提供自筹经费。
  课题十九、稻谷、小麦、玉米保质储藏与虫霉监测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1.偏高水分玉米、稻谷保质储藏技术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偏高水分玉米、稻谷储藏期间品质、水分等变化规律,确定最佳的安全储藏水分标准;
  (2)研究偏高水分玉米、稻谷储藏过程中仓内空间湿度、粮食的平衡水分和水活度值、粮堆表层的水分变化,以及引起偏高水分玉米、稻谷发热、结露和生霉的机理;
  (3)研究偏高水分粮食自身的呼吸代谢特性和粮食中所存在的微生物生理状态变化指标,研究调整粮食储藏环境温度、湿度及气体成分指标对粮食及粮堆中生物因素变化的影响规律;
  (4)在不同仓型中开展合理上调粮食安全储藏水分标准的实仓应用对比试验,对上调水分标准的合理性、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考核指标:
  (1)储藏期间试验仓储藏玉米、稻谷水分高于常规储藏安全水分0.5%~1.0%;储粮规模为3000吨;
  (2)试验仓玉米、稻谷在一年储藏期中不发生霉菌生长现象;储藏期间偏高水分玉米、稻谷品质高于常规储藏方式;在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建立1个示范点;
  (3)储存偏高水分玉米、稻谷产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其它相关间接费用不高于常规储藏费用;
  (4)制定偏高水分玉米、稻谷保质储藏技术规程各1项;
  (5)申报国家专利1项以上。
  2.粮库储粮害虫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昆虫图象或信息识别系统,监测储藏粮食的昆虫活动,监测害虫的虫口密度,建立数学模型,实现智能报警。
  (2)对粮库总体昆虫危害状态及发展趋势进行早期预测,编制可以给出适当处理措施建议的软件,有效控制虫害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储粮害虫防治的有效经济阈值;
  (3)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稻谷产区、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产区和东北平原玉米产区选择3个储备量大于5万吨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作为示范点,集成应用储粮虫害监测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
  (1)应用电子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和自动化监测,集成储粮虫害监测控制技术;
  (2)昆虫监测灵敏度达到≤3头/kg、误差≤10%;
  (3)提出储粮害虫防治的有效经济阈值;
  (4)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稻谷产区、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产区和东北平原玉米产区选择3个储备量大于5万吨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作为示范点;
  (5)制定粮库害虫监测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申请专利1-2项,提交学术论文3-5篇。
  3.粮库储粮霉菌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
  (1)筛选可用于储粮霉菌活动监测的快速检测技术;
  (2)利用储粮微生物活性快速检测技术,集成现代霉菌检测技术和粮情检测系统,系统研究粮库实仓储粮霉菌活动的特点及与各种因素的相关性,组建粮库储粮霉菌活动监测技术应用管理系统,优化粮库储粮霉菌活动监测技术,提高储粮霉菌监测的灵敏度和监测效率;
  (3)研究粮库储粮霉菌活动监测数据与相应储粮条件下霉菌活动发展趋势的相关特性,开发粮库储粮霉菌活动趋势预测、预报系统。
  (4)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稻谷产区、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产区和东北平原玉米产区建立示范点,集成应用优化的储粮霉菌监测技术、监测技术应用管理系统,以及粮库储粮霉菌活动趋势预测、预报技术。
  考核指标:
  (1)选择可用于粮库储粮微生物活动监测的可靠技术,完成一个粮食样品的微生物活动检测速度≤30min;
  (2)提高监测储粮霉菌活动的灵敏度,对增湿水分至20%粮食的霉菌活动(25℃环境)监测响应值在48小时以内;
  (3)开发霉菌活动监测技术应用管理系统1套,减少监测工作量50%以上;。
  (4)开发适合粮库储粮应用的霉菌危害预测、预警系统1套;
  (5)在三大平原产粮区选择3个储备量大于5万吨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作为技术示范点进行技术示范;
  (6)制定粮库储粮霉菌监测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申请专利1-2项,发表论文2篇,培养研究生3名。
  经费投入:要求申报单位按不低于国拨经费1:1的比例提供自筹经费。
  附件2:'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产后领域)课题申请书
  申请课题名称:
  第一申请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参加单位:
  课题负责人(签字):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传真:
  电子信箱: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申请书编写提纲
  一、课题内容摘要(800字以内)
  二、课题的意义和必要性(1000字以内)
  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1500字以内)
  四、课题攻关预期目标,具体的考核指标(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工艺路线、关键技术、具体技术方案优化
  六、课题的集成示范具体地点、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可能取得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和取得国外专利)及知识产权分析
  七、课题实施年限及年度计划安排
  八、课题总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
  九、课题预期成果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技术的竞争力分析,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前景分析
  十、课题的风险分析(含技术、市场的风险分析等)
  十一、课题的基础条件(与课题紧密相关的现有技术、成果、设备基础和工作基础)
  十二、课题的关联行动,相关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国际合作等落实情况,与其他相关国家科技计划(工作)、项目的衔接和分工
  十三、课题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
  十四、课题主要申请单位、参加单位及负责人、主要参加人员背景资料(包括出生年月、参加者需签字或有文字说明参加课题,申请单位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绩效情况)
  十五、联合申请单位须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及经费和知识产权
  十六、附件
  1、课题前期有关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证明
  2、申报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3、企业、事业法人证复印件
  4、相应区域核心试验区农户储粮基本情况
  5、课题已开展前期工作有关材料等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