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体制转换、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发展为先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568”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实现“三大跨越”、推进六安崛起,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六安,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一体化、要素集聚化、产业集群化的新特征。“长三角经济区”作为我国生产要素最集中、经济增长最快、实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圈之一,受要素供给和环境约束,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是对我市影响最大的经济区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主动承接“长三角经济区”,融入合肥城市圈。要整合优质资源,找准产业定位,消除体制障碍,实行观念东学、体制东接、资金东引、产业东连、物资东流、经济东融,实现观念、机制、市场、产业、资本、技术、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与长三角和合肥城市圈全面对接,把我市建设成为合肥城市圈乃至长三角经济区的加工制造配套基地,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基地,农特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能源输出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等6大基地。六安城区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着力提高首位度和竞争力。积极融入合肥城市圈,实现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经济互动。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食品、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物流业、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居民生活服务及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把六安城区建成市域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皖西地区的商贸流通、旅游服务中心和全省的加工工业基地之一。
各县区要按照奋力崛起、实现三大跨越的总体要求,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各自的战略导向和目标任务,实施全民创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规范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设立民营经济创业园,促进民营经济低成本扩张,努力打造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依托资源、围绕专业市场和依托现有企业确定特色,打造特色品牌,不断开发壮大特色产业;要大力发展集群经济,通过市场与产业互动、优势和品牌企业带动,促进产业集群;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既对内开放又对外开放,既发挥企业的开放主体作用又要动员各级各部门各界人士参与开放,既引进项目又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要通过推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增加县域经济总量,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争取“十一五”期间,在进入全省十强县上有所突破。
至实现综合实力新跨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结构合理并实现同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41.5∶40.5。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到位境内资金和境外资金年递增20%和15%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
至实现城市建设和农业抗灾能力新跨越。到2010年,中心城市形成60平方公里框架,人口达到50万人。小城镇建设每年增加1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实现三大跨越,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性增强。“十一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以下。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公共服务体系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两基”内涵得到提高,中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安全生产状况逐年好转。生态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0%,森林覆盖率达到38%。
三、发展重点
(一)坚持工业立市,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坚持把工业经济放在核心位置,推进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围绕冶金、机电、纺织、食品、医药、化工、建材、造纸、电力等产业,在大企业、大项目、大集群、大园区建设上取得突破。五年内,实现工业项目投入超30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5个以上,超亿元项目30个以上,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到“十一五”末,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企业2家、20-30亿元企业3家, 10-20亿元企业5家。
1、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以优势产品打造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打造骨干企业,以骨干企业打造支柱产业。围绕建设加工制造业、能源、冶金3大基地,重点实施钢铁、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力、医药化工等六大工程,以大工程做强大产业,建立工业立市的支撑体系。
一是钢铁工程。解决矿产品深加工缺乏的瓶颈,在钢铁生产上取得突破。扩建年产550万吨铁精粉;积极争取新建年产300-5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或100万吨特种钢),建立霍邱钢铁基地。改扩建金安钢铁,形成年产6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
二是汽车零部件工程。解决缺乏大企业拉动的瓶颈,在与大企业联合协作上取得突破。依托现有汽车零部件工业优势企业,与江汽集团对接,制定专项规划,在开发区建立江汽工业园,承接汽车配件产业转移。实施江汽六安齿轮新建小汽车变速箱项目,积极支持长江精工工程机械生产和应流集团新建2万吨出口汽车零部件铸造。充分利用我市华厦客车和长安改装车的整车生产目录,通过招商引资,资产整合,发展改装车生产。
三是纺织服装工程。解决配套能力缺失的瓶颈,在产业配套上取得突破。面向国际市场,重点加快纺织工业技术改造。在现有17万锭纺纱、1600万件服装及羽绒、丝绸加工生产能力基础上,新增10-20万锭纺纱及相应坯布、印染、服装和服装辅料生产能力。
四是食品饮料工程。解决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的瓶颈,在引进国内知名企业上取得突破,到2010年初步建立以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食品工业体系。迎驾集团形成年产10万吨各类饮品生产能力;天业集团扩建1000万只禽类系列食品生产线;六安西商集团建设60万头生猪屠宰及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六安三农集团改扩建30万吨优质大米、3万吨油脂、10万吨饲料加工生产线;南京雨润集团新建寿县正达肉鸡场1.5万吨禽肉食品加工项目。
五是电力工程。解决高压电网瓶颈,开工建设安徽电网西通道工程。在此基础上,建设2×10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白莲崖水电站、流波电站、佛磨抽水蓄能、白莲崖抽水蓄能、流波抽水蓄能等一批项目;争取寿县(或霍邱、叶集)秸秆发电建设试点。
六是医药化工工程。解决医药化工企业工业废水处理缺乏的瓶颈,开工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在此基础上,建设六安开发区医药化工工业园。实施建来化工等企业技改,完成华源制药六安液体制剂基地建设。
在抓好大工程的同时,推进机电、建材、造纸等特色工业的发展,积极开发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2、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依托现有基础,以资本为纽带,推行信誉联结和合同联结,引导产权联结,引进重组改造一批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通过为大企业配套、同类中小企业集聚、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支持建筑业发展。
3、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机制,优化环境,落实“封闭管理”等政策,切实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条件,提高园区的承载力。明确园区的功能和发展方向,实行错位发展,培育特色园区,因地制宜地引进和培育一批大企业,不断提高园区的辐射力。每个县区工业园重点培育1-2个特色产业集群,形成2-3家地方知名企业;六安经济开发区要重点培育2-3个特色产业集群,3-4家区域知名企业。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打造经济和人口集聚的平台。按照点轴发展模式,以六安城区为中心,以各县城关和叶集镇为次中心,以重点镇为骨干,以方便快捷的交通为纽带,构建空间布局合理、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城镇体系,带动区域发展。
1、继续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划分,继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路网布局,完善对外快速通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新老淠河绿化带,突出城市韵味,提升城市品位。“十一五”期间,新增道路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40%,开工建设三水厂和城东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打造城市品牌,发展城市特色文化形态,充分保护好六安的水系、微地形、南北门塔、古城墙和部分老街区及皋陶文化、楚文化等城市特色,保留和开发历史地名。按照规模化、生态化的要求,加强住宅小区和社区建设,强化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做好城乡公共交通系统衔接。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努力为市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宜居城市。
2、加快重点镇建设。重点发展各县区城关镇和沿边重镇。各县区城关镇要充分发挥县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加强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繁荣城镇经济,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重要交通干线上的沿边重镇如叶集、周集、杭埠等,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成我市的经济桥头堡,对内做强实力,对外拓展市场。
3、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城镇化中的产业支撑、资源环境支撑和耕地保护等问题。努力经营好城镇。
(三)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综合改革,发展劳务经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期间,一产增加值年递增4%。
1、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强势产业,着力提高农业的产业集中度。把特色产业做大,把规模产业做优,全市重点发展优质粮、优质油、皖西白鹅、奶牛、名优茶等五大产业,培育两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各县区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发展优质水产、无公害蔬菜、经果林、优质中药材、优质蚕桑、特色花卉、大麻、奶业、草竹柳编等特色产业。一是围绕强势产业,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建成粮、油等农特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是突破农产品加工薄弱环节,引进和壮大并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进5-10个国际国内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壮大现有企业,形成一批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度。三是发展中介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产品市场流通协会,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着力提高产业化利益关联度。“十一五”期间,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3-5家,市级30家左右;新增市级协会5-10个,农产品营销队伍发展到30万人。
2、做强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做成大产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市县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重点抓好农村未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组织服务网络,支持劳务公司发展,在劳务输出重点城市设立办事处,逐步实现劳务输出由自发型向有组织型、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人均外出务工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3、建设新型村镇。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开展试点,大力推进新型村庄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积极开展“除陋习、树新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
4、继续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结对帮扶,坚持驻村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全力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到2010年,全市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5万人以下,重点贫困村基本脱贫。
(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第三产业同步增长。坚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不断推进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着力提高竞争力,培育一批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1、提升旅游业。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努力打造大别山精品旅游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线,以休闲度假和健身为主题,以平原城市消费群为目标市场,打造以六安市区为中心,以天堂寨、万佛湖、白马尖和大别山地质公园等经典景区为重点的南部和西南部生态休闲旅游基地;以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为主线、以金寨县为核心区域,以独山等地为重点支撑的六安大别山红色旅游基地;以寿县为重点,霍邱、叶集与之呼应的北部和西北部古文化旅游基地。围绕打造4A级景区和华东知名品牌,提升景点品位,改造基础设施,建成旅游环线,塑造旅游品牌,加强旅游推介,创新经营机制,壮大旅游产业。依托4条高速公路和2条铁路,建成4条精品线路,积极推动与长三角精品线路和“两山一湖”旅游等的对接与合作。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每年推出1-2个旅游新产品。到2010年初步形成游、购、娱、吃、住、行系统配套的休闲度假型产业框架。
2、繁荣流通业。围绕即将建成的交通枢纽,把六安建成大别山区域商贸中心和东西过渡带上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合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发展一批层次高、流量大、效益好的商品批发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以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专业商品街为重点,推动城镇新型商品零售业的发展。建立高效畅通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结合小城镇建设,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培育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店。积极组建跨地区、跨行业、多功能的大型商贸集团。
3、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以提供“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的小康住房为目标,加快房地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服务、管理功能,加强住房一级市场监督,大力发展二级市场。按照适度超前、富有特色的要求,不断提高住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提供环境优美的多功能绿色住宅小区。进一步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4、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一是金融业。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争取市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促进金融机构实施金融创新。积极支持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加强银行业监管,做大做强六安银行业。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能力。积极发展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保险服务业。鼓励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社区服务业。以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为重点,逐步建立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发展医疗、卫生、家政、养老、托幼、文体、婚丧、维修及保安等服务。三是中介服务业。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会计、审计、工程管理、科技、法律等咨询服务业,积极发展资产评估、公证、职业中介、代理商、经纪商、拍卖行等中介组织,健全中介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四是整合六安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发展地方戏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发展的支撑体系
1、水利支撑体系建设。以防汛抗旱、提高灌溉效率、合理开发水资源为目标,推进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大治淮力度,2007年底完成治淮阶段性任务。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淠河、史河等7条主要内河及洼地治理。推进大中型病险水库和涵闸的除险加固任务,使其达标安全运行。继续推进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完成66万人饮用安全卫生水工程。积极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小流域治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开展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
2、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重点,加强水、陆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力争建成三条国道、三条铁路、四条高速交汇的交通网络,把六安建成皖西地区交通枢纽,到201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00公里。继续加强省道、县道和乡道建设,完善各县区通向高速公路的快速连接线,改建县乡公路1200公里,乡村公路12000公里,国省道通行更加顺畅、舒适,综合安全行车能力增强,实现村村通油路,所有乡镇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5%。发挥淮河黄金水道的作用,充分利用淠河航道工程,建成霍邱周集3×500吨级铁矿专用码头,逐年改建全市309道渡口;支持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千吨级航道。
3、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现有电网基础、结合全市电网特点,依托现有电厂和市220KV变电所,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皖电东送战略的西通道建设方案,重点建设500KV六安变电所;改扩建220KV和110KV变电所;加快小水电建设。根据各地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电网建设。
4、“数字六安”建设。“十一五”时期,重点建成“数字六安”的应用、支撑、基础设施三大体系。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网络的利用效率。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推进企业上网工程,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力争5年内建成30家企业信息示范企业,2-3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大力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共享,建设服务型的“六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开通“六安新闻”网站。加强在农业、教育、科技、金融、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与环境管理、公安、人才服务与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六)建立人才开发体系,实施人才强市工程。加大投入力度,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3个环节,以党政、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主体,增加总量、调整结构、提高素质、优化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
1、加强人才培养。采取党校、行政学院与高校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政人才培养与锻炼。继续实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选送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省内外高校、大型企业和境外学习培训。依托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职高、企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加大对人才培育的投入,加强职业学校和示范学校建设,发展壮大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国防科技学院,力争建好4所国家级重点职高,6所省级重点职高,6所市级示范职业学校,1-2所高级技工学校,10个省重点建设专业和10个省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成人力资源输出基地。
2、大力招才引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各类人才来我市兼职、咨询、讲学、研发,进行技术承包、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鼓励创业有成的优秀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
3、创新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合理流动的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人才市场和人才信息库建设,强化市场服务功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千方百计用好各类人才。
(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建设公共教育体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扶持薄弱学校建设。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争取城市幼儿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农村儿童学前1年受教育率达到85%以上。继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逐步实现完全中学的高、初中分离,县城以上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争取“十一五”期间再建设2-3所省级示范高中,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0%左右。进一步健全教育投入机制,完善特困生资助制度。鼓励、支持、引导、规范民办教育。
2、建设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努力加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逐步构建市县两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为群众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市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的扶持力度,提高乡镇医疗卫生水平和医院诊治水平。利用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契机,加快农村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建设,建设农村药品供应网络接供网,扩大卫生事业的覆盖范围。
3、建设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报业大厦、影视中心、皋陶文化园区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加大对广播电视高山骨干转播台的技术改造力度,基本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试播数字电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重视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竞技体育。
4、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社保关系接续工作。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在2005年基础上增长30%以上,基金征缴率达到90%以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100%。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启动职工生育保险,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市区规划建设下岗职工“再就业”一条街。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切实解决特困群众和弱势群体在医疗、住房、就业、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困难。不断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和抚恤工作。
(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六安”
1、开展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建立新的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步伐,大力开发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服务组织,大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加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2、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行资源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重点加强土地特别是耕地、矿产资源、水资源、重要原材料、农产品等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制定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中长期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和阶段工作重点。大力争取国家、省循环经济建设试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医疗卫生垃圾处理和特种废旧物资利用系统,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
3、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大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力度,重点保护好水资源,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生态产品,形成若干优势明显的生态产业。加强生态林业体系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建立健全生态市建设的服务网络和科技支撑。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环境体系,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稳定可靠的能力保障体系。
四、发展保障
(一)进一步扩大开放。继续大力招商引资。进一步整合资源和优势,编制项目,以长三角为主攻方向,突出工业招商,围绕汽车零部件、冶金、纺织、建材、医药化工等行业,加强宣传推介。改进和创新招商方式,采用小分队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挂职招商等多种形式,结合专业招商队伍的培育,通过政府行政引导和推动,逐步形成以企业自主招商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招商格局,努力在引进国外、境外大财团、大企业和跨国公司上取得突破。强化对落户客商的服务,营造安商、亲商的氛围,实现以商招商。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合理地借用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
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应对各种贸易壁垒,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坚持以质取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地产工业品、高科技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鼓励进口国内短缺资源、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大力促进民营外贸企业发展。
(二)加快推进体制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成立产权交易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支撑、以利益为纽带,鼓励企业产权(股权)合理流转,推进产权(股权)结构多元化,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大力提倡年薪制、职工持股、期权期股、技术知识和管理要素入股等新的分配方式,发展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二是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进一步扩大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财政金融密切结合的投资调控体系。逐步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的新型投资体制。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依法理财力度,建立健全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规范财政分配,推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四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以转换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以机构、产权制度、财政供给制度、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卫生、科研、教育、文化、市政、旅游、报业、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改革。
(三)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高度重视并大力争取金融资金支持。推进农村和城市信用社经营业务向银行业转型,大力支持发展优势明显的行业。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十一五”期间有2-3家企业上市。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采取上市公司并购、发行债券、大型集团公司托管、产权转换等方式融资。继续积极争取国家、省对老区的支持和各类政策性资金。继续大力经营城市。鼓励民间投资。通过多方融资,确保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0亿元以上。
(四)不断优化政务和信用环境。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收费环节多、收费项目多等问题,推进政务提速。完善“一站式”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行政综合执法,规范流动执法,解决多头执法问题,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建设信用环境。以政府信用建设为先导、企事业信用建设为重点、个人信用建设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事业、个人三大信用体系。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建成以信用制度为保障,征信服务体系为平台,信用管理体系为基础,信用信息系统、披露系统、服务系统、教育系统为支撑的“信用六安”框架。
(五)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建立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就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平等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业激情。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重视公共气象和安全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加强安全生产,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问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平安六安”建设,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健全保障法律、法规实施的执法制度和执法体制。
(六)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爱祖国、爱家乡,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形成兴皋富民的强大动力。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认真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扎实开展双拥工作,加强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科普宣传,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七)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广泛宣传“十一五”规划,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年度计划时,要提出分年度落实纲要的目标和任务,建立规划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关部门要根据本纲要,针对所负责领域的任务,制定专项规划和具体措施。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规划实施期间,当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重大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政府要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