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登录        电话咨询
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个体和业余演员从事营业演出活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在职演员和专业艺术院校(系)师生以个人身份参加本单位以外的营业演出活动,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演员个人从事营业演出活动,必须持有文化行政部门核发的演员个人《营业演出许可证》。

  第四条 演员个人申领《营业演出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满十六周岁(杂技演员可适当放宽);
  (二)具有一定的业务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个体和业余演员,应当参加文化行政部门的考试或考核。
  考试或考核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部门制定。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发给《营业演出许可证》:
  (一)正在服刑或劳教的;
  (二)刑满、劳教释放未满一年的;
  (三)被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开除未满一年的;
  (四)被文化行政部门禁演尚未解禁的;
  (五)审批部门认定具有其他不适宜情形的。

  第六条 演员个人申领《营业演出许可证》,应当填写演员个人《营业演出许可证》申领表。
  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在职演员和专业艺术院校(系)师生申领《营业演出许可证》,经所在单位同意后,由单位到主管文化行政部门办理《营业演出许可证》。
  个体演员由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业余演员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到其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申领《营业演出许可证》。

  第七条 演员到户口所在地之外的省、市暂住(6个月以上)并从事演出的,由户口所在地省、市文化行政部门开具介绍信,到暂住地文化行政部门办理《营业演出许可证》。演员不得重复领证。

  第八条 演员每次参加营业演出,须如实填写《营业演出许可证》上“演出登记”栏内的规定项目。个体和业余演员报发证部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院校(系)师生报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到演出活动审批部门办理手续,经批准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演出。
  在固定场所按合同演出一定时间的按一次演出活动办理。

  第九条 演员参加演出应当签定演出合同,遵守国家法律和演出市场管理规定,接受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稽查人员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十条 演员不得无证或手续不全参加演出,不得参与非法演出活动。

  第十一条 对违反演出市场管理规定的演员,文化行政部门可视情节轻重,给予制止非法演出、没收演出收入、罚款、停止演出半年至一年、扣缴、吊销《营业演出许可证》的处罚。对偷税逃税的,提请税务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被处罚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依法起诉。在申请复议或法院受理期间不停止处罚执行。

  第十三条 《营业演出许可证》是演员个人从事营业演出的唯一合法凭证,演出时应随身携带,不得伪造、篡改、转借。

  第十四条 《营业演出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用完或过期应向原发证部门申请更换或延期。停止演出的应将证件交回发证部门。

  第十五条 演员《营业演出许可证》及其申领表由文化部统一印制。

  第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以前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均按本办法执行。


相关法律法规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