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各人民团体,市属各企事业单位,各大专院校:
现将《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
二OO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编写组
二OO六年八月
目 录
一、序言 1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2
(一)指导思想 2
(二)发展目标 2
(三)总体部署 4
三、重点领域及发展方向 5
(一)制造业 5
(二)信息产业 8
(三)能源 9
(四)海洋 10
(五)现代服务业 11
(六)农业 12
(七)社会科技 13
四、重大专项与前沿技术 15
五、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8
(一)技术创新体系 18
(二)知识创新体系 18
(三)科技中介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 19
(四)科技宏观管理体系 19
六、保障措施 20
(一)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20
(二)完善科技投入体系 21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2
(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23
(五)强化科技交流合作 23
(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24
七、规划实施 25
(一)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 25
(二)制定实施步骤和配套政策 25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 25
(四)保持规划的动态调整 25
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导厦门创新型城市建设,落实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部署,努力在解决制约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上求突破,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上求突破,加快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在加强对台科技交流合作上求突破,在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上求突破,为推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特制定本纲要。本纲要是厦门市未来十五年科技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文件,是全市为科技发展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序言
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厦门科技事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增强,电子信息、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光电子、软件、生物医药、仪器仪表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火炬高新区成为厦门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初显端倪,科技投入增加,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事业蒸蒸日上。但是,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厦门科技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环境建设不完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领军人物队伍不大,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中介发育不够,自有品牌不多,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等。
本世纪前2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科学技术持续跨国界流动,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科技发展出现群体突破态势;科技革命孕育着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科技发展;科技资源备受各方关注,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前移到创新层面;核心技术、重大装备难以引进,自主创新压力空前严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充分考虑到厦门土地、水资源缺乏,城市定位对环境生态要求较高,生产成本呈现刚性上升态势等不利因素,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特区先行先试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厦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历史性贡献。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定,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启动一批促进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课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导向,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保障,以对外、对台科技交流合作为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厦门市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科技强市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环境,发展重点领域和产业前沿技术,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科技发展总体布局;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进入全国前列,建设成为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
近期(2010年)目标: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具有厦门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成为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对台科技交流合作基地。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增加,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2.5%,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翻一番,科技进步贡献率60%,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值比重的45%,新兴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千亿元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自有品牌产品,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中心,引进一批内外资研发机构,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科技企业,组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市技术交易额和科技中介服务收入稳步上升,科技队伍明显壮大,造就一批对重大科技问题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创新团队,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奠定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基础。
中远期(2020年)目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完善,涌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率先建成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3.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力争在光电子、软件和生物医药的核心技术领域重点突破,开创具有厦门市特色的海洋、生物、能源、新材料等未来产业新领域,成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佳研发基地,在海峡西岸发挥科技龙头带动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科技发展格局,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制造业部分核心技术和工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农业科技实力提升;信息服务完善,服务水平进入国家先进行列,建成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
二是科技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综合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领先,使科技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是培养造就一批学术和技术领军人才和科技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技英才辈出、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的工作格局。公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全面建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明确、产学研紧密结合、科技中介服务完备、科技资源配置合理、科技创新文化环境良好、政府科技管理体系运作高效协调的、具有厦门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三)总体部署
未来十五年要坚持以人为本与协调发展、产业优先与企业主体、自主创新与突出重点、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厦门市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
一是促进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立足厦门市情和社会需求,以应用为导向,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未来十五年,每年争取若干个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安排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建设项目,重点推进战略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本规划的七大重点领域中,选择任务明确、可以提升产业技术的项目重点安排;以科技进步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发展新兴产业;突破资源环境瓶颈,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厦门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每年安排一批自主创新项目,按照国际、国家、省市技术先进性标准和成熟度,分批确定优先主题重点扶持,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产业前沿技术上有所建树。
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规划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共建共享机制及服务体系;建立吸纳科技人才的长效机制,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四是加强科技交流合作。突出对台科技交流合作,重点承接台湾相关产业技术转移;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立足优势,缩小差距,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吸引高层次技术人才来厦创业,实现'厦门制造'到'厦门创造'的转变,带动和提升海峡西岸科技发展水平。
三、重点领域及发展方向
重点领域是厦门市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厦门市的科技发展,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制造业
制造业是厦门经济的核心。以构筑先进制造业生产和研发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实现绿色制造,提升电子信息、机械、化工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发展光电子、软件、生物医药、仪器仪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新型制造业形成。
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构建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利用网络,实施制造业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的信息化和全球化,不断提高厦门制造业的竞争力。
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加强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根除或减少污染。开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试点、示范建设,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制造工业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建立区域制造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开发、推广共性技术,形成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制造技术和产品。
未来发展的重点技术和产品:
1.电子工业
发展大容量电容器、超小功率继电器、大容量小型化智能化控制开关、新型传感器、微型马达、新型高能电池等元器件技术与产品。
开发新一代音视频产品、计算机、智能型家用电器、智能建筑产品、数字助听器、汽车电子和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与应用产品。
2.机械工业
围绕汽车、工程机械、船舶整机产品制造,加强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以及基础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大力推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虚拟制造、节能降耗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的竞争力;积极发展安全、环保、节能型客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电子工业装备制造业技术与产品。
3.化工工业
以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等为龙头,完善芳烃系列产业链,加强高端产品的技术研发,大力推广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应用。重点发展不饱和聚脂树脂、特种玻璃、精细化工,在香精、香料技术和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研发方面实现突破;研究开发非药物手性化学品,特别是用于生物技术和基因治疗研究的核酸、肽和酶,饲料添加剂等。
4.生物医药工业
基因工程和生物药物。将厦门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蛋白质药物、诊断试剂、疫苗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从原核细胞表达到真核细胞表达乃至用转基因动植物来生产药物的体系。
化学药物。重点在手性药物、合成药物、生物化学药物等技术方面突破,在药物制剂上发展疗效显著的新药和新制剂,将厦门发展成为全国精细化学合成药物的基地。
现代中药。研究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中医药研究、开发、生产中的运用;研究中药有效成份的筛选、中药提取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中药配伍的创新和中药预防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现代中药保健产品研发。
5.新材料工业
大力发展特种金属材料、特种有机材料、特种无机材料、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材料、光电材料、生物材料、纳米材料、防腐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优异结构材料等新材料。
研究纳米材料的尺寸、形状、表面、微结构及性质的可控技术,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纳米功能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及纳米结构材料。利用纳米技术促进传统产品升级换代。
6.仪器仪表工业
引进、扶持能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的仪器仪表项目。着重支持在研发设计、生产控制、测试等环节应用的仪器仪表。重点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与检测仪器仪表创新技术研究,形成海洋生态、水污染、空气污染、污水处理等环境检测与智能控制仪器仪表;多功能传感器阵列、显微图像分析与处理、医疗设备与检测仪器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科学仪器。
7.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用高新技术改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食品、烟草、塑料制品、服装等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品种,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二)信息产业
提高产业技术密集度和产品附加值,形成信息高技术产业集群。
未来发展的重点:
1.集成电路
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加工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低能耗硅材料精炼等技术及产品。
2.光电子器件
发展多种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光-电'、'电-光'转换器件、光电集成器件,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3.平板显示
完善液晶显示上、中、下游产业链,包括:面板、背光源、导光板、滤光片、偏振片、液晶、驱动与控制模块。开发有机发光显示、有机聚合物发光显示、场发射显示等产品。
4.数字医疗设备
集成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数字成像与网络技术、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生物与医疗技术、光学设计与光电技术、精密机械与电子技术、检测与病理诊断技术等于一体,形成世界领先水平的数字医疗科学仪器、系统、设备与装备。
5.互联网
大力发展以IPv6为网络支撑的相关软、硬件及网络应用产业。开发高档网络电子消费产品;研究开发新兴的网络业务和服务模式,实现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在技术和运营的融合。
6.通信
加快3G、NGN、IPv6等技术的研发,开发高效宽带光接入技术、光交换技术,发展移动商务、移动电视、移动影音、支持卫星定位系统及其辅助系统的多功能手机,形成新一代网络通信产业集群。
7.软件
重点搭建软件开发生产平台,开展基于构件化的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质量保证技术与体系研究。
大力推进以构件为基础的普及软件工业化生产方式,使软件设计、生产以工厂化、自动化方式生产,促进软件产业成为普及性行业。
以大型基础性应用软件和嵌入式应用软件技术创新为主,依托厦门软件园,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娱乐、应用软件等软件产业。开发模仿人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的软件技术,如光学字符与图形识别、语音语言识别、味觉识别和各种人工智能软件系统。
(三)能源
开发经济、高效、清洁和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推广使用绿色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使用对环境的污染,使厦门市综合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发展的重点:
1.节能
工业节能。研发机电产品节能技术、清洁能源生产技术、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加强洁净煤、燃煤烟气脱硫、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建筑节能。开展太阳能在建筑方面的应用研究,建设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节能示范区,开发绿色生态住宅;开展建筑节能材料的研发与推广使用,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2.绿色能源
太阳能。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汇聚发电技术,建设太阳能发电站试点工程;开展提高太阳能转变效率,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
海洋能。研究潮汐发电技术和波浪发电技术,开展发电机组、水工建筑、电站运行和海洋环境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风能。开展风能资源调查,开发性能强、造价低的风能发电设备,建设风能发电示范基地。
地热能。研究地热的开采与回灌技术,用于中低温地热利用的热泵技术,地热资源的梯级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地热能源的利用率。
⒊优化城市能源配置
提高能源区域优化配置的技术能力,开发安全可靠的多种能源输配网络,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
(四)海洋
厦门拥有234公里的岸线,390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海洋气候和丰富的物种资源,进一步发挥海洋优势,实施海洋科技发展计划,保障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培育海洋高科技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1.海洋资源开发
海水利用。开发海水循环(直流)冷却技术,解决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工艺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降低能耗和成本的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开发海水淡化关键材料,可规模化应用的海水淡化装备和多联体耦合关键设备;加强浓盐水综合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海洋活性物质与药物的提取与应用。研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筛选技术,突破海洋生物和生物资源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建立作为新药资源和药物筛选工作基础的大规模样品库;研发海洋抗癌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免疫调节作用药物、骨关节炎特异性药物等;开发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保健品;建设海洋生物技术中试转化平台、规模化海洋药物生产基地。
开展极端微生物应用研究,开发工业用极端酶、工具酶及其在生物冶金等领域的应用。
2.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海洋物种资源调查与保护。开展海洋与海岸生物遗传图谱构建和标记辅助选育的研究,重要海洋珍稀物种保护及人工繁育等关键技术开发,建成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平台。
海洋生态研究。开展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物修复、控制理论研究,减少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研究,陆海相互作用与海岸带生态修复研究,滨海湿地的形成、演化、退化与修复技术及试验,进行厦门海域生态修复工程实践。
海洋环境保护。开展海岸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演化、服务功能及调控研究,进行重要港湾动力沉积关键过程与淤积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建设对近岸和港湾动力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开发海洋生态与环境检测技术与设备。
(五)现代服务业
围绕城市定位,以科技推进临港大工业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先导,坚持应用需求导向,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开发支撑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关键产品,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1.港口物流
发展无损识别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空间管理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馈、资源管理系统等;发展物流安全管理技术系统、交互式高可靠物流信息系统、商品信息编码体系等方面标准化技术;形成以港口为中心、服务于电子口岸大通关的共用物流信息平台。
2.现代旅游
发展实时网络预定、增强用户界面友好性和实用性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系统配套技术,建设旅游业的共性技术平台。开发自然科考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产业旅游、科技馆博物馆旅游和科技夏令营等科技旅游产品形式。
3.金融服务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银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控技术;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金融监管和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为代表的决策支持平台;促进金融产品应用系统的联通技术。
(六)农业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按照优化第一产业的战略部署,以科技进步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实施科技惠农富农计划,集中力量解决餐桌污染的源头问题,发挥农业对保障城市供给、生态屏障、旅游观光等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农产品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及安全监测技术;开发农产品无毒害保鲜、物流配送、冷链运输系统技术,特别是鲜活水产品、特色水果的保鲜加工,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名牌产品。发展远洋渔业和海上贮藏加工技术与设备。
2.生态、观光农业
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技术,形成'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品牌-市场'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与水产品优良品种的育种技术,开展亚热带特色水果和花卉的生物育种、引繁、栽培等技术研究,建设具有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科技交流、科普教育、展示传播等功能的观光休闲农业生态科技园。研究开发综合、高效、持久、安全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建立有害生物检测预警及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体系;发展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污染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技术。
(七)社会科技
1.人口与健康
以开发信息资源为核心,以建设应用系统为主导,全面加快人口和健康信息化建设进程,强化基础医学和应用领域研究,做好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的研发,为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
(1)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
开发与推广高效无创出生缺陷早期筛选、检测及诊断技术;建设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立高效、快捷、稳定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网络体系,加强预测预报和疾病监测研究;开展传染病的发病气候、环境、生存特性、流行规律与传播机制的研究;研究职业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技术;建立人口动态监测体系,掌握人口流动的基本情况和变动趋势。
(2)重大疾病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
发展新型病理生理学研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分子机理和系统研究;优化重大疾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加强地方性疾病的防控与治疗研究;加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技术的研究。
2.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发展现代城镇区域规划关键技术及动态监控技术,建立高效率、多功能、一体化城市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
(1)城市规划动态监测
重点建设集地理信息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于一体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城市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实施城市规划监测和管理。
(2)城市绿色建筑与节水
发展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成套技术与设备;进一步开发应用智能建筑产品,如楼宇自动化系统、建筑供电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研究雨水收集和中水利用技术;开发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技术装备;开发固体废弃物处理回收再利用设备。
(3)城市居住环境质量
发展控制环境污染的技术。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噪声控制技术、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建设居住环境监测集成系统。包括环境水质和废水自动监测系统、废气自动监测系统、空气地面自动监测系统;开发水质污染物监测仪器和采样设备、机动车尾气排出检测仪器。
(4)城市信息平台
建立统一的全市信息平台,以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空间信息、公共安全信息等应用平台;构建以家庭为核心、基于高速智能网络的家庭信息平台、社区智能化平台和城市公众信息平台。
3.公共安全
建设'平安厦门',发展多功能、立体式、一体化的有效防控与高效应急技术,结合决策指挥安全保障系统,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共安全环境。
(1)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技术
开展食品药品关键检测技术、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开发食品加工、贮藏及流通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技术,全面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和'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
(2)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
建设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理系统;加大公共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理技术研究,提高公共安全科技水平;研究严重犯罪、恐怖事件及火灾等重大安全危机的防范技术及装备;建设数字化应急灾备中心。
(3)海洋安全监测与灾害防御
开发海洋卫星遥感观测、卫星导航定位、海洋及海岸数据采集与分析、海上通信与海上定位等集成技术,建立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与精确定位系统;建立海洋灾害立体监测网,重点建设海洋安全、灾害危险性评估、预警和应急救助系统;加强海洋环境及生物动态监测。
四、重大专项与前沿技术
围绕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本纲要强调的重点发展领域中,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作为重大专项,部署一批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前沿技术,引导厦门市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1.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
(1)太阳能光伏发电
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及相关材料技术,解决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薄膜及表面纳米化生产技术问题,开发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备。
(2)太阳能分解水制氢
利用厦门市钨、钼产业技术先进,研究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用催化材料和制取氢气的技术,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氢钨钼催化剂,开发太阳能水解制氢生产设备。
2.数字多功能网络视音频产品
(1)视音频数字编码压缩与解码
创新数字视音频海量数据的传输编码压缩和解码技术,压缩效率达100~150倍,开发高压缩编码三维立体影像技术的应用产品。
(2)平板显示
研究液晶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显示、场致发射显示器件制造技术,开发数字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产品。
3.软件工业化生产
开发可重复利用和组合的软件单元或软件模块,以工业化、工厂化和自动化方式设计和生产普及型软件。
4.集成电路设计
采用设计、制造一体化、代工和无生产线芯片设计模式并行方式,引进用于无线网络的芯片组设计技术,开发通讯MCU芯片和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芯片。
5.功率型、高亮度、低成本固态照明光源
组织发光二极管上、中、下游产业链联合研发,白光发光管和其它固态光源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战略目标。
6.多功能数字化智能显微系统
开发新一代数码显微系统,实现实时信息获取,识别与处理,可远程网络化遥控,形成多种学科技术集成创新的实时互动数字化智能显微科学仪器、设备、装置和系统。
7.功能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
研究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生长技术,开发高性能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纳米发光材料,制备有独特功能和结构的改性功能材料。
8.高强度钨特种合金系列产品
发展钨材料硬质合金,特种合金深加工制造技术,表面纳米化技术,开发钨特种合金粉末加工,突破亚微细、微纳细钨合金及高精度挤压制品制造技术。形成多功能高强度钨特种合金系列产品。
9.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
厦门水资源匮乏,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进一步研究完善海水淡化产业化技术,降低成本,开发大生活用海水处理技术和海水淡化生产技术设备。
10.基因重组药物和蛋白质药物
研究基因克隆、基因重组工程技术,开发基因药物、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等。
11.微生物、工业生物和酶
厦门微生物种类丰富,从中筛选出具有开发前景的酶和生物活性物质,应用微生物技术生产化学物质和能源等工业产品;开发微生物细胞及其酶蛋白工业生物催化剂。
12.传染病、肿瘤诊断试剂与疫苗
研究开发艾滋病、白血病、肝炎、禽流感、结核杆菌等传染病诊断试剂盒和疫苗,肿瘤早期诊断试剂与诊断方法工程技术产品。
13.手性药物
研究手性化合物及其两个对映异构体的不同生物活性;手性药物中所含的对映体各自的药理作用、毒性和临床;手性药物新分离制备技术;开发药效高、副作用小,用量少的手性药物,特别是通过综合应用拆分、手性辅助剂及不对称催化等方法,制备出组分更纯的具有单一定向结构的手性药物。
14.生物中药
根据《中药现代化纲要》,采用现代工业生物技术,研发植物药有效成分的生产、加工、提取的工业化方法,解决中药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有效成分失效等问题,制造安全、可靠、疗效好的现代中药。
15. 实时交通信息网络和智能化综合交通控制管理系统
实时交通信息网络是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的系统工程。交通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交通管理系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及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等,还包括交通数据采集设备、大容量存储数据库、显示终端及发布实时交通信息终端设备。
16. 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海洋立体实时监测系统
开发遥感和雷达监测技术、水面与水下自动监测技术、移动目标探测技术、组网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构建实用的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立体实时监测系统,基本形成对离海岸400公里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应用技术能力。
五、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未来10~15年厦门市应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科技宏观管理体系等四大创新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有机统一、以产业技术体系为主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国家级研发中心,围绕新产品研制和开发,针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装备改造以及引进技术及设备的消化吸收进行攻关和创新。重视和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鼓励多部门联合科技攻关,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
(二)知识创新体系
按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知识创新,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整合科技资源,积极促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的形成,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原创能力,构建开放、流动、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继续抓好科技创新平台的共建工作,培养和汇聚一批知识创新的领军人物,为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科技中介服务与成果转化体系
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发展具有资质品牌的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加快建立科技信用和监理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培育一支专业化的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将火炬高新区、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厦门知识产权转化基地、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园区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投资主体建设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特色鲜明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聚集科技人员转化科研成果。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培育企业开展中试研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科技宏观管理体系
强化科技协调管理机制。建立'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职能,建立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合力;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健全重大科技项目生成和管理程序,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提高各级政府科技管理干部的法制意识,加快科技和资金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形成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法制环境;逐步完善法律监督制度,确保各项科技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
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制定落实鼓励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等基础设施、战略性产业和关键性的共性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课题列入市科技计划,给予政策、经费方面的支持。优先采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广泛使用;对创新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
六、保障措施
为确保本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不仅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还必须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与措施。本纲要确定的保障措施,是针对当前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而制定的,随着形势发展和本纲要实施进展情况,将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一)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确定科技工作着力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素质,逐步实行各级领导干部任前科技知识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效作为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
2.建立和完善科技发展评价体系
用科学发展观完善科技发展评价体系,建立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的综合评估体系,加强事前评审论证、事中监督管理、事后绩效评估,确保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高效。
3.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保护制度
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树立知识产权观念,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政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激励创新、保护创新的作用;资助发明专利申请、依照《专利合作条约》进行国际专利申请等活动;鼓励企业结成技术标准联盟和参加行业标准制定,推动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的结合,形成优势产业事实标准;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有效保护企业的创新权益。
(二)完善科技投入体系
1.加大政府科技投入
加大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市财政科技支出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不断提高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确保实现法定增长。政府针对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等设立专项资金。
2.建立科技投入体系
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和引导民间创业投资,培育创业投资市场,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
3.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
扶持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多元化创业投资机制,促进形成区域性资本市场。
建立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政府提供信息和服务,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到主板、二板市场乃至海外上市;在火炬高新区开展对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证券公司代办系统进行股权转让的试点工作;发展厦门市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扩大交易量,形成对外辐射,逐步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市场。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⒈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吸引和培育高层次人才
在重点技术领域建立良好的研究条件,设立有资金保证的重大科技项目,以此吸引国内外的技术人才加盟,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培育本地技术人才。启动新一轮产学研创新工程,形成各类主体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之间的分工协作,围绕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使之成为集聚和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载体。
⒉ 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特别是支持厦门高等院校与本地企业之间以共建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对本地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制度,鼓励民办培训机构参与政府主导的技能人才培训。
⒊ 形成体现人才价值的分配制度
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鼓励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鼓励高科技人才携带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参与分配,以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奖励科技人员,特别是重奖对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充分体现人才知识性和创造性劳动的价值。
⒋ 营造有利于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
优化人才环境,鼓励和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海外学子来厦门创业,努力把厦门建设成充满活力、富有凝聚力的人才高地;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为其工作、创业和生活提供服务,使得各类人才的潜能在厦门得以充分发挥。
(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⒈加强共性技术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技术研发、行业检测中心、大学科技园、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产权交易评估和投融资服务中心、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等十大平台。
⒉加快研发载体建设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形成研发型企业的集聚,使厦门市成为海峡西岸产业集群的最佳研发基地。
⒊推动产业化基地建设
进一步做强做大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国家级软件产业化基地、特色钨材料产业化基地、视听通讯产业化基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等,延伸产业链,加大产业集聚度,提高产业科技水平,营造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
(五)强化科技交流合作
⒈围绕重点技术领域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紧密围绕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项目,制定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规划,争取在重点技术领域形成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围绕厦门市重大科技专项, 支持在多边、双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国际合作项目,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高项目技术水平。
⒉加强厦台产业技术交流合作
建立对台科技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厦台之间学术性、技术性的交流互访活动,促进厦台各自优势学科和产业、领先技术的合作,推进与台湾电子、光电子、软件、数字娱乐、农业生物工程、新材料、中医药等优势产业的对接。
充分发挥海沧、集美、杏林三个台商投资区的先行优势,着力引进一批台湾企业运营总部,鼓励台资企业在厦门设立研发机构;建立完善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厦门市海峡两岸民间组织的作用,利用民间渠道开展对台产业技术合作。
⒊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提供优惠条件,鼓励高校院所来厦设立联合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特别是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深化院地合作和市校合作,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硕士培养项目以及培训中心,扶持院地合作及市校合作项目;围绕厦门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面向院校研发团队招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企业以委托研究、共同开发等形式,加强同内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合作,联合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定期发布制度。
(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1.加强科普工作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等四项基础工程,营造社会化科普平台,不断增强公众特别是公务员、农民和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大力培育创新文化
在全市开展关于创新的宣传教育,继续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提倡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增强全民创新意识,鼓励企业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创新、支持创新,爱护创新人才、保护创新成果的氛围;倡导企业家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加强联合创新,充分发挥有限人才资源的作用,形成创新合力。
七、规划实施
组织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确保规划的各项内容按期完成。
(一)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由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政府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形成合力,确保纲要的贯彻落实和目标的实现。
(二)制定实施步骤和配套政策
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技术领域,制定分阶段实施步骤,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围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政策措施,尽快制定若干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
建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规划实施进程的监控,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使该项工作制度化。加强对科技发展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情况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工作,为规划实施与调整提供决策参考;建立规划评估机制,认真开展规划的中期评估和后评估工作。
(四)保持规划的动态调整
中长期规划应结合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趋势、厦门市产业结构和技术发展进程,对厦门科技发展重点进行适时动态调整。
本纲要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市、区两级政府必须应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把规划目标落实到实处,科技部门要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
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寻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为全面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