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app申请借款,然后又说银行卡错误,让我加私人联系方式,我说不借了,
你好,是不是随便填写资料就通过了?APP钱包显示有贷款额度,但是提现不了,软件上还会显示还款账单。上面显示卡号错误导致资金冻结,有时候还会发个银监会的红头文件给你让你修改银行卡号。但是修改银行卡需要交纳什么保证金,认证金,保障金,验证金等等。对方会说合同你已经签字生效了,让你下个月还款,还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是这种情况,先冷静一下,不要着急!建议来电或加我手机号把相关材料发给我,点击头像获取手机号,微同号
这是诈骗。正规借贷不会因银行卡错误让加私人联系方式,且订单可正常取消。别信客服威胁,不理会所谓还款要求,若对方骚扰可报警。
您遭遇的是典型的贷款诈骗套路,对方通过伪造系统提示、威胁征信等手段制造恐慌,目的是骗取您的个人信息或资金。以下是结合法律规定和真实案例的详细分析:
一、诈骗手法解析:从 “银行卡错误” 到 “威胁还款” 的完整套路
伪造系统故障,制造紧迫感
诈骗分子在您提交贷款申请后,故意提示 “银行卡错误” 或 “资金冻结”,谎称需要支付 “解冻金” 或 “保证金” 才能继续放款。例如,榆林男子小帅因银行卡号错误被要求转账 4 万元解冻,最终被骗 19.9 万元。
法律逻辑:根据《刑法》第 266 条,虚构事实(如伪造银行冻结记录)骗取财物属于诈骗罪。正规金融机构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更不会通过私人账号沟通。
诱导添加私人联系方式,绕过平台监管
对方要求您添加微信、QQ 等私人账号,目的是避开正规 APP 的风控系统,便于后续实施诈骗。例如,上海警方破获的非法网贷团伙,通过山寨 APP 获取用户通讯录后,利用私人账号进行 “软暴力” 催收。
法律依据:根据《网络安全法》第 21 条,金融机构必须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不得通过非官方渠道处理业务。若对方使用私人账号,100% 是诈骗。
威胁影响征信,迫使配合转账
客服声称 “订单无法取消”“每月需还款”,甚至伪造 “国家金融监督文件” 恐吓您。
法律真相:
根据《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第 6 条,征信机构必须依法采集信息,任何个人或机构无权单方面 “拉黑征信”。
若未实际收到贷款,借贷关系不成立,无需承担还款义务。即使签订了电子合同,因合同系诈骗手段签订,可申请法院撤销。
二、您的应对策略:三步止损 + 证据固定
立即停止沟通,避免二次受骗
拒绝添加私人账号,删除 APP 并修改手机支付密码。
若已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等信息,马上挂失银行卡,并向银行申请冻结账户。
案例警示:上海某受害人因未及时挂失,被诈骗分子盗刷银行卡内资金 2.4 万元。
固定关键证据,为维权做准备
APP 证据:截图保存贷款页面、系统提示(如 “银行卡错误” 截图)、客服聊天记录(如有)。
沟通记录:保存与客服的电话录音、短信内容,重点记录对方要求转账的时间、金额、理由。
身份信息:若对方提供了 “客服” 姓名、工号,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是否真实。
法律价值:这些证据是警方立案和法院判决的关键依据。例如,浙江警方通过受害人提供的山寨 APP 截图,成功锁定诈骗团伙服务器位置。
多渠道举报 + 报警,阻断诈骗链条
全国反诈平台举报:登录12377 网络举报中心,上传 APP 截图和沟通记录,举报 “虚假贷款诈骗”。
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携带证据前往派出所经济犯罪侦查部门报案,要求警方立案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10 条,公安机关对诈骗案件必须受理。
金融监管部门投诉:拨打 12363(中国人民银行投诉热线),举报该 APP 涉嫌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未经许可开展贷款业务属于非法经营罪。
三、法律后果与风险防范
诈骗分子可能面临的刑罚
若涉案金额超过 3000 元,根据《刑法》第 266 条,可判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超过 10 万元的,最高可判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例如,上海张某团伙因非法放贷 5.6 亿元,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并处罚金 500 万元。
您无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无需还款:因未实际收到贷款,借贷关系不成立。即使对方伪造银行流水,您可申请法院调取真实交易记录以自证。
征信无影响: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 25 条,若信息错误,您有权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要求删除不实记录。
长期风险防范建议
贷款渠道选择:通过银行官网、正规金融 APP(如支付宝借呗、京东金条)申请贷款,避免点击短信链接。
信息保护意识:任何机构要求提供银行卡验证码、身份证照片时,务必通过官方电话(如银行客服 955 开头号码)核实。
反诈知识学习:关注 “国家反诈中心” 微信公众号,定期学习最新诈骗案例,避免落入类似陷阱。
四、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 1:“我填错了银行卡号,确实导致资金冻结”
真相:银行系统对银行卡号与姓名有实时校验功能,若信息不符,贷款申请根本无法提交。诈骗分子谎称 “填错卡号”,是为了制造转账借口。
误区 2:“对方知道我的身份证号,肯定是正规平台”
真相: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如黑产买卖、山寨 APP 窃取)获取您的信息,并非来自正规数据库。例如,上海警方破获的案件中,诈骗团伙通过强制获取手机权限,批量窃取用户通讯录和身份证信息。
误区 3:“不转账会被起诉到法院”
真相:法院立案需提供真实的借贷凭证(如银行流水、合同原件)。诈骗分子无法提供这些证据,因此不敢真的起诉。若收到 “法院传票”,99% 是伪造的。
五、结论与行动清单
定性结论:您遭遇的是典型的贷款诈骗,对方以伪造银行冻结记录、威胁征信等手段,试图骗取您的钱财。
立即行动步骤:
第 1 步:挂失银行卡,修改手机支付密码(1 小时内完成)。
第 2 步:向 12377 举报 APP,并到当地派出所报案(24 小时内完成)。
第 3 步:联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cn),申请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确认是否存在虚假记录(72 小时内完成)。
法律保障:
若已转账,可依据《刑法》第 64 条要求警方追缴赃款;
若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 69 条要求侵权方赔偿损失。
特别提示:切勿相信对方 “还清解冻金后返还” 的谎言,任何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的行为都是诈骗。保持冷静,严格按照上述步骤操作,您的损失完全可以挽回。
这是典型的网贷诈骗套路。正规贷款不会要求加私人联系方式处理问题,更不会因未借款就影响征信。对方以"银行卡错误"为由施压,目的是诱导转账"解冻资金"。建议立即停止联系,保存证据报警。无需还款,征信不受影响。如已转账,尽快报案追损。
你好,不会的,谨慎处理,防止被骗
这种是诈骗
你好,未收到借款就无需还款,如果被骗建议及时报警处理。
你好:是否有电子协议或合同让你签了?建议审查协议后帮助你解决此事。
你好,你的情况是否如下:
1、网贷平台显示已经放款(在所谓的贷款APP里面),根本没有到你银行卡;
2、所谓的贷款APP显示你卡号错误,资金被冻结了,然后所谓的客服就告诉你说要交什么保证金、解冻金、认证金、置卡金等才能修改卡号,同时有可能给你发张标题含有银监会或者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字样的文件图片。
3、所谓的贷款APP显示出了还款计划。
4、所谓的客服说:要提交法务部处理、起诉你、影响你征信、你要承担法律责任等,还吓你说就算你不处理也要还款。
如果遇到以上情况,千万要小心,你遇见诈骗了。拒绝对方支付款项的要求。如果至始至终都没有拿到贷款,不用还款。
如果遇到以上情况,第一时间停止你的操作,避免损失以及后患!速度联系本律师,把合同、APP等所有材料截图发给我审查分析!本律师帮助很多人处理这种问题了,合同问题以及是否还款问题都可以给你处理解决的,同时让你避免被爆通讯录,让你避免所有法律风险。
可以直接来电或者加我手机号,提供法律帮助!点击头像获取手机号(同微)
这是典型的网贷诈骗套路。正规贷款不会要求加私人联系方式处理问题,更不会因未借款就影响征信。你未实际收到借款,无需还款。建议立即停止与对方联系,保存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或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不必理会对方威胁,你的征信不会因此受影响。
不要上当受骗, 现在骗子非常多, 先核实一下是否有这笔贷款, 点我头像加我联系我, 详细解答,教你怎么做,
您好!您所描述的是贷款诈骗套路,对方通过伪造系统提示、威胁征信等手段制造恐慌,目的是骗取您的个人信息或资金。建议您别害怕,停下手头的操作,抓紧咨询法律人士寻求帮助。
可以直接按照借款来偿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