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一在读研究生开发运营“薅羊毛”软件被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刑
发布日期:2021-08-10    作者:范海华律师

「案情回顾」
近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对非法“薅羊毛”软件的开发运营者作出刑事处罚,以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被告人史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2020年,被告人史某某开发运营了“智码”(后更名为“聚码接码”“接码”)软件平台,并在明知用户通过该平台获取虚拟手机号码、验证码后批量注册“得物”“合生通”“滴滴出行”等网络APP用户账号,可能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为在该平台充值付费的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从中获利。
其中,夏某某(已判刑)等人通过上述接码软件平台提供的虚拟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利用某商场的新会员停车优惠活动,在“合生通”APP上注册虚假新用户身份,获取积分用以兑换免费停车时间,造成商场巨额停车费损失。
经查,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上述接码软件平台用户充值金额共计300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史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而为其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等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鉴于被告人史某某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据此,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法条解析」
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司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买卖电话卡、银行卡以及为违法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等行为。接码平台为用户提供验证码隐藏真实身份逃避监管,绝非社会正常活动所需,属于网络“黑灰产”。
本案被告人为牟利以身试法,最终受到了法律制裁。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应当合法获取商家的优惠福利,购买、使用非法接码软件“薅羊毛”的行为涉嫌违法,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罪,故切莫贪图小利,触碰法律的红线。同时,作为电商平台,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改进技术、加强内部风险防控,对用户注册、身份验证、支付方式等关键环节加大审核力度,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有效保护企业的财产和经营安全。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