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司法考试《三国法》复习笔记:知识产权法律适用
发布日期:2020-07-03    文章来源:互联网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创造的精神财富或智力成果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传统观点认为,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它原则上不发生域外效力。但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一系列知识产权公约的签订,越来越多的国家承担着保护其他国家知识产权的国际义务,而不同国家关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取得条件、内容和保护方式等并不一致,因此,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一些国家立法的关注。

  以前,理论界一般根据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其法律适用规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张采用分割方法,分别对知识产权的权属、转让和侵权确定法律适用规则。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就采取了这种方法,其第48条规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第4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本法对合同的有关规定。”第50条规定:“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当事人也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协议选择适用法院地法律。”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