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公职人员掩盖违法执法如何处罚
发布日期:2020-06-24    作者:丁嫣律师

公职人员要遵守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是知法人员,如果知法犯法的,处罚是比较严厉的,公职人员对违法犯罪行为不能掩盖,那么公职人员掩盖违法执法怎样处罚?
一、公职人员掩盖违法执法如何处罚
        公职人员掩盖违法犯罪行为的,是属于包庇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六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记大过; 
        (四)降级; 
        (五)撤职; 
        (六)开除。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分: 
        (一)在2人以上的共同违法违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二)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三)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四)包庇同案人员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二、包庇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装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包庇罪。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
3、主体要件 
        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明知是犯罪人的,当然成立本罪;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也成立本罪。 
        公职人员掩盖违法犯罪行为的,是属于包庇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