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问题与“三全育人”理念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0-05-28    文章来源:互联网
摘 要: 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还能够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模式的内容、建构意义、当前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模式的实践探索路径。

  关键词: 新时期; 三全育人; 大学生; 德育模式;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olitic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path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word: new era;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mode;

  大学生德育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加强教育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要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高校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强化全员育人,推进全程育人,落实全方位育人,提高大学生德育水平,积极探索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新模式。

  一、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模式的内容

  新时期“三全育人”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贯穿于我国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教育工作者应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谓“三全育人”,即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1]。

  所谓全程育人,就是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中的作用,将德育工作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实现高校在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育人的功效。在全程育人过程中,高校不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积极开展德育工作。


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问题与“三全育人”理念的应用


  所谓全员育人,是指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不仅属于思想政治教师,学校中的其他教育工作者也要参与到德育工作之中,包括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职人员,通过全校教职人员的努力,进一步实现教育育人、德育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总目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全方位育人,是指高校始终坚持将德育育人渗透到教育教学和大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高校要秉承无缝隙、多层次、全方位的原则,积极开展高校德育育人工作,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知识水平。

  要重视信息传递途径的变化对“三全育人”德育教育模式的冲击及挑战[2]。“三全育人”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德育育人工作的焦点和亮点。当前高校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立足于时代发展,依据大学生的成长阶段和发展规律,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高高校的德育水平。

  二、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构建意义

  (一)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优化高校德育育人工作

  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制度和组织体系。高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职责分工,积极建构“三全育人”的大学生德育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营造“三全育人”的良好德育环境。

  (二)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优化教育管理、统筹教育资源等形式,不断实现高校德育育人的目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高校在加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塑造,建设完善的德育工作措施,采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此外,还要探索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政治觉悟高、专业精湛的高素质人才。

  (三)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构建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

  高校德育工作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德育教育融合了管理和德育育人两项功能,二者相互配合、协同发展。高校德育工作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三、当前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生德育工作的重视有待提高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高校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各院系各司其职,各自为政,严格按照职能分工完成工作任务。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有效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职责较为混乱,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缺乏系统、完善的高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工作制度。德育教育专任教师、各班级班主任、辅导员等分工不同,各负其责,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大学生德育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不到位、不深入、不细致。高校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具体的实施方案不够完善,使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高校人才的培养结合不紧密。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考核中,考核机制的重点考核教师的教育业绩、科研能力,严重忽视对教师的德行、育人效果的考量。高校相关考核机制内容比较陈旧,考核效力也较为弱化,导致高校德育育人责任意识淡薄。高校在德育育人工作实施中,仅严格依照教育部颁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案和教育要求,没有充分结合高校实际和大学生特点,对德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把握不到位,严重影响高校德育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设置。

  (二)大学生全过程德育教育内容较单调、形式较单一

  当前,高校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忽视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使高校德育教育内容单调、方式陈旧。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德育育人的过程中融入全程育人的观念。德育工作没有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状况,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讲授为主,没有进行科学的设置和规划、建立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一板一眼地进行基本理论讲授,课堂形式单一,课堂内容单调,导致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德育教学活动中,高校一直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向大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德育实践活动以报告会、宣讲会为主,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没有使学生产生心理的共鸣。

  (三)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全方位育人合力有待加强

  高校在德育教育认识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德育工作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应该将教育与服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三全育人”工作合力,更好地促进高校德育育人工作顺利开展。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局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的讲授和大政方针等的宣讲,缺乏潜移默化的引导和评价机制;局限于强调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忽视了行政管理者、服务工作者、家长等的责任和作用。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多方发力、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教育教学秩序。高校侧重于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大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整个德育工作中,高校只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德育教育的连续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育内容较为单一,教学形式较为单调,实践载体、社会实践形式缺乏创新,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开发和利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高校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增强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存在着专业能力不够强、理论素养有待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工作者、专职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的师资结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许多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并不专业,没有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也缺少实践经验;一些教师比较保守,不愿意接受国内外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研究成果,没有终身学习、创新改进的观念和意识,缺少探索研究的精神;只是按照书本知识进行讲授,教育内容陈旧,教育形式呆板,缺乏专业性的学术讨论和理论创新,使课堂教学表现模式化、抽象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不足,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没有完全掌握,德育工作缺少针对性,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一些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没有认识到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动态观察等工作的重要性,造成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性,学生积极性不高。不仅如此,许多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缺少实践性和针对性,造成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许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侧重于行政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较少,导致德育工作开展效率低下。

  四、新时期“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全员育人,完善大学生德育育人的整体合力

  制度建设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保障系统和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3]。新时期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为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高校应该加强师资投入,组建专业的教育团队,成立高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协调、管理和评估等工作。高校团委、各院系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要相互合作、紧密配合、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行政管理工作者、年级辅导员、班主任、校园服务工作者等要严格按照高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要求,明确责任、具体分工、密切协调、相互配合、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共同完成高校德育育人的工作任务。同时,学校应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章,并采取有效的落实措施,将思政教育、人才培训等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此外,要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和考评机制,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三全育人”德育目标的实现。高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政策方案和要求,结合当地教育特征和学生特点,准确地把握德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地制定德育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科学地设置高校德育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二)增强德育教育、推进全程育人,将全程育人贯穿德育育人全过程

  新时期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为更好地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质量,高校要不断增强德育教育的力度,全面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全程化育人教育和培养,将全程育人贯穿于整个德育育人的全过程。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规划、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知水平,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建立相应的德育教学体系,强化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采用新媒体教学的形式,将图片、视频、动画等融入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同时,还可以将社会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入课堂教学,用鲜活的事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加强大学生对社会政治、公共道德的理解和掌握。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包括学术交流会、专题辅导会、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指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有所提升。

  (三)强化平台建设、落实全方位育人,打造“三全育人”的教育框架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要严格遵循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规律,积极开展高校德育教学工作,将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有效统一,确保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高校德育工作要不断加强教育平台的管理和建设,全面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思想,做好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调动家庭、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强化落实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努力打造“三全育人”的教育框架,全面营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特别重视德育教育的连续贯通,做好学术研究、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将德育工作与其他工作进行有机融合,确保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时事政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良好的校园风气陶冶大学生的情操、震撼大学生的思想。学校要积极进行各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要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努力营造良好社会实践德育育人环境。

  (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师资力量,提升“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水平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学校应该加大教师团队的建设力度,投入更多资金资源,积极进行教师的培训教育活动,从提升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入手,形成高校德育育人的良好工作局面。高校可以采取专题培训的措施,组织教师对时事热点、政治政策进行讨论和研究,帮助教师了解更多新思想、新知识,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各类网站平台,包括校园网、教育网等,使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要不断强化各个教职员工的工作能力,明确责任分工,鼓励各个职工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和配合,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创建更多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和方法,使教职人员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进而提升日常管理效率。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增加案例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有更深刻的认识。高校要让专职辅导员不定期地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密切与大学生的家长联系,随时跟踪、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是新时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5]。“三全育人”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德育教育、强化德育平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德育育人的整体合力,将全程育人贯穿德育育人全过程,打造“三全育人”的教育框架,全面提升“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水平,积极探索“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胜男,贾晓丹.新时期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实施方案[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2]汗克孜·伊布拉音.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模式[J].职业教育,2016(30).
  [3]苗青.“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机制的实践探索[J].河南教育,2018(4).
  [4]刘雪松,付宇泽.新时期高校德育“三全”育人格局的构建[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9).
  [5]刘胜男.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论丛,2014(12).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