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春节海外游,你需要注意的都在这里了
发布日期:2018-01-24    作者: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提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前几天在官网上发布了重要通知,提醒中国游客赴美要注意的一些重要事项
  春节在即,趁着春节假期出游的人数近年来大幅上升,可是海外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也在增加。为了使国人在海外旅游时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近日,我国驻许多国家使馆都发布提醒,呼吁国人外出注意安全形势,做好自身防范。
  尊重当地习俗

  日前,中国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总领馆发布提醒,呼吁在南澳洲的中国公民注意节日期间外出安全形势,尊重当地习俗,不贿赂海关及边检人员等。
  不尊重当地习俗,甚至贿赂海关导致旅客被逮捕的事情不算少见。
  据此前俄罗斯媒体报道,一名中国男子从俄罗斯坐飞机回中国的时候,因携带17只帝王蟹被海关逮捕,并被控以走私和贿赂两项刑事罪。

  根据俄罗斯的法律,帝王蟹是限制出境的物品,乘客不能私自携带出境。如果要出境必须以出口贸易为目的向相关部门申请出口许可和质量证明。
  不过,这名男子听了之后还不放弃,反复请求海关人员放行。最后,还祭出了“好处费”的大招——该男子对海关人员说如果放行愿意支付一定金额的“回扣”。
  然后,俄罗斯机场海关人员假装同意了。俄罗斯机场反贪部门非常高效的安排了拘捕计划,在该男子把钱交给海关人员并通过安检的过程中,几名警察当场将他逮捕,将其双臂反拧铐离现场。
  据报道,这名中国公民面临走私罪和贿赂罪的刑事指控,可能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
  防范入室盗窃

  吴丁亚律师提示,据中国驻英国爱丁堡总领事馆网站消息,近期苏格兰格拉斯哥、阿伯丁、邓迪等地发生多起华人遭受盗窃案件,根据往年经验,春节前后将是此类案件高发期,驻爱丁堡总领馆特提醒在苏中国公民注意切勿暴露贵重物品,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保护隐私等。

  据英国警方介绍,近来针对华人的入室抢劫案多发,华人已经成为匪徒入室抢劫的重点目标。
  就在几天前,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外围以及英格兰南部发生了2起针对华人家庭的入室抢劫案。

  据华人事主表示,盗贼进入室内后,对家中所有房间都进行了洗劫。卧室、浴室、书房、厨房等地方被翻了个底朝天,天花板也被强行撬开。

  所幸华人事主警惕性很高,拒绝了歹徒入室搜寻的要求,并且马上报警求助,才最终躲过一劫。
  其实华人被歹徒盯上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7年3月,在伯贝克花园地区,一位名叫梁汉妍的64岁退休香港女警遭遇了敲门党袭击,最后不幸身亡。
  2017年2月,默西塞德一家中餐馆被一名持凶器男子闯入,威胁餐厅主人交出钱财,餐厅一名工作人员手部被刺伤,歹徒随后逃走。
  2016年12月,东莱丁地区一名歹徒专门针对华人和印度人作案,至少有3名华人遭遇了入室抢劫。

  警方人员在犯罪分子家中搜查到的部分赃物
  2016年10月,北爱尔兰华人Jian Wen Chen家中遭持枪歹徒闯入,事主和他4岁的女儿被锁起。
  2015年,利物浦富裕地区的华人家庭遭遇连环盗窃,大量的现金以及珠宝首饰被偷。
  2011年8月,住在伦敦Hendon地区的7个留学生就遭遇了入室盗窃,歹徒趁他们上课之际,直接潜入了他们的房间进行偷窃。最后7人一共丢失了6台笔记本,相机、手机2个,Ipad,所有银行卡、现金,护照遗失3本,学费汇票以及各种证件,所幸的是在这次抢劫案中无人受伤。
  防范电信诈骗

  1月22日,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事馆网站发布消息称,2017年11月以来,领馆领区华侨华人、留学生屡屡接到网络诈骗电话,个别人上当受骗,蒙受较大经济损失。对此,外交部、公安部已多次发表声明,领馆也连续3次发布提醒,但此类诈骗活动在领区仍呈肆虐之势。
  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再次郑重提醒,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在接到可疑电话、短信、语音留言后,要牢记“四不”和“六注意”。

  “四不”和“六注意”
  据当地媒体报道,从2017年年中开始,不少诈骗分子就开始冒充中国总领馆给华人居民打电话,但这些自称是中国总领馆工作人员的诈骗分子由于说话带有超浓台湾腔而被民众识破。

  2018年初,诈骗分子改变了手段,使用标准普通话的电话录音故技重施,对华人居民再次狂轰滥炸地拨打诈骗电话。
  有的冒充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有的冒充查税,有的居然冒充执法部门预约要上门。华人居民屡屡中招。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期间,据多伦多警方公布的消息,陆续有四名中国留学生失联,年龄介于16岁到20岁之间,警方证实,他们都是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诈骗案受害者。
  这些受骗“失联”的留学生都是听信诈骗电话后躲藏起来的,并非遭到绑架。骗子为了尽快骗到钱,甚至制作了留学生光着上半身的假照片,借以向学生家属施压赎人,索要巨额赎金。
  除被冒充警察的犯罪分子诈骗之外,很多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人还表示,都收到过自称来自中国大使馆的电话,还有学生自述被骗的惨痛经历。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