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购房合同中可能存在哪些欺诈行为?
发布日期:2016-12-16    作者:邓普云律师
购房合同中可能存在哪些欺诈行为?
  (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时存在下列情形的,购房者可要求解除合同,并可要求出卖人双倍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
  1、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二)开发商在售房中存在欺诈行为应该怎么追究责任?实践上司法界对此一直存在很大分歧。多数人认为购房是一种合同行为,应适用合同法,而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另少数人认为购房也是一种消费行为,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我国法律虽未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欺诈行为时的法律适用,但从双倍赔偿原则的适用情形看,已从原则上肯定了购房者作为消费者的问题。但现实生活中因购售双方在信息上的不对等,商品房销售中的欺诈行为远不止上述三种情形,所以在此需提醒购房者的是,因适用双倍赔偿原则的情形只有上述规定的三种,所以购房者在购房时不可大意,在购房时仍应进行审查,以免上当受骗后,无法进行索赔。
本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