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同居保证书”不靠谱且无效
发布日期:2015-09-04    作者:超级账号5律师
同居保证书不靠谱且无效
  婚姻与爱情,在现实生活中,一方出于不确定安全感等因素,会想尽办法为爱上份保险,同居保证就是常见的一种形式,但这样的保证并不靠谱。
  今年45岁的农民工苏军,10年前来到新疆打工,近几年因承包建筑工程腰包渐鼓。2003年5月,苏军结识了23岁的女子赵莉。赵莉机灵乖巧,善解人意。虽然两人年龄悬殊达20多岁,但多次接触后擦出了爱的火花。不过,苏军其实早已结婚并育有一子。
 
  2014年3月,在赵莉的强烈要求下,苏军写下一份同居保证书:我保证三个月内与妻子离婚,然后跟赵莉结婚,如果做不到,我愿意赔偿赵莉20万元。特此承诺。落款处有苏军的签名和日期,苏军还在保证书上摁了手印。之后,苏军与赵莉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
 
  2015年2月底,苏军回老家过春节,然后带着妻儿回到乌鲁木齐,不再前往他和赵莉的爱巢。不久,赵莉找到苏军,苏军以二人性格不合为由提出分手,并称不愿意再见到赵莉。之后,无论赵莉怎么纠缠,苏军都不再搭理。
 
  今年7月,忍无可忍的赵莉拿着苏军所写的同居保证书,走进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苏军支付20万元违约金。
 
  同居保证书是书写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当感情遇到保证,孰是孰非?这种保证书是否有效呢?
 
  承诺了,就应该做到。赵莉振振有词,那份保证书其实是我和苏军之间的协议,苏军违约了就应该支付违约金,这也是他不讲信用应该付出的代价
 
  不过,这样的说法并没有得到法院的认可,驳回了赵莉的诉讼请求。
 
  ■以案释法
 
  协议保证同居本身就不合法
 
  契约应该遵守,但不是所有的契约都有效。新疆仕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康伟认为,苏军和赵莉所谓的保证书,显然违背了公序良俗,没有任何效力,不应受到法律保护。
 
  类似同居保证一类的文书都属无效。乌市沙区法院法官刘娜说,所谓同居保证,是指男女双方在恋爱阶段,为了保证同居关系而约定一方支付违约金给另一方,一旦一方违反约定,则应支付另一方违约金。同居保证的出现原意是为了维护双方的同居关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约束双方不能轻易地提出分手。但在现实中,一旦男女双方感情破裂,同居保证往往变成了一方要钱的借口。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设置同居保证违背了这一原则,应属无效。因此,同居保证保证的是法律不予认可的同居关系的稳定性,这种约定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及公序良俗,应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刘娜认为,同居保证与送彩礼不同,彩礼是为了缔结婚姻,如果双方未能结婚,彩礼即可返还;而同居保证则是以维持同居生活为目的,这种约定限制了当事人的婚姻自由甚至人身自由,因此,同居保证严重违反了法律精神,没有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