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涉外经济合同仲裁条款的法律效力问题(实
发布日期:2008-07-0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案情简介:

  卖方中国A 公司与买方马来西亚B 公司于1 9 9 4
年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该合同规定:“因本合同
的履行或与之有关的一切纠纷应通过友好方式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应将纠纷提交香港法院按香
港法律仲裁解决,其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合同签订后,买方按合同规定预付了货款,卖方由
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时交货,买方遂在中国某法院提起诉
讼,法院予以立案。但卖方以该案属于仲裁管辖为由,
提出抗辩,法院以香港法院非仲裁机构,该仲裁条款无
法执行为由驳回卖方抗辩。

  案情分析:

  国际经贸仲裁是解决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经济纠
纷的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已为当代国际经贸活动中
各国商人所普遍采用。各国国内立法一般均允许当事人
在经济活动中采取仲裁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对于
仲裁结果,除非有法定的程序性抗辩事由,法院一般均
会给予执行。1 9 5 8 年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
裁决公约》(即《纽约公约》)对仲裁结果在成员国之
间的执行,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其执行的先决条件之一
就是裁决的作出必须根据当事人双方已达成的按仲裁地
法律为有效的书面的仲裁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1 6 条第二款规定,
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具备3 个条件:(一)请求仲裁的
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项;(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看出,上述案例中的仲裁条
款包含了前述两项条件,但争议的焦点在于香港法院是
否是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或它是否具有仲裁职能。很显
然,从国际惯例或1 9 5 8 年《纽约公约》的精神来看
,确定这一仲裁条款是否有效应依据选定的仲裁机构所
在地的法律,即香港法律予以认定。如当事人对仲裁条
款的效力发生争议,亦应向该选定的仲裁机构所在地的
法院即香港法院申请裁定仲裁协议是否有效。本案的仲
裁条款中当事人已明确选择了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并适
用法律,显而易见,我国法院依据中国法律作出的有关
裁定,从实体或程序上来看,均值得商榷。

  尊重国际公约及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一国立法
及执法水平成熟的标志,它有利于正常的国际经贸活动
的开展,反之,则会起到某种制约的作用。从另一个方
面来讲,当事人在签订合同的仲裁条款时,应该力求准
确、严谨,避免含糊不清。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