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为阻止犯罪嫌疑人逃逸而实施追赶, 致犯罪嫌疑人死亡的认定
发布日期:2014-01-14    作者:110网律师
为阻止犯罪嫌疑人逃逸而实施追赶, 致犯罪嫌疑人死亡的认定
——张xx故意伤害上诉案
关键词:犯罪嫌疑人直接原因构成要件因果关系追赶
【案 由】故意伤害罪
【审判法院】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 号】2006)成刑终字第89
【审级程序】第二审程序
【判决曰期】2006221
【上诉人】胡xx、陈xx、甘xx、胡xx、罗x均为原审自诉人暨附 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原审被告人】张xx
【权威收录】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例指导》2009年(第三辑)

裁判规则:
行为人为阻止犯罪嫌疑人逃逸,将其扭送交公安机关而实施追赶,犯罪嫌 疑人为非法占有钱财和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因髙速驾车摔落致死亡,行为人 不构成犯罪,不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基本案情:
被害人与上诉人罗x驾驶摩托车实施抢夺时,被原审被告人张xx发现,张xx与现场群众立即驾车追赶。但被害人为摆脱追赶驾驶摩托车高速蛇形行驶,在两车并行时,摩托车与右侧立交桥护栏相刮,和原审被告人驾驶的轿车发生碰撞后侧翻,致使罗x受伤,被害人摔落桥下死亡。
争议要点:
原审被告人张xx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承担附带民事赔偿责任。
裁判理由: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 害他人健康的行为,主观方面是故意。张xx为阻止犯罪嫌疑人逃逸,将其扭 送交公安机关而实施追赶,其主观和客观方面均不符合故意伤害罪构成要件。 被害人和上诉人罗x为占有其抢夺钱财和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驾驶摩托车 以髙度危险的状态疾速行驶,是造成翻车摔落致被害人死亡、罗x受伤的直接 原因。
附带民事诉讼中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是因他人的犯罪行为造成被害 人的物质损失,犯罪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必然联系。而本案张德军无罪,其追赶 行为与损害结果也尤必然因果关系,故不应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适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 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 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二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 议,根据巳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 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 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4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