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愈演愈烈,如何防范行之有效
近日,新闻报道一男子遇电信诈骗,信以为真,执意汇1年薪水给对方,银行工作人员苦劝无果遂切断ATM电源,才使男子避免巨大损失。其实,从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借助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迅速蔓延,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据了解,由于此类案件大多面向不特定多数人实施,犯罪分子通过改号技术冒用国家机关、公共服务机构的电话号码行骗,整个过程中不与被骗对象接触,并在极短时间内转移赃款,因而案件往往社会危害性大且难以侦破。2009年,仅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5个省市的群众,因电信诈骗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0多亿元。
为有效惩治和预防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电信诈骗行为规定为“可予酌情从严惩处”的情节之一。针对案件“查处难、取证难,诈骗数额难以查清”的特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对电信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的,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即可以诈骗罪(未遂)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诈骗份子的惯用伎俩,我在此提出几点防诈骗建议:
第一,电信、银行、公安系统的电话各自有自己的平台。骗子说你的账号涉及洗钱或者你的账号不安全,我要给你转到一个安全的账号,你要不信我给你转到公安局,转到银行。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各自是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平台,是不可能直接转过去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他。
第二,目前没有任何单位设置所谓的安全账号。帐号只有自己的账号才是安全的。所以公检法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的时候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会制作一些相关的谈话笔录,不会电话要求你把银行账号、密码告诉我,公安机关绝对不会这么做。所以请大家务必要注意。
第三,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对消费者进行退税的时候都会通过电信、报纸等权威部门公告,比如机动车限行要退养路费都会在网络、报纸、电视上做公开宣传,绝对不会打一个电话说我要退你的钱,这些都是骗人的。
其实,骗子惯用的伎俩都是漏洞百出的,只要自己谨慎思考,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大家平日里可以多掌握一些信息,例如看电视、上网、看看报纸,仔细总结其中的诈骗方式,就能提高自己防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