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使用相同字号的关联企业为该字号的共同权利人
发布日期:2013-01-3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学科分类】商标法
【出处】《人民司法》2012年第6期
【摘要】集团公司许可其下属众多关联企业使用与其相同的企业字号,经过对该相同字号的长期共同使用,该字号在相关公众中具有一定知名度,进而成为指示市场主体和商品来源的识别标志的,应认定各关联企业共同对该知名字号享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保护利益。对关联企业以外的其他市场主体擅自使用该知名字号的,各关联企业均有权单独或者共同提起诉讼。关联企业之间对其使用的字号所享有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约定并据此请求相应经济损失赔偿的,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关键词】相同字号;关联企业;共同权利人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案号 一审:(2009)浙衢知初字第16号 二审:(2010)浙知终字第171号

【案情】

原告:德国拜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拜耳公司)。

原告:拜耳(北京)板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拜耳北京公司)。

被告:浙江省衢州拜耳阳光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衢州拜耳公司)。

被告:周发军。

被告:章燕群。

拜耳公司系在德国注册成立的全球性企业,经营范围为医药保健、聚合物和化工产品的制造、销售等。该公司于1994年10月在上海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拜耳”作为字号开始在中国使用。1996年12月,拜耳公司与拜耳光翌板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拜耳光翌公司)签订拜耳名称保护协议一份,约定:拜耳公司独自拥有“拜耳”名称,并授权拜耳光翌公司使用“拜耳”作为公司名称的一部分。拜耳光翌公司于1997年4月在北京注册成立,拜耳公司通过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实现对拜耳光翌公司控股。2008年6月,拜耳光翌公司名称变更为拜耳北京公司,经营范围为开发、生产及销售聚碳酸脂板材等,在其生产的板材产品中均使用了“拜耳”文字及图形商标,通过多种媒体对其产品进行了长期、广泛的宣传,并将其产品销往全国多个城市(包括浙江杭州、金华、衢州等地)。多年来,拜耳公司及其下属众多关联企业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及荣誉。2009年4月,拜耳公司在医用药物、杀虫剂等上注册和使用的“拜耳”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2006年3月至5月,周发军多次购买由拜耳光翌公司生产的阳光板。2006年6月9日,周发军提出“拜耳新阳光”商标的注册申请并获受理。2006年6月28日,周发军与谢仙香出资在浙江省衢州市设立衢州拜耳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发军,经营范围为建材、塑料制品、金属材料销售。该公司成立后,在其店铺招牌、户外广告牌、产品质量保证卡、产品手册、公司网站等上使用的企业名称均省略指示行政区划的“衢州”二字,突出“拜耳”二字,且在使用“拜耳新阳光”商标的过程中也故意突出“拜耳”二字。章燕群自2008年开始在浙江省金华市销售衢州拜耳公司生产的“拜耳新阳光”牌阳光板等产品。

两原告共同诉请法院判令衢州拜耳公司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使用含有“拜耳”字样的企业名称及在商品、包装、经营场所、宣传中使用“拜耳”字样)、变更企业名称(变更后不得含有与“拜耳”相同或者近似的字样)、在《法制日报》上刊登致歉声明;判令衢州拜耳公司、周发军赔偿两原告经济损失各12.5万元及合理费用各2.5万元,章燕群赔偿两原告经济损 失 各2.5万 元 及 合 理 费 用 各5000元。

【审判】

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本案争议焦点一为拜耳公司和拜耳北京公司能否作为适格原告共同起诉。具有同一投资主体的众多关联企业对字号知名度的形成各有其贡献,共同对知名字号享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保护利益。拜耳公司及其下属众多关联企业(包括拜耳北京公司)经多年经营和宣传,使得“拜耳”商标和字号均获得了较高知名度,故两原告是“拜耳”字号的共同权利人,与本案均有直接利害关系。衢州拜耳公司侵犯了两原告对“拜耳”字号共同享有的合法权利,两原告有权共同起诉。

争议焦点二为衢州拜耳公司将“拜耳”字样作为其字号登记并使用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字号要作为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必须是 企 业 在 经 营 中 长 期 使 用 其 字号,从而为其字号建立起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并使其具有商业识别功能。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应结合以下因素进行判定:1.两原告对“拜耳”字号使用在先。拜耳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众多关联企业均以“拜耳”为字号,其中拜耳北京公司对“拜耳”字号的使用自1997年成立迄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而衢州拜耳公司在2006年6月始将“拜耳”登记为企业名称并使用。2.“拜耳”字号具有一定知名度。多年来拜耳公司及其众多关联企业对“拜耳”字号持续、广泛的使用,使“拜耳”品牌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拜耳”字号已成为指示拜耳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的市 场 主 体 和 商 品 来 源 的 识 别 标志。3.衢州拜耳公司被控侵权行为具有主观恶意。周发军在公司设立之前已多次购买拜耳北京公司的产品,应当知晓“拜耳”字号以及拜耳北京公司生产“拜耳”牌阳光板等事实,但其仍在拜耳北京公司市场覆盖区域内的浙江省衢州市投资设立了衢州拜耳公司并且生产与拜耳北京公司相同的板材产品,形成了同业竞争关系,且在其店铺招牌、户外广告牌、产品质量保证卡、公司网站等使用企业名称时均故意省略指示行政区划的“衢州”二字并突出“拜耳”二字,使用“拜耳新阳光”商标时也故意突出“拜耳”二字,上述行为在主观上显然具有攀附“拜耳”品牌知名度的故意。4.上述行为足以造成相关公众误认为衢州拜耳公司与两原告系关联企业或者商品来源为同一市场主体。综上,可以认定上述行为违反公平竞争和诚实信用原则,已构成不正当竞争。

争议焦点三为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由于两原告没有提供其实际损失或者被告侵权获利的确切证据,故主要依据“拜耳”字号的知名度,为制止侵权、诉讼所支出的合理费用,再结合衢州拜耳公司的经营规模、主观恶意程度、行为性质、持续时间和地域范围以及侵权后果等因素,酌情确定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20万元。

综上,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衢州拜耳公司立即停止在其生产、销售的商品与包装以及商品宣传中使用含有“拜耳”字样的行为;限期衢州拜耳公司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手续,变更后不得含有“拜耳”字样;衢州拜耳公司在《法制日报》上刊登声明,公开赔礼道歉;衢州拜耳公司分别赔偿两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各10万元;驳回两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拜耳公司与衢州拜耳公司均不服一审判决,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拜耳公司上诉称:一审判决被告衢州拜耳公司赔偿人民币20万元过低,且未判令周发军、章燕群承担连带责任不当。衢州拜耳公司上诉称:一、拜耳公司未在中国注册企业名称,衢州拜耳公司不可能对其企业字号构成不正当竞争;二、“拜耳”字号在非金属板材行业并无较高知名度,不会构成混淆;三、一审判决过度行使裁判权;四、原判认定两原告为“拜耳”字号的共同权利人,同时又判决衢州拜耳公司分别对两原告承担赔偿责任,属自相矛盾;五、本案诉讼标的既不相同,也非同一种类,故不应合并审理。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二审争议焦点为:

一、拜耳公司和拜耳北京公司能否作为适格原告共同起诉。拜耳公司通过投资控股、商标商号许可、广告宣传等方式在我国商业使用其企业名称,故拜耳公司企业名称受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通过“拜耳”字号的授权许可使用,两原告成为该字号的共同权利人,对该字号被擅自使用均有利益关系,且诉讼标的均为衢州拜耳公司的被控侵权行为,故两原告可以共同起诉。

二、被控侵权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及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拜耳”商标和字号属臆造词汇,由两原告使用在先。拜耳公司及其投资设立的众多关联企业(包括拜耳北京公司)均长期使用“拜耳”字号至今,该字号具有与其他市场主体相区别的较强的显著性,且具有较高知名度。在衢州拜耳公司注册前,周发军已多次购买拜耳北京公司的产品,注册后又在使用企业名称及“拜耳新阳光”商标时故意省略“衢州”二字或突出“拜耳”二字,并将其生产的同类产品在与拜耳北京公司重合的销售区域内进行销售,显有攀附两原告商誉的主观恶意。上述行为足以使相关公众误认为衢州拜耳公司与两原告系关联企业或者商品来源为同一市场主体。

综上,可以认定衢州拜耳公司的被控侵权行为未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构成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原审法院据此判令其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并酌定其赔偿20万元并无不当;两原告要求对损害赔偿进行平均分配,系其对诉讼权益的自由处分,支持该诉求并无不妥。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一、使用相同知名字号的关联企业对他人擅自使用该知名字号的行为有权共同提起不正当竞争之诉

我国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并没有单独的、明确的字号权的概念,也尚未建立和健全知名字号的保护机制,而仅仅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司法解释中规定了审理有关企业名称或字号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依据企业名称规定进行登记注册的企业均依法享有其企业名称权,当他人擅自使用其企业名称时,有权提起侵权之诉。而字号是企业名称的首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同行业企业以及其他企业最主要的标志,具有区分不同商事主体的显著性,故使用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字号与使用企业名称产生的市场影响是相同的。

在社会经济发展之初,不同的市场主体各自完全独立地使用其特有的企业名称或字号,各自享有其企业名称权。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形态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等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企业集团,其下属众多关联企业可能分别涉足多个行业,侧重点又各不相同。集团公司通过许可其下属的关联企业使用与其相同的企业字号,并且经过对该字号的长期共同使用,使该字号在相关公众中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进而成为指示市场主体和商品来源的识别标志。这种知名字号被具有同一投资控股主体的众多关联企业共同使用的现象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此情形下,不仅各关联企业各自享有其企业名称权,同时它们对该字号知名度的形成均各有其贡献,成为该字号的共同权利人。对关联企业以外的其他市场主体擅自使用该知名字号的,各关联企业均有权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单独或者共同提起诉讼。

具体到本案,拜耳公司系“拜耳”字号和品牌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驰名商标“拜耳”的注册人。而从拜耳北京公司和衢州拜耳公司生产的产品和经营范围来看,两者属同业竞争者,故两原告与本案均有直接利害关系。两原告以企业字号为权利基础,以衢州拜耳公司实施的同一侵权行为为由提起诉讼,符合共同诉讼的法律规定。另,虽然本案中两原告系共同起诉,但若分别起诉,法院仍应当受理。无论是共同起诉还是分别起诉,任一关联企业均有权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主张停止侵权及合理费用损失,但对费用损失之外的经济损失赔偿,若各关联企业之间对其使用的字号所享有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约定并据此请求相应的经济损失赔偿的,应当予以支持。若不能举证证明有上述分配约定的,则应综合考虑不同关联企业所作出贡献的大小以及因被诉侵权行为所受损害程度来酌情确定经济损失赔偿,不宜简单地一刀切处理,以免造成侵权人因同一侵权行为而在多个案件中重复作出赔偿。

二、企业字号冲突案件中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标准

本案中,衢州拜耳公司被控侵权行为主要是指其不正当地使用“拜耳”字号的行为,涉及的是不同企业之间因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字号所引发的冲突。由于我国企业名称实行的是分级注册制度,县(区)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均 有 核 准 注 册 企 业 名 称 的 权力,但并没有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检索系统,导致实践中大量出现相同或相似的企业字号在不同行政区域被注册,引起冲突。一般而言,企业名称仅在其登记的行政区域内受到保护,即对企业名称的保护受到注册地域范围的限制,法律允许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相同的企业字号。但是若某一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他人擅自使用该字号的行为足以造成市场混淆的,该字号在登记区域外的知名地域内,同样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

本案就是典型的利用字号注册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案例。衢州拜耳公司辩称,“拜耳”系其合法注册的企业字号,其有权使用该字号。该辩解理由貌似成立,是因为前述我国企业名称登记制度导致了企业字号冲突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的企业名称往往均经过合法注册。但是,企业名称或字号经过工商登记并不必然成为不构成侵权的抗辩理由,因为任何一项权利的取得和行使,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并且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权利造成冲突。如果企业对其名称或字号的使用超出了合理范围,仍可能构成对他人的不正当竞争。本案中,衢州拜耳公司与两原告无任何关联关系,却利用在不同的行政区域注册一个与“拜耳”字号相同的企业名称的合法形式巧妙地进行“搭便车”经营,在注册和使用其企业名称时均存在恶意,损害了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益,已走进了企业名称或者说字号使用的禁区。

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认定有关字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字号相同、擅自使用以及造成相关公众误认是他人的商品。对该 类 案 件 适 用 的 是 维 护 公 平 竞争、尊重和保护在先合法权利、禁止混淆的原则来进行处理,其中非常重要的判定标准之一就是对字号的注册和使用在先原则。若不同企业在同一时间偶然同时使用相同字号的,则并不构成相互间的不正当竞争。具体到本案,两原告对其企业名称和“拜耳”字号的注册和使用均早于衢州拜耳公司,在衢州拜耳公司注册登记之时“拜耳”商标及字号已形成较高知名度。衢州拜耳公司在明知的情况下仍恶意注册取得其企业名称,借使用企业名称的合法形式故意制造混淆与冲突,系一种明显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虽然本案被告周发军已申请注册商标“拜耳新阳光”并被国家商标局受理,目前处于异议审查阶段,拜耳公司并未 以 商 标 侵 权 为 由 提 出 诉 讼 主张,但衢州拜耳公司使用该商标时故意突出“拜耳”二字,该行为亦构成对“拜耳”字号权的侵犯,故两级法院均判决衢州拜耳公司停止在其产品上使用上述商标。不管是经依法登记的企业名称还是已申请注册的商标,都应当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使用,若恶意突出使用与他人知名字号相同的字样造成公众误认的,亦构成不正当竞争。




【作者简介】
何小丽,单位为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刘清启,单位为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