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登录        电话咨询
诉讼时效法律制度适用中的疑难问题
发布日期:2012-11-15    作者:蒋艳超律师
诉讼时效法律制度适用中的疑难问题
 
 关于诉讼时效利益能否预先放弃。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自己的权
利,故其可以通过约定预先放弃其诉讼时效利益。另一种观点认为,诉讼时效制度
具有法定性,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强行法。根据诉讼时效法定性的要求,当事人
不能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但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可抛弃时效利益。
 关于分期履行合同诉讼时效起算点的确定。对此问题,各地法院做法不一。2004
12月,最高人民法院对该问题形成了统一的裁判尺度:基于同一合同所约定的债
务具有整体性、分别起算会割裂合同的整体性、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考虑,分期履行
合同的诉讼时效应从最后一笔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开始计算。在此之前,已
经审结的案件不再适用该裁判标准,在此之后审理的一、二审案件,应当按照该裁
判标准进行审理。
 关于无效合同诉讼时效起算点的确定。第一种观点认为,合同无效,并不产生有
效的请求权,也不发生有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无效合同的诉
讼时效应自合同签订之次日起起算。原因在于:在当事人恶意串通情形下,当事人
任何一方在订立合同之时,对于相对方因违法行为而致其财产损失的事实即已知
晓,因此,其由于合同无效而享有赔偿损失及返还财产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应从合
同签订的次日起算。第三种观点认为,因合同无效产生的不当得利返还与缔约过失
责任的诉讼时效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起算。理由是:只有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判决
或裁决不当得利返还,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事由出现,并且日期清晰明了,时效期
间自该日期的次日起算,才妥当合理。第四种观点认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
为一种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制,但合同被确认无效后而产生的返还财产
或赔偿损失的请求权,属于时效制度规制的范畴。一般而言,在合同无效后产生的
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的请求权,往往是基于合同双方当事人自认为基于其真实意思
表示而签订的合同具有有效性,一方已履行合同义务,而另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
行合同义务而产生的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请求权,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其权利实现的
期限均有明确、合理的预期,即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因此,在约定期限
届满而义务人不履行约定义务之时,权利人应认识到其权利受到侵害,而无论合同
在事后是否被确认无效。所以,一般而言,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应当自合同约定的
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算,而不应从合同被确认无效之日起算。如认定从合同被确
认无效之日起算诉讼时效,则因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或以合同无效为由得以在无限
的期间内随时要求合同对方实施给付行为,必将使其间的民事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
状态,有碍于社会流转的客观需求和民事秩序的稳定,有悖于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
本旨。
 关于对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认定。在民商事审判实务中,有严格限定和认定诉讼
时效中断事由的倾向。尽管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是诉讼时效的一个目的,但其并非
惟一目的,近年来,倾向观点认为,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平衡当事人双方
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而非偏于限制权利人行使权利。诚实信用原则是私法领域
的基本原则,债务人依法、依约履行债务是上述原则的根本要求,因此,对权利人
权利的限制不能背离对权利人合法权利予以保护的民商法的基本原则,而且后者应
优于前者,在可作出两种解释的情形,应作有利于债权人的解释,不能偏于督促权
利人行使权利、对权利人进行限制的目的,而纵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甚至是恶意
逃债的不诚信行为。诉讼时效中断制度设定的目的在于明确和维持权利,只要有证
据证明有明确和维持权利的事由,就应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例如,如果权利人有主
张权利的意思表示,且该意思表示到达或应到达义务人,就应当认定权利人主张了
权利,诉讼时效中断。在存在连带债务人的情形下,因任一债务人均负有对连带债
务进行全部清偿的义务,且其清偿全部债务后享有向其他债务人追偿的权利,故只
要债权人向连带债务的债务人中的一人主张权利,即应视为其向其他连带债务人主
张权利,其对其他连带债务人的债权的诉讼时效也中断,不受其是否向其他连带债
务人主张权利的影响。
 
 
相关法律知识
咨询律师
孙焕华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42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杨丽律师 
北京朝阳区
已帮助 126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陈峰律师 
辽宁鞍山
已帮助 2475 人解决问题
电话咨询在线咨询
更多律师
©2004-2014 110网 客户端 | 触屏版丨电脑版  
万名律师免费解答咨询!
法律热点